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285章

大唐马王爷-第285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子一久,与柳伯余混得熟悉了,柳伯余偶尔也对苏五说起他对侯将军的看法。柳伯余说侯将军是个很少见的将领,他思维独特、常常能够出奇制胜,唐军中没有几个将领能够比的上,而且直爽,不以地位看人……

    而苏五知道,侯将军一定也对柳伯余评价极好。

    柳伯余说过,他看得出侯将军对乌蹄赤免极为喜爱,将军爱宝马这是谁都理解的,但是听柳伯余讲了此马的来历之后,侯将军连一次口都没开过。

    柳玉如静静地听着,她就是在那一年被父亲送到侯君集的府上陪伴侯夫人的。

    开战之时,李靖听从了侯将军的建议,兵出南、北两道夺占大非川,截断吐谷浑军的退路。而侯君集、李道宗两军一前一后同出南道。出发时,苏五亲眼见到柳将军与他的一位挚友意外重逢。

    “这位挚友一定是李弥吧?”柳玉如紧紧地伏在高峻的胸膛上轻声问道。

    “当时我在吐火罗也有随口问苏五,这位柳将军的朋友姓甚名谁,但苏五说自己是个马夫,时间又那么紧迫,他是不便详细询问的,不过柳将军的这位朋友就随同侯将军的大队一起行动了。”

    高峻说,“虽然苏五没说那人姓名,但是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看,那人必是李弥无疑!”

    因为在鄂州的时候,江夏王曾经对高峻说起过李弥。江夏王说过,在那次出征时是李弥自请单独随侯将军行动的。

    柳玉如的手紧紧抓着高峻的衬衣,难掩内心的紧张,她轻声问道,“他一定说了我父亲离世的经过!”

 第452章 乌蹄赤兔

    李靖依侯君集之计,自与薛万彻、李大亮分兵北道,而侯君集与李道宗出南道,唐军只留一部人马在正面吸引吐谷浑军。全本小说网,HTTPS://。.COm;柳伯余肯定是要随侯将军行动了,因而苏五也在南道军中行动。

    苏五以前只是听说,而现在才真正亲眼看到了柳将军是如何打仗不要命的。柳伯余自请被侯君集将军编入前锋部队领军,他说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一位属下、又是朋友,就该担当最危险的任务。

    侯将军要选在这里全歼吐谷浑军,是因为在大非川以东地面上,唐军还能勉强适应高山气候。一旦过了大非川再往西,唐军中那些常年生活在平原的军士们就战力全失了,轻者浑身乏力、重者呕吐、昏厥,就不必说与敌拼杀了。

    而吐谷浑与吐蕃是甥舅之国,在军士装束、行军方式上都极为相近。他们的行动速度虽然及不上唐军,但是由于常年在高山地带生活,对于山中瘴疠、风霜明显要比唐军适应得多。而且吐欲浑普通军士也头戴遮面铁盔,只留下两只眼睛,身上的牦牛皮甲更是轻便又坚固,唐军中的箭支离远了根本奈何不了他们。

    唐军在双方的遭遇中要想取胜,最好的方法就是近战,抓住他们行动不利索的弱点以灵活制敌。而最趁手的兵器不是刀剑,而是锤、棍之类。他们的头盔能防刀剑,却最怕重击。而柳将军的兵器就是一条浑铁大棍。

    第一仗就发生在逻真谷,柳将军一马当先,乌蹄赤兔脚力强健,驼着柳将军于敌军人马丛之中穿进穿出,敌军遇之披靡,想追柳将军又追不上。敌军带队的头领被柳伯余一棍砸中后脑死尸摔于马下,吐谷浑军顿时一阵大乱,随即被柳将军部下全部歼灭。

    等侯将军赶到的时候,柳伯余所部已经前突至另一处险要地带,那个地方叫作“汉哭山”,只听这个名字便能猜想到那里气候的恶劣。那里盛夏降霜,山多积雪,人马行在上边如行空虚、头重脚轻,奔跑过力便气喘不匀、使不上力气。

    柳将军对手下说,“此战贵在速决,不能久耗,我们只有一鼓作气拼力杀敌,不胜便只有死。”众人在他的鼓动下人人奋勇,也不呐喊,只是拼着命的往敌群里冲去,待到一战歼敌,这些人累得动都不想动了。

    “为什么不胜就只有死呢?”柳玉如轻声问。

    “因为唐军在那样的地势上远不比吐谷浑军适应,吐谷浑军倒是希望多与唐军周旋,柳伯父看到了这一点,知道唐军只有一次机会,而且很快就会力量枯竭,那时形势就对吐谷浑军有利了!”

