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223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223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杀威棍,大抵就是清洗茅厕,打扫卫生,搬运实验器材这些,一般人大抵会觉得没关系。

    可终究有人受不住,然后就挣扎了一下,倒是没有被镇压,只是却少了朋友。

    这人见方睦和方醒的两个儿子亲近,顿时就觉得委屈了,心想难道书院也能拍马屁吗?就叫骂起来。

    “大少爷劝了几句,后来见他骂的凶,就想喝止,没用,那新生言辞间涉及到了您,大少爷就忍不住动了手。”

    “造成了什么后果?”

    方醒没有生气,只是有些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觉,唏嘘不已。他自己小时候也打过架,后来回想起来原因太好笑,当时却无比愤怒。

    “那新生流了鼻血,鼻梁骨没断,大少爷留手了,不然肯定不止这个。”

    土豆两兄弟的武学师父可是辛老七,真要动手的话,那估摸着要断骨头。

    方醒点头,说道:“盯住那个新生……不必了,解先生必然已经插手了,消除了戾气就行。”

    解缙的处置方式很简单——公事公办!

    土豆和平安被罚帮那新生打饭半个月,而且还得要主动打扫教室卫生半个月,加起来真的是让人诧异。

    那可是当朝兴和伯的儿子,未来的两位伯爷啊!居然就这么被处罚了,屁都不敢放一个。

    于是书院的纪律为之一紧,无人敢去冒犯。

 第2174章 水师的未来(最后时刻了,求月票)

    书院一开学,方醒就找到了躲避的借口,整日不是在书院盯着那些新生,就是在家中陪闺女。

    “你在躲什么?”

    陈潇已经成了一个野人,头发乱蓬蓬的,脸黑不溜秋的,连肚子都小了一圈,可见是吃了大苦头。

    “我没躲。”

    方醒转换了一个话题,问道:“玉米怎么样?”

    一说到这个,陈潇就恨不能一把掐死方醒。

    “那东西太折腾人了……”

    陈潇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老农,却不知在方醒的眼中,现在的他就像是一个抱怨生活的怨妇。

    “……太难了,我如今都成了老农,就算是丢了官,我凭着双手也能种地养活家人。”

    陈潇伸出双手,原先白白胖胖的那双手上老茧不少,看着灰黑。

    他抬头道:“我找了许多老农,许了不少钱,他们在嘉蔬署的作用很大,德华兄,养些老农吧?”

    方醒有些诧异的问道:“嘉蔬署原先不是就有农户吗?”

    陈潇苦笑道:“都是种地吃饭的,谁愿意去折腾?”

    方醒明白了,说道:“就是要吃皇粮是吧?”

    陈潇点点头,说道:“我去过了上林苑监,常庆古板,说是钱粮有定数,除非是我嘉蔬署自己抠出来,那他不管,否则多余的钱粮是没有的。”

    “常庆不肯为你去户部说话?”

    陈潇点头,方醒说道:“你岳父就在户部,只是却不好说话,罢了,你也不好去,我去看看。”

    ……

    “那钱不多啊!”

    到了户部,听到是为了玉米培育之事,夏元吉有些不满的道:“这是正事,大事,不过是养些老农帮忙,为何没人说?”

    “都怕你呗!”

    方醒随手摸了本册子看了看,却是军饷钱粮的数据。

    “此事太小。”

    夏元吉说道:“那常庆和本官以前有些龌龊,罢了,以后有事让他们行文吧。”

    “可这是越级啊!”

    “越级就越级,总好过不做事。”

    夏元吉看来对常庆很不满,准备在上林苑监搅一下。

    他叫人进来吩咐了一番,然后一把抢过方醒手中的册子,说道:“都是钱粮,兴和伯,好歹再整顿一番,减少一些吃白饭的也好啊!”

    “水师呢?”

    夏元吉一怔,然后痛苦的道:“水师更是耗费大,造船耗费大,出海耗费大,回来整修耗费大……”

    方醒笑道:“所以出海要有好处,夏大人,以前的好处可不少啊!以后估摸着会更多。”

    夏元吉干咳一声,道貌岸然的道:“那些好处都花出去了,船队花销不少啊!”

    “没人和你算账!”

