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749章

天下豪商-第749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延禧当时就愣住了,声音都有点颤抖了,“保先,你,你说要议和了?”

    萧保先已经闯进御帐了,见到耶律延禧行了一礼,“菩萨保佑啊,菩萨保佑啊,宋人绷不住了,他们想议和了……”

    “阿弥陀佛……”耶律延禧激动的眼泪都要下来了。

    打下去,绝对是煎熬啊!

    高俅怎么样另说,武好古那边却是太厉害了!不仅能打,而且还能收买,谁知道会不会有燕京城内的燕地豪强见钱眼开,把城门卖给武好古?

    所以这段时间,耶律延禧表面上绷着,心里面却在不断崩溃,每天晚上都在做噩梦!

    “陛下,”萧保先问,“臣要怎么回他?”

    耶律延禧一时也拿不定主意,目光在御帐内一扫,“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得让宋军马上从咱们的南京道地盘上退兵!”

    “还得给咱们100万岁币!”

    “一次性再给300万!”

    在场的大臣们纷纷开始建言。无非就是退兵,给岁币,给赔款。倒也没提出太过分的要求,什么“杀古方可言和”,什么“割让天津府”的条件都没提出。

    毕竟现在战场形势对大辽并不算有利,析津府那边随时会出问题!东京道也是个火药桶,不知道会不会被武好古给点爆了。

    在这种情况下,拖延对辽国是很不利的。

    ……

    冬季的浅水期,终于来临。高粱河的水位迅速回落,有的地方已经露出了沙洲。数百骑战马,只是在浅水出跃马而过,溅起一片水花。武好古一骑当先,骑着一匹高大的天津马,直跃上了高粱河西岸!

    一座巨大的城堡,就出现在武好古的眼前。

    这座城堡并不是燕京城,而是河间大营。

    说是大营,却是按照城堡的标准修建的。甚至还运来了红砖,在夯土墙外,包裹了薄薄一层砖墙。看上去格外的雄壮威武!

    而这座堪比城池的河间大营,也不是宋军在燕京城下唯一的城堡。经过了几个月的施工。燕京城现在已经被一道长壕围困起来了。长的就是河间大营,向东西两面延伸,往东则“跨过”了高粱河,然后再沿高粱河往北挖。往西则是在燕京城一角的数百步外转向向北。最后在燕京城北面,两条长壕再次转向,最后连接成了一条。

    而在长壕的沿线,还有三个大堡,分别在燕京城的东、北、西三面,还有一连串的小堡,每隔一二百步,就有一个屯兵之垒。

    总之,就是团团围困!

    得知武好古亲率援兵抵达的赵钟哥和慕容鹉,已经双双出迎。策马到了武好古跟前,两人都要下马行礼,却被武好古阻止。

    “不必多礼,咱们一边走一边说。”武好古又一指不远处,正从浮桥上嘎吱吱滚动而来的四只“大筒”状的东西,笑着说,“宝贝来了!四门三千斤大炮……炮台可筑好了?”

    这四门3000斤炮并不是野战炮,而是攻城炮,虽然也有炮架,但是安放在炮台上显然更加方便一点,而且打得也准。

    “好了!”赵钟哥笑道,“距离析津府城南350步,4座炮台,都是砖石砌成,还有壕沟和围墙掩护。”

    “好!”武好古笑着,“这下析津府的城墙可要塌了!”

    “真的能塌了?”慕容鹉似乎有些怀疑。

    “怎么不塌?3000斤大炮可以发射15斤的铁球,一门大炮一个时辰至少可以发射10枚,一天就是120枚,4门大炮一起发生就是480枚,什么城墙能扛得住?”

    “节帅,”赵钟哥忽然压低了声音,“之前您不是说暂时不要把大炮拉出来亮相吗?现在……是不是耶律延禧那边进展太顺利了?”

    “朝廷要议和……”武好古道,“高太尉已经得了密旨,咱们得坏了他的好事儿!钟哥儿,你这边怎么样?有门路吗?”

    “有!”赵钟哥道,“下官有个本家兄弟叫赵盛的,正在析津府内外两头跑。

    另外,五哥的兄弟则在居庸关和河间大营间走动。”

    “谈不拢?”

    “都在观望,”赵钟哥道,“都想看看耶律延禧落个什么下场?”

    “不会有好下场的!”武好古冷冷道,“明天就把大炮运到位,然后测试一下,后天就把析津府的南墙拆掉一段!”

