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昏君 >

第161章

大宋昏君-第161章

小说: 大宋昏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这七千石粮食中的两千石已经通过这个陶文远之手运出海州,价格是市价的三分之一,但这也让韩铁心赚了个盆满钵满。

    陶文远说道:“韩大人,不是我说你。这七千石赈灾粮,你多少拿出点先打发打发城内的灾民。昨日额听说这海州一早就清出去三十具尸体,我怕这样下去这些灾民会暴动。”

    韩铁心笑着点了点头:“陶兄说的是,不过这灾民想在海州造反那是不可能的,本官手里的精兵强将那可不是吃素的。”

    “王爷的意思也是让你们将粮食发一点给灾民,万一这里的事捅上去,惹出了大篓子怕谁也担待不起。”陶文远说道。

    “陶兄放心,本官已经在府衙门口设了粥棚。灾民还是要赈济的,本官身为知州,怎能眼看着百姓饿死呢,您说是不是,来来来,喝酒!”

    一阵香气扑鼻,厨子端上来一道菜,那是一条鱼。

    韩铁心大喜:“陶兄尝尝,这是本官的厨子拿手菜,红烧鲤鱼。”

    只见这盘鲤鱼色泽深黄,汤汁浓郁。鱼身上打着花刀,上面点缀着一抹碎葱花,远远便能闻到一阵香味,端的诱人食欲。

    陶文远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那条鲤鱼。韩铁心之所以不敢得罪眼前这位商人,是因为商人背后的后台,大宋朝的某一位王爷,在京城一跺脚都会震三颤的主儿。

    韩铁心看对方不言语,慌忙变脸叹了口气:“唉,眼下海州百姓还在受灾。本官却在这吃红烧鲤鱼,心中有愧,有愧啊!”说着一挥手:“来啊,将这鱼端下去。送到府衙外面,就说是本官体恤灾民,特命厨子做了一条鱼送给灾民品尝。”

    论脸皮,不要脸的劲头纵观整个大宋朝怕是也属这韩铁心最厚。一条鲤鱼,对于饥不果腹的灾民来说是一种讽刺还是嘲笑那就不得而知了。当真是朱门狗肉臭,路有饿死骨。

    下人慌忙要将这盘红烧鲤鱼端下去,没想到陶文远慌忙拦住:“慢着!这韩大人忧国忧民,当真是大宋的栋梁之才啊。只是这人还是得吃饭,若是饿坏了身子,韩大人还怎么为民出力。来来来。将这盘鲤鱼放到我这里来,我与韩大人把酒对饮。”

    原来这陶文远好吃,他是被这盘鱼给吸引住了。对于这种行家来说,一闻味道就知道这是一道绝菜。

    韩铁心大喜,这盘红烧鲤鱼是海州府厨子最拿手的一道菜,韩铁心不知道用这道菜讨得了多少封疆大吏的欢欣:“来来来!快快快!快端过来,这灾民怎能吃这种菜,万一饥不择食被鱼刺卡住喉咙怎么办,来来来,还是端过来。”

    鲤鱼放到面前,陶文远便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鱼肉入口,陶文远睁大了眼睛,韩铁心吓了一跳,难道这鱼厨子没做好?

    只听陶文远咽下去之后大叫一声:“香!真香!”

    韩铁心这才放下心来,正要拍几句马屁。只见陶文远捂住了喉咙憋得脸红脖子粗:“鱼,鱼刺,卡住了!”

    “快拿水来!”韩铁心急忙吩咐下人。

    下人慌忙端过一杯水,陶文远仰着脖子灌了下去,终于将鱼刺带下去。

    就在这时,外面跑进一人:“大,大人不好啦!城外的灾民攻进来了!”

 第五十六章 官商私吞赈灾粮

    刚离开汴京。到达南京应天府,运粮使刘豫与手下走马承受苏元忠便勾搭上了应天府府尹。

    应天府府尹常学林设宴迎接刘豫等人,宴席上众人把酒言欢,酒肉摆满了一桌子,堂下还有歌姬在表演歌舞。

    刘豫举杯道:“唉,陛下派本官做这运粮使,本官理应快马加鞭。这海州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本官却在这里莺莺燕燕的歌舞,实在是对不住陛下的厚恩啊。”

    常学林做应天府府尹靠的就是自己拍的一手好马屁,于是便道:“刘大人此言差矣,陛下让刘大人做这运粮使,那就是想让刘大人注意好身体。没有一幅好身体,刘大人如何做到为黎民为百姓谋福呢,大伙儿说是不是?”

