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355章

天下豪商-第355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州在北宋历史上曾经一度撤销并且将所属各县划入开封府,还曾经充当过所谓“辅郡”(大概是辅弼开封府的意思)。总之,就是个繁荣异常的大州,虽然地盘不大,所属的县也只有五个,但是人口非常密集(相对北宋其他地方而言),至少也有三四十万,其中三分之一都集中在小小的管城县内。

    而在管城县馆驿,武好古还巧遇了苏辙的次子苏适。苏适曾经跟着父亲苏辙在云台山住过一段时日,在那里认识了武好古。在苏辙提举太一宫后,苏适也复出做官(他是荫补入仕,老早就有官身了),当了个太常寺太祝——这是个“神官”,负责在国家的祭祀典礼中念祝词。苏适是去巩义的大宋皇陵念祝词的,现在祝词念完正返回开封,途径管城,竟然遇上了武好古。

    “州北军营大火?还烧死了两个人?还把吕嘉问、吕本知都抓进了御史台狱?竟然有这样的事情……”

    在管城馆驿听苏适说起“州北军营事件”,也大吃了一惊,他当然知道这事儿多半是高俅闹出来的——就是他给高俅一万缗经费让他去闹的——可是闹到这种地步,也有点出乎意料了。

    看来自己之前还是低估这位高太尉了!

 第513章 奸臣孝子 四

    (全本小说网,HTTPS://。)

    “崇道,”苏适说话的时候,用眼角瞥了一下在这间厅堂里面伺候的罗斯猫奥丽加,“这边又没有外人,你何必在我面前伪装?而吕嘉问又不是好人,这回总算是恶人有恶报了!”

    武好古现在是苏门弟子,和这位三十来岁年纪,生得浓眉大眼,胡子一大把的苏二郎算是同门同辈。(全本小说网,https://。)

    而且这位苏适并不像他老子那样对武好古有点看法……在云台山的时候,他和武好古相处得还算不错,还得了武好古不少礼物。另外,他也不是科举出身的官儿,没有那么清高。

    再说他家可是被新党那般酷吏整得特别惨的,两大家子都去了岭南,现在也不得真正起复——曾布、安焘等人都一致反对启用二苏兄弟,认为和章惇、蔡卞一样,都是走极端的党人。

    其实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苏辙反对新政的态度或许比较坚决,但是苏东坡在第二次起复时却主张调和两党,取个中间路线的。

    总之,看到吕嘉问父子下了御史台狱,苏适是很高兴的,他巴不得他们都被流放儋州呢!

    “仲南兄,你真的以为吕家父子是被,被小弟给……”武好古斟酌了一下用词,“给害了?”

    苏适摸着大胡子,笑眯眯看着武好古,“难道不是吗?除了你还有谁能这样恶整那个吕家贼?你以为姓吕的那么好对付啊?多少人想害他们,都没得手,就让你给害了!

    哈哈哈,害得好啊!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啊!”

    吕嘉问当然是仇人遍开封的!不过他的仇人主要是旧党君子和开封府的中小商家。

    前者不大会玩下三滥,而且也不可能像武好古这样下本钱,也没有潘孝庵、高俅那样复杂的社会关系可以利用。而后者在政治上又缺乏权力,很难对吕嘉问这样的人物下手。

    而武好古、潘孝庵、高俅三个小人可是有钱有势有后台,而且还有奸臣的手段,是比奸臣还要奸的小人……

    不过还是有些不对啊!应该是暗害,怎么弄得人人都知道一样?

    武好古正皱眉头的时候,苏适还在幸灾乐祸,一个劲儿夸武好古呢!

    “做官就得这样啊!一定要把对头往死里整!切莫和我二叔学,他文章诗赋是好的,可是不会做官啊!

    对上面不会阿谀奉承,对下面也不会拉拢驱使,特别是对政敌还心慈手软!他要是有你的手段,我们苏家早就一门两宰相了。我也不至于三十出头了才混一个太祝。”

    一个太祝……武好古哪里听不明白,这是苏二郎在嫌官小了!

