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197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97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区别,那可是天壤之别。

    再说得简单直白一点,一个能把自家搞得风生水起的家伙,和一个能够让大家都风生水起的农业教授,谁的用处更大一些?也不说别人,就说袁伯伯,他弄出来的杂交水稻,各位可知道真正来说养活了多少亿的人?而相比之下,曹操还只是个古人,但他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更明白陆仁这个“农业教授”的价值与其所在。

    “仲康,回许都!”

    许褚当时就是一愣:“现在就回去?主公,陆仁那里还……”

    “回许都!孤要做些事了!对了,让人去一趟陆仁那里,把蔡琰接回许都去。蔡琰若是不解,就告诉她这婚事既然已经定下,就总得让孤做些准备。”

    “……诺!”

    ————————————————————

    转眼就是数日之后,一只约有百余人的队伍正行在去往萌村的道路之上,队中还拥着几乘车辆。而这只队伍虽然没有什么旌旗伞盖、明盔亮甲,但任凭是谁都能看得出这支队伍的喜庆之意,显然是一支送嫁的队伍。这样的一支队伍,当临近萌村附近的时候,也自然会引得萌村的居民们驻足而观,都在猜测着这是谁家在张罗婚嫁的喜事。

    队中为首之人乘在马上,环视了一下周边农田中飘着稻香的熟稻与忙碌的百姓,略一沉吟便向身边一个粗壮的大汉吩咐道:“仲康,小声些传令下去,众将士不得惊扰百姓收谷与亮出孤之名号,如有违令与践踏苗谷者,斩!”

    “诺!”大汉小心传令去了。

    曹操又环视了一阵,似乎有被百姓脸上的丰收喜悦所感染,放慢了些马势靠到一乘车驾旁,向车中人微笑道:“昭姬,此景如何?”

    车中的蔡琰这会儿都晕晕呼呼的,因为她都没想到那天被曹操叫回去之后,曹操马上就开始为蔡琰准备送嫁的事,以至于蔡琰这会儿都坐在送嫁的车中了,身上都还是那一身淡素的衣着,婚衣都只是放在了蔡琰的身边而已。

    不过现在听到了曹操的问话,蔡琰还是撩开了车帘,环视了一眼萌村周边的景象,稍一犹豫之后尽可能平淡的回应道:“此间民皆安乐,颇有宁静详和之意。”

    曹操随意的笑了笑,向一旁被他强拉来的孔融笑道:“文举兄,你意如何?”

    孔融又何尝不是份外的摸不着头脑?愣了老半晌之后才回应道:“孟德兄,这前几天才把义浩与昭姬的婚事定了下来,怎么今天就这样把昭姬送嫁过去?这是不是也太过怆促了?”

    曹操大笑道:“彼二人都早已有意,又何必去做那些多余的门面之事?再者突然之间给义浩这么一个惊喜,文举兄难道就不想想义浩那惊愕无比的表情?”

    孔融道:“话虽如此,只是……”

    曹操再一摆手:“不必多言,反正今日此来,陆义浩少不了要忙上数日,文举兄大可在义浩这里痛饮数日的美酒,岂不快哉?”

    孔融又是一愣,没再说话。其实孔融是不知道,曹操这是急了,因为曹操已经准备在九月份出兵徐州去攻打吕布,而在此之前,曹操无论如何都要把陆仁的这场事给定下来。既要把蔡琰送嫁到陆仁的身边去绑住陆仁,又要及时的征辟陆仁去随军出征,时间真的是太紧了点……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六十三回 送嫁之行

    “主公,方才向村民问话,说早些时候有看到陆义浩往那边的池塘去了。”

    听过许褚的禀报,曹操稍稍的点了点头。曹操一个是自己这里急,二一个也是想给陆仁来个“突然袭击”,所以之前根本就没有知会过陆仁。而陆仁因为不知道情况,今天就带着婉儿他们搞野炊去了,因此并没有呆在家里,曹操也就扑了个空。

    当下吩咐众人各自安顿,不要惊扰到村民,曹操自己带了点人往陆仁所在的那个方向去。不过一瞥眼间曹操却看到了什么,愠怒道:“嗯?你们在干什么?”

