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748章

天下豪商-第748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不会,他打下定州又有什么用?无非就是夺回一点咱们掠来的财物和奴隶。(全本小说网,https://。)咱们真要退兵,又不是非打定州城走。”

    “是啊,高俅难道不顾开封府了?现在可已经是冬天了,再过一阵子黄河就该结冰了。到时候咱们十万大军就该打到开封府城下去了。”

    “那他就是虚晃一枪,想引咱们北上定州。”

    “那咱们可不能上当!”

    “如果咱们不上当,他会不会沿着漳水南下相州去和相州团练会师?”

    “有可能……那就是寻俺们决战了!”

    “决战就决战,只要他们肯好好和俺们战上一场,别一个劲儿的挖壕沟,修城墙,俺们大辽天兵怕过谁?”

    “对!只要摆开了打,俺们谁都不怕……”

    大辽皇帝耶律延禧,北院枢密使兼御营都统萧奉先,同知南院枢密使兼御营副都统萧奉先,北府宰相萧特末,南府宰相萧得里斯,都检点萧胡睹姑,还有永兴宫使耶律佛顶等人,现在都在御帐之内,围着木图开始猜测大宋第一名帅高俅的军事方略了。

    这可真的有点棋逢敌手,将遇良材的意思了!

    高俅这个名帅是个西贝货,而耶律延禧和他的心腹大将们也都是废物点心……所以高俅高太尉的意图,这帮废物点心一时半会儿还真猜不透。

    听着底下一帮人七嘴八舌的也议不明白,耶律延禧也有点心烦,一挥手道:“且不论高俅往何处去,朕只管南下开封府!朕就不信赵佶真的不惧我大辽天兵兵临城下!

    便是他不惧,朕也可以在开封府界大掠,还怕抢不到几百万吗?”

    开封府的油水可不是都在城内,整个开封府界,到处都是人口稠密的村落市镇和豪门望族的庄园别墅。

    毫不夸张的说,开封府城外的人口密度都稳稳超过大辽国上京临潢府城内了。随便在城外抢点儿,也能让耶律延禧满载而归了。

    有了从开封府界掠到的财货和“大掠开封府”的威名,耶律延禧在契丹腹心部众中的威望和号召力都能上个台阶,也有利于接下去的析津府会战——如果宋主赵佶一意孤行,非得和大辽天兵打到底的话,那析津府会战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了。

    ……

    耶律延禧不改决心,继续向南挺进的时候,高俅率领的两万大军,正快速通过两座刚刚搭建起来的浮桥,从漳河东岸开赴漳河西岸。

    辽军在葫芦河南,漳河东流河道(向东和北流黄河交叉,在共享一段河道后,又在恩州清河县分叉,继续东流在永静军再次汇入北流黄河)以北地区,只控制了漳河北流河道和北流黄河的西河道之间的狭长地带。

    而辽军的远拦子马,受制于漳河、黄河的阻拦,也只能在这个狭长地带进行活动。所以高俅的两万大军一旦渡过漳河,辽军的远拦子马就无法获悉他们的行踪了。

    由于避开了辽军的远拦子马,高俅也就可以不用做“龟速运动”,而是能在漳河的掩护下,快速通过邢州、洺州、磁州,并且在磁州首县滏阳境内,再次渡过东西走向的漳河,进入相州境内,同韩肖胄、宗泽率领的相军会师。

    高俅这个时候,正骑着一匹武好古让人送到大名府的天津大马(界河马),立在浮桥西岸,看在望不到边的辎重车辆,浩浩荡荡的通过浮桥。

    补给一支两万人的大军,其繁杂劳累之处,没有经历过兵事的人,是想都不能想象的。所以梁子美这样的文官才会提出让沧州铁骑(现在是天津铁骑)一日千里了……正因为消耗巨大,所以武好古的大军现在就贴着桑干河、高粱河作战。一条纲船随随便便就能装个几百石,能顶一百辆马车,而且纲船本身的消耗也小,就是一些船工要开伙食,根本不是骡马的消耗能比的。

    而高俅率领的这支两万人的军队,因为骑兵的数量较少,所以对补给物资的需求并没有武好古的一万铁骑(算上辅兵也有两万人)那么大。毕竟一匹战马的嚼谷抵得上几名战士了!不过需要运输的物资,也是个天文数字!