    他打量了一番苏辙的次子,看着倒是挺像的,而且还会说的……最主要和自己相处的不错,没有一点看不起商人的意思。

    “啊,仲南兄,倒是有一个机会。”武好古想了想,“是个出使的机会,若是做好了,以后不愁了。”

    “出使?去哪儿?”苏二郎马上问。

    “高丽国、日本国和耽罗国。”武好古说,“得泛海而去,稍微有点风浪,可敢走这一趟吗?”

    “如何不敢?”苏适笑着,“谁叫我的文章又不够火候,得不了天子的喜欢?”

    “文章不好又何妨?”武好古道,“走一趟远途,若是能给官家带来个藩属,还怕没有进士做吗?进士,是可以赐的!”

    “藩属?是日本国?”

    “日本国不大可能,”武好古顿了顿,“不过耽罗国可以争取一下。”

    “大概何时出发?”

    “明年,或是后年。”武好古想了想,“一旦高丽人和生女直打起来,机会可就到了。”

    耽罗国就是济州岛,这么个好地方当然不能便宜高丽国了。武好古现在已经打听清楚了,高丽国目前在耽罗国没有驻兵,也没有派出监国,只是实行所谓的“世一朝见”,也就是每代耽罗星主(相当于国君)都要去高丽国朝见一次。

    也就是说,大宋还是有机会在济州岛插上一脚的!只要能借着使日的机会,把船队开去耽罗岛,再在岛上留下少量的武装博士,建立一个“堡垒式书院”,修建一个通商口岸,那么大宋就能把耽罗变成自己和高丽的双重属国了……这可不是面子的问题,而是存在巨大利益的!

    济州岛东去大约500里就是日本国的博多港了。如果济州岛成为武装博士的据点,那么博士入倭可就容易多了。

    ……

    武好古在思考要怎么把耽罗国变成大宋藩属国,并且以此为基地向日本国传播儒家仁义道德的时候,全然没有想到自己很快就要变成逼死孝子吕本知的小人奸臣了!

    皇宫,崇政殿。

    用老母鸡血写成的血书,现在就放在了大宋官家赵佶跟前的案几上面。

    血书上的每一个字,赵佶都已经读过不止一遍了。

    因为这封血书和赵挺之的奏报,昨天晚上就通过御药院送到正在和刘皇后——就是赵佶的嫂子元符皇后——研究油画的赵佶手中。

    赵佶看到血书和奏报,连和嫂子探讨艺术的兴趣都没有了,马上回了自己的寝宫,还把皇臣司的头头召去问话。直到问清楚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州北军营火灾是武好古、高俅、潘孝庵所为,才放心的去睡觉了……

    赵佶能当官家当然不傻了,他一开始也许相信是吕家父子傻傻的放火拆迁,可是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面此事背后存在黑幕时,他也能猜到是谁在下手了。

    不过赵佶一点也不同情吕嘉问父子,因为吕嘉问到现在还没把另外半个都亭驿的房子卖出去,该给琼林苑修造司的钱一文也没见着。

    这样的奸臣要来何用?

    所以明知道奸臣冤枉,赵佶也打算把那两父子追官发配海州。

    可没想到现在小奸臣变成了以死明志的大孝子,而且还上血书喊冤。

    这事儿……可不好办了!

    大宋是把忠臣孝子搁一块的,仿佛孝子就一定是忠臣,忠臣就必然是孝子。

    现在吕本知已经是个死了的孝子了,而且是替父承担罪行而死的,那么吕嘉问的罪就不好论了!

    而且,他还上血书喊冤了……

    “既然吕嘉问之子已经承担一切罪行,”赵佶斟酌着用词,“莫不如就让吕嘉问提举宫观吧。”

    宋朝的逻辑就是这样,大孝子一出现,因为州北军营大火引起的斗争立马就被逆转了——攻守已经易位!

    虽然开封府的市民们不会吃这一套,但是天下读书人都会同情已故的孝子和吕嘉问。

    再说了,州北军营一案中的疑点确实不少!

    “陛下,”次相曾布立即接过问题,“臣以为让吕嘉问提举宫观的同时,也需要继续彻查州北军营一案!”

    “还要彻查?”韩忠彦也针锋相对,“此案的两名案犯,一人自杀,另一人也做出了处分,再查处下去有何意义?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尽快选派能吏,完成州北军营的拆除和建房,以免耽误明年十月的御前比武。”

    “但是此案疑点众多,”御史中丞赵挺之道,“十几名放火的案犯全部漏网,怎么能就此了结?”

