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汉女学堂 >

第174章

大汉女学堂-第174章

小说: 大汉女学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汝君种的橡胶毕竟不能大量拿出来。而四处探问的结果,也只有闽越一带才有橡胶树的生产。
  这个开大船出去,钱汝君真的打定主意当个略夺者。她不会因为老祖先是福建泉州的人,有什么心理负担。因为她的祖先现在估计还在江夏呆着呢!
  现在闽越得人种,比较矮和黑,看起来比较像越南的人种。钱汝君在长安看到闽越的世子,还有鸿胪寺里的闽越使者,都不觉得她的老祖先跟他们有什么血缘关系。
  想着皇上要用的马匹数量,还有存留数量,叹口气,钱汝君对身边如今这个高洋手下汲文姞说道:“让他们尽量去买马吧!不要挑,反正这些马到了我们的牧场,体格都会变好的。如果有崽子更好。”
  汲文姞问道:“现在牧场的土质已经有些改进,种牧草的地方,要不要向盐场那个方向推进?因为产盐太多,盐得价格一直上不去……”
  钱汝君站在公主府的阁楼上,呼吸着有点潮水气味的海风,玩味地问道:“你希望盐价高一点?”
  汲文姞涨红了脸,解释道:“我希望能帮公主多赚点钱。反正老百姓以前也习惯高价盐……”
  “虽然我不姓刘,但父皇既然认我为养女,那我就是刘姓子孙。天下百姓虽然一归我管,但我不能不管他们的福祉。别的东西,我管不上,但便宜提供盐和粮食,对我来说,是应该要做的事。别说能赚钱,就是赔钱,我也应该要卖。核地的盐价不要改了。以后大汉的人会多起来。盐卖得出去的。”钱汝君说道。她对大汉人民造人的速度,很有感触。
  在不知道节育的年代,怀个七、八胎是正常的。


