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57章

天下豪商-第157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康肃就是真宗咸平三年的状元,名尧咨,字嘉谟。虽然是文状元,不过却不是一心道德文章的主儿。他善于射箭,号称“小由基”,有“百步穿钱”的本事。在后世有个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叫《卖油翁》的,就是用来讽刺这位善射箭的陈状元的……

    大意就是说射箭也没啥了不起,就是熟能生巧,和卖油翁的滴油过钱孔的技法没有甚两样……这个寓言出自大文豪欧阳修的《归田录》,是文言文中的名篇,在北宋末年已经非常出名了。

    说起来这卖油翁也就是遇上了陈状元,要是遇上了成吉思汗,他马上就会知道射箭和滴油的区别在哪里了?

    除了《卖油翁》之外,欧阳修还写了个《碎鱼录》,也是用来讽刺这位沉迷射箭的陈状元的,说是陈状元他妈总埋怨状元不好好读圣贤书,成天练射箭,是不知报效国家的表现,是不对的,所以把他的金鱼符都打碎了……

    呃,也不知道是陈状元他妈脑抽还是欧阳修的思维比较奇怪?都中状元了还读什么圣贤书啊?读了也没什么好考的了。

    而且练好射箭也是可以报效国家的,如果靖康那年,开封府的读书人个个都有陈状元的箭法,说不定可以多射死几个少数民族骑兵。

    总之,陈状元的故事在北宋末年已经广为流传,许多读书人都以射箭为耻,而绝大部分的官私书院,也都不把射箭列为必修之课了。

    可西门青读书不是太多,并不理解《卖油翁》这个故事的深意,反而觉得陈状元很了不起,既考上了状元,也会射箭。很希望自己的男人可以向这位状元看齐……

    武好古想了想,也觉得西门青说的有道理。自己状元是考不上的,不过进士倒可以走后门弄一个。有了进士,再练了射箭,大概也能和陈状元比比了。以后说不定也会哪位大儒写个什么“买酱油的”来讽刺自己了。

    不过这没有关系,武好古不怕被人讽刺,只要能给自己未来的学生们做个榜样就行。他不能一边让六艺书院的小孩子们学射箭,自己却弓都拉不开吧?这多不好!

    “好的!”武好古说,“明天就开始练习吧,青儿,你来教我。

    另外,我还得练一练骑马。这天下要乱呐,到时候不会射箭不行,不能纵马狂奔也不行。”

    “天下乱?是大辽要乱吧?”

    西门青虽然不止一次从武好古那里听过天下要乱的悲观论调,不过她还是固执的以为大宋乱不了。

    大宋那么好,工商繁荣,百姓安乐,朝廷也比较清明,怎么会乱呢?

    “是天下!”武好古叹了口气,“辽国乱了,大宋岂能太平?草原上的阻卜,林海中的女直,还有那些憋着一股恶气的渤海奴……现在有契丹人圈着才祸害不到我们大宋,契丹一玩完,可就要蜂拥南下了。虽然契丹夺了十六州,但是和我们和睦相处了恁多年,又把北方的各种蛮子管起来了,我大宋得以繁华如此,其实契丹人是功不可没的。”

    后世都说宋朝面临强敌胜于汉唐,其实吧,至少北宋时代,各种强敌都让契丹人管起来了,吐蕃也迷进吃斋念佛了,只有本是宋朝属地的西夏闹起来成了个不大强的敌。

    相比之下,倒是汉唐一直和各种蛮子不停交战,基本没有什么太平的时候。

    这样有“强敌”但不怎么打仗的外部环境,大概也是宋朝商业繁荣和重文轻武的国策可以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吧?

    但是这样有利的外部条件,将随着辽国的崩溃而一去不返了!

    而宋朝如果不能做出巨大的改变,以适应新的外部环境。

    那么就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

    ……

    “像,实在太像了!这是武好古画的?”

    在甘泉的西北角,一座比马植的宅邸还要巨大,还要富丽堂皇的宅院之内,内堂里面,医巫闾山马家的一族之长,大辽国的忠臣马人望这时正捏着一张马植的白描写真在问话。

    “不是他画的,”马植回答,“是他的学生米友仁画的。”

    “米友仁?”马人望也喜欢书法绘画,自然听说过小米的大名,“米颠的儿子?”