    方醒来此当然不会是为了那十几个老农的钱粮,他说道:“船队,不,是水师,夏大人,水师的筹建已经刻不容缓了,户部要支持,否则一拖下去就晚了。”

    “晚什么?”

    夏元吉理财是好手,但对水师却不懂。

    方醒指指那本册子说道:“我担心以后会被拖住,许多人都希望把船队毁掉,大明重新远离大海,所以一点疏忽都不行,抓住时机就要行动起来!”

    “而钱粮就是关键。”

    ……

    冬天有些干燥,心烦意乱的感觉,于是金幼孜让人点了一柱檀香。

    檀香渺渺,给人安宁。

    大家都在看着奏章,不时会在一张上备注,然后贴在奏章上,好让皇帝注意某些地方。

    朱元璋也要丞相,朱棣也有辅政学士,所以皇帝想一个人掌管和处置这个庞大帝国,这是一个自己找死的行径。

    于是辅政学士的权利就这么一点点的在增加着。

    杨荣清楚的记得朱瞻基说了这个办法时的神色,很阴郁。

    没有一个皇帝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而这种由辅政学士给出意见,最后皇帝审核的办法,实质上就是在削弱皇帝的权利。

    可皇帝不是铁人,几个辅政学士全部批阅下来都会觉得累,皇帝一个人怎么弄?

    他听到了一些风声。

    有人说该由宫中的太监组成一个宫中的‘辅政太监’团队,然后对内阁批阅过的奏章再核查一遍。

    这个传言是早上才听到的,杨荣有些忧郁。

    “陛下想用太监来平衡!”

    金幼孜说出了大家都猜到了的原因。

    是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原因,至于以后的‘阉党’,那只是因为那些太监和文官们做了对头,文官们自然要对他们口诛笔伐,让他们的名声臭不可闻。

    然后为了杜绝皇帝再使用‘阉党’这个大杀器,但凡用过阉党的皇帝都会被文官、文人们斥之为‘昏君’!

    “一人对千万人,自然会累,然后会寻找帮手。”

    杨荣也说出了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但这是在打脸,所以大家的脸色都不大好看。

    “方醒进宫了,脸色不大好看!”

    一个消息让杨荣忧郁尽去,金幼稚都如蒙大赦的道:“咱们都不好说话,此人倒是不错。”

    ……

    “你是来劝谏我不要用内侍吗?”

    朱瞻基指指自己的眼睛说道:“看多了奏章,眼睛都花了,他们是五人,而朕只是一人,难以为续啊!”

    方醒愕然道:“没有的事,我是想来问问水师的事。”

    “水师?”

    作为皇帝真的是要日理万机,而且大脑还得有随时切换频道的功能。

    “水师目前是王景弘在掌管,没有纳入军队的序列,招兵和船队规划也自行其是,这对以后不好。”

    “你们的意思是让船队归于都督府和兵部的管辖?”

    气氛不知怎地变得有些怪异起来,俞佳看了一眼方醒,却没看到惶恐。

    “独立怎么样?”

    方醒解释道:“水师作为皇帝的直属,至少名义上如此,然后独立统领,和都督府、兵部联署议事,这样至少可以避开都督府和兵部的掣肘。”

    “都督府不会,不过兵部难说。”

    朱瞻基清醒的态度让方醒大为放心,他说道:“兵部毕竟是文官,张本在倒是无碍,可以后谁说得准?一旦重回闭国锁国,我宁可现在就去一一打烂他们的脑袋,看看他们的脑袋里是什么鬼东西!”

    武勋们这段时间不断给朱瞻基提出建议,而目的就一个:把船队重组,归于都督府统管,和陆军一样,由兵部调遣。

    朱瞻基微笑道:“总有人希望朕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然后只能垂拱而治……”

    “是的。”

    方醒残酷的揭开了那些武勋们沾沾自喜的愚蠢:“都督府谋划船队之事文官们几乎在旁观,他们希望武人掌控船队,等以后寻到机会,他们都能扳回来!”

    兵部靠不住,这是方醒和朱瞻基都认可的定位。

    至少未来靠不住!

