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510章

大唐马王爷-第510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审行道,“那就一言为定。”

    苏刺史完全不像是喝了许多酒,竟然脚步轻快地走了出去,得了确实的信儿、能与女儿相见,就比让他在黔州住两天还好。

    送亲家翁回来,高审行对夫人道,“总该让人家苏刺史歇过了再走的。不然总觉着有些失礼啊!”

    夫人笑道,“我岂不知这个道理,但门外还候着一位儿媳,老爷说我先尽着哪个?”

    高审行吃惊地道,“儿、儿媳?哪个儿媳?”

    崔氏这么多天来、头一次在两人时,对高审行显出了神秘的笑容,“老爷,是哪个才会刻意地躲着亲家……你还猜不到吗?”

    “老八?苏……长史?”

    夫人点点头。

    崔氏回来时,在一进黔州城处碰到了西州来的女长史一行。天气热,崔夫人的车帘是打开着的,是她先看到那些女子卫队所张的西州旗帜,随后从中驰出来一名唯一的男子护卫,跳下马来冲着刺史夫人施礼。

    随后丽容先跑下来见婆婆,并从车上拉下来西州长史苏殷。

    正好街上听到有人传说台州苏刺史来访,在黔州驿馆外也看到了苏刺史到来的迹象。苏殷说,“母亲,我不想见他!”

    崔氏理解,也不多问、自已先回府中,于是有了头前的一幕。

    高审行闻讯也理解,毕竟人在难处时,无关人的抛却本不算什么,而亲人的不闻不问却比旁人更叫人伤心透顶。

    他感慨于这位从未见过一面的长史儿媳有些固执的态度,也觉得自己一定会比苏亶大人强些、比他有些人情味儿。他说,“夫人,我说你怎么那样灌亲家酒呢!我也知道先可着谁啊!”

    随后又问,“不知夫人以为,我们这位长史媳妇长相如何?”

    夫人嗔道,“人岂可貌相!李引长相如何呢?”高审行连连点头,而此时丽容与苏殷已经轻步进府,过来参见。

    高审行夫妇热情接洽,崔氏一手拉住一个问路途、打听西州家中各人近况、问柳玉如、谢金莲、樊莺、思晴、崔嫣、婉清、尤其是两个孙儿,两人一一答对。

    高审行心情大好,暗道自己刚刚与苏亶夸过口,这位八儿媳就到了!真是铁拐李踢驴腿——你知道哪一脚是真的!

    他们看到这位八儿媳端庄娴雅、举止言谈稳重得体,不愧是曾经入主过东宫的人物。而丽容的乖巧可人一如往常,这又让高审行不由自主地不忿了一下。

    但他不清楚,一位西州的新任长史,为何就跑到了黔州来了。

    苏殷拿出来长安要西州派员、协助黔州抗旱的诏书,这份诏书不似官员任命的诏书要同步传谕各州,高审行是第一次看到。

    他重重地“哼”了一声道,“这小子怎么搞的,怎么能让媳妇来呢,当真再也派不出一位?”

    苏殷听出这是刺史大人的好意,毕竟远赴黔州不是个轻省差事,怎么不派个男的来?

    苏殷解释道,“父亲大人有所不知,这是峻的主意,让刘敦行来总不妥当,而峻又不能离开。他与玉如说,让我来了,还可拜见两位长辈……”

    高审行大喜,寻思着“协助抗旱诏”若是把持在刘敦行的手里,那么刘敦行就成了半个钦差,到时自己反倒冷了不是、热了也不是,而自己儿媳来就好办了。

    高审行问,“两位媳妇来了,那小子一定是面授机宜了……但天时如此,不知你们是如何打算的,可有什么好主意?”

    这也是崔氏所关心的,但她以为高审行这么快便提公事,有些迫不及待了。

    苏殷脸上一红,答道,“父亲大人,我们远在西州,对黔州的旱情哪如父亲大人清楚!但长安有诏哪敢不来?媳妇们到黔州,只管凭大人吩咐着、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这就是峻让我们来的原因。”

    丽容也说,“他正是这么说的,再说我也很想母亲了,上次母亲在山阳镇我也未去,这次一定要与苏姐姐来的!”

    崔夫人对这位乖巧灵俐的老七丽容向来十分喜爱,感慨道,“可不是么,在山阳镇就把我遗憾个不用说!”

