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金珠传说 >

第163章

金珠传说-第163章

小说: 金珠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安平问:“这么大一片地方,怎么开发?”

    金珠传说

 第317章:台前与幕后(求月票)

    李东文说:“我懒得跟这地方的官府打交道了。(全本小说网,https://。)你们出面去谈,先把地圈下来,然后我们两家联合开发,租金平摊,各占一半。这里肯定要修路,修路的费用也各占一半。但是……”

    李东文说到“但是”,谢安平和乔山听得格外认真,一般“但是”部分才是重点内容。

    “但是,整体规划要听我们公司安排。煤矿和油田的部分,我不参与,你们自己搞开发,地盘给你们单独划出来,其余部分,都是我的农场。”

    乔山问了一句:“李老大,矿山和油田,能占多大面积?”

    李东文四周扫视了一眼,说道:“最多一成,可能半成吧。”

    乔山和谢安平对望了一眼,搞了半天,绝大部分都是农场,矿山和油田的地盘,只是一个零头。

    李东文看出来两人那点小心思,就说:“联合开发,我不勉强,你们回去好好商量一下。”

    对于谢乔两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小项目,投资需谨慎,不可能脑袋一热,就把钱砸进来。

    谢安平说:“我们先去找找关系,咨询一下,拿下这片地方,需要多少钱。”

    李东文说:“花多少钱,那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我们在凉州的农场,好像没花什么钱,在蒙省的电厂,好像才十几块钱一亩。”

    第二天上午,李东文就和谢安平动身出发,赶往莞城。留下乔山在这里,找关系打探租地投资的事宜。

    初秋的莞城依旧热浪逼人。

    李东文和谢安平都住进了赵灿光的会所。这里的房间设计堪比五星级酒店,两人的待遇当然是顶级的总统套房。

    上市筹备工作组的办公地点,不在这里,设在了莞城安平物流大厦总部。张俊茹带着她的小组,已经开展了前期工作。

    得知李东文和谢安平两位老板的到来,张俊茹立刻召集大家开会。

    张俊茹首先说:“目前的核心问题,是你们两家公司的整合。桃花仙公司在全国各地的仓储物流中心资产,整体注入安平物流公司。”

    “这次资产注入,对公司的营业收入贡献并不大,但公司的净资产会大幅度增加,公司的整体竞争能力,会大幅增强。”

    “桃花仙公司的仓储物流中心,基本都是购买土地,自己建设的,固定资产不菲,但仓储收益并不理想,主要是自家产品的临时仓库。”

    “合并之后,桃花仙公司的自家产品,就需要向新公司缴纳仓储费了,这一块也能为公司带来一定收益。同时还能充分利用仓储资源,向其他公司其它产品开放收费,提高仓储中心利用率。”

    “物流行业的毛利率普遍偏低,安平物流算是比较高的,也不到百分之三十,这对公司估值较为不利。”

    “安平物流去年的营业额一百二十多亿,净利润才二十亿。如果按照十倍市盈率估值,公司市值才两百亿。按照百分之二十的上市发行比例,才能融资四十亿回来。”

    “桃花仙公司的资产注入之后,公司的净资产将达到一百五十亿,这样算下来,市净率才一倍刚出头,公司上市也没赚多少。”

    谢安平听说能融资四十个亿回来,很是高兴,这都是真金白银啊,能买不少大卡车,聘用好多司机,业务还能扩大至少一倍。

    物流公司的运营成本,主要是油费,其次是车辆维修折旧,过路过桥费和司机工资。关于过路过桥费,安平物流的农产品,走的是绿色通道,节省不少。现在有些地区,连电煤都开通了绿色通道,也免交了过路过桥费。

    李东文对融资多少并不太关注,只要公司能继续做大做强,多养点人才是他关心的。

    谢安平看着李东文说:“李老板,我觉得融资四十亿,已经不少了,您觉得呢?”

    李东文说:“我没意见,今后公司还是由你来负责运营。”

    两位大老板都没意见,张俊茹也就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继续说:“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公司股权分配问题。”

    “桃花仙仓储这部分的净资产,保守评估超过了八十亿,而原安平物流的净资产评估为七十亿左右。资产注入之后,持股比例怎么确定,还要你们两位老板协商。”

    这个问题,涉及到核心利益了,也只能是由两位老板来定夺。

    谢安平看着李东文,说道:“我听你的。”

    李东文看向了张俊茹,问:“你有什么建议?”