    “若是真能拆了,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了。”赵钟哥道,“至少赵、刘两家没有问题,平州张家也愿意归顺。”

    “韩家呢?”武好古问,“想去当忠王府人?”

    “韩家不能留!”赵钟哥道,“韩家的土地很多,可以安置许多骑士和授田府兵。而且……节帅应该恩威并施!”

    在武好古这场北伐作战中,燕云诸家中除了玉田韩家,别人都在观望,只有韩家出头打了几仗,而且拼光了老本,不拿他们开刀还拿谁开刀?而且玉田韩家的领地是燕云诸家中最大的。至少拥有上千万亩土地,统统没收了,武好古就能在燕地再安置几万授田府兵和数千骑士了。

    “好!”武好古点了点头,“玉田韩家驱逐,燕地所有属于契丹人的土地也一律没收,准许析津府内的契丹人空身离开!”

 第1058章 战争与和平——黎阳之盟?

    (全本小说网,HTTPS://。)

    冬季的晨雾在淇河河道之上缓缓漾动,将黄河以北的这处紧要之地,笼罩在一片朦胧当中。(全本小说网,https://。)

    喧嚣杂乱的声音,从淇河上游传来,完全盖住了河水哗哗流淌的声音。

    岳和骑在一匹自己从小养大的有一点天津马血统的大黑马上,叼着一根草棍四下打量了许久。

    这个当初在大名府卖马时就曾经和武好古巧遇过的汤阴男孩,现在已经二十四岁了,而且还有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还因为善于养马,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富翁。他能够养马致富,其实也是沾了武好古的光。因为世代养马的缘故,岳和家里面有几匹专门用来下小马驹的高大母马。本来不值什么钱的,可是当界河马(天津马)的产业兴起后,许多安置在沧州的骑士都想要购入高大母马去和界河公马配种。虽然岳和家养的母马同后到达沧州的龙种母马、西极母马、河曲母马、波斯母马不能相比。但是在当时的河北还是非常不错的母马,所以非常抢手。

    同几个骑士们的交易不仅让岳和大赚了一笔,也让他家剩余的几匹母马获得了和界河种的公马(并不是界河马场内的种马)牵蹄子的机会,其中一匹母马所产的公马驹后来在没有阉割的情况下长到了四尺八寸,而且非常强壮,都够得上当御马了,现在成了岳家的摇钱马。

    不过岳和却没有享福的命,家里刚有了摇钱马,自己就被相州韩家拉了壮丁,当了相州团练军马营第一队的队正。

    相州团练军的骑兵也是蛮有特色的,既不是具装甲骑,也不是走弓马娴熟的路线,而是一种枪弩轻骑。也就是同时装备了马枪(并不是长柄的马矟)和天津弩,配备了瘊子甲的头盔和前掩心的骑兵。作战方式则类似轻骑,主要承担侦察、追击、掩护等任务,不会用于阵战——看他们的定位和装备就知道,相州团练军里面也是有高人的!

    原来相州韩家也有几个子弟念过开封府的辟雍学宫,并不是现在转行成官员培训班的辟雍学宫,而是早前由苏东坡、黄庭坚主持的辟雍学宫。所以学会了不少战阵之术,有了他们的帮助,韩肖胄和宗泽才能组织起数万团练军。

    要不然,几万人的乌合之众连墙根都不会站,也不可能给契丹人造成那么大的损失。历史上两宋末年,大难临头的时候才组织起来勤王的义军,就是因为没有足够高素质的军官加持,也没有优质的武器可以使用,所以才难以成为中流砥柱的。

    相州团练军则有个不错的,不仅有纪忆和武好古提供的武器装备(赵佶埋单),还有早年被辟雍学宫教出来,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投闲置散的军官。而且还因为沧州(现在是天津府+沧州)养马业的兴起和优良马种的外溢,连骑兵都组织起来了。

    在韩肖胄和高俅率领的四万大军的主力,在淇河西岸布设营垒的时候,才成军不久的相州团练军马营的官兵,就都被撒到淇河东岸去组成警戒幕了。

    岳和伸着脖子张望了半晌,因为雾气太大,什么都看不清楚,他只是耐着性子叼着草棍继续履行职责,可他的手下却有些不耐烦,纷纷低声开口。

    “这等大雾,看得清楚个厮鸟!还冷风刺骨,可真遭鸟罪啊!”