第三二〇章 金麦码头
  要不是,大汉的死亡率太高了,许多小孩还没有长大就夭折,人口的增加速度也不会这么慢。二十年过去,人口增加的速度变的是五倍多,都是有可能的。大汉的人民可是很能生的。
  由于学堂有开设医疗专科,所以金麦城的大夫比别的地方多多了。
  能够从技艺或者小学堂里毕业的人,学堂都会颁发毕业证书。这个证书是钱汝君特地用空间里特殊的植物调制而成纸张的,在外面根本没有,所以拥有非常高的防伪能力。
  钱汝君认为,模仿学习是大汉人天生拥有的能力,所以不得不防山寨证书的出现。
  造纸、棉纺织出现山寨模仿,钱汝君很欢迎,但是学堂毕业证书这种东西是代表学堂对社会的承诺和保证,不能随便被山寨,钱汝君只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看完一大堆文件之后,钱汝君伸伸懒腰,看了一下沙漏,让汲文姞出去。不知道为什么,她能把高洋当朋友对待,但是对汲文姞就没有那种感觉,纯粹是上下属的关系。跟汲文姞在一起,也就没有那种轻松感。所以事情办完之后,钱汝君就会让汲文姞出去。
  或许,这是因为她眼中一直保持着敬畏吧!
  敬畏很好,但是要摆出让人敬畏的形象,就能累了。对于钱汝君来说,她不会希望她身边的人对她敬畏又加,但这种希望或许太过奢求。
  站在阁楼上,遥望远处蓝蓝的海洋,钱汝君深呼吸一口气,希望相亲大会能顺利。最主要的是希望,相亲过后,她的小娘子们能多剩下几个,少让外地儿郎拐跑。
  身居高位的她们,除了金麦城的男人以外,应该找不到平等能对待她们的人吧!
  说起来,钱汝君对待她们,已经不是平等了,而是把她们摆得高高在上。
  钱汝君进到空间里,泡了一个美美的空间泉水澡之后,打起精神,往码头那个地方走去。
  负责钱汝君安全工作的护卫,立刻动身跟上。
  目前钱汝君的护卫,可不是小孩子,而是经过陈初冬筛选过的人。算是陈初冬新收的徒子徒孙,不过年纪却不小了。在入陈初冬的门时,身上已经有一定的武艺基础。身家清白。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纭过第二阶段洗脑。对于为什么对钱汝君忠心耿耿,估计他们都想不明白。
  估计他们猜测,在钱汝君身边,能吃到提升身体能力的食物吧!只要是习武的人,身体都比一般人敏感。别人只当吃了好吃的东西,但这些人,却知道钱汝君给他们吃的东西,对他们的身体有着什么样的帮助。更不用说,每个月他们还能领到身体促进液。基本上就是钱汝君弄出来的灵水再稀释五倍的东西。虽然不能猛力提升身体素质,但已经能促进他们突破武道关卡。
  或许是灵水稀释液的效果明显,钱汝君身边的人,武道和学习效果都比别人好。在小学堂里,灵水稀释液,也是人尽皆知的奖品。要有好的道德表现,才能得到一瓶。
  当然钱汝君也不是全部按功劳计算,越是亲近钱汝君的,能拿到的好处越多。而想要亲近钱汝君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钱汝君也会天生反感,所以做钱汝君的属下也真难。但是最后能够亲近到钱汝君,如高洋等人,就能拿到天大的好处。
  高洋,如果不是遇到钱汝君,她不可能成为脱颖而出的天鹅。玄武飞华和灵水对她的改变太大了。
  高洋隐隐约约也感受到了这点,所以一直以来,任劳任怨的做事,加上她喜欢能够指使别人的感觉,成为钱汝君身边除了金妙和胡茬以外的第三人,虽然绿儿等人跟着钱汝君的时间比较就,但是与钱汝君的亲近的度,却是比较高。
  码头已经接近完工,不过盖好了码头,码头附近的附属建筑却还没有动工。要进哪些建筑就看钱汝君之后对码头有什么打算。
  其实钱汝君钱一直不太够,所以之前对码头的建筑一直放在比较后面,没有规划下去。
  但大汉并没有海禁政策,所以钱汝君并不会遇到后世大明祖宗之法不可改的问题,浪费一堆时间在在扯皮上面。
  站在岸边,强大的海风向钱汝君吹来,吹得她衣服猎猎作响,天气很好,天空很蓝,没有后世的雾霾,她的眼睛可以看到最远端,海跟天的尽头。
  在这种情形下,她的心变得无限辽阔,野心也慢慢滋长起来。虽然是大汉第一个正式的码头,但也并不是不能盖成最宏伟的码头。
  后世货轮吃水很深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并不存在,有个二十公尺深的码头也已足够用了,更何况黄河、淮河、海河及其它黄淮平原上奔流的水系还没有开始将大量的泥沙输入渤海,现在黄海之内的渤海湾还没有淤积,海水还够深,可以行驶钱汝君规划中的海轮。也就是钱汝君兑换来的大明郑和下西洋的船只。
  所谓码头盖好,只是把船只停泊的地方,也就是盖好堤防和泊位而已。
  沿岸的堤防拉伸出去有三十引长,幸好金麦濒临渤海湾,渤海湾一直都很浅。这也是工程难度最高的一环,在海里堆出堤防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钱汝君采用的是逐步推出发,一边盖堤防,一边盖轨道,只不过这里的规道比较简单,是手推车轨道,负责运泥沙去填海,就是因为这个工程比较浩大,所以才整整用了三年。
  至于泊位因为比较靠近岸边,没有怎么伸出去,所以两年前早就盖好了。
  整个金麦码头看起来像一个长柄扁梳,只不过两边比较突出而已。
  因为地面还没有建筑物,所以视野看起来比较空旷,仓库办公室之类的东西都还没有建设好。
  这就是钱汝君着两个月要做的工作,规划工作空间,至于怎么规划,还要看钱汝君打算怎么使用码头。