    丽容说,“这下就好了!从今天起,丽容再也不离开母亲一步,直到母亲往西州赶我走!”崔氏高兴,与她们说起了盈隆岭上抗旱之事,说要带她们去看看。

    高审行道,“夫人你急什么,当真拿着协助当成了正事?依我看你们婆媳正该好好在府上聊些家常,外面的事,还是让我们男人们去干!”

    苏殷道,“父亲大人所言极是,但我和丽容陪着母亲去盈隆岭走走,看一看野外景致却是感觉很新鲜呢。”

    高审行听罢,暗道这些女子们做到多大的官儿也是那样,总少不了风花雪月那一套,他极是和蔼地道,“这个我并不反对,但总算到家了,得先歇歇吧?”

    高审行确信,高峻无论如何是不敢跑来见自己的。

    但要是他派个刘敦行过来的话,不论别人怎么想,反正他高审行一定感觉自己在黔州左支右绌、得别人帮忙了。若是再让人拿起半副钦差的架子,那他的日子就更不好过。

    但苏殷来黔州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高审行看得出,他这个八儿媳很懂些轻重、找得准自己的位置。

    那么,将来黔州抗住了旱情,功劳也出不去高府。即使抗不住、天时如此谁奈它何!

    正说着,进来一位女护卫,正是热伊汗古丽,她进来、先对刺史和崔夫人行礼,然后附在苏殷的耳边低语了两句。

    高审行看到苏殷对女护卫点头,并叮嘱道,“你这就让他去吧,再叫他注意些总牧监的交待、莫在人前声张……”

 第872章 满脸泪痕

    高审行见她们说得神秘,不知道是什么机要事,但又不便问。(全本小说网,https://。)

    看看天色已到晚饭光景,高刺史连忙安排府中操办家宴。而且,他还大度地说,“我们一家人难得在黔州相聚,你们莫要拘谨。”

    得到了刺史大人的允许,丽容和苏殷的面前也摆上了酒杯。

    高审行心情很好,想到了苏亶提到的刘洎失势一事,便询问西州的详细。

    丽容和苏殷一五一十的告诉出来,高审行边听、边点头,“峻儿如此,倒是有些胆量……不过他这次总有些撞大运的意思……事先也不与我通气,还是年轻啊!”

    苏殷听了,连连说是,“父亲大人,家里这些人倒没怎么担心过,知道他凡事是有分寸的……而且得知中庶子事发后,他也没有为难刘司马,文水县去的二人都已安置了官职。”

    这个倒是出乎高审行的意料,因为高峻所为不合官场上的规矩。谁都知道个树倒猢狲散、斩草除根的道理,偏偏他就不知道,这也太想一出是一出了!

    反正结局有利,高审行就不再说,也不想对高峻做什么评论,又问她,对于出任西州长史、却与司马刘敦行一般品级怎么看。

    苏殷道,“总是我能力上有着欠缺、够不上那个品阶,即使是眼下的品阶也从未想过要!能替峻张罗些西州琐碎之事、让他腾出手来办些大事,也就知足了!”

    苏殷的应对让高审行挑不出什么毛病,崔夫人听了也认可。

    随后高审行还问起柳玉如被封为国夫人的来龙去脉,丽容道,“父亲大人,柳姐姐对这个国夫人似乎不大感兴趣,还不许我们在家里提这个‘国夫人’。”

    高审行惊讶地问道,“怎么,难道她还嫌这个封号低了?”

    苏殷要解释,但听丽容先说,“这个谁知道呢!不过我们其他几人各得了县君,已经很感知足了……”

    高审行叹道,“唉,峻儿惯得她有些时候太过任性,人好倒好,但离着一位大都督夫人的身份尚有欠缺……比如上次在山阳镇,她自请出门的事我们也听说了……”夫人崔氏以目示意他。

    他忽然想到这事正与苏殷有关,于是再说道,“陛下不但不计较、反而再封她国夫人!我们做臣子的愚昧,真是猜也猜不透陛下圣意!”

    苏殷岔开话,说起了谢金莲和思晴吃饭抢醋的事,崔氏问,“难道又没有一个人喜欢辣的?”

    高审行不便听她们谈论此事,又想起这些天一次也没到吕氏那里去过,内心里几乎一刻也不愿意再耽搁、更要在两位儿媳的面前表现勤政,便起身道,“你们好好聊,我再去忙些事!”

