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权力之门 >

第509章

权力之门-第509章

小说: 权力之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智宏也笑着说:“如果他有那个权力,他肯定敢干。”

    伍国璋问:“那么,浩东,你的这个想法,为什么不公开提出来呢?”

    徐浩东笑着说:“我要是把这个提出来,那我就没法活了。”

    伍国璋哦了一声,“为什么?”

    李智宏说:“国璋,他主张公务员削减百分之三十,特别是大幅度减少那些副职。这要得罪多少人?他还能活下去吗?”

    伍国璋恍然大悟,“对,对。浩东,这个想法千万别到外面说去。”

    李智宏笑了,“他滑得很,不能说的,打死也不会说的。”

    伍国璋问:“浩东,你认为咱们这个体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徐浩东脱口而出,“执政能力不够强。”

    伍国璋嗯了一声,“请具体讲讲。”

    不料,徐浩东缩回去了,“伍书记,我没有具体。”

    伍国璋哈哈一笑,“果然狡猾。那么,给我提点意见,这总可以吧?”

    徐浩东看了李智宏一眼。

    李智宏说:“你别看我,就当是三级书记的一次小规模的民主生活会。”

    伍国璋说:“所以嘛。”

    徐浩东说:“这个我敢。”

    伍国璋说:“我洗耳恭听。”

    徐浩东说:“我只说事。一,会议太多。拿六月份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了七个会议通知。关键是这七个会议,都不是省委省政府的会议,而都是省直部门的会议,却偏偏指定市委书记参会。”

    伍国璋笑着说:“听说你一次都没参加。”

    徐浩东点着头说:“是的,每个会议加上来回,至少需要两天。七个会议十四天,加上周末,我每个月只剩下七八天的上班时间,我还能不能正常工作啊。”

    伍国璋说:“是啊,这有点过分了。”

    徐浩东说:“伍书记,我了解过那些会议,其实不必召开,只要下发一个文件即可。”

    伍国璋点了点头,“你继续。”

    徐浩东说:“二,省直机关太能折腾。今年上半年,我们收到的来自省直机关的文件五百二十七个,接待来自省直机关的检查组指导组考察组等,共计一百七十七次九百六十多人。我至今搞不明白,他们怎么这么清闲,怎么会这样折腾我们下面。”

    伍国璋哦了一声,“这么多?有这么多啊?”

    徐浩东说:“伍书记,还有五百多次电视电话会议,七百多份公函,一千多份资料。”

    伍国璋说:“文山会海,名符其实。”

    徐浩东一口气提了七个问题,个个既是事实,又很尖锐。

    伍国璋问:“对我个人的意见呢?”

    徐浩东说:“到目前为止,没有。请伍书记放心,有,我会当面提,像对李书记那样。”

    伍国璋琢磨着说:“没有意见,也是意见啊。”

    李智宏说:“国璋,你说对了。他这张嘴说出的话,你既得正面想想,又得反面想想。”

    伍国璋说:“请赐教。”

    李智宏说:“当初,浩东也对我说过没意见,后来,他说对我没意见就是意见,说我不作为和作为不够。”

    说着,李智宏微笑起来。

    伍国璋也笑了笑,“我明白了。”

    李智宏说:“国璋,请你注意,这个家伙,是敢于当面给省委书记提意见的人。”

    伍国璋点了点头,“我欣赏这样的人。”

    徐浩东不好意思地笑了,“两位领导,你们别挤兑我了。”

    李智宏说:“浩东,你给国璋书记提的七条意见,一大半是我在任时没有没有做好的,帐应算在我的身上。国璋,说说人口与发展工作会议吧。”

    转移了话题,气氛也浩跃了起来。

    伍国璋说:“就人口形势,东江省比较严重。一方面,人口流入较多,总人口是增加的,这种趋势,未来十年是有保障的。而另一方面,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总和生育率仅为一点三五,仅比几个直辖市和东三省高。”

    李智宏说:“云岭那一套,我看能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伍国璋说:“这次会议开过之后,我们准备在全省范围内,照搬云岭市这一套。”

    李智宏说:“东江省的经济,在全国名列前茅,在人口发展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

    伍国璋问徐浩东,“浩东,全省照搬你们云岭市这一套,你看能做到吗?”

