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210章

大唐马王爷-第210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态度上不大明朗,但是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就比高审行乃至高岷强得多了,他们在此事上只知掣肘,尤其是高岷和高畅这对亲兄妹,对待高峻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因而,她在鄯州陪起高畅来,也是尽心尽意。

 第314章 终见消息

    西州郭都督终于间接地接到了高峻的消息。全本小说网;HTTPS://。.COm;这个消息不是高峻送回来的,而是来自于高峻的对手、严格说也不是高峻的对手,而是高峻的具体对手所在集团的代表——阿史那欲谷可汗。

    这是一封措辞强硬、但还没有丧失了必要的行文礼节的信件。信是直接对着西州的。信上说:在乙毗咄陆部所属玄池地域,发现一股举着“大唐天山牧”旗子的牧马人,约三百人,他们与当地牧民在牧草草场的划分上发生争吵,双方产生龌龊,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信中说,当地牧民被天山牧的人打死五百人,马匹也悉数被抢。这一事件与双方一向和睦的关系相左。

    阿史那欲谷说,此事已经引起了民愤,乙毗咄陆部被迫集结军力,以做防范,为不致天山牧有什么损失,希望西州府对天山牧野外放牧人等严加督责。

    这样的语气充满了极度的不满,把所有的不是都推到了天山牧这边来,而且其中的威胁意味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郭孝恪的脾气可不吃这一套,他在焉耆看到了罗得刀转来的这封信,二话没说,又往白杨牧方向派出了五百正规的人马。他也看出来了,高峻这三百人这是正式在乙毗咄陆部的地盘上露面了。

    而且,郭孝恪也明白了高峻带着三十匹马去放牧的用意。他哪是去放牧,就是成心去找矛盾去了。

    虽然阿史那欲谷说得语气不善,但是郭都督看得出第一回合高峻占了便宜,而且还给郭都督应对此事留下了余地。

    这不是两国的龌龊,只是两群牧马人为了争夺草场而闹出的矛盾。虽然高峻三百人打死对方五百人的事情有些不大可信,但他占了大便宜是一定的。打架斗殴嘛,怎么可能温文尔雅?郭孝恪在往白杨河增加了力量之后,又过了两天,才不卑不亢地回了一封信。

    郭孝恪在信里表示对此事十分的重视,一定会想方设法,要求天山牧的野牧人员对当地牧民有尊有让,不能来硬的。但是因为西州无法联系到天山牧的野牧人员,还烦请阿史那欲谷可汗尽量与天山牧的野牧人员进行接触,代为转达西州的意见。

    郭孝恪也真够气人的,又把球一脚踢了回去,心说高峻找你们还找不着,那你们送上去商量,看能不能与这小子商量得通。

    郭孝恪看了地图,在上边找到了玄池的位置,猜测高峻这些人是怎么到的那里。

    在白杨河牧场的正北方约六百里,有一条流向乙毗咄陆部方向的河——齐斯河。此河由高而低,顺着险峻的山势流到了大山的西边,注入一片湖泊,那面湖泊便是玄池。

    齐斯河的源头处有西州刚刚建立的一座守捉,这里易守难攻,属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山外的人想从这里进来绝不容易,而高峻的马队要想从此处出去也不大可能。

    那么高峻这些人是从哪里到达的玄池呢?郭孝恪知道,高峻是带了人马向东走的,那么他只有向东、绕过最北部的阿尔泰山东部的余脉,从山的外围走了一个大大的弓背才会到达那里。

    这样一算,高峻的这些人竟然在短短的十来天里,跑了将近两千里路,怪不得到了这会才有他们的消息。郭孝恪知道,从白杨河到乙毗咄陆部的地盘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阿拉山口,二是齐斯河的河谷。他也没有想到高峻会从这里插进去。

    要知道,他们走的这条路可都是陌生的地域,以往唐军从没有在那里出现过,像这样一边摸路、一边跑路,就算是大唐最精锐的轻骑也绝不会比他们快上多少。郭都督有些莫名的兴奋,竟然急于想知道高峻现在到了哪里。