    “俺们是团练军,可比不得高太尉的灵州骑军,人家可都是骑士,知道什么是骑士么?有1500亩职田的,而且番上服役时还能拿奉职钱,一个月有十二缗啊!这样的老爷,能大冷天的出来遭这鸟罪吗?”

    “俺们不也有三缗铜钱一个月吗?而且还能免了两税和免役钱,不错了!眼热人家灵州骑士,也可以去天津府招效用啊。拿得不比骑士少,只是要有真本事,得弓马娴熟!咱们这儿除了岳大哥,谁有这等本事?”

    岳和只是坐在马背上,对底下人的低声议论,就当没有听见。

    忽然,就听见前方传来了马蹄声响。刚才还在低声谈论抱怨的团练兵,都停了口,紧张兮兮的向前看去。这个时候却听见岳和凶狠的喝骂声音:“卖什么呆!辽人的远拦子马都要踏上来了!张弩,上箭!”

    岳和麾下的骑兵都是相州一带的富户子弟,因为读不进去书,才习了保家御匪的武艺(宋朝不比明清,中了进士才有功名,秀才、举人都没啥用处,所以习武的市场还是有一些的,至少可以当个横行乡里的恶霸),又被调教了许久,都颇是利落了。

    得了命令,就在马背上张弩上箭——配属给相州团练兵马兵的弩并不是骑士弩,而是制式的天津弩,是一种蹶张弩,可以用“腰张”,也可以“踏张”。在马背上使用起来却不方便,只能双骑配合,一人拉着弩机前方的铁环,一人用力拉弦上箭。

    所以岳和手下的骑兵,现在都是两人一组,配合着张弩上箭。

    这天津弩张弩上箭是麻烦,可是杀伤力还是很有保证的!就凭岳和手下的几十骑,如果不用天津弩,而是和契丹人的远拦子马比骑射,十个也打不过一个。

    可要是用天津弩对敌,二三十步外射中一个马背上的契丹骑兵也不是很难,算起来还是可以获得最高交换比的战术……

    “听我吹响哨子再射!无令射箭者斩!”

    岳和又是一声令下。上一次洹水战役中最大的两个教训之一,就是弩机射击的距离太远,因此没有能充分发扬杀伤力(另外一个教训就是没有根据地形修筑堡垒)。所以韩肖胄和宗泽稍后颁布了严令,在全队作战中,弩机一定有令才可以射击,无令射击是可以斩首的罪过!

    几十支杀气腾腾的弩机,全都对准了前方的雾气。岳和的眼睛瞪得老大,一支木哨子已经含在嘴巴里面了,只要一声哨响,几十支箭镞就会离弦而出。

    前方雾气扰动,就看见数十骑涌了出来,前方打着一面红旗。岳和手下有紧张的士卒,差点就勾动扳机把箭镞射了出去。还好看见了象征宋军的红色旗帜和那些轻骑戴着的范阳笠。原来是高俅麾下的骑士。但是在这些骑士中间,又有几人穿着辽人的服饰!

    岳和连忙吐掉了哨子,然后打马上前大喊:“口令!”

    “以和为贵!”对方应了一声。

    岳和也答了一句:“和气生财。”

    口令对上了!

    岳和吐了口气,“自己人,都把弩机收起来。”说完他又冲着对面一位同样披着半身甲的灵州骑士唱了个肥喏,“敢问这位老哥,你们队中怎还有兄弟做契丹人的装扮?”

    对方只是没好气的回了一句:“那是你该问的吗?”然后就掏出一面镶着红边的三角令旗挥了挥,“俺们高宣帅的亲兵,奉命办事儿,遇到大雾,迷了方向,现命你派人带路,领俺们去宣帅的大营。”

    原来被岳和撞上的,正是从辽营返回的高廉一行。由高俅主持,高廉负责实施的这次卖国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

    在辽军的黎阳大营中,高廉不仅见到了萧奉先和萧保先兄弟,而且还拜见了大辽天子耶律延禧,还得到了耶律延禧的亲口保证——只要大宋愿意将岁币增加到一年百万,再一次性支付五百万的赔偿。大辽就愿意退兵和大宋重修盟好!

    这简直就是高俅梦寐以求的条件啊!高廉当即应允,而且还带着辽国使臣,枢密院直学士韩汝诲一同返回宋营。商讨具体的和平步骤和条约。

    因为高廉等人出发的时候,高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