    徐浩东想也没想地说:“不能。”

    伍国璋哦了一声,“为什么呢?”

    徐浩东说:“因为没钱,或者说,压根就没想在这方面花钱。东江省省级债务三千多亿元,加上各级债务,加起来恐怕已突破万亿。还债都来不及呢,哪有钱拿来鼓励生育。”

    伍国璋轻叹一声,“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啊。”

    李智宏瞥了徐浩东一眼,“浩东,你昨天的报告,可没有说到这个问题,如何才能推广和实行你们云岭这一套措施。”

    徐浩东说:“我有所准备,但我想等与会者在参观和讨论之后,再在会议上做一次发言。”

    李智宏噢了一声,“我想听听你的再次发言,和与会者的听后感言。”

    徐浩东问:“李书记,你不是今天要去省城吗?”

    李智宏指了指伍国璋,对徐浩东说:“我去省城,主要是参加他们的民主生活会。但施展平省长出差在外,我建议他们的民主生活会推迟,所以,我可以在你们云岭多待两天。”

    徐浩东点着头噢了一声。

    伍国璋问:“浩东,我还有一事请教,你让他们自己选择参观地点,但为什么又竭力推荐一个叫潭浦的的自然村啊?”

    李智宏也问:“对啊,浩东你说说,那里有什么名堂啊?”

 第0875章 历史的浓缩

    徐浩东介绍说:“我们云岭市有个三兴乡,是我工作的开始和从政的,我在那里一共待了四年半。三兴乡由原来的三个人民公社合并而成,大半是山区,小部分是平原。潭浦村又叫潭浦街,是原潭浦公社所在地,地处云岭西部山区深处。我在三兴乡工作期间,有两年还负责联系和分管潭浦社区的工作。”

    李智宏点了点头,“想起来了,这个潭浦村好像旅游搞得很好,被媒体重点报道过。”

    徐浩东说:“对,潭浦村就是以旅游业为主。去年全村的游客达一百一十七万人次,日均约三千两百人次,全年旅游收入十三点五亿元,纯收入一点七二亿元,人均约五万三千三百余元。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以旅游为支柱产业,而且十多年来,旅游业是长盛不衰。”

    伍国璋好奇地问:“浩东啊,他们的旅游业有什么特色?有名胜古迹?还是经营上的独到之处?”

    徐浩东说:“是有特色,而且非常的有特色,他们的特色,可以说全国独有。在潭浦村,共有一万多条标语,这些标语来自各个年代。不仅有解放以来各个年代的标语,甚至还有八十年前红军时代的标语,因为那里是革命老区,革命先辈方志敏烈士领导的红军,曾在那里活动过。”

    李智宏和伍国璋都是兴致勃勃,期待徐浩东继续说下去。

    徐浩东说:“我负责潭浦村工作的时候,正是封山育林退耕还田的时候,潭浦村被群山环抱,不能再靠山吃山,经济不断下滑,几年间当地人迁走了一半多。于是,我就想在潭浦村发展旅游业,因为是革命老区,就想以这方面为特色。有一天,我一边在街上遛达,一边琢磨主意。忽然,墙上的标语启发了我。”

    李智宏笑着说:“你小子,脑子里肚子里就是主意多。”

    徐浩东说:“我之所以能想到这点,主要得益于潭浦村的环境好,老街老房保护得好。而且潭浦村人很念旧,连那些旧标语都保存得很好。所以我想,以这些旧标语为特色,结合革命老区这个特点,以潭浦老街为中心,开拓旅游业,是不是能够带动发展那里的经济发展。”

    伍国璋说:“于是,你们就干起来了。”

    李智宏说:“国璋,说干就干,从不拖泥带水,正是徐浩东的风格。”

    徐浩东说:“还别说,效果很好,很快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后来,我们又向市里要了五百万元,将三兴乡到潭浦村的几十公里的土公路进行了硬化,开通了市区到潭浦村的班车,从此开始,水到渠成,潭浦村的旅游业兴旺发达,一举成了全市的首富村。”

    李智宏问:“一万多条标语,真有这么多吗?”