    张俊茹想了想说:“在安平物流公司原股东的基础上,增加一名公司股东,桃花仙仓储公司作为注资方,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具体占多少,不一定按净资产占比来分配,可以协商。”

    李东文想了一下,对谢安平说:“仓储中心这部分,占四成,你看如何?”

    谢安平一听,只占四成,自己是占大便宜了。人家八十亿占四成,这边七十亿占六成,这便宜占大了!

    谢安平赶紧说:“我听您的!”

    这么大的事情,两位老板竟然一言而诀,张俊茹看得都有点吃惊。

    她本来以为还需要你来我往讨价还价几个来回呢,没想到这么痛快。

    张俊茹看着谢安平说:“我有必要提醒谢老板一句,原来的安平物流,您持股七成,李老板占股三成,您是绝对控股的大股东。现在注资之后,李老板直接和间接控股已经达到58持股比例已经降低到42市融资之后,这个比例还会继续降低。”

    谢安平问:“上市后,会降低到多少?”

    “如果上市发行比例为20市后您的个人持股比例将降到33。6花仙仓储的持股比例为32老板的个人持股比例为14。4通股为20面上看,您还是第一大股东。”张俊茹介绍。

    能拥有一家上市公司,谢安平已经相当知足。这几年时间,他通过安平物流,已经把灰色洗白了,混入了上层社会,俨然是一位企业家了。手下一帮跟着他混的兄弟,都在物流公司里有了差事,混的也不错。

    谢安平说:“我知足常乐。李老大来当董事长吧。”

    李东文看了他一眼,说:“我还是当副董事长吧。其实,我连个董事都不想当。我桃花仙公司,还有一堆事,哪里管得过来。我还是那句话,不参与公司具体运营,每年能分点红就可以了。”

    谢安平说:“李老大,为了公司顺利上市,还要麻烦您帮个小忙……”

 第318章:利益是这样交换的

    谢安平要申请一个桃花仙专卖店的名额,在京城。(全本小说网,HTTPS://。)

    这家店只是挂在谢安平的名下,实际经营者另有其人。

    这个另有其人,就是谢安平找的关系,证监会的某位实权人物。

    散会之后,谢安平悄悄找到李东文。

    “这位人物可是手握大权,你的桃花仙茶上市,要不要我帮你介绍一下?”谢安平略显神秘地说。

    李东文:“没必要。桃花仙茶上市,州里和省里在帮着我们走流程。”

    谢安平一脸羡慕地说:“还是你牛啊,官府都上赶着帮忙。”

    李东文:“其实,跟官府打交道也没什么难的。他们要政绩,正好我们能创造政绩,一拍即合。用商场上话来说,就是合作共赢。”

    谢安平:“桃花仙公司现在财大气粗,去到哪里,用钱都能堆出业绩。对了,京城的专卖店,我找谁去办?”

    李东文有点纳闷,一个专卖店的名额,就能搞定一家公司上市?

    “找小周就行。你这关系也够铁的,就只要一个专卖店的名额,没再要点别的?”

    谢安平:“你可别小看这专卖店的名额。你知道一家专卖店每年能赚多少钱吗?”

    李东文一听,也来兴趣,问:“能赚多少?”

    谢安平有点小自豪:“桃花仙公司第一家加盟店,目前也是桃花仙最大的专卖店,就是我开的莞城店。每年营业额几个亿了,纯利润至少每年上亿了。我英明吧……”

    李东文:“全国,不是每家店都能赚这么多吧?”

    谢安平:“至少也能赚个千把万,主要看产品配额。京城这家店,配额可不能给太少,尤其是茶,酒,仙桃和海鲜。”

    “怎么海鲜也成抢手货了?”

