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843章

天下豪商-第843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萧瑟瑟的最佳撤退路线,就是直接走医巫闾山,去找武好古。看他肯不肯拿自己的老本堵萧瑟瑟。

    而且还可以让萧瑟瑟和武好古联络一下感情……

    ……

    医巫闾山乃是华夏五大镇山中的北镇,向以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著称,在辽代时更是东北名山之首。医巫闾山脚下的乾州,更是辽朝皇陵所在,修建有大量的离宫别院。

    武好古在和马人望会面后的第二天,就率军东进,接连攻占了海北州、辽西州,并且在政和元年正月二十二日进入了已经没有辽兵驻防的乾州城。住进了城内的北镇离宫。

    就在住进舒舒服服的北镇离宫的次日,耶律延禧率军离开辰州,直扑医巫闾山而来的消息,就被马人望派出的斥候哨探带到了乾州城。

    “什么?耶律延禧往医巫闾山来了?”

    武好古得到消息就是一愣。这时候他正在北镇离宫御苑里面给马人望和医巫闾山这里其他地头蛇们赐宴。哦,也不能叫赐宴,现在是共和嘛。武好古又不是皇帝,赐什么宴?

    其实就是请客吃饭,顺便和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共和?什么是元老院?什么是公民?

    正在他费尽口舌向一帮一心想要劝武好古早登大宝,重光武周的“唐朝遗老”们解释天下为公的好处的时候。马人望的一个远房侄子马和尚(有个辽国特色的古怪名字)急匆匆走进来报告了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消息。

    耶律延禧的大军已经离开了驻跸多日的辰州,直奔医巫闾山这边来了!

    武好古连忙起身,快步出了御苑花厅,和马人望、马和尚、赵钟哥三人一起离开,走去了设在北镇离宫偏殿内的辽西兵马司军机房。围在一张巨大的地图台前商量开了军情。

    地图台上摆着一张巨大的,但是不大精确的辽东地形图。图上的各方形势标的非常模糊,只是辽西和医巫闾山一带以及耶律延禧驻跸的辰州一带的情况比较分明。

    “难道耶律延禧不知道我来了医巫闾山?”武好古看着地图,很有些疑惑。

    “怎么可能不知道?”马人望摇摇头。

    “知道还来?”武好古道,“难不成是想和咱们拼个鱼死网破?”

    赵钟哥哼笑一声:“管他呢!来多少灭多少便是!”

    “不可!不可!”马人望连连摇头,“兵法上都说归师勿掩,万一耶律延禧狗急跳墙,咱们就算能赢,平白无故多死几万人也不值得啊?再说了,耶律延禧手头的这支兵马要真没了,辽国可就真要天塌了!

    现在是让辽国天塌的时候吗?”

    “塌就塌呗!”赵钟哥哼哼道,“辽国塌了,咱们正好取而代之!”

    “是咱们取而代之?”马人望摇摇头道,“还是萌古合不勒那样的人物乘机崛起,一统草原?”

    “萌古有那么厉害?”

    马人望点点头道:“钟哥儿你别看他们没跟着咱们一块儿反辽就以为他们没有实力。其实他们是在坐山观虎斗,就等着咱们和大辽两败俱伤了。

    而且耶律延禧的这点本钱如果都被咱们打光了,那么生女真、渤海人和萌古人也就该联手同咱们为敌了!

    到时候草原上有萌古,东京道这边有生女真和渤海奴,而咱们背后的大宋朝廷没准可以趁着辽国分崩离析夺回河东、云中失地。到时候幽州可就是四面楚歌了……”

    敌人好像还是有点多啊!

    武好古心想:萌古、女真是比契丹更可怕的敌人!如果契丹这个纸老虎不死透,自家这个反辽盟主的地位还可以利用一下。如果契丹人最后的主力被自己打光,那么萌古、女真、渤海等各方反辽势力,马上就要开始争斗了。

    而且还可能出现萌古、女真、渤海联手的局面!

    武好古沉吟了一会儿,“马老,你怎么看?”

    马人望道:“为今之计,上策乃是先纵病虎归草原,然后在乾州召集各方英雄,商讨伐辽大计,让各方英雄公推大王为盟主。有了盟主的名号,大王就能借之压迫渤海……渤海诸右姓,乃是大王必灭之敌啊!”

