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533章

天下豪商-第533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怯涤械图毒俚闹丁

    现在又进过了两个月的集中训练,到三月份时,大约150名博士团博士被补充进了界河保甲,同数量相当的保正,还有几十名骑警一起,组成了庞大的商市保甲军官团。

    随后,对公民保丁的训练也陡然严厉起来了。在不到五天的时间内,登记在册的符合条件的一万五千多名男性公民都在自家门口见到了商市大都保所的征丁官——其实就是保甲军官团的成员。

    这些让人讨厌的征丁官会检查男性公民的身体条件和备战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分配兵种和所在的保甲队。

    分配完毕之后,当然是让人烦恼的征召和严格训练。根据最新的法令,一万五千名男性公民每个月都得为了军事训练贡献出十天时间!

    而且在这十天内,服役的公民还必须住在界河商市外的军营里面不能回家。还得让凶巴巴的保甲军官们逼着进行各种体能、队列、军事技艺方面的训练,或者承担商市内外的巡逻任务。

    每一名公民的服役时间,也都是连续的,且经过了博士团机宜务(界河商市的兵权是由大都保所和博士团分别掌握的,大都保所掌握军政,博士团则掌握军令)的精心计划,可以确保商市随时有5000名公民兵可以动用。

    另外,商市的公民兵因为政策限制无法配备盔甲,不得已只能装备了藤帽和界河皮盾。

    藤帽是打擦边球的头盔,说是在建筑工地上使用,防止被坠落物砸中脑袋,实际上对弓箭也有一定防护能力。

    所谓界河皮盾,其实就是罗马盾,是奥丽加提供的图纸。主要材料是木头,外蒙牛皮和金属,俯视呈弧形,正面看是长方形的,防护能力极佳。不仅界河公民兵大量配备了皮盾,连作为重装步兵的巡防兵,也都配备了皮盾,以增强近战防护能力。

    藤帽是界河公民兵的标配,无论弓箭手还是标牌手,人人都配发了一顶。

    而界河皮盾则只装备标牌手,所谓标牌就是标枪和盾牌的组合。乍一看有点儿罗马步兵的模样,使用的标枪也可以投掷。不过大部分的标牌手压根没有投掷标枪的臂力,所以标枪只是作为短矛配合盾牌使用的格斗武器。

    除了配置标枪和皮盾的标牌兵,界河商市的公民兵还会充任弓箭手。除了弓箭之外,他们还拥有一顶藤帽和一柄长剑。就再没别的装备了——作为保丁,他们是不能装备盔甲和弩机的!能拥有藤帽、皮盾、标枪、水牛角弓和长剑,已经多少有点儿打擦边球了。

    除了公民兵之外,界河商市或者界河市舶司还拥有了另外几支武装。

    一是隶属于界河市舶司的巡防指挥,这支兵是在阻卜战奴队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虽然只是厢军的编制,但却发了禁军上兵的饷,而且还有不少福利可以享受,战死或者受伤者也能得到优厚的抚恤。因此有不少流落界河商市的壮士去应募,人数也从原先的200,迅速扩充到了1000人。

    这支由战奴和应募壮士组成的部队有点类似御龙猛士,是和商市的公民兵一起配合作战的。不过执行的任务却稍有不同。他们不会承担弓箭手的任务,而是作为重步兵,披坚执锐,参加肉搏。

    二是同样隶属于界河市舶司的水巡指挥,这其实是一支属于市舶司的舰队!现在分成了招商务船队、巡防务船队两个部分。前者负责外海,后者负责内河。

    负责外海的招商务船队并没有急速扩张,负责内河的巡防务船队却在武好古离开界河之后扩张了几倍的规模,人数增加到了千人以上,还在界河商市的船场里面订购了十几艘八车战船。

    所谓“八车”就是拥有八只(四对)水轮作为动力。人力明轮船是宋朝时非常多见的内河船只,并不是用桨或者橹,而是用人力脚踏带动水轮以驱动船只。

    因为市舶司水巡指挥是正儿八经的大宋厢军,所以在武器装备上没啥限制。不仅配备了军弩,而且连床子弩也装上了战船。甚至还在界河商市范围外的界河岸边修建了两座砲台,准备装备几十架发石机,用以封锁水面。

