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219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219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淑慧被他转移了注意力,有些难受的道:“是啊!十多年了,涿州那边一直在担惊受怕,妾身……礼物是一回事,夫君,方寅他们怎么办?”

    方醒沉吟道:“那几个孩子都被耽误了,不过……要看他们自己的想法,愿意科举出仕,那我会盯着他们的应试之路,谅那些人也不敢动手脚。若是科学……”

    “他们愿意进书院。”

    方醒想起了方寅他们的兴奋,不禁笑道:“不知天高地厚,以为悖逆潮流就是年轻人该干的,等以后碰了一头包才知道厉害。”

    张淑慧欢喜的道:“夫君,可他们还有锐气呢!”

    是啊!

    方醒点点头,然后起身道:“书院该动动了。”

    张淑慧见他出门,心中有些忧虑。

    书院一直在那些人的眼皮子底下生存,规模一直维持着原状。

    皇帝从来都不畏惧挑战,早就说把书院的规模扩大些,可方醒一直没同意。

    方醒一路到了书院,和解缙密议。

    “扩张多大?”

    解缙的眼珠子里都写满了‘早该如此’这四个字,顺带鄙夷了一番方醒的谨慎。

    方醒拿了一张纸,用炭笔勾画了一下,说道:“当初修建的时候教室就有多余的,就目前而言,两倍如何?然后后年再继续扩张。”

    “你想蚕食?”

    解缙有些不满的道:“扩招学生都要用上兵法,你这是怕了?”

    方醒摇摇头,说道:“没怕,只是我更想扎实些,骤然扩招太多,老师调配也有问题,管理也会有问题,所以解先生,一次两倍已经不少了,我还担心书院到时会乱套。”

    “觉得老夫不行了?”

    解缙气咻咻的说道:“老夫当年做首辅时你还在撒尿玩泥巴,老夫当年下属多少人?你这是瞧不起老夫?觉着老夫老了,不行了?”

    方醒无奈的道:“解先生,咱们书院要口碑,一步到位的话,学生会参差不齐,到时候败坏了名声咋办?”

    ……

    方醒顶着一脸的唾沫进了宫,灰头土脸的模样让朱瞻基也有些好奇。

    “解先生觉得应该一次招收千人以上……然后就喷了我一顿。”

    “书院?”

    方醒点头,朱瞻基说道:“你忍了许久,只是为了等待科学的子弟变多吗?”

    “是,没错。”

    方醒解释着自己的规划:“一座高楼,如果说下面那些自学的科学子弟是基础,那么顶楼就是书院,基础不牢,高楼就站不稳,绝对站不稳!”

    “多少?”

    朱瞻基觉得方醒在书院和科学上的谨慎几乎能和最老的老臣相比,而且固执,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般的呵护着。

    “三倍!”

    这是解缙喷了他一脸唾沫的成果。

    “一百五十人!”

    见朱瞻基一脸的嫌弃,方醒不爽的道:“还有金陵书院。”

    一年多两百人,这比科举都不少了。

    “需要更多的老师。”

    朱瞻基点中了要害,方醒赞同道:“而且底下的那些科学子弟越来越多,书院招生的生源也会变多,这就是小河水满。”

    “校舍是现成的,因为以前学生少,老师们都在过悠闲日子,这下算是一次报复,我很乐意。”

    方醒想报复一把解缙,可却担心把老爷子累坏了,于是就把怒火发在了解祯亮的身上。

    要扩招,那必然需要提前放出风声,好让有兴趣和有实力的人做好准备。

    于是解祯亮被逼着写了好多份招生通告,等他写的手都抽筋之后,才知道方醒早就令学生们在抄写了。

    也就是说他被方醒坑了一把。

    得意于父债子偿的方醒却不知道那些告示贴出去之后的反应……

    北平城的城门外都被贴上了告示,书院派来的学生站在下面,给那些围过来的人朗读和解释。

    “。……明年年初招生,就过完元宵,这次招生一百五十人!”

 第2167章 这是私人恩怨(感谢书友“木子李三金鑫”成为本书新盟主)

    如果说清理士绅免税是剪除读书人的优越感和最大的好处,那么科学就是在挖根,

    “其实都是在挖根。”

    消息传遍了北平城,辅政学士们自然知道了。

    往日最反对科学的金幼孜木然的道:“读书没了好处,几人读书?以前别无选择,可现在还有科学,奈何?”

