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480章

天下豪商-第480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啊,”潘孝庵道,“咱们西城所的地盘,谁敢占了去?

    牟驮岗的演武场是御前演武的地方,一年只用一次。

    “那就劳烦十一哥派人去垒一堵土墙,”武好古道,“按照寻常州城外墙的尺寸垒砌,不必太长,有个几十步就行了。”

    “这有何用?”

    武好古说:“自然是演练攻城了!”

    修一堵墙练攻城?

    武好古的话听着都奇怪,城墙哪儿没有?用得着现修一堵?而且御前两直也不在开封府啊?怎么练?

    “十一哥,叫你修你就找人去修吧!”潘巧莲看到潘孝庵不言语,便开口催了一句。

    “行行,”被妹子一催,潘孝庵连连点头,“就叫人去修,十天保管完事儿。”

    “墨娘子,”武好古接着又点了墨娘子的名,“也麻烦你则个,做几次假唱,把开封府城西墙外里里内的地价还有老国子监周围的房价都抬上去。”

    “哦,奴家省得了。”对于武好古的这个要求,墨娘子也是有点儿佩服了。都要上战场了,还不忘记炒房炒地皮……

    其实武大郎炒房炒地皮也是为国为民啊!只有房子涨上去了,房奴兵们才有战斗的动力啊!

    武好古的一番安排完毕,已经是黄昏时分了。而这个时候,正是开封府的夜生活和各种私下的政治活动开始的时候。

    蔡京的大公子蔡攸也在年初中了进士,虽然也是同进士,但却因为早就有了官身,所以马上给安排了崇政殿说书的差遣,其实就是陪官家玩乐,这其实是份很辛苦的工作!常常要忙到半夜三更,而且还没有加班费,有时候还得牺牲色相……真是太辛苦了。

    不过蔡攸还是很有敬业精神的,再苦再累,都不会有一句怨言,而且表面上还得装得开开心心。

    今晚上他回到家中的时候,已经是三更天了。

    蔡攸本来以为父亲蔡京已经安寝了,但去了正院,才知道蔡大相公还在书房等候他带回来的消息。

    在门外禀告了一声,蔡攸才推门进屋,一股浓烈的酒气味扑面而来。原来蔡京也刚刚“加完班”,在家里宴请尚书右丞温益和兵部尚书刘逵,顺便商量西北的战局和武好古暗通辽国的事儿。

    西北战场的情况目前大致平静,西夏的姿态很低,一面请辽国调停;一面暗中调集兵马,准备反击。

    而宋朝方面,则在调整攻击的重点。虽然因为钟傅的干扰,使得宋军在西线失去了扩大战果的机会。但是浩亹河惨败和随后的仁多保忠背叛,还是让西夏的右厢军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所以前线的陶节夫和钟傅都判断西夏军队的主力已经调往卓罗城—秦王川一带了。

    在这种情况下,宋军对无定河一带的进攻,应该是稳操胜券的。

    此外,武好古这个奸臣的罪证,也慢慢浮出水面了!一个是蓄养私兵。刘逵在出访高丽国的时候就发现武好古阴养私兵数百,皆披坚执锐,堪比御龙猛士。

    除了阴养私兵,武好古还有一项罪证也在不久之前暴露了出来。就是暗通辽国,收买辽粮!这事儿是界河商市的一个内部人爆出来的,据密报此事的沧州通判吕颐浩说,揭发武好古通辽的那人是武好古的外室杜文玉的哥哥。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儿,被武好古派人追杀,肩膀上还中了一箭,逃到了吕颐浩那里才保住了性命。

    其实武好古和辽国贵人有不少往来这事儿,蔡京早就知道了。但那个并不能成为罪名,但是每年购买一百万到二百万石辽国的粮食就不一样了……呃,这个好像也不是罪行。毕竟辽宋两国没有交兵,而且在宋朝的贸易管制项目中也没有不许进口粮食这一条!

    武好古身边可是有一堆大状的,想要用这个“罪名”打倒他是想都别想!

    但是蔡京还是找到了扳倒武好古的机会……大宋一旦占领无定河流域,辽国必将以武力威胁甚至用军事摩擦的方式干涉宋夏战争。到时候界河商市和武好古的种种通辽行为,就必须停止!可武好古这个目光短浅的奸商能舍得一年至少一百万缗的粮食贸易利润吗?

