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842章

天下豪商-第842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辽国自中原割走的十六州之地,乃是取自后唐。后唐又自认为是唐朝的继承者,那么也就可以将十六州看成唐朝的一部分。

    契丹取得了十六州,就等于得到了一部分唐朝的法统。而且李世民得到草原诸部拥护成为天可汗,唐朝也就成为了和辽国一样的半农半牧的大帝国。而唐朝的草原帝国部分,也被辽国所夺取!

    所以辽国是夺取了大唐的部分法统,成为“中华”的一部分的。

    现在武好古率领的幽州军夺取燕地,挥军辽东,击败契丹百万之兵,将沦陷契丹的大唐故土收复。自然可以继承唐朝的一半法统,和南面的宋朝分庭抗礼。

    而且武好古的祖上是大唐太原王武士钁,还出过革了唐顶的武则天。和唐朝也算是有点血脉关系。所以更有资格取得唐朝的法统……

    “马世伯,多日未见,可安好否?”

    武好古远远的就抢先向马人望抱了抱拳,还客气的称他为世伯。

    马人望倒也没有给武好古行什么大礼,而是笑着在马上还了一礼:“大王,小老儿给您道喜了!旅顺大捷,辽失其鹿了!”

    “马世伯,怎是辽失其鹿?”和武好古一起出城远迎的赵钟哥笑问道,“应该是咱们共和军夺了辽国的鹿吧?”

    马人望已经策马到了武好古的跟前,笑了笑:“还没夺到啊!且不说中京道、上京道、西京道,便是东京道的地盘,咱们共和军就没占多少。”

    已经变成“咱们共和军”了。马老头还真不见外!

    不过他的确不是外人,共和军的起源是界河商市,而界河商市能够开出来,马人望、马植叔侄的贡献是极大的。

    而且马家也是界河商市的三十六家创始元老之一!

    虽然幽州共和元老院没马家的份,但那只是对辽斗争的需要。现在马家和契丹正式分手,加入共和是理所当然的。元老院里能没马家的一席?

    至于马植去占据开、保、定、宣四州并窥视高丽的行为,对幽州共和政权也不构成挑战。共和政权下面本来就有自治的州郡和坐镇一方的都管。

    马植哪怕要入主高丽为王,幽州也没有理由不支持。

    武好古和马人望寒暄了几句,就和他并辔往锦州城而去。

    路上,武好古就和马人望打听起了东京道最新的局势。

    “大王,如今的东京道,是四家各占一份了。”马人望掰着手指头道,“咱们共和军占一份,辽国占一份,生女真占一份,渤海人占一份。”

    没有马家的份了……马人望当然知道了马植的东进计划。现在马家要“不争霸”了。马家的本钱相对于共和军和生女真太小,上不了台面。但是在共和军内部,马家的本钱又会仅次于武家。混个世代元老,再占据一块世袭领地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马人望就打算退而求其次,先跟着武好古混个开国功臣。

    “辽国还有实力留在东京道?”武好古问。

    “实力还是有一点的。”马人望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咱们这边是三家并立,共和、女真、渤海……”

    “三家并立?”武好古一笑,“渤海人也配?”

    “渤海人、女真人,终是一体的!”马人望提醒道,“而且渤海奴人口众多,在东京道可不亚于咱们汉人。如果共和军不能迅速剿灭他们,辽河属谁,未尝一定啊!”

    武好古轻轻点头。老头子虽然滑头,但是目前还是能为共和军所用的。

    马人望顿了顿,“但是渤海奴的国家一旦为我所灭,那么辽河流域的人口就会北上黄龙府。黄龙府和辽河两岸一样,都有千里沃野,只是乏人开垦。一旦渤海人北上,为生女真所用。那么生女真的实力就会大增。从现在的十万户变成数十万户!

    高永昌的渤海只要速灭,就不值一提,但是生女真的金国,却不得不防啊!若是有了数十万户,那么东京道的战事还有完结的时候吗?”

    没有永远的朋友!生女真一样不是永远的朋友!

    “你的意思是留着渤海人的国家?”武好古问。

    “老夫没有这么说,”马人望摸着白胡子,笑着,“老夫只是提个建议,要么速灭渤海,要么就把渤海人的国留着。千万不要让渤海人在辽河做大后再出兵。”

    武好古看了眼赵钟哥,赵钟哥道:“大王只管下令,我共和军所向无敌,区区渤海,不足为道!”