    米颠是米芾的绰号。

    “是啊,”马植道,“我在开封府就住米芾家里,元日的时候我还见过米芾呢。”

    说着话,马植还双手递给叔叔一个卷轴,“叔父,这是小侄从米家得来孝敬您的,是米芾的真笔字帖。”

    “米颠的字帖?”马人望马上露出了喜出望外的表情,连忙放下了米友仁给马植画的像,接过马植递过来的卷轴展开欣赏了起来。

    “是米颠的墨宝!”一边看,马人望还一边点头,仿佛很懂的样子。

    其实这个字帖是米友仁仿父亲的笔迹写的,押印倒是真的——马植在开封府的面子也就这点,要求到米芾的字,他还不够格。不过糊弄马人望是足够的,马人望虽然是辽国进士,但是书法文章都是二流水准,比武好古强不了多少,肯定不如武好文。

    当然了,要比带兵打仗,别说武好古、武好文,就是章惇也不是对手。因为医巫闾山马家其实就是个武士集团,宗族、家臣、死士、门客、部曲一大堆呢!

    小心收好了米友仁的墨宝,马人望笑着对侄子马植说:“二郎,你这次联络上了宋人,到底有甚谋划,都说了与老夫吧。”

    马植笑了笑道:“叔父,天下大乱在即,我马家要在这乱世中安身立命,总归多几条路子。宋人既然有意拉拢我家,不如先虚与委蛇应付着,说不定将来可以借助宋人的力量让我家崛起于燕云之地。”

    马人望看了看侄子,只是轻轻一叹,不置可否。

    “你有甚打算?”马人望又问。

    “小侄自是想做官了。”

    马植现在已经是官了,不过这官是空头的,没有什么实权。

    马人望看着侄儿,顿了顿又说:“给你安排个县令吧。”

    他毕竟受了侄儿的一幅字帖,总要拿出点东西的,他看着马植的脸色,“安排个好一点的县吧,以后再慢慢找机会升官。”

    “侄儿要一个督修华严寺的差遣。”马植直接开口要差事了。

    析津府的华严寺是个大寺,在析津府城外,是马人望为了已故的皇太子耶律浚祈福修建的,是个非常重要的马屁工程,做好了可就能飞黄腾达了。

    而马植现在居然想插一脚这个马屁大工程,真是有点不自量力了。

    马人望正在琢磨用什么理由拒绝自己的侄子,马植突然又开口道:“叔叔,你知道那个小梁太后是怎么回事吗?”

    “哦,她啊,她要背叛我们大辽,所以被皇上派人撵出了西夏。”

    “她是被冤枉的。”马植道。

    “不是冤枉的,”马人望摆摆手,“画像都送去开封府了,还让刘云给偷来了大辽。”

    “那画像是武好古画的!”马植说。

    “你说甚底?”马人望愣了愣,“小梁太后的画像是谁画的?”

    “武好古,他现在就在我家。”

    “怎么可能?”马人望问,“难道武好古是西夏来的?他见过小梁太后?”

    “不是,他是开封长大的,从没去过西夏,也没见过小梁太后。”

    “没见过怎么画得了?”

    马植点点头,看着老叔,笑道:“这就是本事啊!叔父,若是他能把昭怀太子的画像画在华严寺里面……再画成佛祖菩萨的样子,再叫燕王殿下(耶律延禧)看到了,您可就飞黄腾达了。小侄是不是可以分润一二呢?”

    马人望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这画昭怀太子可不比画耶律洪基和耶律延禧,后二者一看就知道是马屁。而画昭怀太子可是有点神迹的意思了,对从小没了爹的耶律延禧和害死儿子后悔不已的耶律洪基而言,这个功劳可就大到了家了。他马人望立了那么大的功,位列宰执恐怕是要不了几年的事情啦!

 第241章 大辽赵家人

    (全本小说网,HTTPS://。)

    “行!”