    杨荣也木然的道:“早晚的事,不必大惊小怪。”

    杨溥低声说道:“他忍了十余年,直至现在才扩大,他在等什么?”

    他看看诸人,眼中有异色闪烁,说道:“为一件事忍耐十余年,这是什么?不管你们怎么看,本官觉得脊背发寒啊!”

    杨荣木然,他没有摇摆,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杨士奇的不满溢于言表,说道:“他当初不是说书院招生只要五十人吗?这些年书院出来了几百个学生,都散到了大明各处,犹嫌不足?”

    黄淮摇摇头道:“士奇这话过了。”

    黄淮展现了担当,金幼孜也不弱。

    “这是开始了,终究他忍不住,还是开始了。”

    没人回答杨溥的问题,他只得说出了自己的推算:“他是在等都查院成为盟友!”

    说完后,他再次看向大家,却看到了古怪。

    杨荣起身摇头,然后出去了。

    金幼孜解释道:“刘观不干净,这大家都知道,方醒若是想,陛下还会配合,随时都能把刘观拿捏住。”

    他没指责,可杨溥还是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金幼孜可是最坚定的反方醒和反科学的干将,他都觉得方醒不是在等这个,那么必然就不是。

    最了解你的人,几乎都是你的对手!

    杨溥呐呐的起身,然后出去找到了在外面散步的杨荣。

    “此事不易,却不能阻拦,不然道不同就要动手,还要不要脸?可动手的话,谁能比他们强?”

    杨荣不知道杨溥对方醒的敌意从何而来,不过他不会为了自己的潜在对手而付出些什么,能告诫一番也只因为他是首辅。

    他瞥了杨溥一眼,最后告诫道:“别去想着动那些小心思,和方醒为敌并没有多少好处。”

    “道!”

    杨溥只说了一个字,身上就多了凛然之意。

    杨荣叹息着,看着沐浴在寒冬中的皇城,说道:“同不同的都是假话,本官看了许久,却觉得咱们过于故步自封,若是强大,那怕他什么科学?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他看向杨溥,却只看到了木然,就心中一叹,再也不肯说话。

    。。。。。。

    “震惊?大震惊还是小震惊?”

    皇帝突然开了个玩笑,差点把一个换茶水的太监给吓摔了出去。

    俞佳也楞了一下,然后说道:“几位学士,就杨溥最为激烈。”

    “六部呢?”

    朱瞻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很轻松的问道。

    “户部依旧是不动,礼部有不少人在叫骂,甚至有人说要取了兴和伯的项上人头……”

    他偷瞥了朱瞻基一眼,见皇帝只是微笑,就继续说道:“兵部张本呵斥了不少人,说道不道的,自家厉害怕别人的什么道?都是一群坐吃等死的废物,然后兵部都消停了。”

    “刑部和工部叫骂的不多,特别是工部,有人还欢呼,说是要让自家的子侄去报名……”

    朱瞻基微微点头。工部专业性比较强,被分配进去的读书人,包括那些进士都得从头学起,否则你压根就没法办事。

    所以在那里,科学受到的反对最少,近乎于欢迎。

    “吏部……”

    ……。

    “方醒,有本事你就弄死本官!”

    “方鸿渐自己涉案,和本官无关,你仗着权势对本官下手,本官倒要看看百年后的斑斑史册会如何书写!”

    马苏的值房从刚才就打开了,可在叫骂的辛建却没进来。

    你不进来,那我就出去!

    辛建为何选在这里叫骂?不就是想让马苏把这些叫骂传到方醒的耳中吗?

    然后方醒大抵会怒火中烧,会直接动手,那样舆论就到了辛建着一边。

    至少方醒没有证据!

    “证据何在?”

    辛建盯着神色淡淡的马苏,嘶吼道:“没有证据就敢对本官下黑手,这是什么?这还是大明吗?”