    几个随行护卫在马上看见了枝头那红通通的水果,引得人垂涎欲滴,忍不住伸手摘了几个下来想品尝一下,而看管果树的农人见对方这么多人,实在是不敢上前阻止。曹操见状生出了几分愠怒之意,喝住了护卫之后把看管果树的农人唤至近前,和颜悦色的道:“吾管教不严,有愧于乡人矣!汝等休慌,这摘下的水果吾自会算钱于汝。”

    农人哪敢要钱?忙不迭的道:“没事没事,只是几个水果罢了,我们今年收了不少,也不在乎这么几个。各位若是喜欢,多摘几个也无妨。”

    曹操摆了摆手,让许褚取出些铜钱交付给农人。打发走了农人,曹操翻身下马,环视了一下周围道:“此间景致虽然不错,但怎么没有看见陆义浩?仲康,找几个人再去寻觅一下。”

    许褚刚想领命,车中的蔡琰撩开了车帘道:“叔父,不必寻了。”

    曹操一怔:“为何?”

    蔡琰微闭上了双眼,低声沉吟道:“顺笛音而往即可。方才略有些嘈杂,虽听不真切,但昭姬听得出这是婉儿在吹奏《晨晓煦风》。”

    曹操举手让侍从们都安静下来,仔细的侧耳倾听,果然听见有稍远处有清柔的笛音飘传过来。锁定了方向,曹操等人又走近了一些,这才在池塘边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了婉儿的背影。

    一片树阴,一方坐席,婉儿此刻便跪坐在树阴之下闭目吹奏。婉儿正在吹奏的《晨晓煦风》是《仙剑二》中的丝竹乐,曲风平和柔美,听在耳中的感觉,就有如暖风抚面,而再连上此刻清爽的天气,使人会觉得格外的舒畅。再看那清爽的秋风吹拂起了婉儿的长发与衣袖,给婉儿那稍显瘦弱但柔美的身姿添上了几分飘逸感,这场面简直如诗如画一般唯美。

    眼前是唯美的景致,耳边是抒心的曲乐,曹操都不忍心破坏掉这样的美景。低声示意许褚等人就在这里等着,不可发出声响之后,曹操一只手背在身手,另一只手轻抚着胡须,眯起了双眼向婉儿这边轻轻的走过来。而蔡琰也下了马车,悄悄的跟在曹操的身后。

    又走近了一些,曹、蔡二人发觉婉儿的身边还坐着陆诚与陆兰,陆诚半依在树干上摇头晃脑的击打着一张小皮鼓,陆兰则在拨弄着怀中的檀板(类似于琵琶的乐器)。只是曹操与蔡琰听到皮鼓与檀板的合奏之后都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因为可能是陆诚与陆兰的技艺不精吧,合奏得也未免生硬且呆板了一些。此外并没有发现陆仁的身影。

    曹操与蔡琰对望了一眼,都不知道陆仁这会儿在哪里。而这会儿《晨晓煦风》已然奏毕,陆仁的声音忽然冒了出来:“阿诚、小兰,你们手上玩的乐器还得多练练才行哦!太生疏了!好好的一曲《晨晓煦风》,可被你们破坏掉了不少地方。”

    婉儿三人笑而应话,可曹操与蔡琰还是没能找到陆仁人在哪里。

    陆仁又接着道:“说起来我也有一阵子没玩乐器了,现在突然也想来上一曲!嗯,今年咱们在萌村颇有所成,也赚了不少钱……就吹这个了!”

    几声长笛的试音之后,陆仁吹奏起了那首《玉满堂》。听着这首欢快的曲乐,曹操不由得举目远眺向远处田间正带着欢笑忙碌的农人,心头竟然泛出了一阵隐隐的喜悦之意。

    听了一会儿,蔡琰轻声道:“是《玉满堂》。萌村大收,百姓皆富足而喜,这首《玉满堂》到颇合此间景致意境。”

    曹操点头称是,又张望了数眼奇道:“怎么就是没看见义浩?”

    蔡琰微笑了一下,并不说话。她和陆仁这几个月里没少呆在一起,或多或少的了解到了许多陆仁的脾性,因此她已经知道陆仁在哪里,但却又不急于说破。再一举目望去,蔡琰就望见了正在闭目吹奏的陆仁,还有陆仁那张虽然有些吊儿郎当,但却带着几分因为满足欣慰而笑的脸。

    许许多多的因素之下,蔡琰的心态早已放松了许多,而此刻可能是因为陆仁身上那几许欢乐意味所感染,蔡琰伸手捂嘴,脸上的笑意也浓上了几分。

    曹操望见了蔡琰的举动,扬了扬眉头道:“昭姬,你既已知义浩身在何处,为何不说于吾听?”

    蔡琰又笑了笑,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他这个人吧,今年都二十七岁了,可很多时候却还像个大孩子一样,令人颇有些无奈。这么大个人了,还像个孩子一样爬到树上去……唉!”