    虽然高俅大军将要通过的地方大多还在宋朝官府控制之下,但是许将和纪忆早就下令在邢、洺、磁、相等州坚壁清野了。能不能就地补给,谁也不知道。所以纪忆就调集了两千辆骡马大车,交给7000团练兵负责,一次就拉上了一万五六千石的粮草辎重。

    另外,高俅从灵州带来的两个将也配足了辅兵、驮马、大车,同样可以一次性运载大量的物资。不仅有粮草,而且还有大量的军资器械。这些军资器械不仅有高俅所部需要使用的,还有运往邢、洺、磁、相等州,用来装备厢军团练的兵器。

    大宋对于兵器的管理非常严格。军资器械的发放出去要有去路,有凭证,而且平时必须严格看管。这也是大宋以文御武的手段之一!像这回由河北转运使司随意采购、调拨武器,甚至不问生产商的“资质”,也不管团练军的限制,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连高俅都被纪忆、许将两人的胆大给吓着了!

    虽然他们是进士出身的文官,可这么明目张胆的违反祖宗之法,也少不得要被御史言官狠狠弹劾了……

    高俅的觉悟当然是高的,所以一早就暗入文字,将河北路存在的兵器管理和生产方面的混乱问题,都上报给了赵佶知晓。

    虽然管得太死不容易调动将士和地方的抗辽积极性,可是放松成这样也不行啊!

    在运往邢、洺、磁、相四州的军资中,高俅居然发现了大量的天津军弩、长度超过一丈的长枪,甚至还有大量的瘊子甲!

    “怎么回事?”高俅眉头大皱,“怎么给团练军配备军弩和瘊子甲?给几根长枪、纸甲就算了,这瘊子甲和军弩能随便给团练吗?”

    “太尉,”一个在大名府团练军中任职的名叫潘英的中年武官连忙解释道,“这些都是韩团练和宗通判点名要的,他们上回在洹水兵败,没了一万多人,没脸见相州父老啊,所以得弄点好家伙。

    另外,天津府的团练军早就开始装备军弩铁甲了……”

    这就是团练军的问题了!团练军都是师生、同乡、父子、兄弟,都是自己人啊!

    韩肖胄一场败仗送掉一万多,安阳、汤阴、临漳、林虑四县城内也是家家带孝,户户举哀了。韩肖胄要不搞点好兵器去装备部队,还有脸面继续发动父老吗?所以也顾不得兵器禁令,直接写信要瘊子甲了。

    高俅连连摇头,“只顾眼前啊!等仗打完了,朝廷就该秋后算账了。”

    这位潘英和高俅还挺熟的,高俅没有发迹之前,大家还一起玩过蹴鞠,所以说话也就比较随便。当下就笑道:“哪儿那么容易打完?一个西贼就打了几辈人,现在可是和辽国打,没一百年完不了。”

    韩肖胄和宗泽那么大胆,除了形势所迫,也是对战争前景出现了误判。以为宋辽之战没个百年是打不完的……仗没打完,自然不能和下面的将门军头计较这种小事了。

    高俅摇摇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潘英笑着,“太尉,您也太小心了吧?”

    高俅一笑:“我等统兵的武臣,怎能不小心谨慎?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呢!”

    这位高俅的性子和《水浒传》里面那个无法无天的主儿根本不一样。他其实是非常谨慎的,在平夏之战中是被武好古坑成军阀的。现在总算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他能不珍惜吗?

    相比之下,武好古则是主动堕落的……现在已经堕落到了要使用秘密武器青铜大炮去解决燕京问题的地步了。

    天津市的船政学堂码头,今天一大早就被天津市团练军团团警戒起来了,闲杂人等,都不得靠近!

    一艘属于五岛巡检司的“界河”级7000料桨帆战船,已经稳稳靠上了码头。几天前才坐船离开的黄植生和天津冶炼所主事朱行书、燕山路总军机房炮兵房主事罗冈,全都站在甲板上。四门用油布包裹着,还用麻绳一圈圈捆扎在甲板上的3000斤炮,就在他们三人的身旁!

