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993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993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道:“你若是被吴候拿住,吴候固然是能泄心头之愤,但对江东孙氏的名望却无补于事;另一头,你到底还是在夷州为质之人,若是回头不能给夷州一个交待,你岂不是有负于夷州?别忘了你若不在夷为质,吴候行事多少也会少上几分顾忌。”

    “呃……”

    孙尚香还真没想到过这一类的事。稍觉恍然之后,问询的目光可就投向了周瑜。

    周瑜呵呵一笑,再次的举起了茶杯:“尚香啊,我有一策,不知尚香有没有兴趣?”

    “仲兄请讲!”

    周瑜道:“陆夷州之前是资助钱粮军械,帮助长安的曹操和汉中的刘备抵御西域异族;现在北境异族全面作动,陆夷州更是遣派士卒直接参战,于天下间有大义之名。而在这大义之名下,刘备与曹操这对生死仇敌尚且能暂弃仇隙同讨五胡,我们江东子弟却还窝在家里一动不动,甚至还在打着其他诸候属领的主意。此事到了天下人的口中,我江东子弟可真的是将要颜面丧尽了。”

    孙尚香无奈的叹了口气:“是啊,可我那二哥……算了,不去提他!”

    周瑜笑道:“尚香,吴候不为,我们就不可以代他而为之吗?”

    “啊!?”孙尚香当时就懵了。

    周瑜道:“日前被你那么一闹,江东子弟多已尽知北境之患,你孙尚香的大名亦已是江东尽知。你若是举义旗召集江东子弟再往赴北境助战,相信应募者必会如雨骈集。”

    孙尚香迟疑道:“仲兄之意,是尚香以自身之名去召集江东子弟?只是召兵买马之事需要大量的钱粮,尚香归吴时乃是独自一人,未有带得什么细软,兼之与二哥闹成这般局面,还能指望二哥供给钱粮给我召兵买马?在他看来,恐怕会认为我是在胡闹才对!”

    周瑜再笑道:“你没有,我有。”

    孙尚香大吃一惊:“仲兄你?可是、可是……”

    周瑜再笑:“别可是了。你先去吴郡陆氏那里呆上几天,其余的事情交给我就好。”

    ————————————————————

    “公瑾你说什么?你要招募士卒,前往辽州助战?”

    孙尚香听到周瑜的那番话的时候大吃一惊,而此刻的孙权又何尝不是如此?对周瑜,孙权是有一定程度上的疏远,但并不表示孙权对周瑜就要卸磨杀驴。准确一点的说,孙权对周瑜是想限制与制约,最终的目的是高度的掌控,却绝对不是想把周瑜给弄掉。

    人才难得,而周瑜可是汉末三国时代中最顶尖的人才之一,再以周瑜与孙氏集团之间的关系,孙权又哪里舍得把周瑜给弄掉?这里可别拿历史上的陆逊说事,孙权把陆逊给整死,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孙权要整一整江东本土的世家豪族。

    而且那时的孙权已经步入了他那个“晚节不保”的晚年,不再像年轻时期那么明英,但这会儿的孙权四十岁都还没到的说,应该说正处在一个巅峰期才对。这个时期的孙权,又哪里会对自家的栋梁之人胡乱下手?

    多余的话不扯了,反正孙权在听到周瑜的这些话的时候,可真的是惊得从座席上跳了起来:“公瑾为何如此?别的且先不说,荆州那边又该如何对待?”

    周瑜笑着看了看鲁肃,鲁肃则表示无奈的向周瑜摇了摇头。顺便说一句,鲁肃本来也是应该在前几年病死的,但是由于江东与夷州之间近些年的关系不错,所以鲁肃在患病之后赶去了一趟夷州,然后病就这么治好了。其实鲁肃的病要搁现代也不是什么大病,大致上就是伤寒感染一类的而已,再以夷州现有的医疗水准,要治好的确不怎么难。

