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538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538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王院正和王太医商议着对方子稍作调整之后,江夏就被王太医催着出了宫。
    接下来,宫内一片平静,似乎大兴帝认定了三皇子得的是肠痈,而不做追究了。似乎是,风过聊无痕?
    江夏连着三天都进毓秀宫,第四天,三皇子虽然还发烧,但醒过来的时间越来越长,也能够主动吃些汤水米汁子了,眼看着,是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到了十天上,三皇子的体温终于恢复了正常,也能吃些浓稠的肉粥、蛋羹什么的了。这个恢复速度真的很不错了,接下来,就要慢慢调养,一点点补回来,却是急不得了。
    二月二十六,大兴帝出巡京畿。太子被留在京中。徐襄和江夏也都留在了京里。
    送走圣驾,江夏也不必进宫给三皇子看诊,却仍旧忙碌,天气转暖,囡囡准备离京南下,往金陵与越哥儿会合去了。
    这一去,至少是三年,江夏心中不舍,却只能细细斟酌了,将囡囡母子路途上所需所用之物考虑安排周全,以保他们母子一路安然。

  ☆、1113。第1113章 母仪天下

过完三月三,天气和暖,囡囡带着申思在三月初六离京,直接在京中水门内上了船,一路顺水入运河,南下金陵去了。
    带着孩子们到码头送行的江夏,时刻关注着启娘的情绪,却没有过分地亲昵热络,而是偷偷叮嘱曦儿替她‘看着妹妹’。
    离开码头,江夏也没回家,而是带着几个孩子直接去了天坛寺。
    在街口下了车,曦儿就拉着启娘的手一个摊子一个摊子逛过去。
    三月三,陆续有青菜下来了,榆钱也正当时,许多郊区的小贩挑了青菜、榆钱进城来售卖。又有煮了荠菜鸡蛋的,也有采了茶棵子制成茶的,还有采了青蒿、面条菜等野菜的……街上的人都换了春衫,春风丽日,人们的心情似乎也特别好,张眼看过去,大都是愉悦的笑脸。
    孩子们对野菜之类的不在意,曦儿与启娘手拉手,直接奔着一个花花绿绿的纸鸢摊子过去。
    这纸鸢比较粗糙,大都是燕子、鹞子之类的禽鸟造型,手工绘制的图案也相对简单,谈不上精美。朗哥儿和迅哥儿都有些看不上。江夏却不会阻拦,她含笑看着两个小丫头,嘀嘀咕咕指点着商议着,挑选了好几只。
    刚刚下车时,江夏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荷包,荷包里是一百个大钱,是孩子们的零花钱,随他们自己买小玩意儿、买小吃食去。
    这纸鸢也便宜,一个不过十个大钱,两个小丫头一人挑了两只,交由护卫们举着,然后继续沿街逛过去。之后,又买了颜色鲜艳的通草花,又有泥巴捏的泥叫叫、泥老虎……
    一直逛到晌午,江夏带了孩子们回家,吃过午饭,孩子们都有些坐不住,还是江夏虎着脸看着他们小睡了片刻,这才一起去后园子放纸鸢。
    等吃过晚饭,很快孩子们就露出困倦之意来,特别是两个小丫头,更是不等回房就瞌睡起来。由着嬷嬷们抱着洗了手脸放进被窝,头挨着枕头就睡死过去了。即便是启娘也没顾上想念亲娘。
    之后每天,江夏都给孩子们安排的满满当当忙忙碌碌的,启娘与曦儿一起,又有那么多年龄相仿的小姑娘陪着,读书识字、写大字、学画画、学女红,闲暇里放纸鸢、折纸、丢沙包、跳房子……日子充实而快乐,与江夏也从最初的怯生生,变得亲近依赖起来,性格也活泼开朗起来,每日里吃饭香睡觉好,过了些时日,脸颊竟渐渐圆润起来。
    春光明媚,被严寒困在屋里一个冬天后的人们,也爱走亲访友,或泛舟湖上,或信马由缰,也或者,只是置几碟小菜一壶小酒,三五人小聚,谈笑风生,愉悦心怀。
    赵宝儿回了紫荆关,囡囡也离京南下,小鱼儿和嬛娘却三不五时地过来,也不用下帖子请,比主家还自在的。江夏有功夫了就陪着她们说说话,没工夫了也由着她们自己随意。
