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224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224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芊牌穑俊

    无人回答,方醒却得理不饶人,继续说道:“控制住了海峡,大明的海疆才安全,以前要把沿海诸岛的百姓迁移进来,以躲避倭寇,那等日子大抵有些人是最喜欢的吧……”

    他看着文官那边,锋芒毕露的道:“大明的国门已经打开了,开了就别想着关上它,谁若想,那不是蠢货就是别有用心的逆贼!”

    他不想用逆贼这个词,可大海与大明的国运相关,所以他自然不惜扣帽子。

    所以那些在暗中的酝酿都被方醒一下丢了出来,然后在阳光下晾晒,让人觉得恶心。

    胆小如鼠!

    郑和也在,今日他居然站在了武勋那边,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郑和出班道:“陛下,海外有大利益,亦有大危险。利益不去取,别人自然会取,然后强壮自身。危险不去降服,他们自然会打上门来。”

    主动!

    郑和强调的是水师必须要主动,主动出击,为大明寻找利益和危险,然后获取利益,镇压危险。

    杨荣终于出班了,说道:“陛下,出海终究不可太频啊!”

    他作为首辅自然是不能和朱瞻基唱反调,可姿态却是需要的。

    这话说了当没说。

    这便是首辅和稀泥的本事吗?

    几位辅政学士都在想着这事,然后想看皇帝对此的应对。

    “陛下,大明以后的敌人是陆地还是大海?”

    胡濙在朝堂上的话不多,但一开口,就惊艳了方醒等人。

    这话不但把气氛缓和了,而且还成功的提出了一个命题。

    “毫无疑问,大明的敌人陆地和海洋都有,不过大明的未来必定是在海上。”

    方醒的话得到了大明最资深的航海人郑和的认同,他说道:“陛下,臣在海外所见颇多,大明不该畏惧,而是该去探索,去控制。”

    当听到郑和自称臣时,不少人的眼皮子都在跳。

    这个太监是要搞事吗?

    “可一次风浪就足以倾覆大明的船队,一无所有。”

    有人提出了质疑,这是畏惧情绪的体现。

    郑和皱眉道:“人在家中,祸从天降,何况是海上。至于风浪,那可以躲避,也可以硬扛,以后大明的船会越造越坚实,这不是问题。”

    “可……”

    几个文官想用人心散了来驳斥郑和,可看到方醒杵在那里,顿时就打消了念头。

    这位当年驳斥的话可还记忆犹新啊!

    ——那是老鼠,整日只敢躲在家中称王称霸,一出门就成了老鼠。不,你们不敢出门,只愿意在城墙内说什么三代之治,然后就觉得自己的智慧闪耀古今,无人能及……

    那个刻薄的人啊!

    几双眼睛在方醒的身上闪过,随即陷入了沉寂。

 第2176章 皇家水师(月初,求保底月票)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个实际上只是大人哄孩子的话。

    而在朝堂上,道理更是一个含糊的、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

    一件事在什么时候是道理,这个千古以来都说不清,也没人想去说清。

    所以当看到方醒和郑和两人就压下了那些文官的反对时,朱瞻基深深的觉得朝堂之上就该有一个彪悍的臣子。

    刘观……

    刘观这几天有些灰头土脸,有人弹劾他的儿子不干净,刘观为此自辩,正在焦头烂额。

    这人不值得信重!

    朱瞻基看到群臣哑口无言,就知道经历了从文皇帝时期到现在的争执之后,大明走向大海的政策已经不可阻拦。

    他一直觉得这很艰难,可在收获这一刻之际,心中却多了许多欢喜。

    “海上有财富,有危险。”

    朱瞻基重复了郑和的话,这是大明官方对海洋战略的定位。

    他刻意的停顿了一下,等待有人出来反对。

    没人反对!

    于是他继续说道:“海峡之外无比宽阔,有无数好处,别人会去抢夺,大明……那些土人可怜……大明要确保水师强大,为那些人说话,看护好他们。”

    朱瞻基面无表情的说出了这番话,方醒心中极为快慰,而文官们看着就像是便秘了一般。

    这种话不应该是我们来说的吗?怎么皇帝都亲自下场了。

    “组建水师,除去民船和各等用船之外,全数划归水师。”

    大水师要出现了,想想那规模就吓人啊!