    第三则是完全违规的假子骑士了。不过他们并没有驻扎界河南城,而是依旧摆在北城郊外(也属于商市)的庄子里面,处于大宋朝廷的监控范围之外——根据商市警巡所掌握的情况,直属宫廷的界河奉应局已经接管了张叔夜布下的暗探网,不过暗探们只在界河南城活动,基本不会去北城,更不会去北城郊外。

    因为过河就是辽国了,辽国境内的特务活动是归枢密院北面房和往来国信所管的。区区奉应局可不能踩过界……

    而且界河北市有大量的契丹武士出没(其实是马植的家臣家兵),开封禁军出身的奉应局特务们可不敢去找抽。

    ……

    一行车马逶迤的进了商市北城的北门,这队车马很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队人马都是彪悍凶相的汉子,都是契丹武士的打扮,从眼神儿里面就能看出凶悍来。他们拱卫的马车,倒是精美舒适,使用的车帘都是上等的皮裘缝制,看做工就知道一定是界河商市马车行打造出来的上品,价格可不便宜!

    这等精美的马车排成了长长的一列,在那些彪悍的契丹武士护卫下浩浩荡荡的进入了界河商市的北城。

    进城的时候,走在马车队前的几个契丹武士还打出了黑色的旗号,上面赫然用契丹文绣着“北面林牙、同知北面枢密院事萧”和“南院枢密使牛”等字样。

    没错儿,这就是大辽国派来大宋的使团,现在已经到了界河商市。

    马车驶入界河北城北门的时候,萧得里底撩起了车帘,眯着眼睛看着周围一切。

    如今的界河北门大街上到处都是酒肆旅舍,现在正是午市开饭的时候,不少酒肆饭馆的伙计亮着嗓子在门口吆喝,运送酒食的车子哗愣愣的碾过街道。

    街上除了百姓,还有穿着战袄,举着大盾牌,夹着标枪短矛的兵士,队列整齐的往来巡逻!

    还有一些看着就不是什么善类的壮汉,穿着各色的遥溃潮ё懦そ#笠〈蟀诘脑诮滞泛嶙判凶摺

    “停车!”

    萧得里底沉着嗓子低吼了一声,一旁护卫的契丹武士马上大喊:“枢密相公有令:停步!”

    整队车马,全部停在了街道之上。

    一个穿着汉人衣服的五十多岁的大胖子马上从队列前面小跑到了萧得里底的马车前面,行了一礼,开口就是契丹话:“相公,此间不方便停车,您来的匆忙,小的没来得及通报市政所安排清道,因此商市的警巡要来罚钱的……”

    界河商市现在也有堵车的问题了!所以警巡所就有了梳理交通的责任!

    “知道!”萧得里底眉头一皱,界河商市什么都好,就是不必要的规矩忒多!停个车还要管……哪怕自己是堂堂的大辽枢密相公,想要享受清道,也得提前申请,还得规定时间和路线。麻烦的要死!

    “那些扛盾牌拿短矛的是怎么回事儿?”萧得里底问,“上回我来时可没见过。”

    “他们是商市保丁……”这个胖子是萧得里底在界河商市的管家,是个汉人,他叹口气道:“从年初就开始闹腾了,又是征丁又是训练的,还抓了几十号抗命的,还罚了不少人的钱,搞得怨声载道。小底如果不是因为太胖,年纪又大,也给他们拎了去扛枪了。”

    “哼!”萧得里底哼了一声,“这是想抗拒我大辽天兵吧?真是做梦!”

    是做梦?胖管事心里面也吃不准……界河商市现在每天都有5000多保丁枕戈待旦,必要时还能扩充两倍!另外南城外还有巡防队,河面上水巡船队。林林总总加起来,小两万人都有了。

    “那些拿剑的百姓是怎么回事?”萧得里底又指着几个从一间小酒馆里出来的“剑客”问。

    胖管事叹息一声:“他们都是些别处来的恶人,自称甚底剑客……”

 第759章 战争阴影下的商市 下

    (全本小说网,HTTPS://。)

    “恶人?”

    萧得里底的脸色沉了一下,“既然是恶人,界河商市的警巡怎么不捉拿?”

    胖管事只是苦笑着摇头,“相公,这些恶人在别处兴许犯了王法,可是在界河商市却没有犯法,警巡怎么能捉拿?而且商市也需要这些恶人啊。全本小说网,HTTPS://。.COm;”

    “需要恶人作甚?”

