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58章

天下豪商-第158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门第,是医巫闾山马家根本不能相比的!

    不过镇州赵家倒是可以和玉田韩家一比。因为镇州赵家的老祖赵德钧是辽国最大一号汉奸!

    韩德让他们家也是汉奸,但称不上大汉奸,因为韩家老祖韩知古六岁就被契丹人捉去当奴隶,所以才效忠契丹的。而赵德钧本来是后唐的幽州节度使,和石敬瑭争做儿皇帝失败,才做了契丹的大官。

    后来赵德钧的儿子赵延寿又做了伐晋的急先锋,继续父亲为完的汉奸事业,也想要做儿皇帝,但是又被契丹人放了鸽子。不过在这次攻打晋国的行动中,赵延寿的长子赵匡赞却留在了中原投降了后汉做了河中节度使,后来又投降这个投降那个,一路投降到了赵匡胤麾下,居然靠投降投出了一家显赫将门。

    不过赵匡赞(投降赵匡胤后改名赵赞)的几个儿子还留在辽国继续当汉奸,而且还得到了辽国重用。于是就出现了一赵分仕南北,而且都是高官显贵的局面。现在辽国的参知政事赵孝严,中京留守赵延睦(前任南府宰相)都是大辽这边的赵家之人。

    另外,镇州赵家和玉田韩家一样,还有不少子弟出任了州军节度使,是真正显赫的大族。

    这样的大族子弟,现在居然上山做强盗了!

    “还不是因为不让姓赵,”马人望摇摇头,叹息道,“钟哥毕竟是孽生的,他妈又是个奴婢……”

    马植闻言笑道:“不就是姓赵嘛,这有啥难的,天底下恁般多人姓赵,也不多他一个。侄儿回头劝劝他,叫他别胡闹了。”

    “好好,这样最好。”马人望点点头道,“都是燕四家的子弟,落草为寇算怎么回事儿。”

    他顿了顿,“你劝他如果不听,不妨让你老师慕容香山出面,他的话总该有点用处吧。”

    “知道,侄儿知道了。”

    ……

    “要做县令了?那可恭喜马二哥了。”

    武好古知道马植要当上县令,已经是他抵达燕京的第二天下午了。是马植来向武好古、西门青贺“**之喜”的时候告知的。

    “有甚好恭喜的?”马植笑道,“不过是花钱买了官……说起来还得多谢你和大姐借了某家一千金,要不然还买不起呢。”

    “哦,”武好古点点头,“花了一千金买的县令?”

    他知道辽国是州军通常就管几个县,有一万金应该可以搞定了,算来也不太贵。

    “那里需要一千金,”马植摇摇头,“一百万钱而已。”

    “一百万钱……恁般便宜?”

    “不便宜了,”马植一笑,“又不是大宋的富县,不过是辽国的穷县罢了。钱没有多少,破事一大堆。”

    玉田县在辽国其实是富县,不过还是捞不到太多的钱,因为县内的大部分土地和人口,都已经被燕云豪门和十一宫一府(契丹皇家)还有几座大庙瓜分完毕。南京道派下来的税赋指标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完成过了……

    武好古点点头,顺着马植的路子往下说:“要来钱,还得是能贸易的州军,比如苏州。”

    “苏州?苏州安复军?”

    “就是那里。”武好古掰着手指头说,“大辽东京道的毛皮、药材、鹰鹞、马匹,还有珍惜木料若是能输往大宋,都是值不少钱的。怎么样?二哥能谋到苏州安复军的节度使吗?”

    “大郎,你真觉得苏州安复军好?”马植望着武好古问。

    “如何不好?”武好古反问,“南临大海,北据城关,往登州而去不过船行一日。”

    “可是苏州安复军距离燕京太远。”

    “燕京?”武好古明白马植的眼睛主要看着燕云十六州,“燕京的功劳太大,油水太足,岂是你我能够吃下去的?便是你们医巫闾山马家,现在也做不了南京道的主吧?而且马二哥仿佛也做不了你们马家的族长,可是啊?”

    马植并不言语。

    武好古接着说:“海贸可是有大利可图的,毛皮、药材、鹰鹞、马匹还有珍惜木材在东京道不值钱,可要运到了海州,可就统统价值不菲了。二哥若做了节度使,我们就可以独占了苏州贸易之利,一年百万缗的利润也不在话下。有了恁般多的钱,二哥的苏州之主做得才舒坦啊。而且,苏州孤悬海外,对开封而言是鞭长莫及,自可循府州之利,由马家永镇世继。这样难道不好吗?”