    “速灭!”武好古吐出两个字。

    没有什么好客气的!

    幽州的共和公民和非公民的贫下中农都对新生的共和政权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已经用自己的行动,为共和政府作出了选择。

    共和政府必须要为他们夺取足够多的土地!

    “如果渤海人被灭,”马人望道,“咱们和生女真的同盟也该到头了。这样一来,契丹人暂时就不会垮掉,基本东京道这里没有他们的份儿。在整个北地,也将是咱们共和同女真、契丹三足鼎立了。”

    动手抢渤海人的地盘,怎么看都是背信弃义。考虑到渤海人和女真人的关系,女真、共和两方面翻脸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而共和政府和女真人一翻脸,辽国就能苟延残喘一阵了。

    “不是还有一个合不勒吗?”赵钟哥问。

    “合不勒态度暧昧。”马人望说,“反还是不反现在也没个准信。”

    “契丹不是败了吗?”武好古有点奇怪。

    赵钟哥在旁解释道:“契丹是在辽东兵败,不等于他们在草原上就不行了。

    契丹人终究是草原之民,万里草原才是他们的纵横的疆场。咱们在幽州、在辽东、在云中,乃至在中京道的山区都能打败契丹,但是到了草原大漠上,谁胜谁负就不一定了。

    草原上打仗,能跑是最重要的!这点契丹人比咱们强,他们的战马数量多,而且都是能在草原上跑的契丹马。”

    “原来如此。”武好古笑了笑,“无妨,三足鼎立就三足鼎立!有什么好担心的?咱们的共和国现在只是初兴,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没有什么可以挡住咱们的!”

    马人望听了这话,眼前一亮:“宋国呢?”

    武好古只是笑而不语。

    ……

    东京道,辰州城。

    大辽皇帝的神纛再一次出现在了辰州城外,神纛之下,天子御帐和周围护卫的营帐,依然层层叠叠。仿佛依旧有二十万大军,驻扎在此间。

    不过天子御帐中萧太后和几位辅政重臣,却都知道,这里的大部分营帐都是空的。

    如今聚集在辰州的辽军,总共不过四万几千人。

    “萧兀纳和萧奉先还没有消息吗?”端坐在御座上的萧瑟瑟冷淡地问。

    “禀太后,”萧陶苏斡回答道,“昨日夜间有萧兀纳和萧奉先部的零星败兵从曷苏馆部的地盘而来……说是萧兀纳、萧奉先部被渤海叛逆和幽州军的骑兵一路追赶攻打,逼入了曷苏馆山地,又因为大雪封山,行进艰难,因而损失惨重。十多万人,现在只剩下三四万,准备穿过曷苏馆部领地,往辽阳府退却。”

    “辽阳府还能守住吗?”萧瑟瑟问。

    “禀太后,”耶律余睹道,“武好古亲率的十万大军已到了锦州,而锦州附近的显州及医巫闾山一带又被马人望掌控。马植已经投敌,马人望多半也会投靠武好古。武、马合兵后总有十五万众,而且还拥有数千铁骑和不少大筒……

    辽阳怕是难守了。为今之计,只有弃了辽阳府和辽河中下游的地盘,将兵力集中在东京道西部靠近上京道的几个州,尽力坚持,牵制幽州及生女直兵力,静观幽州、女直、渤海三方之变数。”

    刚刚当上萧太后的萧瑟瑟轻轻点头,“那就将萧兀纳召回,让萧保先、萧奉先分任东京留守和东路统军使,全权负责东京道军事吧。”

 第1188章 萧太后和武大郎 一

    (全本小说网,HTTPS://。)

    “诸卿,先帝驾崩前曾有言语,欲将河东之地归还宋朝,以结盟好,共御暴燕。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御座之上,大辽太后萧瑟瑟语气平静而沉稳,给人一种成竹在胸的感觉。

    看着太后鼓起的胸脯,耶律余睹第一个附和道:“太后娘娘,臣也以为应该和大宋结盟。”

    萧太后冲他点点头,然后又将目光投向刚刚被召来辰州,整个人都灰溜溜的萧兀纳。萧兀纳被列入了顾命大臣的名单,而且还复了行营都统的职,和耶律余睹共掌辰州这里的数万兵马。

    “太后娘娘,老臣也以为应该和大宋恢复盟好了。只是燕地和河东的土地……”

    萧太后叹了口气:“萧卿现在还以为燕地属于宋国吗?”