    不扯远,周瑜望向鲁肃不是没有道理。事实上周瑜是帅才,擅长的是统兵打仗,而鲁肃则属于战略型的人才,所以周瑜是先和鲁肃商量好了之后才来见的孙权。

    再看鲁肃叹完了气,随即向孙权道:“荆州一事,主公大可安心。事实上有诸葛亮坐镇于荆州,主公意欲图谋荆州绝非易事,最重要的是以现在的天下时局,主公若是还抱着那种趁机扩土的心思,势必会惹来天下人的唾骂,如此于主公的声名不利。当然了,欲雄霸天下者,这些虚名可以不去理会,但是现在曹刘两家正在合力抵御西域异族与北方游牧,主公若是在这个时候对曹刘两家中的任何一家动手,日后只怕都会给主公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鲁肃的这番话让孙权也无可奈可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鲁肃说的话就有点委婉了,大概的意思就是在这个时候把周瑜暂时调离柴桑,改为把鲁肃给调过去,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一下孙刘两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在维持孙刘联盟的同时还能警示一下曹魏。这是陆仁不在,要是陆仁在并且听到了这些话,诂计陆仁也会说这是孙权方面目前的一招好棋。因为周瑜是“吞刘派”,而鲁肃是“联刘派”,放周瑜在柴桑那边,那么孙权与刘备之间的关系会很紧张,但如果是放鲁肃到那里,以鲁肃坚定的联刘策略,孙权与刘备之间的外交关系会好上很多。

    但仅仅是这些解释显然不能让孙权满意,孙权现在最不明白的就是周瑜为什么说要召募士卒前往辽州……准确的说是前往辽西助战。而这个时候就该轮到周瑜来亲自解释了:

    “主公请勿多心,瑜绝非心有二意。其实日前被郡主大闹建业,主公偷袭夷州的意图已然是无法达成,而且郡主会这般回到江东,显然是陆仁也在防备着主公,所以瑜相信陆仁虽然派出了半数的兵力北赴辽州,但在其本土却也同样作好了应对主公的准备,如此一来主公又何必去枉作小人?

    “所幸者,却是日前郡主虽然道出了主公有偷袭夷州之意,但在主公这里却并没有作出过任何的兵力调动,所以主公大可传文于各州郡,说主公其实并非是想对夷州用兵,而是见如今大汉有外敌之患,所以是想召募愿意赴北参战的士卒同赴国难。如此一来,对主公的颜面……”

    话到这里周瑜没再多说,因为某些话题还是别说得太明白的好。而孙权也明白了周瑜的意思,无非就是在打夷州已经没指望的情况下,找个由头把自己之前丢的那些脸给捞回来。至于当时产生出来的一些黑锅……让孙尚香去背吧。

    这边犹豫着,周瑜又补充道:“主公明鉴,这次的事情闹得确实是大了一些,如果主公派出的将帅份量不够,对世人只怕是没有什么说服力可言。瑜不才,到也还算是有些虚名,所以瑜自认由瑜带兵出击,应该能说得过去。”

    孙权这回是有点没了脾气。作为一个聪明人,尽管周瑜和鲁肃的话说得不是很透,但这并不妨碍孙权完全理解这二位话里的意思。其实简单点来说就一句话,那就是按现在的时局,江东捞不着实际的好处,就只有捞一捞面子了。只是想到要出动周瑜这样的大牌人物,孙权又总觉得好像没那个必要。

    周瑜看了看情况,就再一次的向孙权补充道:“主公切莫要以为瑜此去就是为人出力。其实上主公应该想得到,瑜此次参战,除了为我江东赚回些颜面之外,还会设法把一些主公想要的东西给带回来。”

    孙权当时眉头就是一扬:“公瑾此言当真?”

    周瑜微笑:“若我江东无有举动,只是按兵不动,陆仁当然要防着我们。但如果我们也派出了兵马参战,一些东西陆仁要是不是拿出来,那就是他说不过去了。有些脸面主公不能丢,他陆仁难道又丢得起吗?”

    孙权起身离席,在厅中来来回回的转了好一阵,最后点头道:“既如此,公瑾你便宜行事即可。至于召募士卒一事……孤为你办妥!”

    ————————————————————

    噗……

    夷州莽甲的牧守府衙之中,陆仁才刚看了几眼刚刚从江东那边发回来的电报就把喝进嘴里的茶给喷了,闹得站在陆仁桌前的陈依依险些躲闪不及,差一点就被陆仁给喷个正着。

    陆仁被这一口茶给呛得是一阵猛咳,同时向陈依依连连摆手以示歉意。好不容易止住猛咳,陆仁急忙指着手中的情报书向陈依依问道:“这份电报是什么时候收到的?”

