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284章

大唐马王爷-第284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李绅魂不守舍而高峻满不在乎的样子,柳玉如却不能不多想,于是时不时地一盆冷水兜头泼下来,不时说起她“爹”如何在意小女儿,官不上三品根本不要考虑。她悄悄告诉樊莺,以后的路上不要与李绅说话。

    就这样,五个人走走停停,谈天说地各怀心事,由岳州至荆州四百八十里路竟然走了十来天,每天五十里的样子。李绅十万火急的报信之旅越来越像是游山玩水了。

    剑南以东,巴山、娄山似一道门户,一南一北连绵数百里,江水由两山之间奔腾而出,峡谷间的涛声数十里之外都能听得到。荆州城西靠大山,东向平川,紧扼着长江峡口。

    高峻站在江边上,看到荆州城远远在望,而由万州、归州、峡州砍伐下来、沿江漂流而下的巨大圆木,在波涛间起伏着顺流而下。

    他算计着,这些木材用不到两天的时间便能漂到沔、鄂两州。心说只要造船大事不被影响,自己就算犯着恶心看一看李绅自作多情的样子也没什么了。

    柳玉如和樊莺此时故意拖到众人的后边,姐妹两人望着远处雾霭中的群山指指点点,游兴未尽,似乎不把“拖”字诀发挥到极致就不会罢休。有时还要前边的人停下来耐心的等她们一阵才行。

    高峻不想引起李绅的怀疑,就对他们道,“二位大人,依在下看天色尚早,荆州我们就不去了,不能因为我们过分耽误了两位大人的正事,我们直接进山如何?”

 第450章 深山迷路

    李绅连声说好,说只要两位李小姐吃得消就不必去荆州落脚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于是,一行五人在山道上打马飞奔,速度加快了不少。山势越来越高,地形越来越复杂,茂密的山林遮蔽了蜿延的山道。

    众人下马坐在路边休息。山林中的野果正在熟透的季节,挂在树丛中随风隐现。柳玉如和樊莺跑过去采摘,并带回来给众人吃。

    高峻接过柳玉如递过来的果子,一边吃一边夸赞道,“夫人,你的骑术越来越好了,我刚学骑马那会儿都没夫人骑的好!如果感觉累了我们就多歇一会儿。”樊莺也由衷地夸奖她骑得好。

    李绅拿起一枚,感觉果子上还残留着李家小姐手上的清香味道,咬一口竟然觉着连旅途的劳累都减轻了不少。再上马时,李绅有意在李家小姐的面前显示自己的骑术,与王问臣一马当先跑在最前面,很快就拐过弯道不见了踪影。

    李绅跑了一阵子,忽然发觉高公子三人并未跟上来,便与王问臣下马等待。可是左等不见人、右等还不见人。

    眼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李绅焦急地埋怨道,“我说是欲速则不达,你偏偏跑得这样急!你看看把李小姐都跑丢了!”

    王县丞忍气吞声不与他计较,只好说,“也许他们是走不惯山道迷路了。我们且等上一等。若是再不来,是不是我们再返回去接应一下子?”

    李绅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山道寂静、那一男二女的影子一丝都不见。

    而高峻、柳玉如和樊莺三人一开始时是故意的躲开李绅、王问臣,看他们争先恐后打马飞驰,便瞅个时机拨马拐上了岔道。高峻看李绅懒鱼上钩的样子,就想试他一试,看他来不来找。

    高峻想,如果他们三个一味的在路上拖拉慢行,可能会引起李绅的怀疑,因而才提议越过荆州连续赶路,但是不表明路上不玩些花活。如果李绅真找回来,就说被他们落在后边迷路了。

    但是山中之路却不似平原大漠,一望多少里出去了。看似一座小小山包,在山道上跑出去便连绵不断、视野又受到阻挡,三人不知这一阵子到了哪里。往前后看看只有崇山峻岭、峰峦叠嶂,有些地方更是树木阴郁一片昏暗景象。

    柳玉如在马上回头望了望,“峻,我们别真的扔下他们,该问的还没问清楚呢!要不我们回去找找看?”

    高峻根本不担心,笑道,“你还看不出来么,李绅小子做着梦要做凉州刺史的乘龙快婿呢,有樊莺在这里,就是把这小子扔到东海里他也能找回来的。高某对三夫人的姿色还是极有信心的。”

    樊莺在边上听师兄和柳姐姐虽然说的是李绅,但是话里话外都是在说自己,她知道师兄说的不是假话,家中这些女子们都算到一起,虽说各具姿色,但是真能与自己一比的也就是柳姐姐。她拽拽衣袖问,“师兄,思晴的肤色果真有那样大的变化?”