    谢安平说:“瞧你这老板当的,什么东西抢手,自己都不知道。有钱人,都是吃货啊!养殖的海鲜不稀罕,你们公司野生的海鲜,早就供不应求了。”

    李东文有些日子没去万州了,看来得想点办法,扩大一下海鲜的供应。

    谢安平离开了莞城,直奔京城。李东文刚想着去万州,马小龙就找上门来。

    “报告老板,咱们上次进的那批木材,不知道怎么走漏了风声,被人盯上了。”马小龙汇报。

    木材的事情,李东文记得,好像李仙琼曾经提过一次,他当时并没有在意,现在马小龙又旧事重提,恐怕是真有事了。

    “知道是什么人吗?”李东文问。

    马小龙说:“都是同行。听说是港岛一个姓陈的女老板,做紫檀生意的。看中了我们的紫檀大料,想收购。还打听我们的货源,想从上游搞垄断。”

    李东文问:“官府那边,没人盯着我们吗?”

    马小龙回答:“目前还没有。我们进的木材,属于原材料,有凭证有发票,杂木一批,均价进来的,没有细分品类。要有事,也是供货商的问题,跟我们公司无关。”

    李东文忽然意识到,李仙琼的天仙公司,可能会因此受到牵连。没有手续,说不清来源,那就是走私木材,早晚是个雷,一千多万元,查出来要坐牢的。

    “港岛那些人,如果再来问,你就出面跟他们接触一下,了解一下他们究竟想干什么,留下联系方式,不急着答应他们,也别拒绝,先拖着,等我来处理。另外,咱们在莞城建一座酒店,正规的酒店,不要像赵灿光他们那样,搞得乌七八糟的。”

    李东文交代完马小龙,就赶赴鹏城。

    鹏城。

    李仙琼的天仙公司,把国际贸易做得风生水起。

    桃花仙茶和桃花仙酒的生意,供港的鸡蛋和公鸡,都留给了她哥哥李明军,李仙琼并没有插手。

    她开发了花生,丝绸,仙桃,枸杞,木耳,蘑菇,榛子,金银花,菜籽油等农产品的出口业务,凡是桃花仙的产品,她都惦记着想出口。

    菜籽油被她卖到一美元一瓶,还是500毫升的小瓶装,堪比欧洲的橄榄油了。

    “今年秋天,我们有一批外商要来参观考察桃园,仙桃采摘的时候,你记得提前通知一声。”李仙琼躺在床上,还在跟李东文讨论她的生意经。

    “十月份吧,还早。”说道仙桃,李东文就情不自禁的握住了李仙琼的两个硕大的“仙桃”。

    “我开发的金银花茶,三十美元一公斤,分装成5克一小包的袋泡茶,已经打开了欧洲市场,下一步就进军美国。”李仙琼很是自豪地说。

    “你从神龙进的货吧,多少钱进的?”李东文饶有情趣地问。

    “四十块一公斤,很贵的了。”

    “四十进的,你卖三十美金,折合两百四十多块,你赚的也太狠了吧。不行,我要通知神龙公司,给你涨价。”

    “没良心,随便你。金银花又不是只有你们公司一家种植,别人家的货还要便宜呢,一公斤三十块的一大把,我这是照顾你生意了。再说了,我还要重新设计包装,分装,印上外文标识,麻烦着呢,赚点钱是应该的。”

    “一分钱一分货。经营我们公司的金银花,你占大便宜了。”

    “哪里占便宜了,把手拿开,我劲吃亏了……”

    “你还敢反抗……”

    一场肉搏战下来,云收雨歇。

    “莞城那批木材,还要辛苦你们公司,造点手续,免得被查。”

    “都是你惹的祸,你自己处理,我嫌麻烦。”

    “你这无本生意,一转手就赚了一千多万,还怕麻烦?你们再进口几批木材,手续齐全的,量不用太大,分批卖出去,不一定都卖给莞城,多卖几家,这样就能鱼目混珠,掩人耳目了。”

    “那要是亏了,怎么办?”

    “怎么会亏呢,你只管进一些杂木,选些便宜货来进口,我再给你提供一些免费的高档木材,无本生意,到了仓库,你混在里面,偷梁换柱,你再把不值钱的杂木处理掉,当柴烧都可以。数量搞得越乱越好,对不上账,也是公司内部管理混乱,这样就不怕有人来查账了。”

    “这还差不多。但是,东莞那批货,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