    在坐的应天府官员们岂有说不是之理,于是纷纷马屁走起,将刘豫拍的是眉花眼笑。

    刘豫于是不再装了,他举起酒杯:“本官心系百姓,最恨的就是贪污腐败。搜刮民脂民膏那是要遭天谴,个人中饱私囊、贪污克扣,尤为本官所恶!”

    常学林笑了笑,笑容有些不自然:“这个,刘大人高洁。下官佩服!只是,这赈灾粮食陛下下拨了整整四万石,据下官所知,海州知州韩铁心上报的是两万石便能解决海州灾荒问题,这粮食这么多,是不是?”

    刘豫点了点头:“常大人的意思本官知道,你是怕赈灾粮食下拨的多了,那些个灾民就会养成好吃懒做,饭来张口的懒惰秉性!”

    常学林大喜:“正、正是,下官正是这个意思。”

    “嗯,所以嘛。本官出京城之时,赵王爷便道:刘豫啊,本王最看重的就是你身上这种大公无私,敢为天下想的性格。你到了应天府,就与应天府府尹常大人多多亲近亲近,那常学林本王可也是向来器重的很!”

    常学林更是大喜过望:“多谢王爷栽培,下官早已收到王爷急报。王爷信中说道,这赈灾粮食。。。”宴会上人多嘴杂,常学林没敢再说下去。

    走马承受苏元忠说道:“常大人既然收到王爷密函,咱们应该尊从王爷命令行事。”

    谁知刘豫一拍桌子:“这个自然是按照陛下的意思办事,本官要确保每一粒米都发放到灾民手中!”

    苏元忠慌忙起身行礼:“下官多嘴,下官说错了,咱们当然是要听陛下的。”

    常学林给手下的师爷使了个眼色,师爷慌忙道:“这个天色不早了,刘大人该歇息了,这个宴席早些散了吧。”

    常学林一挥手,他指着两名歌姬道:“你们几个,今晚好好伺候伺候刘大人,可不能让刘大人的身体受累。朝廷可全指望刘大人为民出力了!”

    两名姿色尚佳的歌姬慌忙搀扶着刘豫,刘豫假装推辞了几下,到得门口,便搂着两名歌姬猥琐的笑着去了。

    常学林有些不明所以,这王爷密信言道应天府扣下两万石赈灾粮,剩下的发往海州。怎么这刘豫看起来像是并不买账的意思。

    走马承受苏元忠站起身:“常大人,刘大人清正廉明,答应将赈灾粮食发到海州,那是对陛下的忠心。下官听说常大人乃是书法大家,有些私事想与常大人单独聊聊。”

    常学林一怔,老子哪里会什么狗屁书法了。不过对方这么说,自己也不好拒绝:“这个,那就请苏大人移步内屋。”

    到得常学林的内屋,苏元忠这才说道:“常大人,这次运送赈灾粮,刚才宴席上人多嘴杂,刘大人不便多言。王爷的意思刘大人已经知晓,你连夜带人去将那两万石粮食运走,粮袋全部换上广元粮铺的招牌。”

    常学林大喜,这赈灾粮粮食袋子上都印着救灾官印,为的就是防止偷运贩卖。而广元粮铺乃是大宋最大的粮商,广元大东家也是大宋首富。若是这两万石赈灾粮全部换上广元粮铺的袋子,一转手便成了合法买卖了。

    “我,我这就去准备!”常学林急匆匆的道。

    苏元忠拽住他:“常大人,刚才宴会上你身边的那位歌姬跳的可真不错。”

    他说的是刚才宴会上在常学林身边给他斟酒的那个歌姬小翠,苏元忠这个王八蛋竟然要夺人所爱。

    常学林一愣,看向苏元忠的眼里有一丝怒火。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虽然小翠是个歌姬并不是他的妻妾,却是他最喜欢的一个歌姬。

    而苏元忠迎着他的目光,更是阴鸷的看着他。他的眼神更像是挑衅,苏元忠好像并不怕常学林。

    常学林脸上的怒气一闪而过,笑着道:“本官这就去叫来,今晚好好伺候伺候苏大人!”

    最后一句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的,苏元忠也嘴角一笑:“那就多谢常大人相赠了。”

    望着苏元忠远去的背影,常学林狠狠的握紧了拳头,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

    韩铁心大惊失色:“什么!灾民怎么闯进城的?”

    下人结结巴巴的道:“琅琊、琅琊县令李浩然带着灾民冲进了城内。还,还。。。”

    “还什么?”韩铁心抓着他的衣领。

    下人哆嗦着道:“还将粮库的粮食给抢了!”