    “恶人能做的可多了。”胖管事掰着粗短的手指头道:“一是跟着出海当水手,海上无好人……打打杀杀常有的事儿。现在进出商市的海船有许多,自然需要雇佣很多打手。

    二是给商市里面的富裕人家当护院。商市之中富豪颇多,不少人是来避祸的,怕仇家追杀,所以就愿意花大价钱养门客死士了。

    三是给市舶司的巡防队当佣兵,巡防队是宋军厢军的编制,却有超过禁军上兵的厚饷,而且还有不少额外的利益。愿意投身的壮士颇有一点。

    四是在商市混武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商市的上层都好武,时常举行弓箭、马术、剑术比试,胜者还能得到重奖。所以民间尚武的气氛就极盛。不少商会、行会都会开设或赞襄几家武馆,许多学校也会请武师教头传授武艺。”

    界河商市尚武的风气,倒是慢慢养成了!这不仅是武好古有意推动的结果,也是界河商市的特点决定的。

    这是一座面向海洋的自由商市!

    “海上无好人”是海商界的行话。哪怕这人在陆地上是个造桥修路施粥救穷的大善人,只要是海商行的勾当,一定没少干恶事。在陆地上行善,不过是为了求得一个心理上的安慰……这年头的人们大多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干了那么多坏事死了以后还不得十八层地狱慢慢熬着?

    而界河商市介于宋辽之间,拥有较大的自由度,又吸引了许多别处来避祸的人。

    避祸之人,无论怎么招惹的祸事,他们自己多半也不是善类。如果是善类遇上了大祸一般也跑不了。而避祸的恶人不是自己能打,就是身边带着能打的护卫。

    另外,界河商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让它时时刻刻处于辽国武力的威胁之下。

    在这里生存的人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总要想办法搞一点武力。有钱的雇保镖,没钱的也得学点武艺。免得事到临头跑都跑不了!

    所以各种尚武的人汇聚到了界河商市,哪怕不尚武,到了这里,也不得不变得被环境改变。

    就连萧得里底因为要打界河商市路过,还想在这里多住几日,所以也特意挑选了在阻卜草原上打过仗的契丹武士护卫。

    他摇摇头,还没等他放下车窗帘子,又腾腾腾跑来一位锦袍大汉,却是新任的大辽南京道警巡副使张觉。

    “下官张觉,拜见枢密相公,不知枢密相公今日入城,未曾安排清道净街,实在有罪。”

    萧得里底挥挥手,笑道:“你都不知道本官前来,怎地安排?对了,你的衙署不在界河商市城内吧?”

    “不在。”张觉道,“下官今日入商市是为了迎接宋国使团。”

    “宋国使团?”萧得里底一笑,“是因为咱们的大军进驻屈野川吧?来的是谁啊?”

    “正使是宋国的礼部尚书苏徹,副使是翰林学士林摅。”张觉道,“他们是昨日抵达商市的,现在就住在南城的馆舍之中。

    枢密相公可要他们见上一面吗?”

    萧得里底摇摇头,又点点头:“公开见面就不必了,不过私下倒是可以碰个头。

    他们俩应该和本官一样,都会在界河商市等等接伴使吧?”

    “正是。”张觉道,“下官会立即上报,不过接班使还得过些日子才能抵达。”

    “嗯。”萧得里底四下看了看,笑道,“其实就在界河商市谈判也不错啊……”

    ……

    界河商市内本没有大宋官方的馆驿,不过在米友仁接替武好古成为提举市舶司后,就动用市舶司的经费,在商市南城买了个现场的豪宅,作为他自己在商市的住所,名义则用了馆驿。

    所以苏辙、林摅北来后,就住进了这座富丽堂皇的馆驿。馆驿的位置很好,就在商市最繁华的中心地区。出门就是商业街,距离商市码头也不远。

    因为苏辙是旧党领袖,而林摅则是新党的新进,两人根本没什么话说。所以住进馆驿之后,他们就分开活动了。林摅今天去了界河商市的元老院参观,而苏辙则和随员武好文,提举市舶司米友仁,还有自己的儿子苏适一块儿,穿了便服上街溜达了。

    在街上,苏辙也发现了提着大盾牌和短矛列队训练的保丁了。

    “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