第三二一章 胡家棉纺工
  如果要出海跟国外往来,那最好跟皇帝和鸿胪寺打个招呼,要不然就是里通外国的罪名。
  钱汝君之前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现在才去跟皇帝和鸿胪寺打招呼似乎有点晚。一来一回可能要六七个月,对钱汝君来说,她越来越觉得时间紧迫,她有点意识到,十五岁到十八岁的时候,她可能会遇到些难关,到时候玩消失,似乎是比较好的选择。
  这样以来,如果不经过匈奴人掌控的大漠以及草原,穿越未来铁木真曾经穿越的那条奔马曾经走过的道路,去看看大宛人,楼兰、龟兹、高昌曾经的辉煌,那么最好的就是走海道了。
  走海道有一个好处,现在船只技术还不发达,大部分沿海的国家都还没有武力设备,她可以学郑和下西洋,一边打打,一边杀杀过去,然后在把当地人培养成战士,从西方杀回来,到时候没有皇帝的压力,她倒是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的优势,不过,要做到这件事,那还是把空间多扩大几倍,然后把空间功能提升。
  钱汝君有时候也觉得,她忙忙碌碌做这么多事做什么,她最羡慕后世的说走就走的旅行,拿起背包,就开始环游世界。到世界各个国家去打工,然后玩转那个国家。
  但在这个世界,钱汝君第一个知道的她是一个弱女子,现在虽然修炼了玄武飞华,能够打败三四个大汉,但是强盗土匪好像很少只有三四个人就出来讨生活的。
  想要有人保护那就要聘请很多保镖,然而你若没有根基,就请保镖保护你,那么这些保镖随时可以变身土匪来抢劫你,说不定劫财又劫色,那就亏大了。
  认识到这点后,钱汝君不自己觉的,开始扩展身边的势力,然而有了一点势力,加上跟皇帝扯上关系,那就不得不在政治上站到皇帝那一边。要知道,金麦城附近的封国有好几个都是后来七国之乱的榜上人物。
  钱汝君虽然跟皇帝提出隐约的警告,但是不知道皇帝有没有意会到,然后事先做好准备。就像之前,钱汝君明明提醒皇帝,皇太子跟吴国太子可能不太合得来,但是该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
  这样的事,让钱汝君不得不警醒,这个世界的事情,有一些会因为蝴蝶效应发生改变,然而有些人的命运似乎就好像注定一般,在怎么偏转,该死在谁手上,就还是会死在谁手上,似乎不能改变。
  倒是薄昭能逃过一劫的事情,让钱汝君和意外,不过薄昭在政治前途上,可以说彻底的退出了舞台。
  着两年,钱汝君关注了一下薄昭的消息,听说薄昭的几个儿子都发生了意外,倒是跟历史一样,除了薄昭逃过一劫,其他人该死的还是死了。
  或许历史上越重要的人物,命运越不可能改变。然后钱汝君想到贾谊,可惜贾谊的消息,山高水远传不到钱汝君这里来,不过,钱汝君可以确认,贾谊还活的好好的。
  钱汝君在想,贾谊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
  想到最后的结果,钱汝君发现,贾谊跟其他人最不一样的是,他和他的家人吃了钱汝君的空间食物。而且长期食用。
  要知道,自从外面开始用空间泉水浇灌之后,想吃到纯粹的空间食物,比较苦难,多半是钱汝君身边的人才能吃到。还有一些,就是钱汝君开的酒楼旗舰店。
  钱汝君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虽然贾谊已经外派到外地去当郡守,但是钱汝君仍然,派人把空间蔬菜,送去给贾家,贾家的人就把钱汝君送去的空间蔬菜,做成腌菜,然后送去给贾谊。
  别人或许会缺盐巴,但是贾家可不会。在大汉当官跟后世一样,有人在朝好办事,贾家的仆从很是经营了不少生意,买了很多田地,收地租也够贾家过上好日子了。
  更不必说,胡说这个大富豪的鼎力支持,每年不少钱,都送到贾家去了。
  这些钱,都算胡说提供给胡茬的嫁妆。
  每次提到这一点,胡茬都会撇撇嘴,不是很开心,年纪越大,她对萧阳就也满意,对贾家大公子,各种看不上。前阵子,更是来信说,她和萧阳准备一起到金麦来,金麦这边已经大致底定,有绿儿和顾俊这些人看着就可以了,基本上萧规曹随不会有什么大错。最大的问题就在她父亲胡茬,老是唠叨她应该回家嫁人了。
  钱汝君知道胡说的心里,跟钱汝君的五年契约已经到期。
  钱汝君已经可以开始种植棉花,并且开始生产。虽然钱汝君之前没有任何纺织的准备,但钱汝君的神奇之处,就是能够无中生有,让胡说不知不觉把钱汝君当成最大敌手。
  事实上,钱汝君看中金麦这块土地,就是知道后世这块土地曾经以种棉花文明。而且,相对于胡说在西部武功等地的田,黄淮平原比较有比较多的人口,而且这边的生育率和存活率高多了。
  胡说这几年也成为棉纺织的大户,他的作坊已经扩大到七八个县都开始加入作坊,不但有女织工,还有男织工,能领到的薪水,除了钱家农场能比以外,其他的大地主,还有自耕农,根本比不上,所以这几个县很是闹出一阵子用工荒,当地农田大量荒废,最后还是官府出门要求农地不能荒废,那些地主,只好到外地征人,可惜这些人没两年又被胡说吸引去。因为这个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