    马人望眯着眼睛盘算了半晌,终于点了点头。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他想了想又说:“华严大寺建在香山,还是给你安排一个玉河县令吧……”

    香山是属于玉河县管辖的,而在建(基本建成)的燕京华严大寺并不是马家的家庙,而是皇家寺院,马人望不过是请旨督造。而根据辽国的制度,修造皇家寺院是可以动用隶宫州县民户的。

    所谓隶宫州县民户,就是隶属各宫帐的汉地州县民户,他们不是宫分户,也归属地方州县管理,但是税赋都交给宫帐,同时还要负担宫帐派下的徭役。修建皇家寺庙自然是宫帐徭役,是隶宫州县民户的份内事儿。

    马植听到有玉河县令可以做,心下大喜,看见叔父欲言又止,马上笑道:“需要多少铜?叔父不妨说个数吧。”

    这个……当然是买官的钱了!

    和大宋那边不同,辽国的县官大部分都是花钱买的!哦,这个还不是腐败,而是光明正大的制度。

    大辽国的五京留守是有权任命县令、录事以下官员的。既然这个权力都放给五京留守了,他们当然要卖官了。

    当然了,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任命的,必须是本官达到一定级别,才可以做县令。

    而马植的本官是供军使,足够资格当县令了。

    “一百万,”马人望笑道,“这是给南京留守韩资国和同知留守萧保先的,多是多了些,可是玉田是大县,县上的利润庄收益丰厚,还是赚得回来的。”

    一百万当然不是一百万缗,而是一百万文,在辽国这里也就是一千缗。

    和大宋相比,大辽就是个穷逼。区区一千缗对燕四家之一的马家而言,居然是笔大钱!

    当然了,马家的“穷”只是穷在没有钱上……后世的人恐怕很难理解,穷不就是没有钱吗?其实也不是啦,钱的多少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而大辽现在的经济结构还是庄园经济,就是自给自足,不怎么需要用钱,也赚不到什么钱。

    比如马植在燕京这里,吃的、用的、住的、睡的,基本都是由远在中京道(医巫闾山在中京道)的庄园提供,根本不花什么钱。而他的庄园虽然占地很大,客户(佃户)也不少,可是一年到头也没几个利润可以上缴。

    另外,辽国官员的俸禄也不是以钱为主的,其中只有在廷(中央)任职的官员才是真正拿俸禄。州县官、宫帐官、部族官没有正经的俸禄,而是授予各种性质的庄园。州县官有利润庄,宫帐官和部族官有宫分户、头下户,还有许多契丹豪门(包括玉田韩氏的几个显赫分支)还拥有自家世袭的头下军州。

    所以辽国就是世家大族加庄园经济加部族经济,都是很“穷”的。这个钱在宋朝那边大多是讲多少“缗”,而在辽国这边主要还是讲“文”的。

    武好古给马植的一千两黄金在辽国这边就是一千五百万,好大一笔钱啊!如果马植的本官再大一点,真的能买到一个州军节度使!

    “对了,你和赵钟哥打小就要好是吗?”

    马人望和侄子说完了买官的事情,话锋一转,又提到了赵钟哥。

    “是啊,我和钟哥都是香山先生的学生,”马植的眉头拧了起来。“钟哥又怎么了?”

    “他上燕山做贼了。”马人望苦着脸道,“老夫现在是南京警巡使,你看看……”

    “做贼?”马植一怔,“镇州赵家的郎君做了贼?”

    辽国汉人中的燕四家,就是韩、赵、刘、马四家,虽然并称,但是这四家的地位其实相差很大。四家中又以玉田韩氏和镇州赵氏为尊。

    玉田韩氏就是韩德让的一族,早在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一代,他家就显贵异常了,韩知古做了中书令,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做了南京留守,还受封燕王。而韩德让就更厉害了,和承天太后萧绰勾搭成奸,官至大丞相,总南北枢密院事,还赐下耶律姓氏和皇族身份,入了横帐季父房!更牛逼的是,他还建立了自己的宫帐,辽国目前的十一宫一府中的一府,就是文忠王府,便是韩德让的宫帐。

    而且和历史上其他睡了太后的权臣不一样,韩德让还遇上一个有“绿母情节”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在承天太后过世后,耶律隆绪仍然和韩德让亲如父子。在韩德让死后,还把他葬在了自己母亲的陵墓边。

    而玉田韩家也在辽圣宗的关照下继续膨胀,成为了大辽第三姓,仅次于耶律氏和萧氏,而且可以享受耶律氏皇族的待遇。所以韩氏家主和嫡子都有耶律姓氏,正妻都姓萧。

    这样的门第,是医巫闾山马家根本不能相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