    徐浩东说:“确切地说,是一万零五百三十一条。不过,当地原先留下的标语,大约只有一千条,其他都是后来搜集以后加上去的。再后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广大的网友,也纷纷贡献自己家乡的标语,这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伍国璋说:“原来如此。这是历史,是历史的浓缩。”

    徐浩东说:“对,潭浦村的旅游业,主要卖点就是怀旧。每一条标语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历史,这个特色全国独有。而来旅游的游客,最初以中年以上为主,现在连年轻人都喜欢去。”

    伍国璋笑了,“浩东,你一个点子,救了一个村啊。”

    徐浩东说:“伍书记,不谦虚的说,确实是这样。现在以潭浦村为中心,周围七个村的常住人口,从最少的不到四千人,已增加到现在的两万三千人,比原有的人口多了八千人。”

    李智宏说:“浩东,这么有意思的地方,你都没带我去过。”

    徐浩东笑了,“我倒是想过带你去看看。不过,那些标语里,有相对一部分不合时宜,有的还很刺眼。怕你看了以后骂我,我只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李智宏说:“历史嘛。人家的历史写在书里,你们只不过把历史表现出来,没有问题嘛。”

    伍国璋也想去潭浦村看看,“智宏书记,要不,让浩东陪咱们去一趟?”

    李智宏点头同意。

    可徐浩东去不了,“两位领导,我派人陪你们去。我去不了,十号台风安比,有可能袭击云岭。市里留守值班的领导,只有副书记沈腾和副市长黄宁生。按照规定,我不能离开市区,我要随时担任抗台防汛的总指挥。”

    徐浩东派特警支队长李勤军,陪着李智宏和伍国璋去了潭浦村,既当警卫又当向导,他自己回到了市行政中心大楼。

    沈腾和黄宁生赶过来,向徐浩东汇报十号台风“安比”的情况。

    “安比”有沿海北上之势,据气象部门估计,顶多是与云岭擦肩而过。

    徐浩东总算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不然的话,这个人口会议,就要变成刮风会议喽。”

    黄宁生说:“云岭水库那边,我昨天去过。提前开闸放水后,水位在警戒线以下一米五,也不存在安全问题。”

    徐浩东点了点头,“有备无患,还是要严加防范。老黄,你的工作重心还在这里。”

    黄宁生点着头说:“我明白。两个小时一次报告,有什么情况,我将及时向你报告。”

    沈腾问徐浩东,“哎,你怎么回来了?不是在陪李智宏和伍国璋两位领导吗?”

    徐浩东笑了,“陪领导尤其是陪大领导,实在是一件苦差使。我给他们说了潭浦村的故事,派李勤军陪着他们去了潭浦村。”

    沈腾也笑了,“也就是你,敢把大领导打发下去,自己躲起来享清闲。”

    徐浩东一本正经地说:“行,明天让你去陪大领导。”

    沈腾忙说:“别,千万别。我宁愿熬夜加班,也不想去陪大领导。”

    徐浩东又冲着黄宁生,“老黄,要不让你去?”

    黄宁生忙着摇头,“拜托,你饶了我吧。”

    沈腾说:“浩东,有个事要向你请示。”

    徐浩东问:“什么事?”

    沈腾说:“五零九案,一九九八年的,经省高院终审审定,确是错案,现在要解决善后事宜。”

    徐浩东说:“这案子我知道,当事人判了二十年,坐了十八年牢。既然案子搞错了,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嘛。”

    沈腾说:“现在有个为难之处,当事人提出了一千两百多万元的国家赔偿。”

    徐浩东愣了一下,“一千两百多万元,这个数字有点大啊。”

 第0876章 公民的尊严

    黄宁生说:“浩东,老沈,我可以说几句吗?”

    徐浩东说:“没人不让你说话。”

    黄宁生说:“这案子我也知道一点。一千两百万元的赔偿,看着挺多的,但其实不算多。”

    徐浩东哎了声,“说事实,别先下结论。”

    黄宁生说:“国家对冤案错案的赔偿,主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