    陈依依道:“昨天晚上。”

    陆仁又看了几眼,脸上的表情便随着情报中的叙述一变而再变:“劫掠吴主孙权至街心闹市之后,又自建业全身而退……孙尚香这是要逆天吗?就算不是逆天,也他喵的是胆大包天了。”

    其实陆仁收到这份电报已经是孙尚香大闹建业的几天之后,原因是当时设在建业的情报站出了些问题,所以是到这会儿才把消息发过来。不过也正因为晚了这么几天,孙权让周瑜去召募士卒,准备跟着孙尚香一同前往辽西助战的消息也一并传了过来。而这样的一个消息,却让陆仁跟着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两百二十一回 鱼香肉丝(三)

    “依依,去把荀公请来。”

    “啊?主公,荀公才刚睡下两个小时不到……”

    陆仁无奈的叹了口气:“去叫醒他吧!这回的事情没那么简单,我一个人有点拿不定主意,得请荀公帮我分析分析才行。”

    陈依依也没办法,只好去旁边的休息室摇醒了荀彧。而荀彧听说有事找他,胡乱的擦了把脸就顶着黑眼圈赶了过来,然后陆仁手中的电报就递到了荀彧的手中。

    荀彧看到这份电报内容的时候也大吃了一惊,因为任谁都想不到孙尚香居然会闹出这么大的事情。而当看到电报结尾的“今在江东,周瑜正变卖家产以资助孙尚香召募义勇,具言意欲赴北境助战”这些话的时候,荀彧却笑了,电报也塞回了陆仁的手中。

    “义浩,你怎么看?”

    陆仁心说怎么看个菊花,我又不是元芳。随即就淡然的摇了摇头道:“荀公你又是怎么看这件事的?”

    荀彧道:“如果我现在突然说要变卖家产,得来钱粮召募士卒前往北境助战,你又会如何的对待于我?”

    陆仁微笑道:“当然是拦住你。往好了说,我这里需要你帮忙,往坏了说嘛……荀公咱先说清楚,我这可不是针对你。如果任由世家乡绅之流随意的召募兵马部曲,那么太容易引发出分崩内乱。事实上在我看来,黄巾之乱时朝庭命令各州郡自行召募兵马抵御,虽然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但结果却是直接就造成了各方诸候的拥兵自重,接下来就是各家之间的混战。”

    荀彧也笑了:“我承认你说得也很有道理,但现在不用扯得那么大吧?江东的将帅虽然各有授兵,但也有着其相应的限制,现在周瑜这样大张旗鼓的召募士卒,如果没有孙权点头,周瑜又怎么可能这么做?这可太容易被人说成是谋反了。”

    这里要说一下,魏蜀吴三家的兵制都有所不同。其中魏和蜀的兵制大同小异,也就是说部队是属于国家的,士家豪族虽然也有部曲,但性质上更偏近于保安;可是吴却并非如此,他们的兵制是私兵制,也就是每个将帅都有自己的私兵配额,像史料中对吴的记载常有“授兵x千人”就是这么个意思。而且还要注意,“私兵”和“亲兵”不是一个意思,笼统点的说,“亲兵”大概的意思是警卫员,一般情况下不参予作战任务,而“私兵”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战部队了。

    这些扯到这里为止,只说陆仁在听完了荀彧的话之后也点了点头,而荀彧则是抄起茶杯灌了几口之后就将手中的茶杯一放,手托着下巴沉吟道:“所以这一连串的事情只怕远没有字面上写得那么简单。以老夫对孙尚香这丫头的了解,孤身回吴再劫持其兄孙权的事她的确能够做得出来,而且她也确实有可以轻易的接近孙权再一击得手的机会。不过之后的全身而退,还有现在周瑜打着孙尚香的名头召募士卒准备赴北境助战的事嘛,恐怕就不是尚香这丫头自己的主意了。”

    陆仁道:“这我也看出来了,相信这个事应该是出自周瑜的手笔。只是我现在就是有点想不明白周瑜为什么要来这么一手。”

    荀彧再笑:“这个事说复杂很复杂,但要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这么说吧,孙郡主大闹了这么一场,那可真是把孙权的脸都给丢光了,所以现在的孙权嘛,自然是急着要把这些丢掉的脸面给找回来。不然的话,他孙权又哪还有脸面在江东父老的面前立足?”

    顿了顿,荀彧接着道:“当然了,这些都是明面上的面子问道。就实际意义而言,孙权想对义浩你下黑手的事被孙郡主给捅了出来,以孙权、周瑜、鲁肃之能,相信他们也马上就明白他们的黑手是下不了的了,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