    曹操楞了一下,但马上就反应了过来。顺着婉儿身边的大树向上望去,很快就发现了坐在树丫之上,放浪着形骸的陆仁。而这一望到,曹操也不由得为之哑然,便摇摇头再出声唤道:“义浩,你到是好生自在!”

    “嗯?谁在叫我?哎呀!”

    ————————————————————

    塘畔,树下,席间,陆仁正手按住腰间,与曹操相对而坐。此刻的陆仁尽管腰间传来一阵阵的酸痛,可是在曹操的面前却不敢有什么大点的动作,只能暗中咬紧牙根强忍下来,脸上的神情也因此变得非常之古怪。

    曹操就坐在陆仁的对面,望着陆仁那古怪的神情,还有按在腰间上的手,略有些哭笑不得的问道:“义浩,伤势如何?”

    “还、还好啦!幸亏我爬得不是很高,摔下来的时候只是扭伤了一点腰而已……”陆仁此刻是尴尬得要命,窘迫得想挖个地洞钻进去再把自己给埋了。

    曹操摇头轻笑道:“此间并无甚外人,你在孤的面前也不必那么拘束。身上要是痛楚难耐就先揉按一下吧。”

    “哎、哎!”陆仁这才小心的变跪坐为瘫坐,一边揉着酸痛的腰肌一边向曹操问道:“曹公在许都政务繁多,却又为何时不时的要到这小小的萌村来?如果有事,随便差一信使召我去许都不就可以了吗?”

    曹操没有回应陆仁的问话,而是细细的观察起了手中竹杯里那紫中透红、色泽晶莹的酒液。浅浅的品了一口,曹操便向陆仁问道:“此酒甘美不亚于青果酒肆中的各类果酒,而醇美酒意犹有过之,且酒色宜人,清香扑鼻。此酒可谓酒中上品,但孤却从未饮过,此乃何酒?”

    “哦,是、是葡萄酒……”嘴上是这么说,可陆仁心里却在说就这能算是哪门子的葡萄酒?充其量只能算作是经过制酒工艺的卫生发酵,酒精度也就那么两、三度的葡萄汁而已!不过到不是不想提纯,而是曹洪那里的葡萄才刚收下来没多久,草草的酿制了一下之后,曹洪就让人先送到陆仁这里来让陆仁看看是不是酿造得法,所以就连曹操那里,曹洪都还没有送过去。

    不过曹操闻言之后脸上却微微变色,复又浅抿细品了几口之后才道:“孤年少时博览群书,于《古国志》、《西域诸国记》中曾看到过有关葡萄酒的记载。依书中记载,两百余年前汉武帝打通西域,为的就是打通与极西大秦诸地的商货往来。据传,我大汉丝帛绸缎在西秦可与黄金等重而易,而西秦的王孙子弟所饮之酒就是这葡萄酒,贩回汉土亦能价比黄金。

    “曾有商旅带回葡萄种与葡萄酒的酿制秘方,可惜因当年自长安迁都洛阳之故遗失在宫中,早已失传多年,至今已无人知晓……义浩,你又是怎么知道这葡萄酒的制酒秘方的?难道说你曾去过万里之外的极西之地?”

    “万里?上万现代公制的公里还差不多!”陆仁心中暗自嘀咕了这么一句,跟着便大摇其头。别说陆仁真没去过,就算去过也不敢在这种场合说出来是不是?唐三藏去趟印度一个往返就是十一年,你陆仁一路流浪的去欧洲打个回来怎么也得五、六年吧,那依旧他编出的来身世,时间与年龄上可就对不上了,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才怪!当下赶紧的说了声“我怎么可能去过”,然后就把当时忽悠曹洪的话又说了一遍。

    “……”

    曹操皱起了细眉,仔细的打晾陆仁。说实话,曹操并不怎么信陆仁的这番话,可是他自己对西域之事也所知甚少,当然找不出陆仁话里的漏洞。而这件事虽然小,但却使曹操忽然觉得陆仁身上旁人所不知的谜团又加重了几分,心中暗道:

    “这个人身上到底知晓多少旁人所不知之事?而现在看来,他的身上肯定还有隐瞒着许多帝人所不知之事,我可千万不能把他放走亦或是为他人所用。所幸此人心性散漫,无权势之欲,到也颇好驾驭,只是想收他的心还真有点难……”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六十四回 直面而言

    陆仁与曹操杯中的葡萄酒……其实严格的来说,只能算是葡萄汁。反正这东西的味道虽然很不错,但曹操却品得有些心不在焉。片刻过去,曹操想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