    倒也是……

    辽东一役后,幽州已经有了立国的条件,不可能再以宋朝的藩镇自居了。

    “太后圣明,”萧兀纳叹道,“如今天下,已经是三足而立了。”

    北地是幽州、女真、大辽三足而立。而整个天下则是大辽、大宋和幽州三足而立。

    在两个三足鼎立之中,幽州的实力其实是最强大的!

    面对强大的幽州,大宋和大辽还有什么理由不联合起来?

    萧兀纳皱着眉头:“可是河东之地乃是将士浴血而得,怎可捐弃?”

    “可太原封给余里衍做陪嫁,”萧太后道,“再将余里衍许配给宋国的定王为正妃。如果宋朝官家可以答应,国中想来也可以交待。”

    余里衍是萧太后的女儿,也是耶律延禧的此女,年纪虽然幼小,却活脱脱一个美人坯子。下嫁给赵佶的长子倒也算是一件美事儿。

    这门婚事如果能成,那么宋辽之间不仅是盟友,而且还会成为姻亲,关系可以说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

    萧兀纳愣了愣,他怎么也没想到萧瑟瑟居然能想出这么个看似两全其美的主意。

    “此事或可一试。”

    萧兀纳顿了顿又道:“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让先帝灵柩和太后娘娘尽快脱险,离开东京道,返回上京或中京。”

    现在大辽在东北的形势的确是一片糜烂。辽东半岛丢了,北面、东面的黄龙府、宁江州还有一大片的生女真属地也没了。西面的辽西走廊又被武好古占据,萧瑟瑟的大军连退路都岌岌可危了。

    萧瑟瑟却并不慌张,低声道:“辰州此间尚有四万多将士,这些日子还陆续有人来归。有那么多人忠心王事,车驾还不能安然离开东京道吗?”

    “这个……”萧老头真不知该说什么了。

    这女人心也太大了吧?都快四面楚歌了,还那么笃定。

    萧瑟瑟望了他一眼,道:“那就三日后启程,向西越医巫闾山去中京道的兴中府吧。”

    “什么?”

    “不可啊!”

    “万万不可!”

    萧瑟瑟的话一出口,大帐里面的大辽重臣们都被吓坏了。

    走医巫闾山入中京道虽然是离开东京道的捷径,但是医巫闾山在马人望的控制当中啊!而马人望肯定已经投靠了武好古,他们俩合兵后至少有15万大军(其实没有那么多,但是兵败后的辽人高估了武好古的兵力)!

    而萧瑟瑟手中的兵马再怎么搜罗,顶天也就五万余。这不是自投罗网是什么?

    萧瑟瑟目光幽幽,扫了一圈帐中的臣子,只是轻轻一叹。

    也难怪先帝屡战屡北了!如今朝中是真的没有精通兵法韬略的人才了。

    她摇摇头道:“武好古所谋者,东京道也!而我大辽所虑者,草原群雄也,内忧也!武好古岂会用争夺东京道的本钱和我大辽平定草原,铲除内患的本钱硬拼?你们以为武好古是李密那样为他人做嫁衣的人物吗?

    而且他只要不消灭咱们,咱们大辽就是女直、渤海、萌古的公敌。武好古就能接着反辽的旗号当上诸侯盟主。

    有了这个旗号,他就能划分辽东地盘,向渤海要粮食,向女真人、萌古人要战马,还能拉拢东京道的英雄为自己所用。

    再说了,他如果一意要阻我西去,走哪里不都是一场苦战?还不如直插医巫闾山,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女人说的对啊!

    听萧瑟瑟一番分析,帐中的臣子们都是眼前一亮。

    躲着武好古走是没有用的!

    武好古的军中也有大量的骑兵,完全可以围追堵截。而且渤海人、女直人现在很可能都奉武好古为盟主,武好古可以调动他们的兵力一起来围攻萧瑟瑟。

    所以萧瑟瑟能不能逃脱,关键就是武好古肯不肯放她走!

    因此萧瑟瑟的最佳撤退路线,就是直接走医巫闾山,去找武好古。看他肯不肯拿自己的老本堵萧瑟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