 第242章 北慕容

    (全本小说网,HTTPS://。)

    “大郎,”马植被武好古这么一说,还是有些犹豫,想了想后才说,“不如这样吧,明日你随某去香山,拜见某家的老师香山慕容先生,你和他老人家也说说。全本小说网;HTTPS://。m;”

    香山慕容?

    听着怎么都是武侠风啊?

    “这位慕容先生是……”

    “官人,他可是燕地大儒!”西门青现在就陪着武好古身边,听到马植提起慕容先生,便插嘴道,“而且慕容先生所属的玉河慕容家和我阳谷西门家一样,都是幽州牙将出身,都不忘恢复燕云。”

    马植点点头,说道:“大姐的西门家号称南西门,玉河慕容家则称北慕容,并为幽州牙将的笔头。”

    武好古心说:怎么是南西门,北慕容呢?你们把萧峰萧大侠放在哪里了?

    “那这位慕容先生所在的玉河慕容家,也是燕地豪门吗?”武好古问。

    西门青曾经给过武好古一本关于燕云大族的小册子,里面并没有玉河慕容这一家,所以武好古才有此一问。

    “玉河慕容和留在燕地的西门族人,都是赵氏家臣,”西门青小声说,“因而算不得豪门大族。”

    赵氏?哪个赵氏?

    难道是赵德钧和赵延寿他们家?

    武好古一想,这才记起来赵德钧和赵延寿父子也是幽州镇将出身。在刘氏桀燕破灭后,赵德钧便出任了幽州节度使,在投降契丹后赵德钧又做了契丹的幽州节度使,后来赵延寿又继承了这个职位,再后来幽州改为南京道,赵延寿又是第一任南京留守。西门家自称是幽州牙将出身,不会就是赵延寿的手下吧?

    西门家闹了半天,原来是汉奸赵家的家臣啊!汉奸赵家把他们安插在大宋的地盘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是不忘恢复燕云,还是不忘南下夺了汉人的江山?

    武好古心里这样想,当然不能说出来了,因为西门姐姐肯定是好人。他又问马植道:“那赵家也有人不忘恢复?”

    他知道和医巫闾山马家相比,镇州赵家才是真正的豪门大族——人家到底是幽州节度使的底子。如果赵家真的肯反正投降大宋(反正他们家也善于投降),那燕云之战将来就容易打了。

    马植摇摇头,笑道:“赵家的事情得问家师慕容先生了。”

    马植不肯说,武好古却是心中有数。赵家若是没有一点野心,那么南西门早就该败落了。可若说镇州赵家这样的大辽豪族会跳出来当出头鸟,武好古也是不会相信的。

    看看他们家老祖在五代十国时候的表现,就能想象当灰孙子的都是什么货色了。

    不过在原本的历史上,镇州赵家好像也没玩出什么花样。也不知道是赵氏子孙太没用,还是契丹人早就提防他们家的习惯性投降毛病,早早夺了大权?

    ……

    春风,和煦。

    武好古和马植、西门青、张择端还有林冲林教头等人,选了个春光明媚的好天出了燕京这个乞丐城,骑马往附近的香山而去了。

    燕京城外不似城内恁般压抑,没有高大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城墙,也没有成群结队褴褛的乞丐,连天空都显得比城内明亮深远了不少。

    在绿色的原野上,零星点缀着一处处小小的城池。不时有大队的车马从这些小小的城池中开出来,在绿色的大地上流动。

    武好古一行人也是鲜衣怒马,成群结队。马植一改在南朝时独来独往的风格,带上了几十骑的护卫、家仆和侍女,还有一辆大车上拉着各种吃喝玩乐的用具。当先还有一骑壮士,高高举着一面绣着“马”字的大旗,在前面开路。

    很有一种土皇帝出行的排场。

    不过这样的排场在燕京周遭好像非常普遍,从燕京清晋门出来,向北走了不到二十里,武好古就看见了四个差不多的队伍。

    “大郎,他们都是去游猎的。”马植笑着告诉武好古,“燕云这里没甚底好玩的,除了女人之外,也就是游猎、马球和握槊了。”

    西门青也是一身契丹风格的劲装,弓箭就挂在马背上,策马走在武好古身边,听到马植的话,她就低声给武好古解释说:“在燕云这边若是不能骑射,是连纨绔子弟都不敢称的。”

    燕云的豪族玩得和隋唐的门阀差不多,不流行宅男的。豪门子弟如果连骑马、射箭和打马球都玩不好,那是连纨绔都称不上,只能是废物了。

    “这些小城是做甚低用的?”

