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674章

姜姬-第674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新王之姐也是权欲极盛之人,此女心智还不俗。
  在鲁王整治鲁国的时候,他的王姐姜姬去了凤凰台,显然是意在皇后之位。
  在那时,魏王就后悔了。
  因为他的第一个王后是晋国公主,与姜姬有些渊源。
  当时他利用王后去挑衅太后,虽然付出了一点代价,但能在继位三年内就将太后一方的势力连根拔除,他觉得这是值得的。
  甚至在之前,他还时常回味,感到自豪。
  但王后受太后所害,死于非命。死前不知用何种手段,将太子交给了姜姬。
  太子年幼,被姜姬教得只识鲁,不识魏。
  魏王想起当年被忠臣强掳回来的太子就头疼。彼时他已经有了新后,新后也已经生下伶俐的公子。
  他正欲另立太子,不料以为早就死了的太子又回来了!
  太子“逃”回鲁国时,是他故意放他走的。他希望这个太子再也不要回来。
  他还给这个太子起名为“孝”。以后只要时机成熟,他就可以随便抓个不孝的罪名,将其驱逐出国,另立太子。
  这个时机前两年已经到了,太后久闭深宫,终于去世了。
  而举行葬礼的时候,太子未到,这就是不孝的大罪。
  那时魏王刚刚得知姜姬在凤凰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但与朝阳公主交好,还与徐公等凤凰台重臣有勾连。
  甚至据说在凤凰台外有一座鲁人居住的公主城,只是因为姜姬思乡,就能在凤凰台外建城,让鲁人居住。
  听说这姜姬如今就住在公主城里。
  魏王当时就按下了原本的计划。
  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子,他料定鲁王不敢与魏国翻脸。
  但如果换成是皇帝的斥责或恶言呢?
  那姜姬是不是真的能在凤凰台呼风唤雨?
  如果她在凤凰台胡说一通,那就算他另立了太子,最后也不过自取其辱。
  他不想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他命人去凤凰台打听,因路途遥远,一年方能来回一次。可两次打听的结果都不好,那姜姬竟然一直没有失宠,第二次回来的人说姜姬虽然没有成为皇后,那是因为她回拒了两次封后的圣旨。
  她还已经有了皇帝的公子!
  魏王当时就写信去鲁国,佯称重病,思念太子。打算召回太子。
  不料鲁王理都不理他。他的使臣在鲁国住了大半年才得回一个消息:姜姬已经把魏太子叫到凤凰台去了。
  使臣回来报信,魏王就知道已经晚了。
  这个太子,彻底废不掉了。
  既然如此,他就只能想办法弥补。尽快把太子召回来,想方设法的挽回他。
  反正不管如何,太子在外,他纵有良策也无法施展。
  魏王还没想出办法,鲁王又出了奇招。
  他竟然禅位!
  他还在国书中告诉了魏王他想像不到的事!
  皇帝被一个狂徒带着兵从凤凰台劫走了。
  鲁王要去勤王。
  他问魏王是否同去啊?你不来是不是不够忠心啊?你是不是不想救皇帝啊?
  魏王没少打听凤凰台的事,之前权臣相争惹得天下民不聊生的时候他还和赵国先王打过大梁边城的主意呢。
  不过是都怕自己出头了,背后再被对方攻打才打消了念头。
  现在赵国先王已经没了,新继位的这个大王听说是个无能的。按说是魏王的机会到了——
  偏偏这回是鲁王先开口!
  魏王前思后想之后,既不舍得这个能占便宜的好机会,又担心被鲁王陷害。
  想来想去,借着太子的名义送个人过去,一来不至于被鲁国给甩在身后;二来也可以哄回太子。
  起言已经被魏王叮嘱过,只要是能哄回太子,他可以百无禁忌!
  魏王几乎就是明示他可以对太子说“只要归魏,就能立刻当大王”这种话!
  起言头痛欲裂的听魏王说他“病重难支”。
  说不定看不到太子归国就要咽气了,到时魏国无主,魏人多可怜啊。
  魏王一番“暗示”之后,起言垂头丧气的回去了。
  起言这段时间躲在车内就是在设想见到太子后要怎么说。
  要不要一见面就痛哭呢?