    他给阿史那欲谷的信刚刚送出,阿史那欲谷的第二封信就到了,简直有最后通牒的意思。信中说,天山牧的人穷凶极恶,将乙毗咄陆部一支前去调解的人马杀伤大部。

    他们掠走了全部的箭支,而其余收缴的军械,无论刀、枪,全不知被什么手法损毁,切得两三寸长一段一段的——连马鞍、马镫都切碎了。

    不但是这些,那些乙毗咄陆部的马匹又被掠夺殆尽,带不走的伤马被天山牧那些人杀了吃掉——而且还不好好吃,他们只吃马股及胸背处的好肉,而不好的马肉连同马骨扔的到处都是,招得野狼成群。

    阿史那欲谷可汗十分的震怒,已经调集大军,一部前去围剿那些强盗,另一部于阿拉山口集结,如果天山牧再这样下去,那么乙毗咄陆部绝不客气,要兵发西州。

    郭都督几乎都要气乐了,你马都让人抢了,还关心人家怎么吃法。他知道那些收缴来的刀枪都是被高峻的乌刀所损,郭都督自语道,高峻,高峻,你可真够损的,哪怕你切成一尺长,也好让人家拣回去做立帐篷的橛子!

    郭待诏也派人送信回来,说在阿拉山口外出现了大量的敌军,不过他和待封有把握拒敌于山口之外。郭都督严令不许出兵,要严防死守。交待完了,他认为有必要告诉高审行一声,叫他放心。

    都督离不开焉耆,便给高审行写了封信。没想到高审行立刻就追到焉耆来了,他以为是高峻单独与郭孝恪有联系,见到了郭孝恪之后,才看到了前后两封阿史那欲谷的信件。

    他魂不守舍地回到牧场村,一路上对郭都督浑不在意的态度有些不满,甚至认为高峻如此胡闹是得到了郭孝恪的默许。但是他是父亲,是高家在西州的操舵者,事情闹的不可收拾了他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而眼下便是收拾与不可收拾的边缘,他不得不给父亲通报此事,虽然免不了因此受到比上一次更严厉的苛责。他甚至在信中建议父亲向太子提议,暂时地停止高峻天山牧总牧监的职位。

    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一来万一高峻的乱子惹得大了,问题不会以天山牧的面目出现,事情可能会好处理一些。另外,高峻长期在外,他已经不能履行一个总牧监的职责。信发出后,他便静静地等待回音。

    他不知道高峻目前的动向,但是从阿史那欲谷的两封信里,已经让他闻到了对方极为不友善的气味。他暗想,自己与高峻是有仇的,不然他怎么会这样放肆,一点不服管教。他不但让自己难堪,还让整个高府难办。

    万一长安太子那里惊动了,他认识谁是高峻?他只认识高府!

    高审行一度恨恨地想,要是高峻让阿史那欲谷狠狠地教训一下,那是最好的。但是也不能教训得太惨,能打疼了他,再让他能逃回来最好,因为有崔嫣在这里。

    之后的很长时间,高审行都没有从郭都督那里得到什么信息。高审行不知道现在高峻怎么样了,这些人又到了什么地方、吃没吃亏。

 第315章 隐秘接近

    高峻果然是按着郭都督猜测的路线行进的。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这些人算上他、思晴、热伊汗古丽,不多不少三百零三人。高峻选择这样的路线是有他的考虑的,他倒要看看自己这么长的时间里训练出来的护牧队是个什么底色。

    最重要的一个,这些人得能跑,然后才是能打。到时候万一打不过,还得能跑得过对方。再者,三百护牧队当初他是分作两拨来练的,他要在路上再好好地把他们整合一下,把旗语、哨语都要统一让众人知晓。

    因而他选择了这样的一条路。

    一开始的时候,他的这些人日夜兼程,一边跑一边挥着白底黑字的“大唐天山牧”的大旗,把几种应敌的阵型来回的变幻。在偶尔路遇的、不知归属于哪个部落的牧群吃惊的注视下,像一阵风似地刮过去。

    后来在接近乙毗咄陆部地界的时候,白天的时候他们便找个僻静、隐蔽的地方休息。这里大山连绵起伏,不缺少树木葱郁阴凉的地方。高峻便重点再操练一下护牧队个人的战斗技能。并且制定了应急的变通办法。

    比如,万一有人受伤了怎么办?高大人说,刀手受伤就变做弩手,弓弩手轻伤不算,如果伤到连快发的连弩都举不动,那你就拿着鞭子,赶着抢到的马送回白杨牧去,然后人也别回来了,就在牧场里养伤。

    高大人说,这次出来,不抢些马回去,都不好意思回去见人。

    有人问,“高大人,万一有人伤到连鞭子都拿不动了怎么办?”