    因为吐谷浑军正是倚仗着大非川有路可退,因而大部人马还在与唐军正面队伍对峙着。所以这两场全歼敌军的战斗就显得极为关键。两仗之后敌军没有一人漏网报信,使奇袭大非川的南道唐军才得以继续隐蔽行动。

    侯将军说要为柳伯余请功,因为以他的战绩远出一位正九品上阶的仁勇校尉之能。他要给他更大的荣耀,他问柳将军,“一仗两阶都不过分,正八品上阶的宣节校尉如何?”

    如果侯将军说话算话,那么柳伯余就会由正九品上阶越过从八品下、从八品上、正八品下阶连升四级,柳将军当然高兴了。

    “怎么没有李弥的消息,这时他在哪里?”樊莺轻声问道。

    苏五说,在逻真谷、汉哭山两场恶仗之后,柳伯余的这位好朋友就出现在先头军队中了,他与柳将军一同行动,并肩战斗。在接下来几场与小股吐谷浑散兵游勇的遭遇中,战事就没有多么的凶险,大军进击的速度也快了好多。

    此后,一直到六月,柳将军都和他的这位好友在一起,他们频与虏遇,胜仗连连,在侯将军的大队前开道破敌,转战两千余里。而前方远远眺望便是积玉山,黄河的源头就在那里。

    大非川已非唐军莫数!

    而柳将军在胜利在望时倒下了。

    “是谁?是谁伤到了我的父亲?”柳玉如哽咽起来,“不是说在逻真谷、汉哭山之后已经没有大股的敌军了么?怎么会这样?!”

    高峻说,“这就是我在丹凤镇两次想要对你说的。那时我虽然不大明确是怎么回事,但仍然有个判断。崔夫人在西州一见到你,便对你恶狠狠的百般刁难,一开始我以为只是由于贞观十五年正月时,你与她在长安街头的不快引起的。但是我觉着以她这时的身份,如此的失态是不应该的。那件事只有你知她知,乍见你之下,她至少该先假装不认识你才是正理,而不是一见面当时就发作。”

    “再结合着柳中县旅馆中她一见炭火时的失常表现——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说起她已故丈夫的坐骑,并要不惜千金买下炭火。那么除非有一种可能,”

    “峻,是什么可能?”

    “那就是崔夫人认为,柳伯父的死是侯君集的原凶!”

    柳玉如原本就抓在高峻胸前的手更是狠命地抓住不放,这怎么可能?!两个人是这样的挚交好友,父亲又这样卖死力作战,侯君集也说要为他请功超拔他的,这怎么可能?

    如果侯君集是这样的阴险人物,那么父亲在与他相交几年之后,出征前怎么会放心将女儿托付到侯的府中?

    柳玉如是不信的,她不信侯君集会是这样的人。因为她曾经亲眼看到侯将军伏在夫人的身上失声痛哭、悲痛欲绝的样子。

    还有他对自己的宽容忍让,现在看他那时的不理不睬、以及给她的有名无实的身份,都是他对侯夫人感情至深的表现。难道是愧疚之心在做怪?

    侯君集喜欢乌蹄赤兔、要拥有乌蹄赤兔是仅有的理由,但是以二人的关系,他只管对父亲开口便是。

    高峻道,“苏五发现柳伯父中箭的时候,柳伯父已经奄奄一息,柳伯父只说了一句‘乌蹄赤兔马……给侯将军!’便离世了。”

    高峻接着说,“我从乙毗咄陆部回来的一路上还在怀疑侯将军,柳伯父的遗言可以理解为他要把心爱之马送与好友,也可以理解为投其所好,以换取他对女儿的照顾。因而我不确定,更不敢当时就对你说这件事。”

    “在丹凤镇你曾经想说的。”

    “直到在丹凤镇见到了你们,知道了伯父与李弥围绕着崔夫人的那些过往之事,我就更不相信自己之前的判断了,而且几乎就确定李弥的嫌疑很大。你们想一想,他为什么那么急切地想害你们姐妹?直到在鄂州见到了江夏王,我更不相信了。”

    “所以这时你才说出来?”樊莺问道。

    “是的,因为侯将军是我父亲,如果是他害死了柳伯父,那么我与你柳姐姐就全都完了!”柳玉如泪眼朦胧,她随着高峻的话想下去。是啊,如果是侯君集下黑手害了父亲,那么她和高峻怎么办?