    这句跳跃性极大的问话樊莺自已不觉得如何,但是高峻和柳玉如都听出来了。高峻道,“变化极大,简直脱胎换骨,我估计连思摩见了都要认不出来。”

    樊莺又问,“那她与婉清、崔嫣姐姐比又如何?”

    “简直不分上下了!”高峻说着有心逗她一逗,“但是比起你们两个天仙还差上些许,要知道天仙是不常有的,只要她们不与天仙比较,那么在人间是没有敌手的了。”

    樊莺终于意识过来,自己这番话已经让那二人看到了她心头所想,但心里仍然美滋滋的,“谁知道你当了思晴那些人又怎么说,会不会又倒过来!”

    高峻忙对天发誓,说的不敢的半点虚假。

    三人说说笑笑,山路竟是越走越狭窄,后来过了山顶连路都没有了。高峻这才下了马四下里张望,转了一圈儿都辩不清东西南北,回来时连从哪里走过来的都不知道了。

    他们在山里转悠了小半日,眼看着天色渐渐昏暗下来,仍是不辩出路。他们砍了松枝做成火把,深一脚浅一脚地拉马前行。

    最后只能依着老法子,要找棵高大粗壮的老树,在树上做窝过夜。樊莺和柳玉如都没有过这样的树上宿营的经历,此时就觉得有些期待和好奇。看着高峻找了棵大树飞身上去,在树上一边用乌刀砍削树枝一边说,“头一回去白杨河,我就是这样把丽容放在了营地外的大树上的。”

    柳玉如要说话,樊莺用手一拉她袖子,在树底下问,“呀,把她一个姑娘家放在营地外的大树上过夜,四下里黑灯瞎火的,你们在营地里就不怕她害怕?”

    高峻在树上说,“哪会,营地里一整夜都在四下里埋伏着要与古屯城打架,她在树上最安全,又怕些什么!”

    柳玉如听樊莺问得自然,而高峻在树上正忙着打造窝棚,回答也是不走心。那么他说的该不会有错。以前丽容刚到家的时候,她也怀疑过高峻与她事先有过什么事情,这样看来是冤枉他了。

    他们又在山石后割些柔软的茅草垫上,樊莺先上去,然后高峻一挟柳玉如飞身上树。树上坐了三个人有些摇晃,柳玉如问,“那时丽容妹妹上树,该不会这样容易吧?”

    这次高峻就察觉到她问话的用意,反正夜幕深沉也看不清彼此脸上的表情,他说,“当时我忙着四处布置,后来才听牧子们说,一开始丽容怎么都上不去,是他们先上去个人,用绳子拉上去的。”

    正在得意回复的不着破绽,樊莺又问,“这样高的树,不知她是怎么下来。”

    高峻道,“下树可是千真万确,她坐着往树下就跳,要不是我用乌刀刀鞘托她一下,就要坐到地下了!”

    柳玉如问,“下树千真万确……就是说……上树不是千真万确的喽?”

    高峻想不到她在这里等着,一时语吃嘻嘻而笑,“为嘛不早问问丽容,却憋到这么远的地方问我。”柳玉如和樊莺道,“我们怎么问她呢?她一定会说是抱上树的,我们信谁?先问过了你再回去对证。”

    高峻翻了翻眼睛往后舒服地躺下,管她们以后如何对证,此时先睡觉再说。躺下来时,透过浓密的树枝、树叶的间隙,他忽然看到在极远处的山洼里有一点闪烁的灯火,似是有个人家。

    不过离着太远,现在赶过去也不大容易。他招呼二人道,“夜里凉,你们靠紧些。”

 第451章 一个马夫

    柳玉如、樊莺二人听话地凑过来,三个人在树上挤在一起取暖。/全本小说网/https://。/他们到达鄂州时就已近十月底了,此时山中小风乍起,秋叶婆娑更添凉意。好在这棵大树正在背风之处,又有两个女子紧紧倚靠着,不一会儿高峻就感觉暖和起来,如帖着两座火炉相妨。

    高峻把自己的袍子脱下来往三人身上一盖,“反正夜里也无事做,樊莺不是外人,不如我就说一说柳伯父吧,这都是我在吐火罗苏五那里听来的。”

    柳玉如连忙说好,关于父亲柳伯余的下落柳玉如一直都想知道,上一次在丹凤镇的悬崖边高峻曾经想过要说,但是事情一多就耽搁下来,直到现在才又说起。

    樊莺已经对柳玉如说起过自己的身世,此时听了也凝聚精神要好好听一听。樊莺问道,“这个苏五是什么来路?”