    皇上出巡,王院正和王太医两位医术高超,自然是随圣驾出行的。三皇子虽说好了许多,也能自己进食了,却也要三天一请脉,确定其恢复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方药。
    之前盛宠的菀嫔刚刚出月子,李美人怀着身孕,都不能随行。据说李美人查出有孕后,新近受宠的两名宫女子得了这次随驾伺候的机会。
    皇帝不在,江夏每三日进宫为三皇子请脉,总会先去皇后娘娘的宫门前请个安。
    皇后娘娘倒也随和,每每都会请她进去见一见,说两句话,道一声辛苦。菀嫔那边倒是递了申请到皇后娘娘这边,皇后就客客气气地给江夏商议,看她什么时候方便,去菀嫔的景仁宫里给五皇子请个平安脉。
    皇后宫中、太子和四皇子都是十日一请脉,之前由太医院当值的太医负责。如今太医院人手严重不足,江夏就接了这个请平安脉的差事,每个十日,就给皇后、太子、四皇子、五皇子请一遍平安脉,特意带了一名太医院的院使随行,请完脉的脉案就由这位院使来写。
    因着皇上出巡,留在京里的太子暂时监国,由文渊阁几位阁老辅政。
    也因此,太子暂时不去御书房了,每天都在承乾殿的偏殿里看奏折,处理政事。一墙之隔就是文渊阁,有什么事情不了解的,就可以去询问几位阁老。或者宣几位阁老过来,一起商议确定。比较重大的事情,则由太子写了批复后,再快马送去给大兴帝批阅决定。
    这种情况下,太子宋允****战战兢兢,十二分地谨慎小心;几位文渊阁大臣同样操劳不辍,而且因为皇上不在朝中,他们身上的压力也大上许多……不用早朝了,徐襄却仍旧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操劳之下,不几日竟明显看出清减了。
    圣驾不在京中,许多人觉得没了笼头,难得地松一口气。但江夏却知道,行事谨慎的朝臣们却比皇上在的时候,更加谨慎小心,生怕行差踏错半步。
    她是如此,徐襄更是如此。
    三月十一,又是进宫请脉的日子。江夏、徐襄与孩子们一起用了早餐,越哥儿、迅哥儿一起出门上学,两个小丫头手拉手去上课,江夏也换好了官服出来,带了背着药箱的东英一起,跟徐襄分乘两辆马车,想跟着先后出了徐家,往宫里去了。
    进了宫,江夏照例先去皇后娘娘宫里拜见。
    皇后娘娘依旧亲切,很快打发了身边的嬷嬷出来接江夏进去。
    一进宫门,江夏就瞥见偏殿门口立着两名眼生的宫女,她略一愣怔间,就听那嬷嬷低声笑道:“皇上不在宫里,娘娘只怕有照应不周全处,索性将李美人搬了过来,放在眼皮底下照料着……”
    江夏看了那嬷嬷一眼,垂眼笑道:“娘娘母仪天下、恩披海内,这般温厚慈爱,却是万民之福,大庆之幸啊!”
    那嬷嬷闻言喜色上面,连连点头道:“正是这话!还是江大人会说话,不像老奴们,满心感念皇后恩德,却不知如何称颂呀!”
    江夏含笑不语,走到殿门前停住脚步,那嬷嬷却笑着道:“娘娘吩咐了,江大人到了不必通传,直接觐见就是!”
    江夏连忙拱手一礼:“多谢娘娘!”

  ☆、1114。第1114章 竟是如此

三皇子的体内的毒素基本清除,命也保下来了,只是却落下了肠胃病,吃不得油腻硬食,只能吃些粥汤软烂之物,而且,常常腹痛相伴。如此情况下,本来胖嘟嘟的三皇子,不几日就脱了形,成功瘦身,并日渐骨伶仃起来。
    四皇子五皇子却是一切平顺康健。皇后娘娘几乎日夜不离地将四皇子带在身边。五皇子同样被菀嫔放在暖阁里养着,只隔着一道落地罩,夜里都要亲自起来几回照看。而且,江夏知道,五皇子虽然又奶娘,菀嫔却也在喂母乳,只在夜间,或者她分不开身之时,才由奶娘做个候补。
    大兴帝二月底出京,巡视京畿之后,三月下旬,鲁豫同时奏报,今年桃花汛来势凶猛,水情紧急,于是圣驾临时改变方向,往河南江淮巡查河道去了。
    圣驾转而南下的同时,也往京城传了圣喻:命户部筹备钱粮,加固大堤,准备救灾钱粮;急命工部都水清吏司官员、户部官员、防疫院官员出京随扈。
    也不知是不是大兴帝忘了江夏已经辞去了防疫院院正的事情,敕命防疫院出京随扈人员的名单中,第一个居然就是江夏。
    不得不出入宫禁,近距离接触宫中种种笑里藏刀,江夏正觉得劳累劳力,身心俱疲,突然得了敕命,竟如得了大赦令,人人抗拒的苦差她却甘之若饴,紧着收拾了行礼,匆匆离了京城。