    没有比这个更好赚的了!如果宋朝一年通过界河市舶司进口200万石辽国的小麦,又按照东南六路小麦北运后再南运的成本结账,武好古的界河市舶司至少有150万缗的利润。

    武好古会放弃?到时候他一定会用走私的办法继续牟取暴利……而且武好古自己又因为打仗的事儿,不在界河商市主持局面,又不能在赵佶跟前进谗言,一个通辽卖国的罪名,还跑得了吗?

    当然了,蔡京也知道武好古和赵佶关系铁。不可能因为这事儿杀了武好古,但是武好古想要保住界河市舶司就别想了!

    这可是个肥得流油的衙门啊!

 第686章 奸计进行中

    (全本小说网,HTTPS://。)

    正在用热毛巾捂脸并且还在喝醒酒汤的蔡京,听到儿子回来的动静,就挥手示意房中的无关人等都出去,只留了父子二人在房中。全本小说网,HTTPS://。m;

    蔡京问蔡攸道:“官家怎么说?”

    蔡攸在蔡京面前站定:“官家没有明说,只是孩儿看他的样子,似乎并不在乎界河商市从哪儿买的粮食。”

    蔡京不会冒然出手,在撕破脸前一定会摸清赵佶的心意,要不然这个奸相怎么能当那么久?

    “哦,是吗?”蔡京端着醒酒汤,笑道:“看来官家还真是大方啊,一年多花一百万啊。”

    这钱最后还不是官家自己花掉的,他有什么不舍得?而且自家老爹为何要和武好古过不去?武好古一个武官,又不会当上宰执。蔡攸心里嘀咕着,却是没有明说出来。

    蔡京的眼神忽然变得锐利起来,深深的戳了儿子一眼:“你别小看了武好古!他比他老师苏东坡难对付多了!”

    蔡攸张了张嘴,想要问清缘由,但又不敢开口,就怕被蔡京训斥一顿,只能低头:“孩儿知道了。”

    “二苏能有今天,其实都要归功于武好古!如果没有武好古替苏东坡筹谋,他现在还在海州养老呢,怎么可能当上右相?而且这一次他去西北带兵,很有可能会立下大功。到时候起码能加一个遥郡,以后就是朝廷的大将了。”蔡京顿了一下,示意儿子坐下来,然后缓缓说道:“官家已经把日后宣抚幽燕的差遣许给他了!而且还准他蓄养私兵!”

    原来蔡京已经试探过赵佶了!而且还得到了让人讶异的答复。

    赵佶根本不在乎武好古在界河商市养兵,而且还要将以后宣抚燕云的大任交给他。

    这可是封王的大功啊!

    蔡攸闻言大惊失色,“他去宣抚幽燕?还可以蓄养私兵?怎么会有这种事!”

    “那是官家圣明!”蔡京冷笑道:“如果说本朝真有谁能收复燕云,那么就非武好古莫属了。

    一个界河商市就不知道坏了多少辽国高官权臣的心境,还和燕云豪门拉打得火热。界河商市的云台学宫里面居然还有不少姓耶律和姓萧的学生!

    将来高丽一旦兴起,和咱们东西夹攻,他武好古靠收买拉拢都能把燕京城拿下。”

    蔡京此时并不知道高丽国根本就是外强中干,而辽国的国祚还有二十多年。他还以为最多十年后就会有宋丽合击辽国的好事儿了……

    “那他岂不是真的要封王了?”蔡攸低声嘀咕道。

    他倒没想过武好古在封王后会被赵佶卸磨杀驴——赵佶不是赵构,而且北宋一朝对功臣还是很优待的。一帮开国将门混到如今,都还保着富贵,并没有谁给灭了门。

    而且武好古阿谀奉承的本事在朝中也排得上号了,赵佶和他亲得跟什么似的,根本不存在功高震主的事儿。

    蔡京道:“他封王为父才不在乎,他如果和老夫一体,为父还会助他一臂之力。可是他偏偏和苏家那些奸臣交好……若是封了王爵,还不成了苏党的后援?苏东坡命是不长了,可是还有苏辙、苏迟、苏迈、苏迨这些人。”

    这事儿武好古的确有不对的地方……如果他好好的和蔡京结成忠党,蔡京巴不得他收复燕云,自己也能跟着沾光。可武好古却偏偏捧起了苏东坡,还造成了苏东坡拜相这样严重威胁蔡京地位的事情。

    苏东坡的子侄门徒一大堆啊!到时候一起分润了北伐的大功,蔡京还怎么混?而且苏东坡是旧党领袖,蔡京是新党首领……让苏家得了志,蔡家能有好日子过?