    高峻道,苏五就是贞观九年之后才脱离的唐军,眼下他和兄弟、妹妹都在吐火罗生活。我曾问过他为什么跑到了那么远的地方去,他也不说,但是估计是受了什么刺激。

    柳玉如问,“他是怎么想起和你说起的这些?”

    高峻说,都是因为炭火。你们都知道炭火这匹马不是谁都能够靠近的,除了我、还有你们这些家中女人之外,其他的人是不敢随便碰它的。但是在吐火罗休整的时候,我却意外地发现,这个苏五就敢掰开炭火的嘴数它的牙齿,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是有些奇怪,你快说。”樊莺催促道。

    高峻道,“当时没等我问,苏五就说,炭火和他在鄯州认识的一个人所骑的马很相似,几乎哪里都像。他告诉我说,那人叫柳伯余,骑的一匹马叫做乌蹄赤兔。”

    他一开口讲,就感觉到柳玉如的身子绷得紧紧的,这都是因为紧张所致。高峻轻轻抚着她的后背让她放松,并且声音低低的,把从苏五那里听来的、有关柳伯余的事情从头讲了起来,三个人仿佛回到了九年鄯州西部山区的战场之上。

    苏五原来只是个普通军士,若放在一般情况下,他是不可能与柳伯余产生什么交集的。因为在贞观九年的时候,不到三十岁的柳伯余已经是正九品上阶的仁勇校尉,属于唐军里的中、下级将领。

    据苏五说早在鄯州大战四年前、也就是贞观五年时柳伯余就受到了侯君集将军的赏识。那时柳伯余只侯将军手下一员偏将的传令兵,别人要五天能够送到的军情,柳伯余只要三天、甚至时间更短就能送达。

    在不久的一次作战中,正是由于他送信及时,使援军及时到达,才避免了唐军的重大损失。这个人立刻引起了侯君集的注意,将他从那员偏将的手下调到了自己的身边。

    一个小兵能得到主将的青睐,这在一般人想都不要想。有人说柳伯余的运气都是他的那匹乌蹄赤兔马带来的。此马跑起来风驰电挚,没有什么马能追得上。

    其实柳伯余作战十分的勇敢,每次战斗都豁得出性命。只要主将有令,即便面对数倍于已的敌军,他也会眉头都不皱地冲上去。

    苏五能到柳伯余的身边也是因为乌蹄赤兔。

    贞观九年三月,大唐皇帝下诏讨吐谷浑:“地不远千里,众不盈一万,肆情拒命,抗衡上国。训导积年,凶顽未改……命李靖讨吐谷浑,以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

    大军在鄯州集结,苏五就在其中。

    侯将军忽然在军中下令,为仁勇校尉选马夫一人。这倒是个新鲜事情,不是将领的马匹不该有马夫来侍候,在军中挑个人来喂马极为正常。但是由行军总管来下令为一名中下级的将官选马夫就引起了苏五的注意。

    对于一名小兵来说,行军作战危险无比。但若是给将官喂马的话,危险肯定小得多。苏五的祖上一直与马打交道,他得到消息后就去报名。得知他们要侍候的就是这匹乌蹄赤兔,这匹马脚程快就不用说了,脾气也大的很,已经踢伤了五、六个马夫了。

    苏五上去一试立刻就被选上了,因为这匹赤兔马很给他面子,一次蹶子也不蹽,在苏五的面前乖得很。

    由此,苏五才得知柳伯余与侯将军的关系。他们的地位相差着十万八千里,一个是一名校尉、而另一个却是行军总管、军中的主帅,但两个人却是情同手足的兄弟。

    行军打仗之余,侯君集与柳伯余两个人几乎时时在一起,他们一起猜拳行令、为着一个手势争的胜负的脸红脖子粗,喝起酒来没大没小,也难怪侯将军会为选他的一个马夫下这么大的功夫。

    日子一久,与柳伯余混得熟悉了,柳伯余偶尔也对苏五说起他对侯将军的看法。柳伯余说侯将军是个很少见的将领,他思维独特、常常能够出奇制胜,唐军中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