    进了四月,天气渐热。
    徐襄特意请了假,出城为妻子送行。城门外,福宁公主府的车子已经到了,此次,户部被点名随扈的官员是顾青茗。应该是大兴帝惦记着妹夫,想着让顾青茗办趟差事后,也好提一提品阶。顾青茗是驸马都尉,实职却仍旧只是个户部的五品郎中。
    车子停下,徐襄勒缰下马,与另一侧车下的顾青茗见礼。
    江夏此次出行,特意从医馆里带了十八名学生,其中男生十二名,女生六名,皆作男子装扮,分乘了三辆车子。加上江夏乘坐的车子,四辆车子排成一溜,成了一列车队停在路边。
    第一辆车停稳,车辕上的车夫率先跳下车,将脚凳放好。另一侧的一名十来岁的小厮则伸手挑起车帘子,然后,躬身伸手,从车厢里扶出一位身着青衣、面貌清俊的文士来。
    另一侧,徐襄与顾青茗见了礼,又拜见了车上的福宁公主,转回头来,恰看见妻子下了车,正缓缓往公主府的车子走过来。
    他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身边的顾青茗,清晰地看到顾青茗眼底深处的一抹欣喜,然后,顾青茗脸上的一片错愕,让徐襄嘴角浮起一抹得意,转瞬即逝。
    “你竟……哈哈,竟是如此!”顾青茗错愕之后,扬起一片笑来,转身朝自家车子招呼一声,一个眼窝略显深邃,容貌俊俏美貌的小少年就从车上走下来,却是宋长安!
    小鱼儿从羌胡带回来的一双儿女,皆随了母姓‘宋’。
    之前,公主让他带上长安,他还略略有些感叹,感叹即便如公主也不能免俗,对他与江夏一起出行心有忌讳。等见了朗哥儿,顾青茗哪里还能不明白,带上孩子的注意只怕还是江夏提出来的。当然,她带孩子的理由是让小子们长长见识,其中却也少不了让公主放心的因素。
    长安脸颊透出一抹淡淡的羞赧,下车后就紧着几步,先向顾青茗躬身一揖,然后躬身给徐襄和江夏见礼。朗哥儿见过公主和顾青茗之后,也过来与长安厮见,两个小伙伴你捶我一拳,我拍你一掌,然后相视憨笑,站在一处了。
    江夏略显敷衍地与顾青茗见过礼,就走到小鱼儿的车窗前,笑着道:“长安有我带着,你尽管放心!”
    小鱼儿笑微微道:“有你,我才不担心。”
    两家熟稔得很,会合之后,略略说几句话,江夏重新上车,顾青茗和长安朗哥儿都上了马,辞过徐襄和下鱼儿,离了京城,一路往河南而去。
    朗哥儿上了六年学,经史书本子读了许多,江夏原本也准备一两年内给他安排游学,此次她意外奉旨离京,又逢黄河水患,恰好能够带着朗哥儿去见识见识,天灾无情,以及灾难之时突显出来的人心人性。
    长安虽说出生时经了一些危难,但他记得的,却一直是身处富贵,满眼繁华。自小儿,两个人身边都是丫头嬷嬷一堆人,捧着伺候着,只怕冷了热了,照顾不周。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皮裘,所用之物,也只怕不精致……江夏此次出京带上他们,就是想着让他们见一见人生的苦难。
    若是平常,四喜客栈的大东家出行,自然有客栈周全地接待伺候。但此次,江夏却打定了注意,让孩子们经历世事,自然不肯带他们去享受四喜客栈的供奉此后,只如平常官差出行一样,都是寻驿站投宿。
    朗哥儿和长安既作小厮打扮,这跑腿打前站的活儿,就交给了他们。
    每到一处,都是由他们兄弟两人拿了勘合去驿站交验,然后定房间、饭菜,又安排热水,布置房间用具,安排马厩草料,以及往城镇商铺采买补给等等等等。
    也因为只是小厮,尽管是官家仆从,却仍旧需要与底层社会的各色人等交道往来,两个小子最开始难免有些无措,但几日之后,就渐渐熟悉起来,等过了保定,到达真定府地界,两个人做小厮已经有了些模样,颇有些渐渐上手的意思了。
    驿站里的房舍用具都是有规制的,这一次江夏出行随扈圣驾,一路急赶,也容不得带那些精细讲究之物,这居住饮食上,最多也就讲究个干净舒适安全,至于讲究、奢华根本谈不上,更没办法与家里相提并论了。
    真定府已临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