    高大人说,你给我住嘴,我们是打人来了,不是让人打的。再说打架又不是打铁,我们又不是铁砧子,打不过了你不会跑?要是出现了重伤,我们也不要在这里晃荡了,趁早滚回去。

    不过他说,跑也不能乱跑,要看旗语。再跑也不能撒了鸭子,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阵型,总之不能让弓弩手脱离了刀手的保护。

    都讲好了,高大人又看热伊汗古丽的箭法和刀法,她这段的老师是苏托儿。看了她的箭,高大人认可,但是看她耍了高大人给她新打的那把长刀之后,高大人一个劲儿地摇头。

    他对她说,“什么……古丽,你这不行,要知道骑兵对决全在一闪的功夫,骑兵的刀法与两个人比划是不一样的。”

    他说,你的刺这一势不要多用,尤其在马上不能成了习惯。要知道两批马队对冲,就算你一刀扎上一个,如果拔刀不及,像你这样的腕力,对方马往后一跑,十有七八刀就脱手了。接下来又有敌人向你冲过来,你怎么办?空着手让人砍?

    高大人指点她道,“另外你的目标不能只是对方的人,他连人带马那么大的目标,你眼界为什么这样窄呢?你砍伤他一条马腿就有可能让他自己掀下去了。砍马腿不方便,你砍他马头、马屁股都是一样。”

    热伊汗古丽听着高大人的指点一个劲儿地点头,高大人也对所有的手下说,“力气大,就大刀阔斧,力气小,便要灵动。我们有弓弩手,虽然对砍的情况我们会尽量避免,但是,万一不得已发生了也没什么。总之要先搪开对方冲到前边的那些人,确保自己不受伤。最后一刀留给对方跑过来的最后一个人。”

    他又亲自上马,舞着乌刀给大家看,“搪挡也不是被动的,这样一格,顺势就划到了对方的马,总之面对敌方冲到的几人十几人都不怕,你先前这十几刀都是在自保中顺势伤敌,最后一刀才是杀敌。”

    众人边听边看,果然见高大人的刀法多是格、撩、抹、磕,真是没有过多的刺、砍动作,全部是人借马匹奔跑之势,做出的拉、划之式。仿佛在高大人的迎面有十几骑冲过来,很轻松便让他冲过去了,而他的最后一刀果然是杀招,这次是用了全力一砍。

    高大人又让思晴再指点一下她。思晴是双刀,与长刀使法不同,但是马上迎敌的原则却是一样。她的讲解让热伊汗古丽体会得更细致,思晴教完了,她还在用心的体会,一时心得真是不少。

    苏托儿看了,暗自吐舌,他是按着自己的体力来教热伊汗古丽的,看来方法不对。高大人演示的刀法,就连自己这样的人也是该遵循的。

    高峻这样用心,是因为他知道这些人里面只有热伊汗古丽是个短板,他不想让她躺倒在替夫报仇的路上。他让热伊汗古丽随时与思晴在一起,做思晴的副手。而思晴,高大人让她护旗,他们有专门的旗手,而大旗是与高大人随时在一起的。

    高峻把这些人分作了三队,许多多、苏托儿各带一队,高峻带一队。

    然后大家从马上解下牛毛毯子,铺在地下休息。天一擦黑,高大人舞起大旗,也不呼叫,护牧队利落地集合,又往前走。

    就这样,高峻这些人专在凌晨、傍晚时段赶路,白天休息,人马都到了乙毗咄陆部的土地上了,对方还没有察觉。

    前方便是一片叫不上名字的湖面,远远看去烟波浩渺,湖边一片三十几座帐篷,有成群的青壮男子在帐篷外的草原上飞马射箭,呼喝声远远的传过来。

    护牧队借着原野上起伏的丘陵,隐伏在灌木丛中,这些人的潜伏手段今非昔比,离着对方只有两箭地远,那些人都没能发现。

    高大人对思晴和热伊汗古丽道,“你们两个,赶着咱那三十匹马出去,他们今天是生是死,就看这些人想不想要我们的马。要是他们抢马,就痛快给他。”

    思晴明白,这是高大人在给自己找打架的借口。她带着热伊汗古丽,从丘陵之后出来,两个年轻的女子赶着高大人“放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