    渤海右姓控制着辽河流域的肥沃土地,不斗了他们的地主,武好古上哪儿找土地去分给他的那些拥护共和的公民?

    武好古点了点头:“不过也不能这么轻易放走耶律延禧!钟哥儿,现在有多少兵马可以调动?”

    赵钟哥道:“有八万步骑!”

    “都带上!”武好古说,“咱们堵一下耶律延禧的归路!”

 第1189章 萧太后和武大郎 二

    (全本小说网,HTTPS://。)

    此时的一月末相当于西历的二月底三月初,东北的融雪季节已经到来了。//全本小说网,HTTPS://。)//

    每年的融雪季节,大约是富饶的东北大地一年中最让人头疼的时候了,甚至超过了万里雪飘,千里冰封的隆冬季节。因为融雪会让道路变得泥泞,难以通行。会让河流的水位暴涨,引发洪水泛滥。

    所以久在辽国东京道生活的人们都知道,春季融雪和泥泞季节过去之前,出门旅行是很不方便的,更不用说行军打仗了。

    不过武好古和萧太后这次都没有办法避开融雪季节了。萧太后的五万大军离开辰州西进的时候,正好是一月下旬。四天后,武好古也率领八万大军,离开乾州东下。双方的先头部队,在二月初一发生了第一次接触。

    与此同时,双方的主力部队都乘着融雪季节刚刚开始,地面还算比较干燥的时候全力行军。终于在二月初四、二月初五两日,先后抵达了辽河沼泽以北的一条名叫唐王河的辽河下游支流的两岸,开始扎营对峙。

    此时的气温已经回升到了冰点以上,唐王河的河面也开始解冻,只剩下了表面薄薄的一层冰盖,无法通行,也没有办法渡河。

    暂时无法交战的双方,都只能选择高处下寨(为了防止被水淹),同时打造木排、木舟,准备在河面完全解冻后渡河交战。

    这边共和军和辽军的十几万大军夹河对峙,似乎要等着再来一场决定生死的大会战。而在辽东战场的其余各个方向上,交战的各方面也没闲着等融雪季节自己过去。

    旅顺大会战只是打掉了辽国在富饶肥沃的东京道地盘上的权威,并没有决定辽阔的东京道地盘的归属——打仗和抢地盘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儿!不是说你打赢了会战,地盘自动就归你了。

    这事儿,真的是挺复杂的。各个地方情况不同,抢地盘的方法也不同。

    如今最好摆平当然就是宋朝中央控制的地盘了。因为宋朝搞得是虚外守内和科举取士再加重文轻武,使得地方豪强的武力很弱,也没有壁坞堡垒可以倚靠。

    《水浒传》里面这个庄那个庄,动不动就几千兵马的情况,在北宋末年是没有的。要不然女真人怎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控制中原,建立起相当有效的统治?中原要是有几千个庄,一个庄消耗掉十条女真人命,女真民族就变成寡妇民族了,还入主个屁啊。

    而最难弄的,当然就是生女真的地盘和大草原了。打赢会战也没鸟用,生女真和萌古人都是能跑的主儿。要歼灭人家的有生力量很不容易。

    而且人家的地盘大,人口少,也没什么中心城市可以去占领,大片的土地都是未开发或者开发价值不高的。辛辛苦苦占领了,也是去扶贫搞开发的。

    所以中原王朝对这种边远地盘没什么招,只好用羁縻政策进行统治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问题只是中原王朝没有一个输出主意的工具,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化夷为夏……

    回过头来再说现在的辽东,辽东的情况倒是和《水浒传》里面描述的情况类似。到处都是渤海右姓豪强的壁坞和契丹贵人的头下军州。

    两者其实也没多大区别,辽东地盘上的头下军州也是渤海右姓豪强实际控制着。

    所以在契丹人跑路后,渤海右姓就成了辽东大部分土地的实际控制人。

    而在辽东半岛上,正月初的那场暴风雪过后,共和军的敌人就从辽军变成了这群渤海右姓豪强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阿骨打的金朝虽然消灭了高永昌的大元国(这国号真是好啊),但是女真和渤海族源很近,在经济上又存在互补。

    因此大部分渤海豪强最后融入了女真政权——在女真政权中,渤海人的地位很高,享受国族待遇。

    可是武好古的共和政权同渤海右姓却是八字不合——万恶的地主阶级只有少数人可以当啊!现在武好古的贫下中农战士们都要当地主,渤海右姓就得当破落地主了……

    所以没什么好说的,就打吧!