    他转过身,仰头,双手伸向空中,狂喊道:“太祖高皇帝,文皇帝,仁皇帝……老天爷,出来看看吧,看看这些新贵是如何的折辱老臣吧!看看他们怎么杀死老臣吧……”

    马苏冷冷的看着,周围默默在旁观的吏部官吏们都在看着癫狂的辛建,不少人都面露同情之色。

    所以他说话了。

    “抱歉辛大人,老师也是老臣。”

    马苏在吏部更像是一颗钉子,皇帝扎在吏部的钉子。

    这颗钉子不大说话,甚至除去本职工作之外就不管事,所以吏部官吏都疏忽了他。

    直至这一刻,这颗平淡的钉子突然闪烁着光芒,尖锐处让人心惊。

    方醒从永乐年间就被文皇帝看重,甚至把现在的陛下,当时的皇太孙叫给他教导。

    他从永乐年间就立下无数战功,及至仁皇帝时,依旧被重用。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仁皇帝在临去前居然在挂念着他,只问兴和伯为何还没归来。

    这样的信重几人能有?

    看遍史册,几人能有?

    这不是老臣谁是?

    你辛建是?

    辛建再厚的脸皮也不敢应承,否则马苏抽他都是白抽。

    辛建已经豁出去了,他看着马苏,森然道:“你的老师谋害朝廷官员,吏部官员,你身为吏部的一员,你怎么看?”

    周围的官吏都在看着马苏。

    方醒下黑手整……不,是想杀了辛建,这事儿唇亡齿寒,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吏部上下无不心中惶惶。

    蹇义在里面的院门里,他站在侧面,只露出半边身体,目光复杂的看着从容的马苏。

    这就是那人的弟子,入室弟子!

    年纪轻轻,居然面对众人而不变色。

    蹇义想起自己第一次经历大场面时的紧张和不安,心中微叹,突然不知道自己这般坚持着是为了什么。

    “辛大人,敢作敢为,当年的锦衣卫……”

    马苏冷冷的道:“当年老大人是被诬陷后郁郁而终,老师说了,这是私人恩怨!”

 第2168章 揭穿,光棍(最后两天,求月票)

    私人恩怨!

    如果是别人说出这话,辛建大抵只会冷笑。

    可说这话的是马苏,方醒的入室弟子,几乎是半个儿子的马苏!

    那几乎就是方醒亲自在说着这话。

    私人恩怨!

    谁都知道方某人宽宏大量的名号。

    可以往只是恩怨,朝政什么的。

    而现在却是杀父之仇!

    很狗血,却很现实。

    辛建没想到马苏居然知道这事,他嘶声道:“那是无稽之谈!方醒为了谋害本官,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吗!”

    是啊!证据呢?

    没有证据你居然敢对朝廷官员下手,这真是大明开国以来最狂妄的勋戚啊!

    马苏在各种目光的聚焦下说道:“辛大人,若是这般,可进宫向陛下求助。”

    蹇义瞬间忘记了方醒给吏部带来的屈辱,眼中多了异彩。

    这是个含蓄而总能在纷扰中抓到问题重点的年轻人,难得啊!

    可这个年轻人却是方醒的弟子,这让蹇义只能苦笑。

    辛建就像是被封住了嘴般的无话可说。

    你要是觉得方醒是在无缘无故的弄你,没来由的弄你,那你进宫向皇帝求助啊!

    按照大家的看法,皇帝到目前为止来说,基本上一个明君是跑不了的,那么方醒再如何受宠信,也不可能得到他的支持。

    无数目光聚集在辛建的身上,只要他大喝一声马上进宫,那么吏部这些官吏都准备陪他一起去叩阙。

    可辛建却呆呆的看着地面,仿佛那里有千万财富。

    他先前对方醒的污蔑不少,所以马苏难得的不饶人,说道:“老师已经抓到了那个杨二,杨二吐实,当年老太爷乃是因为挡住了某些人的路,所以被人诬告,这是实打实的证据,所以,若是有人敢再污蔑老师,下官少不得要和他辩驳出个道道来。”

    辛建悚然而惊,想呵斥,但马苏却凛然盯着他,大有今日就把此事闹到御前的意思。

    闹到御前的话,按照朱瞻基此前的规矩,辛建逃不过举家流放。

    流放他是愿意的,可他和方醒乃是杀父大仇,就算是流放,不把他虐死方醒肯定不肯罢休。

    所以他哪敢去御前,只是想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