    谁来统领?

    文官们在盯着武勋这边,心中推测着谁能成为水师第一任大都督。

    方醒不可能,皇帝不可能会放他常年出海。

    张辅不可能,那是军方的头号武勋。

    其他人……

    当目光扫过站的笔直的郑和时,杨荣的心中一震,终于猜到了些朱瞻基的打算。

    “郑和。”

    “臣在!”

    作为太监能在皇帝的面前自称臣的,大明没几个,而郑和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出色的一个。

    朱瞻基说道:“你功勋甚多,朕本想让你颐养天年,可既然要重组水师,能让朕放心的却不多……”

    能让君王这般说,对于臣子来说就是最大的荣誉。

    郑和跪下,抬头,少了些皱纹的脸,却继续斑白的头发,让人心中怜悯。

    “臣愿意执掌水师,为陛下,为大明看好船队。”

    这话好像有些王婆卖瓜的意思,群臣却肃然。

    在整个大明,当郑和说了这话之后,没人敢去驳斥。

    没人敢说能比他做的更好。

    没人敢说自己比郑和更忠心。

    朱瞻基露出了微笑,说道:“好,如此水师之事就交给你掌总,对外有事,可与都督府和兵部商议。”

    武勋们和张本都面露异色,稍后才想起了方醒当时的话。

    水师是独立的,也可以是联合的,但它的独立性必须要得到保证。

    方醒不想让水师被传统的陆地战略思维拖累,所以和朱瞻基商议了许久,最终才定下了一个方略。

    “你年纪大了,再四处奔波,再出海……朕于心不忍,你以后多在北平吧。”

    朱瞻基的话就定下了水师大都督的性质:作为掌总的留在北平,在朝堂上为水师发声,在战时为水师的战略服务。

    而副都督不知道是谁,但聪明的大抵就猜到了皇帝的用意。

    牵制!

    确保水师不会成为野心家的工具!

    “傅显。”

    朱瞻基叫了一个大家平时很少听到的名字。

    然后一个武将从最后面,不,是从殿外进来。

    黝黑的傅显让人印象深刻,朱瞻基却微微点头,说道:“你多年在海上,兢兢业业,可为水师副都督。”

    这个安排中规中矩,傅显是水师的悍将宿将,这等人才是以后水师的领头人。

    那些看向郑和的目光中顿时多了些怜悯。

    这是皇帝在榨取你的最后价值,而且在你之后,太监不可能再有领军的机会了。

    “下旨给在金陵的王景弘,开始吧。”

    皇帝起身,群臣躬身相送。

    傅显起身后就过去扶住了郑和,一脸钦佩的道:“郑公公,下官可是早就想到您的麾下效力了,今日得偿所愿……”

    郑和拍拍他的手,说道:“本官还没到走不动的时候,傅大人多虑了。”

    傅显有些不解郑和的态度为何那么冷漠,这时方醒过来了。

    “郑公,晚上喝酒?”

    郑和笑道:“好啊!不过你不能进城,还是午间吧。”

    船队还在金陵,郑和这个大都督所要干的就是纸面整合船队,然后统筹计划,等皇帝批准后实施。

    郑和对方醒截然不同的态度让傅显有些尴尬,他退后一步,等方醒和郑和走后,这才出去。

    他进宫的次数很少,所以看着宫中的建筑和春意有些陶醉。

    “和海上比起来,哪里更吸引你?”

    “当然是大海。”

    傅显侧身回来,拱手道:“见过兴和伯。”

    郑和已经走了,方醒一直在等他。

    “郑公不是那等嫉贤妒能之人,只是一内一外,不可太过亲密,你可懂了吗?”