  是哭着说“魏王难有天年,太子不归,魏国无主”,还是以一副忠臣的面劝太子快回国,以免魏王死得太快,来不及继位。
  毕竟国中还有一个王后和好几个公子呢。
  ——重点是,他这么说了,不管有没有把太子哄回去,魏王都有可能会记恨他啊。
  但是他不照作,魏王照样会记恨他。
  怎么做都是错,起言一边唉声叹气,一边拟文,备着见到太子不至于说不出话来。
  结果路上就撞上了赵人。
  拜见后,得知他撞上的不是一般的赵人,而是赵太子。
  赵太子,胆小如鼠。
  跟他对座,说不到十句就赶人了。
  胆怯至此。
  起言回来就想,要是他家的太子也是这样就好了。
  太子听说还是鲁国奴仆养大的,想必胆子更小。
  他突然有信心了!
  凤凰台。
  姜姬问阿陀:“路修得怎么样了?”
  阿陀是哪里需要哪里跑,什么都干过。现在他正在外面组织民夫修路,照孙大夫写的文章,一层大石一层小石一层细石,再来回三层土,把路压得结结实实的!
  现在他手里有十几万民夫,数千官吏。不管是凤凰台世家中惯爱用鼻孔看人的东西还是奸滑的商人小民,他都能如臂指使。
  当着公主的面,他也不再胆怯惊慌。
  他道:“已经完工了,正在做第二遍检查。马上就是雨季了,到时就可以知道哪里有暗坑。”
  雨季过后还有冬季,冬过后有春。孙大夫造的路,复修都要再花一年时间。但这样造出来的路结实极了!不管过多少大车,拉多重的器械都不怕!
  修过路以后,从凤凰台到公主城,时限可缩短至三分之一!
  可称朝发夕至了!


第742章 英雄故事
  自从姜姬那道《祈君书》广发天下英雄之后; 英雄们都变得谦虚起来。
  她哪怕在凤凰台上也能每天都听到某地某位英雄在听到别人议论他可以为帝的话后郑重表示拒绝!
  痛哭表示拒绝!
  微笑表示拒绝!
  总之就是各种拒绝。他们怎么能当皇帝呢?
  有了这个开场白后; 底下人就可以尽情列举他们到底具有哪些品德可以当皇帝了。
  谁让《祈君书》自行矛盾了呢?姜姬在结尾先是说请那个杀了云贼的英雄站出来!
  最后又说天下英雄都可以(自荐)当皇帝。
  于是发现这个“漏洞”的天下人就开始找自己家可以当皇帝的人了。
  无形中,姜姬就成了可以评判谁能当皇帝的裁判。
  因为她住在凤凰台嘛。
  现在只有她光明正大的住在凤凰台了; 哪怕她不是凤凰台的主人; 也比外面的人更有资格说话。
  凤凰台下就多了许多代人前来自荐的人,或是推举贤才的人。
  她也收到了许多荐书。
  她一边笑着一边让人把这些荐书都拿下去整理个名单出来,看看到底都有哪些人意在帝位。
  虽然这些明着来投递荐书的不太可能真的有能耐来争天下,她也可以先认识一下这天下的“名人异士”。
  最有意思的一个贤人是以孝闻名。据说他的孝行包括,他爹死的时候; 他守了十二年的孝; 他娘死的时候,他守了十九年,他妻子死了以后; 他守了九年,他儿子死了,他守了五年。
  她简单算了下,这就四十五年了。
  她问这人今年多大了?
  白哥说:“七十有五。”
  各种贤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姜姬挑了一些派人去送邀请,把人给请到凤凰台来,以示《祈君书》并不是虚辞,她是真的有心要选个贤人交托帝位的!