    虽然武好古拿出了十万缗的重奖,但还是没有能得到他想要的机动灵活的野战炮。受到铸造工艺和内膛处理工艺的限制,炮身长度比较短,大炮的内膛膛壁和炮弹之间也存在较大的游隙。因此只能通过加大口径,增加弹重的办法保证射程和威力。所以轻型的野战炮并没有试制成功,但还是铸造出了可以对付城墙的3000斤炮。

 第1057章 战争与和平——和平的曙光

    (全本小说网,HTTPS://。)

    十月中旬,当黄河北岸安利军境内的第一片雪花从天而降的时候,耶律延禧的大军,终于抵达了距离黄河北岸只有二三十里的永济渠西岸。全本小说网;HTTPS://。m;

    这里是耶律延禧为辽军选定的预设宿营地,也是计划中将要和高俅展开一场决定性会战的地点。

    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黎阳城,就在永济渠的东岸,和辽军大营仅仅一渠之隔。从耶律延禧御帐附近的永济渠河段向南十里,河渠就会向西转向,最后消失在高高隆起的黄河岸堤附近。

    而辽军的大营,也依着永济渠的拐弯处布设开来,占据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地利。

    虽然这一段永济渠早就废掉了,但是沟渠还在,堤坝也还存在。在耶律延禧的命令下,他的辽军士兵也学着汉人的办法,夯土筑垒,在大营的东南两面加高了永济渠的堤坝,使之成为了一道足以抵挡大军强攻的高墙。而在辽军大营的西北两面。辽军士兵也耐着艰苦,在寒风凛冽中连日施工,挖掘了沟渠,修筑了围墙,还在围墙前面建起了防护敌人骑兵冲击的篱笆。几乎就是钟傅在安阳口铺修建的硬寨的翻版。

    没错!耶律延禧的大军现在也学着宋军,也要结硬寨、打呆仗了!

    这次的对手,毕竟是可怕的高俅高太尉啊!

    大宋四名帅之末的武好古已经那么厉害了,高俅还能差得了?所以耶律延禧也不得不严阵以待,用硬寨、呆仗的办法与之抗衡了。

    根据计划,在黄河封冻之前,耶律延禧的十万契丹大军(包括五万多宫分军、三万部落军、一万五千御帐亲军)和一万六千四捷军汉军,将会集中到永济渠西岸的黎阳大营。

    当然,不是空手而来,而是尽可能打了草谷,还破了好些个汉人团练驻守的寨子,掠了大批的粮草,一起汇集到黎阳大营之中。

    依靠这些草谷,耶律延禧的大军足够在黄河北岸坚持三个月。其实他们也不必等那么长时间,最晚到十一月,黄河就将封冻,到时候十万辽军就将踏冰南下,直扑开封府城!

    而高俅想要阻止耶律延禧的大军南下,就只有主动寻求决战一个办法了……

    再想守在硬寨里面坚持,那可就只能眼看着大辽天兵去开封府城外快活了!

    一想到很快就能去开封府撒野,耶律延禧现在的心情是相当不错的,这会儿正在自己的御帐里面大摆宴席,和随军的大臣、武将们吃吃喝喝,欣赏歌舞,时不时还会探讨一下入主开封府的可能性?

    虽然只是说说,基本上没有实现的可能——那是开封府啊!怎么可能轻易被人攻占呢?

    不过耶律延禧还是挺高兴的!自打承天太后南征,和宋主订立了澶渊之盟后,一百多年间就没有辽军南下到黄河岸边了。他耶律延禧,可算是百年以来的第一人啊!

    正高兴着的时候,一个袛候郎君忽然来报。

    “陛下,外面来了一个宋国的使臣,名叫高廉,自称是高俅的兄弟。”

    “什么?高俅的兄弟!?”耶律延禧愣了愣,还以为自己喝多了,“再说一遍!”

    “陛下,宋国的高俅派了军使过来,是他的兄弟高廉!”

    一定是来下战书的!

    耶律延禧紧张起来了。

    他现在也搞不清楚高俅到底有多少兵马?万一有个十万八万的,再把武好古的那支铁骑兵拉来,事情也不大好办。

    “高俅的军队到了?”

    “回禀陛下,没有看见大股的宋军,只有几个和尚和十几个骑兵护送自称高廉之人。”

    “保先,”耶律延禧道,“且去问问。”

    “遵旨。”

    萧保先领命而去,过了一会儿就一路小跑飞奔而来了,一边跑还一边嚷嚷着。

    “陛下,陛下……宋军的使臣说想和咱们议和!”

    什么!?议和?真的吗?

    耶律延禧当时就愣住了,声音都有点颤抖了,“保先,你,你说要议和了?”

    萧保先已经闯进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