    蔡攸也觉得问题有点扎手,片刻后问道:“那大人准备怎么办?”

    武好古“通辽”的事情可大可小,闹大了,论死都有可能。但如果赵佶要包庇,那还有什么事儿?哪怕御史台跳得再高,一句“奉中旨”不就什么事儿都没了?

    “总会有办法的,不过咱们不能冲在前面。”蔡京扯了一下嘴角,“只要咱们不出头,让别人去咬他就是了。这样万一咬不死,咱们也不会折进去。

    攸儿,你也别小看了天下悠悠之口。武好古已经做了得罪天下读书人的事儿,一旦有了口实,天下士子怎会放过他?到时候官家就算能保住他,界河商市也有可能收归朝廷管辖。没有了界河商市,将来他还能宣抚燕云?”

    蔡攸知道蔡京所指的是“左右榜进士”和“太学改革”的事儿。虽然主推的是苏东坡,但是谁都知道武好古才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左右榜进士”和“太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实政论》就是武好古提出的。而且这两项改革的大本营,也不是苏东坡的相府,而是武好古创立的云台学宫。

    现在云台学宫的第一代博士和通才都已经学成毕业了。他们这些人大多被安排到云台学宫本部、界河云台学宫、界河四开书院(四所六艺属于)、开封府辟雍学宫和开封府国子小学(六艺书院)担任教师。这伙人数量虽然不多,就一百多个,但是却代表着一种和原来的文士截然不同的士。

    “那么西北军中要不要招呼则个?”蔡攸又问。

    “打招呼有用吗?陶子礼那厮心大的很,说不定还想直取兴灵,破灭西夏呢。武好古手里捏着几千精锐,那可是打败过两万西夏大军的强兵啊……陶子礼怎么可能不用他们?”

    “不会真的让武好古领兵破了兴庆府吧?”

    “怎么可能?你忘了元丰四年的那一战了?无定河边拔几个州是一回事儿,打到兴灵又是另一回事儿了。”蔡京打了个哈欠,“把武好古折腾到西北去就已经赢了一招,接下去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大人,您说的那个告发武好古的小人,是不是要弄过来?”蔡攸试探着问。

    杜文忠虽然不是武好古系统的核心人物,但却也是非常接近核心圈子的,一定知道许多内幕!

    “当然要弄到手里,你跑一趟清池县吧,从吕颐浩那里把人带来。记着,这事儿不能让旁人知道。武好古那厮在沧州可是颇有势力的。”

    在杜文忠的问题上,武好古的确是疏忽了……也不能说疏忽,主要还是武好古的势力草创,根基还是忒浅。而且北宋的政治氛围也比较宽松,官场上斗来斗去都是放嘴炮。什么杀手,什么死士的并不多见,武好古在界河商市算是有死士的,那200个阻卜战奴和千人假子军团,还有西门家、慕容家、柴家的那帮子侄都是能替武好古上阵杀敌的。

    但是他们不是干杀手的料,既不会“追”,也不会“暗杀”。如果杜文忠走沧州江湖的路子逃亡,柴家倒是能找到他。可是他却不知怎么到了吕颐浩手中,这些那帮江湖人士连杜文忠的影子都找不到了。

    ……

    武好古并不知道自己一个小疏忽给有心当小辫子给抓了,也不知道蔡京已经有了夺取界河商市的计划。他只知道童贯和武好文联袂到了开封府——他们俩是回京述职的名义到达的,所谓的述职,当然就是向赵佶报告前线的情况和各级将领的功劳了。

    不过武好古没有见到他们,因为这两人都是把国家大事放在首位的官儿,入城后也没回家,而是直接风尘仆仆的就去了皇宫。这二位当然不用閤门司慢慢排班了,直接就去崇政殿候见,而且很快就在摆了地图台的崇政殿偏殿里面见到了官家赵佶。

    从赵佶那里,童贯和武好文听说了武好古要去替代高俅带兵的惊人消息。

    “陛,陛下要让武好古去指挥两直精兵?”

    “陛下,我大哥他同意了?”

    赵佶心情非常不错,他刚刚听童贯和武好文叙述了西北前线大战的情况——这可比看奏章过瘾啊!童贯就是个能吹的,武好文又当过“说书”,自然能说了。

    如果不是遗传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