  只是贤人太多,她一个人也难以决断; 只好把人都请过来由众人评判了。
  那个七十五岁的孝顺的贤人也派人去发邀请了。
  凤凰台底下倒是没有这种自荐的。
  白哥说有人跑黄松年家里去说他可以当皇帝; 被黄松年抓住说这人失心疯; 特意把他关在黄家替他治病了。
  她听说后笑了一场。
  第二天黄松年对她说有人去徐家请徐公出来当皇帝; 认为若论贤人,天下间只有徐公能当此名。
  白哥当时在旁边脸色都变古怪了,当殿对黄松年再三致歉,直到黄松年不再说这事为止。
  那天傍晚,姜姬留白哥吃了晚饭,告诉他徐公现在就在公主城。
  白哥当即跪下,“公主大恩无以为报。”
  姜姬让三宝去扶白哥起来,“不必这样。只是现在这里情形不好,不能让徐公回来。你要不要去一趟公主城见一见徐公呢?他身陷河谷那几年,我也不太放心。”
  白哥当然愿意去!他的性格就是对当官没兴趣的,如果不是当年徐公逼他上进,逼他去鲁国递圣旨,他是愿意在徐家躺一辈子的。
  她说完后,他第二天去找毛昭辞了行,然后就跑了。毛昭派人去追他都没追回来,气得七窍生烟。
  现在凤凰台上的事可不少,人都不够用,结果还跑了一个。
  姜姬安慰他,她让白哥去公主城其实是有原因的。
  “河谷现在已经收回来了,我想尽快安民。”她道。
  毛昭这才放过白哥,“公主是想让白哥留在河谷?”姜姬道:“不,我是想让徐公去河谷安民。白哥照旧还是回来。”
  毛昭略一想就懂了。公主是想给徐公造一个好名声,现在云贼跑了,徐公回来吧,从贼的名声还在,轻易揭不掉。
  但如果徐公留在河谷,把河谷再变回原来的样子,到处是良田,百姓安居乐业,那公主日后召他回来也是顺理成章的。
  现在河谷在姜武手中。
  云贼败逃之前,李家等义军已经围了河谷。河谷里面早就是一片破败之景。
  但姜武带兵进去之前也没想到会惨成这样,诺大的城中,搜干净才找出来不到一千人。
  云青兰之前搜刮了许多年轻的美人,早在城破后就被人抢完了。
  各地受云青兰逼迫而来的“才俊”也早就趁着城破一跑了之。
  城中被乱军肆意来去,烧杀抢掠。
  城早就是废城了。
  姜武是知道姜姬想要什么的,当下什么也不说,先把河谷内外都给管起来,再也不让人往外逃了,然后派兵去那十九座“从贼”的城,把城门敲开,里面领头的世家全都“请”出来,亲自送他们去凤凰台“辩白”。
  这种招数都是用熟了的。
  那些世家本来还想趁着云青兰势败得些好处,等姜武大军压来,一个个都怂了,生怕大军进城,一丁点都没反抗就乖乖的从城里出来,跪地受缚,情愿用一已之身赎全家的罪过。
  姜武怎么肯?
  派人在城外宣读这几家的罪状,又“情真意切”的说担心他们的妻儿老小仍留在这里会被人寻仇报复。
  所以,姜将军愿意“护送”他们的家人跟他们一起去凤凰台。
  放心,到了凤凰台之后,自有人保护他们,肯定不会受苦。有黄家、毛家、花家等一众世家在旁站着,只是去说一说清白,骂一骂云贼,绝不会动他们家人一根毫毛。
  又派人去那些人家里劝。
  从白天劝到天黑,劝了一天一夜就都愿意去凤凰台,好与亲人“不分离”。
  等家人也都带上后,姜武把人送走,后脚就接收了这些城。
  开城库缴械,满城搜拿“奸细”。
  三招不过使了两招就把这十九座城也拿下了。
  从这里起,河谷往西九百九十多里全都归顺了。
  姜武就开始在各城张贴告示,要百姓复耕。
  不管愿不愿意,各城男丁全都被赶了出来,姜武命人将他们驱赶到已经荒废的田地上,除草除虫,开垦翻地。
  百姓固然有怨言,但农时不等人。现在是秋天,但这一带的气候一向温暖,秋天种几茬菜还是能种得出来的。
  只要能种出东西来,百姓自己就会习惯种地了。
  何况已经整治过不少城的姜武很清楚,让人闲着反而会生事,让他们都去干活是最好的安民措施。
  公主城。
  白哥已经到了,见到徐公的那一刻起他就哇哇大哭,扑过去抱住徐公的腿哭得像个孩子。
  徐公本来还有些伤感,结果一点都不剩了。
  倒是徐树和徐丛在旁边被带得哭起来。
  徐公看着自己身前的这三个“孩子”,实在是心累。
  以前他不喜欢公主,但现在他觉得如果眼前这几个有公主一分品格就好了。
  哭完,白哥今天的事也办不成了。
  第二天他从床上爬起来,肿着一双核桃眼去寻徐公,打算把公主的话给学一学,好叫徐公安安心。
  徐公说:“见过你我就放心了,我就可以回河谷去了。”
  白哥虽然有点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