    在复州、宁州、镇海府、穆州、归州、卢州(归、卢二州也在辽东半岛上,归属辰州奉国军管辖)等地,共和军和渤海右姓豪强之间的战斗,从正月初五、初六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

    寒风当中,上了年岁的大公鼎披着厚厚的斗篷,策马在辽海岸边缓缓而行。他实在是已经萎靡得不成模样,自从被马植释放,回到郭药师的军中以来,就是一副心是重重的模样,仿佛末日就要来临似的。骑在马背上,看起来几乎就蜷缩成了一团。偶尔咳嗽几声,似乎才提醒陪伴他的光明君(郭药师的岳父),他这个大氏族长,已经染了重病,承担不了复兴大渤海的重任了。

    郭药师的心腹大将甄五臣就紧紧的跟在两位大氏家族的头面人物背后。他是个出生底层的汉人壮士,郭药师和他结交,引为了心腹——辽东的汉人英豪未必为马家所用,因为马家毕竟是豪门望族,子弟一堆一堆的,自己人都用不过来,也就没有多少名额可以给外姓英豪了。

    而高永昌这边情况也差不多,多用渤海右姓,连郭药师这样的非右姓豪族都进不了他的核心圈子,何况甄五臣这样的汉人?

    刚刚打进来的共和政府,又有自己的军官培养体系,不可能给这个体系之外的辽东武士提供太多的机会。

    倒是郭药师不用豪强子弟,也用不了人家,所以身边聚集了一批想在这乱世中搏出一个富贵的寒门武士。

    但是出身寒门的郭药师在辽东这个需要拼祖宗的社会中,想要自成势力也太不容易。

    本来以为傍上大氏王族可以有用武之地,可谁成想宝剑王死后大氏家族就由大公鼎这个前怕狼后怕虎的老书生掌握。连现成的国王都不想当,只想着去辽阳府隐居。

    没有了这面大旗,郭药师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怎么办?去给高永昌打下手吗?

    大公鼎和光明君在甄五臣的护卫下走了不知道多久,看着日头渐渐西下,光明君才对大公鼎道:“大王……”

    大公鼎打断他道:“别叫大王,现在老夫不是渤海部大王了,高永昌才是大王。”

    “族长,”光明君换了个称呼,“难道任凭高永昌那厮乱来吗?”

    “乱来?”大公鼎一愣,“怎么个乱来法?”

    “您还不知道吧?”光明君道,“高永昌那厮拿下了辽阳府,都狂得没边了,身边那帮右姓豪强也不知轻重,都在劝进……”

    “劝进?”大公鼎一笑,“当个大王也没什么,有德者居之嘛。”

    “当什么王啊?当皇帝!”

    “什么?他要当皇帝?”大公鼎愣了又愣,“他疯了吗?”

    “唉……”光明君只是摇头,“扬起大旗才好拉拢豪强嘛!他又不是王族,又没有武好古的本事,也没有完颜家的部落勇士,要韬光养晦也没本啊!”

    “这可是授人以柄!”大公鼎连连摇头,“现在武好古才是辽东盟主,他都没当皇帝,高永昌倒抢了先。

    而且他当个王,还能和完颜家联手。当了皇帝,就算被武好古攻打,完颜阿骨打也不会救他了!他是自寻死路,俺们渤海人要完……”

    现在阿骨打不过称王,高永昌要是称了帝,阿骨打比他小了,发兵去救他不成了听他调遣了?

    大公鼎顿了顿:“郭药师准备怎么办?”

    光明君连连摇头,“不知道啊!现在占了辰州城,每天都有被共和军赶出家园的豪强来投奔,队伍倒是扩张的挺快,可是前途渺茫啊!”

    郭药师现在挂靠在高永昌名下,刚刚占领了被萧瑟瑟放弃的辰州城。地盘是好地盘,但是共和军能容得下他?现在共和军正忙着在辽东半岛上“斗地主”,没空料理他。等忙完了这阵,还不是大兵一到,灰飞烟灭?

    至于投靠共和,武好古能容他,一帮投靠郭药师的渤海右姓的破落地主也不会答应啊!

    “那老夫给指条道!”大公鼎道。

    “投奔谁?”

    大公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