    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陶文远闻言也惊得站了起来,灾民抢了粮库,那可是整整五千多石粮食。若是被灾民哄抢,王爷怪罪下来,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什么!”韩铁心一把将那名下人推倒在地:“来人!去粮库!”

    韩铁心带人来到粮库的时候,局面已经失控。无数的灾民,成千上万。他们冲进粮库,打倒兵卒。肩抗手提的一拥而入。

    奇怪的是这些灾民虽然涌进粮库,却并没有各自哄抢。而是井然有序的分工明确,一队队,一撮撮的聚在一起分别搬运着,有的更是弄来推车,一人推着,前面两人拉着陆续的从粮库往外运粮。

    “大胆刁民!竟敢私抢粮库,你们这是造反!将这一干刁民给我拿下!”韩铁心拔出配件喊道。

    手下的兵卒纷纷举起武器,那些灾民愣了一下,随即扔掉手里的粮食。纷纷抄起各自的家伙准备迎战。

    这些官兵虽然训练有素,可是灾民是官兵的数十倍。这些灾民们手里拿着木棍、铁锹、镐头,局势立刻剑拔弩张,官兵们看着灾民人多势众,吓得纷纷后退。

    这时灾民中走出一名身着官服的人,正是李浩然。

    李浩然躬身道:“韩大人!这些灾民并非是造反。而是本官让他们来的!”

    韩铁心大怒,他挥剑指着他:“好你个李浩然,竟然鼓动灾民抢粮!本官要将你就地正法!”

    韩铁心错了,错就错在他说的这一句将你就地正法这句话。那些灾民闻言登时坐不住了,他们冲上来将韩铁心摁在地上开始爆捶!

 第五十七章 横刀自刎保灾民

    海州城士兵面对潮水般的灾民只有后退的份儿,眼看韩铁心就要被殴打致死。若是灾民打死了知州,那问题就大了,这些灾民必然会被按上一个造反的罪名,到时候朝廷必然派大军来围剿。

    李浩然冲进了人群:“住手!大家听我说!”

    若不是李浩然挡在他身前,韩铁心早就见阎王了。他站起来的时候已经鼻青脸肿,摇摇欲晃。

    李浩然道:“韩大人,琅琊县赈灾粮食迟迟未至。你私押赈灾粮食不发到底是何居心?”

    韩铁心腮帮子肿的老高,说话都含糊不清:“这赈灾粮食也是刚刚运到,李浩然,你私开粮仓,朝廷定会治你的罪!”

    李浩然冷笑一声:“那就有本官承担!”说完他转身对灾民们道:“乡亲们,你们将这些粮食全部运往琅琊县,由县衙分发赈济粮食。海州的灾民们,你们都跟着去琅琊县。只要县衙有一粒粮食,本官就保证饿不死你们!”

    灾民们闻言纷纷欢呼雀跃,霎时间粮库里的粮食被洗劫一空。而海州的官兵们只能远远的看着,无一人敢上前。在潮水般的灾民面前,谁上去谁送死。

    李浩然指挥着灾民将粮食一袋袋的往城外运送着,身后传来韩铁心冷冷的声音:“李浩然!你将这些赈灾粮食都运走了,这里只有区区几千石粮食,够这些灾民吃几天?等朝廷数万石粮食运至,你一粒米也别想从本官这里拿走!”

    李浩然没有理他,转身继续指挥着灾民运粮。

    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响起,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军队奔进前来。

    灾民们大惊,这是海州正规军。韩铁心手下的副兵马使白子聪带着海州军队将灾民围了起来。

    正规军作战能力自然是这帮乌合之众的灾民所不能比拟的,有了帮手,知州韩铁心嘴角带着一丝冷笑:“李浩然,让这些灾民放下手中的粮食,否则本官就以你们谋反罪论处!”

    白子聪骑在马上,他看着这群灾民指着李浩然道:“李县令,你想谋反吗!”

    李浩然暗暗心惊,若是与官兵开战,这些灾民怎是对手。但今日若是得不到粮食,将不知会有多少灾民饿死。

    李浩然一抱拳:“兵马使大人!本县奉陛下之命管理琅琊县!陛下言道,赈灾粮食半月内便达琅琊县。可本县登了一个多月,粒米未见。是知州韩大人扣着粮食不肯发放,本官只有带这些灾民来抢了。你说本官谋反,这可是陛下金口玉言所说!本官何来谋反之有?”

    白子聪理为之穷,而那些灾民们愤怒了。有人开始喊:“跟他们拼了!”

    “对!谁抢我们的粮食,咱们就跟谁拼命!”

    “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