    此时天色没有黑透,高审行出府上马,只带几名护卫往都濡县驰去。

    都濡县。

    县令李引在崔颖走后,中午吃饭时便给丫环准备了饭。崔颖说是回去取树苗,但一直到天晚也没回来。

    他只好将丫环送回到县衙她们主仆的住处去、再将自己隔院那个女子叫来与丫环作伴,然后骑上马在四门巡视一遍也就打算休息了。

    等最后巡到西城门,天光已到了闭城时分。门官向县令大人禀报,说城下有个陌生人一身戎装非要进城,又没个过所,让他走都不走。

    李引上城,借着城头的灯光往城外看,见一人骑马、身着皮甲十分熟悉,是天山牧护牧队的装束。

    这让李引大为奇怪,对下问道,“你是何人,来自何处?”

    陈赡选了个天将黑的时候与苏长史请示,得到允许后,便将鸽笼交与女护卫、计划着到家时正好进城,总该人不知鬼不觉了。

    但他又因为天黑,想要穿着皮甲回去,好让妻子有个惊喜。此时见城上问,他记着高总牧监的嘱咐,不敢亮明身份。

    但他不知李引已从皮甲上看出他来自何方,随后县令吩咐门官道,“哦,本官认得此人,放他进来吧。”

    陈赡来不及道谢,催马进城、直往街里驰去。李引有些奇怪。

    虽说与妻子吕氏一别近四个月,但在陈赡心里,却像是四年一般,估计连她都想不到自己能这么快就赶回来吧。

    街上人迹已无,陈赡尽量放慢动静,下马牵着入巷,但蹄声在寂静的夜里仍是十分清脆。他看到自家的院门已经关了,便上前敲打。

    不一会儿,院中有了动静,有脚步声轻轻地朝院门处走来。他先不说自己是谁,就想看看她猛听是自己时惊喜的样子。

    陈赡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猜测她一定有些惊疑不定地问“哪个”,而他要不要编个瞎话逗她。但门却悄悄地开了,院子里没有灯光。

    他听妻子轻声道,“大人……”

    她猛然停住,呆呆地站在原地,陈赡也愣住了。

    她听着的马蹄声停在院门外,而往常刺史总是天黑后徒步走过来的。她本想让他不必这样大声儿,但眼前这人!!

    “你听到敲门声连灯都不掌、人都不问,便自顾开门,想来我不在家的日子里,你是平安滋润得很了!”陈赡冷冷说道。

    他万念俱灰,感觉一路由西州赶来、时时刻刻念着这人有些不值!

    为了她杀个狗县令更是不值了!

    “不知你这么快开门,期待的是哪位大人!”陈赡问,“该不是我吧!我猜一定不是我了,因为六年内我是回不来的!”

    吕氏不说话,就站在院门内嘤嘤而泣,站也站不住的样子。陈赡不去扶他,扭身欲走,却被她一把拉住,“你听我说……”

    “想让我再去杀一人么?!”陈赡悲愤欲绝,他看到在夜色之中的院门外,不知何时又站了一人,身上穿着县令的袍服。

    陈赡怒吼一声、大声咒骂着挥拳朝这人砸去,却被他脚下微晃灵敏地闪开,陈赡恨自己来时只顾着不惹人注目、没有带着长刀回来。但这不影响他拼命,她所呼唤的那位“大人”一定又是这个该杀的县令了!

    来人促不及防,被他逼到街上去,但三招两势后,陈赡即被那人锁住。县令低声对他道,“你好大胆,从天山牧偷回都濡,想让谁都知道么!在下都濡县县令李引,不想把事闹大,就乖乖进去,我与你细说!”

    陈赡被人家一语道破身份先是一惊,再听他的话便不再相拼,但口中低声骂着,“狗官!”抬脚往院中去。

    屋中点起了灯,吕氏已是满脸泪痕、一个字也说不出。

 第873章 叫的是我

    李县令道,“在下都濡县县令李引,你敢穿着天山牧的皮甲招摇进城,当真以为天山牧没人敢惹了?”

    陈赡忿而不语,对李引怒目而视。//全本小说网,HTTPS://。)//

    李引道,“本官与天山牧总牧监、西州大都督、丝路督监高大人是个故交,因而方才在城上见了你,才放你进来。若本官心中有鬼,怎么会让你进城!”

    陈赡道,“你怎知我是到这里来的?”

    李引道,“且不说高总牧监已经飞鸽传书与我,说你将潜回来。是他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