    方醒点了一句,然后就走了。

    傅显呆呆的站在原地,把整个事想了一遍,然后才明白了皇帝的布局。

    “傅大人,陛下召见。”

    他的运气不错,朱瞻基召见了他,然后鼓励了一番,最后还写了一首诗,御笔赠送给他。

    这是罕见的礼遇,所以傅显表面欢喜,心中却倍感压力。

    郑和做了计划送进宫去,朱瞻基召了方醒进宫商议。

    “水师的主要对手就是泰西人。”

    方醒建议道:“海上防线首要就是麻六甲海峡,当然,按照以前的想法,大明应当把第一道防线……不,是基地,大明要把基地放在外面,控制住,然后渐渐的控制住要地,以后……”

    方醒在地图上海洋的那部分上面滑过,微笑道:“以后大海之上,大明为尊。”

    上次法兰克的使团透露了些东西,通译也说了不少。

    “泰西,金雀花的船只很小,但规模很吓人,其它国家也有在大海上讨食的野心,所以我们要向那个方向进发,争取早日打断他们向外扩张的野心。”

    日不落!

    方醒和朱瞻基相对一视,然后心中豪情陡然而生。

 第2177章 情殇(感谢‘幸福妹纸’的盟主打赏)

    初夏的时候,也思牙紧赶慢赶的,终于看到了北平城。

    他站在北平城外,看着那熟悉的城墙,心中却在想着那个女人。

    作为他愿意出使大明的奖励,出发前,篾儿干送了他一个美女,按照他们的眼光而言,那是个能让男人为之疯狂的美女。

    他在那个女人的身上沉迷了三天,然后手足发软的被架上了马,就跟着使团出发了。

    那一路他都在回味着,回味着那个美女的肉体,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当他看到北平城墙时,突然就忘掉了那个美女,脑海里只有杨五妹。

    在他们进入关内后,早有快马通知了朝中,所以在城外等了没多久,礼部的人就来了。

    双方都认识,所以也无需过多的客套,礼部的官员就带着他们去住下,然后安排了伙食规格后就走了。

    大明现在涉外的招待是有标准的,你要是拿民脂民膏去炫富,保证那些御史会盯着你,然后疯狂的撕咬。

    也思牙倒也没挑剔,他上次在北平可是囚犯的待遇,要不是明人看他无用,估摸着这辈子都别想出来了。

    他没心思吃饭,他在等待着。

    ……

    “也思牙居然还敢来?”

    方醒很忙,最近工坊和工部打擂台,他站在工坊那边,为金英站台,被人斥之为阉党,他当场就打破了那人的脑袋,然后被禁足三日。

    今天就是他解除禁足的第一天,所以就带着闺女,还有被接来的侄女在城中逛街。

    兴和伯逛街,那真是和净街虎一般的存在。

    青皮们都消失了,连小偷都暂时停止了工作。

    五城兵马司的人远远的跟在他们的身后,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

    方醒看到了也思牙入城,眼中有些厉色。

    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出动了,他们将会在城中巡查一番陌生人,提防对方的探子。

    方醒看到了沈阳和安纶。

    锦衣卫这大半年来很是平稳,沈阳的身上也少了锐气。

    而东厂却在高歌猛进。安纶接掌东厂之后,大刀阔斧的改革了一番,把那些只想过日子的档头们赶走了不少,然后东厂就像是饥渴的兽类,整日就找寻找着百官的错处。

    这才是皇家鹰犬的模样,而锦衣卫在沈阳的带领下,现在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境外。

    锦衣卫主外,东厂主外,这个格局初步形成了。

    “也思牙……他居然敢来大明吗?”

    安纶的眼中有煞气,沈阳说道:“别盯着他一人,你们的人是英雄,报仇的机会很多,当大明铁骑到了撒马尔罕之后,你可以去搜刮当时动手的人,随便你怎么发泄,连陛下都不会阻拦你。”

    “你羡慕了?”

    安纶冷冷的说道:“哈烈只有一个选择,那便是臣服于大明,你们的人应该到了吧?哈烈有什么情况,锦衣卫的消息总是第一个到,但东厂并不羡慕,咱家只想剐了篾儿干的皮,为苗喜他们报仇。”

    沈阳微微低头,表示对苗喜等人殉国的哀悼,然后说道:“哈烈的消息,也思牙劝过篾儿干和大明交好,所以陛下的意思,不管。”

    安纶郑重的拱手道:“多谢沈大人提点,咱家知道分寸了。”

    这个分寸沈阳知道,而安纶却不知道,里面的味道可就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