    马家的车马大队路过了一座靠近官道的小小的城池,这城池的外墙是夯土的,城外还挖了又深又宽的壕沟,城墙上隐约还有巡逻的兵丁。

    身为“特务”的武好古见了这样的堡垒,自然要打听一下了。

    “这是燕地豪强的堡坞,”西门青代马植回答说,“大辽这边,凡是豪族大姓,都会建堡而居,堡坞周围通常都是他们的田土,堡坞里面都聚着族兵,囤着粮草。”

    这分明就是东汉豪强的作风啊!

    “辽国的朝廷不管?”

    “管?”马植笑道,“姓耶律的和姓萧的不是如此?能够位列宰执的贵人,谁家没有私城和头下军州?”

    “私城?”

    “就是放大的堡坞。”马植道,“在南京道、中京道并不多,不过在上京道、西京道和东京道就多了。豪门大姓家家都私设城池,做大了就去求个头下军州的名号,算是自家世代的领地了。”

    头下军州原来就是辽国豪强的私人领地!

    “辽国不是建宫帐,析部族吗?怎么还会出现那么多头下军州、私城和堡坞呢?”

    马植摇摇头,“自是一边建宫帐、析部族,一边建头下军州和私城、堡坞了……这等事体要说清楚可不易。总之,如今的大辽国就是一片散沙罢了。”

    其实也不难说清楚,建宫帐和析部族是用来对付旧部族的,而设头下军州和私城、堡坞的,则是新崛起的贵族豪强,当然也包括契丹皇族中的许多人。

    所以辽国就是一边搞中央集权,一边在慢慢散架之中……

    这个情况有点像汉朝,所谓“汉以强亡”也可以往辽身上套——如果把完颜女真看成辽国的组成部分的话,辽就是以强亡的。

    而一旦完颜女真替代耶律契丹成为帝国的新主人,以“其兴也勃”之势把辽国的各种豪强整合在一起,产生的战斗力根本不是北宋可以抵抗的。

    这大宋的江山,看起来真的很危险啊!

    ……

    从此时的燕京城(北京市房山区)到香山,大约有四十多里地。武好古等人骑马走了一个多时辰,差不多就到了香山脚下。

    香山武好古是很熟的……当然是九百多年后的香山,他在北京念书时常去那里写生。什么碧云寺、精宜园、双清别墅、玉华山庄,还有著名的香山红叶等等的,他都不知去过多少次了。

    不过现在,这些著名的景物统统都没有。可见的,就是满目的苍翠和绵延的山势了,以及一座位于香山南麓脚下的,正在建造的大寺庙了。

    这座名为大寺庙在后世并不存在,看来是毁于战火了。

    武好古问马植道:“二哥,那便是华严寺吧?”

    “是的。”马植笑道,“是某家那叔父挖空心思建起来的,他昔日在松山做县令时还敢为运炭的松山民伕请命,被萧吐浑那厮捉进牢里也不屈服。如今官做大了,却是一心要讨好皇帝和燕王,为了建筑这寺庙,也不知动用了多少玉河县的民伕。”

    “哦,”武好古问,“马警巡还被契丹人捉进大牢?那是怎么放出来的?”

    “据说是萧吐浑觉得某家的叔父一心为了百姓,大为感动,才把他放了,还向朝廷推荐我叔父。”

    武好古说:“那萧吐浑是好官啊。”

    萧吐浑一个堂堂的中京留守,这可是辽国最大一级的官了!被个芝麻大的县令给顶了——马人望的县令多半还是从萧吐浑手里买的呢——居然不狂怒,还向上级推荐。大辽朝居然有这样的好官,太叫人意外了。

    “哪儿啊,”马植压低声音道,“这事儿其实是今日要见的慕容先生一手安排的,还送了萧吐浑那厮的婆娘六千两白银!”

    马植哼哼道:“要不然就凭一个顶撞上官再加没有按时完成运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