    现在不是刚到西州,现在她已是他的人了,他就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柳玉如这时才感觉到自己抓住高峻胸口的手已经很疼很疼,指甲都嵌进了掌肉里似的。

    如果,假如,侯君集是凶手的话,她能放手高峻吗?

 第453章 日有食之

    她不要命地抓着高峻胸前的衣襟,身子轻飘飘的找不到归属,像是悬在云端,飘浮不定,她怕一撒手就再也抓不回来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在夜色中,父亲柳伯余满面笑容地脸庞浮现在她的眼前,他还是那个样子。看到柳玉如身边的人后,父亲瞬间变色,指着他问道,“女儿,怎么是他呢?”

    “不该是他吗?父亲?”柳玉如从父亲的表情上探察到了一个她不愿意接受的谜底,下意识地扭脸,看向手中抓着的人。

    那是一张早已因为高峻的出现而淡化了的面孔,她吓得撒开手,那人立刻被一阵狂风吹走。但是,她又忽然确认那是高峻,慌忙再伸手去捞,却离得远了再也捞不到。她不顾父亲在面前,失声哭了出来。

    高峻和樊莺被柳玉如的啜泣惊醒,天光微亮了,晨风强劲,撼动着三人栖身的大树不住地摇摆。高峻推醒了她,看到她的脸上还挂着泪痕,“你做梦了!”

    柳玉如定了定眼神,看到人还都在这里,于是就有些不好意思。她点点头,对高峻说,“我梦到了父亲,他好象要对我说,害他的是……是……”

    “是侯君集是不是?”高峻爱怜地扭头看着她。

    樊莺道,“姐姐,我知道,梦都是反的,这只说明你心里最不想要的答案就是这个。你是不是担心刚刚到手的好日子会飞掉啊?”

    柳玉如让樊莺说中了心事,梦境还有些清晰,她回想起自己在梦中极力去抓高峻的表现,不得不承认樊莺说得很对。不过现在什么事都没有了,那只是个梦而已。

    她不知道从哪里涌上来的快活,对另两人道,“我们快些下去吧,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呢,要去办了雅州的事、然后我们还得赶回西州家里去。”

    高峻挟了柳玉如从树上跳下来,柳玉如嘀咕道,“我越发不信丽容是自己跳下来的了。”

    高峻并不理会她的嘀咕,大致辩认了一下夜里看到有灯火的方位,然后整理马匹,三人往乱树丛生的山坡下摸索而行。

    高峻夜里看到有灯火的方向现在看起来并不像有人居住的样子,但他坚信只要往那个方向走,一定会找到个人家问问路的。

    他们慢慢地下到了山脚下,这里是一小片平展的山间洼地,四周被浓郁的树木遮挡着。迷失方向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形——当你过久地专注于脚下的坑洼时,再抬头看觉着哪里都相似。

    他们已经在山中转悠了两个时辰,还是看不到一条像样子的山路。樊莺道,“师兄,你晚上看到的是不是鬼火?”这样一说连她自己都怕了起来,连声说,“呸呸呸!鬼火都是成片的。”本来是为自己的话作个解释,想不到更怕起来。

    她的话音刚落,天色忽然一暗,像有只大手猛地拉下了一张维幕。再看太阳已经被什么东西挡住半边,只露出了弯弯的一道牙边儿。它在慢慢地消失,在三人仰头的呆望中隐去了身影。

    四周的山峦笼罩在一片昏朦之中,不似深夜那样漆黑,天与地都被装在了一只黑色的瓶子里,柳玉如喃喃地说道,“不要大惊小怪……侯夫人曾经对我讲过的,这是日食,一会儿就过去了。”高峻看她在昏暗中的身影只有个大致的轮廓,而她的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塞到了自己的手中来。

    樊莺叫起来,“师兄你快看,灯光!”

    就在离他们不远处,树丛中再次显现出一点灯火。

    就在高峻三人在黑暗中摸索的时候,在汉江江面一条南下的大船上,船头站立的一个人的身影也恰好被日食的黑幕所遮掩。

    船上的艄公大声惊叹道,“李大人,日食可不常见,小人记得只是在贞观九年闰四月的时候出现过一次,那时候有人占卜说有边兵,果然在鄯州和吐谷浑正在发生着大战……”

    李弥摸着黑,小心地从船头走回到舱里。他听了艄公的话不以为然,因为鄯州大战在九年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