    韩忠彦说:“那就让开封府继续侦办吧。”

    赵佶又将目光转向了曾布,曾布道:“权发遣开封府王觌年老体弱,恐难以承担此任。臣推荐刑部尚书郭知章权知开封府。”

    郭知章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第十一世孙,是倾向王安石新政的官员,不过并不是新党核心。曾布想用他替换下旧党方面的王觌,自然是想把火烧向武好古了——在他看来,让王觌主持调查就等于在掩盖武好古、高俅、潘孝庵等人的罪行!

    “臣无异议。”韩忠彦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和曾布争执,毕竟士林舆论很快会倒向吕嘉问的。

    “陛下,现在太府寺卿空悬,”曾布接着又道,“臣推荐翰林学士都承旨蔡京出任太府寺卿。”

    “蔡卿,”赵佶问在场的蔡京,“你愿意当太府寺卿吗?”

    蔡京心中当然是不大愿意的,他想当宰相的!可是现在的太府寺卿却通向宰相的阶梯。只要能够圆满完成了州北军营的拆迁和重建,明年就一定能拜相了。

    说不定还能一步到位,挤掉曾布当上右相!

    “臣愿意!”

    听到蔡京说愿意,曾布顿时大松了口气。蔡京虽然是新党,但却是曾布最不想留在开封府的官员。因为蔡京的资历很深,办事能力又强,而且还是章惇一系人马中唯一一个留在朝堂上的——这意味他很容易就成为章惇的接班人。

    另外,蔡京和官家赵佶的私交还特别的好!

    所以,曾布一定要给蔡京一个扎手的差事,只要他办砸了,就能顺手把他踢出朝堂了。

    当然了,曾布也知道蔡京和武好古关系好,一定会去找武好古帮忙的。而武好古只要从蔡京手里拿下州北军营的项目,那就会变成州北军营火灾的最大受益人!

    到时候就能大泼脏水了,就算没有什么真凭实据,也能把武好古批臭了,顺带着还能让韩忠彦和蔡京一起臭掉……

 第514章 奸臣孝子 完

    (全本小说网,HTTPS://。)

    六月初,开封府外,野花绚烂。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已经过去,夏日的阳光洒遍了开封府界,官道两边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野花都在怒放,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白天的气温有些炎热,不过比起后世的酷热还算是比较凉爽的,并不影响赶路。

    再往前,便可以看到开封府的城墙了。

    年久失修,早就破烂不堪,不少地方都已经坍塌了的城墙,在阳光下透出一股子莫名的沧桑之感。和它守护的全天下最繁荣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官道上一如既往的热闹拥挤,往来车马,川流不息,营造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武好古牵着马,和苏适一起缓步行走,显得非常的低调。这里可不是自家的界河商市,而是开封府!哪怕是宋徽宗的头号心腹,在这座城市中也不能忘了低调做人的道理——特别是之前州北大营的火灾,是绝没有那么容易了结的!

    在管城县的馆驿中听说了州北军营大火的事情后,武好古一方面佩服高俅的好手段,一方面也知道这个篓子捅得不小!

    当然了,他没有一点责怪高俅的意思。自家既然是幸近小人,那就得有小人的手段。该要陷害奸臣的时候,那是绝对不能手软的。要不然小人还不得给奸臣活吃了?

    不过陷害归陷害,低调还是必须的——本小人是人畜无害的善良小人,是无辜的……

    “大郎此次回来,可安排了亲友迎接?”

    苏适现在已经管武好古叫“大郎”了,双方的关系,至少表面上看是可以用亲密来形容了。

    “没有安排,”武好古道,“迎来送往太费精力时间了,小弟在开封府可还有一大堆事情呢。”

    苏适笑着,“哈哈,我也没叫人来迎接。”

    他一个没有一点实权的太祝,自家老爹又正倒霉,谁会来开封府城外的接官亭接他?

    武好古笑道:“原来二哥儿(苏适行二)也喜欢淡泊,小弟在开封府城西有个去处,在金明池附近。是个极为宁静雅致的院子,还种了各色花卉,现在该是怒放的时候。这样吧,不如等二哥儿安顿好了,便来小住,咱们正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