    朱瞻基点点头,淡然道:“这是个好主意。”

 第2175章 方醒郑和的联手(随后的两小时,有月票的书友,投票吧)

    一份奏章到了值房里,正好落到杨溥的手中。

    他打开看了一眼,就讶然道:“居然是兴和伯的奏章,没有直进吗?”

    皇帝的心腹,还有那些重臣,自然都有把奏章直接送到御前的权利,否则辅政学士们的权利也太吓人了,几可隔绝皇帝和皇城外的联系。

    杨士奇抬头看了一眼,说道:“说了什么?弹劾?不可能。”

    方醒和皇帝的关系很亲密,他不可能会直接弹劾皇帝。

    杨溥看了一眼奏章,咦了一声之后说道:“是建议水师和下西洋的船队合并。”

    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事,若非是要顾忌风度,都想挤到杨溥的身后,一眼看完这份奏章。

    “。…。建议全部重组为水师,隶属于皇帝……”

    刚生出的兴奋马上就消散了,杨士奇揉揉发酸的眼睛问道:“没了?”

    杨溥把奏章传递过去,说道:“就这几行字,非常短。”

    黄淮看了奏章,点头道:“是很短,却很多。”

    所有人都看了奏章,然后都眯着眼在想着那短短几行字里蕴藏着的信息。

    “武勋要失望了,都督府要失望了。”

    金幼孜喃喃的道,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可兵部也被排在了外面,隶属于皇帝,那么……和现在有何区别?”

    “有区别。”

    “什么区别?”

    “原先水师的那些船只人员以前兵部还能管着,若是陛下赞同这份奏章,以后他们就会变成陛下的人了。”

    几人傻眼,金幼孜愕然道:“先前他急匆匆的进宫,看着有些生气,难道那只是……”

    “骗人的!”

    “他擅长兵法,有心算无心,谁会知道他居然弄了这么一出。”

    ……

    “他疯了!”

    一份奏章激起了风云,方醒却带着妻儿在城中逛街。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才觉得刚过完年,可转眼连北平城中的墙角都多了绿色。

    春天来了,这是最好的季节,踏春早了些,不过逛街正当其时。

    方醒仿佛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焦点人物,陪着妻儿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

    直至中午,一家人在外面吃了饭,方醒叫人护送家人回去,他自己则是去了五军都督府。

    “迟早要来一趟的,你们说吧。”

    仿佛知道他会来一样,几位当初谋划水师的武勋都在,看模样分明是午饭都没吃。

    方醒知道他们有怨气,就摆出一副等待批判的姿态,然后打了个饱嗝。

    这个有些不大尊重人。

    “兴和伯,水师变成陛下的,这事你什么时候想的?”

    没人敢质疑方醒这份奏章,否则就是不够忠心。

    方醒坦然道:“恕我直言,水师若是变成大家想的那样,由都督府管带,兵部调动,方某敢断言,水师保不住百年,必然会被毁掉。”

    方醒看看这几人,看到了悻悻然和不满。

    不管是谁,对武人又失去了一次机会都在不满着。

    “兵部现在是张本,以后是谁?陛下现在能控制,以后的皇帝呢?”

    方醒起身道:“言尽于此,诸位仔细思量。”

    他走了,留下几个武勋面面相觑。

    ……

    稍后皇帝就召集朝臣商议了此事。

    “……水师耗费太大了,陛下,规模控制一些吧。”

    在皇帝坚定的表达了自己支持出海的决心之后,没人说禁海毁船,不过压低规模却是普遍的呼声。

    “户部。”

    朱瞻基点了夏元吉的将,夏元吉出班道:“陛下,上次出海带回了不少金银,还有一些值钱的东西,户部都已经处置完毕,当有盈余,而且还不少。”

    这是实锤,一家伙就把那些质疑打了下去。

    谁敢不服气?

    船队没亏本,还能赚钱!

    方醒出班说道:“陛下,船队目前已经控制住了海峡,那一片大海已经成了大明的澡盆子,无数资源都可以任由大明去挖掘,这才是最大的利益。”

    他环视群臣,说道:“金银矿都有不少,铜矿和其它矿都有,许多比大明境内还多,加上那些肥沃的土地,那片大海能放弃吗?”

    无人回答,方醒却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