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535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535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这个……可是一只刺猬灯?”启娘指着一只满身是刺的灯问道。
    曦儿抬着头看了看,笑着道:“不是刺猬,这是板栗灯……我们秋日去庄子上摘过,打开刺刺的壳儿,就是板栗!”
    说到这里,曦儿回头看向自家娘亲,笑嘻嘻道:“娘,让人取些板栗放在火盆里烧着吃,好不好?”
    之前江夏说了,晚饭要加一个炭炉烤串,正好将栗子埋在炭火中,烤串的同时,也能把栗子烤熟!
    江夏自然不会反对,而且还帮着出主意:“再埋上几个小红薯和几个小土豆,可好?”
    红薯和土豆都能烧着吃,烤熟后,外焦里嫩,带着丝丝焦香,比蒸煮的好吃的多!
    “还有烤包子!”曦儿拍着手叫。
    江夏屈起手指,刮了曦儿鼻子一下,笑着道:“你们俩多大肚子?弄那么多能吃完么?”
    曦儿回头看看启娘,小姐俩相视嘿嘿笑起来。
    江夏摸摸两个丫头的头顶,笑着道:“今晚准备的不少了,足够吃了。改明儿,我再让人生了烤炉,给你们烤包子、烤胡饼……嗯,还可以烤泥巴鸡和泥巴羊脖子!”
    曦儿听得连连鼓掌叫好,启娘也受影响,笑的无限欢喜起来。姑姑说的这许多好吃的,她有好多都没吃过,但只看曦儿表姐这般欢喜,也知道是极美味的!
    两个小姐妹手拉着手去摘草莓、摘甜瓜、摘青菜,一边笑嘻嘻商量着生了烤炉后,能做什么好吃的……不知不觉,启娘就将失踪的嬷嬷给抛到脑后去了。
    等美美地吃饱了饭,姑姑将她们俩揽在怀里,轻轻抚着后背替她们消食,还一边讲着有趣好玩的故事。故事很好听,好有趣,曦儿和启娘听得很专注,听着听着,困意涌上来,两个小丫头偎在江夏怀里睡着了。
    启娘根本没来得及想嬷嬷去了哪里……

  ☆、1107。第1107章 皇五子

到小年的时候,越哥儿的任职去向已经有了眉目,徐襄带回来的可靠消息是,越哥儿继续外任,升了一阶,任江苏巡抚,衙门在六朝古都金陵。过完年,等不到元宵,就要离京赴任。
    另外,齐哥儿也有了新的任命,年后也要赴任,却算不上外任,而是意外地放了京府同知,专司京郊水路疏浚、陆路修缮和灌溉水利。
    于是,江夏与越哥儿、齐哥儿商议之后,干脆又都搬到徐府这边来,大家一起过个团圆年。
    虽然兄妹三人面临分别,但越哥儿是高升,齐哥儿不但升了官阶,还是主管工程的肥差,可以说两个人都是大喜。所以,府中上下,都没有悲伤之色,反而一个个都兴头头的——主人家好了,他们依附之人才能好!
    但任命还没下来,家中上下特意约束了,不许乱传消息。一家人只是聚在一起,徐襄和齐哥儿每天还要上衙,越哥儿偶尔会一会故友同窗同僚,更多的时间就在家里,督促瑞震、朗哥儿齐哥儿读书。
    江夏则带着囡囡和嬛娘一起准备新年,差不多把曦儿和启娘时时带在身边。
    石嬷嬷的事情,江夏早早给囡囡说了,又将从石嬷嬷屋里搜检出来的小软鞋和明矾裹脚布等物事拿给囡囡看,囡囡看了忍不住哭了一场,连说自己枉为人母,居然差点儿被那老虔婆哄着,害了自己的女儿。
    江夏看她能够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轻言宽慰着让囡囡止了哭泣后,慢慢与她说起,女孩儿的教养来:“我们家的情形,若非万一,保姑娘们一世富贵安稳还是可以的。退一步说,即便咱们家不想把姑娘们放纵成刁蛮之人,却也实在没必要太过软弱了……”
    囡囡似乎多少有那么点儿不明所以,江夏干脆道:“别的我不敢说,但让我挑女婿,才学家世都要看之外,品行更不能有亏……我们家的男人,非无嗣不得纳妾,将来给姑娘们找的女婿至少也要如此。”
    这话一出,囡囡愕然一瞬,在看清江夏目光中那抹略带揶揄的笑容后,瞬间涨红了脸。
    刚成亲时,她也曾想着做个‘贤妻’,不方便的时候她还给越哥儿准备过丫头,越哥儿却一声不吭地去了书房歇息。一连数天,不到她的房中来……好在,她及时察觉到越哥儿不喜欢她安排的丫头,再来月事就没再扮贤惠,那几天,越哥儿也没再去书房,还特意拿暖炉替她暖肚子……
    几次之后,她就索性装了糊涂,小腹隐隐坠疼的日子,有丈夫在身边温柔关切,她怎么舍得将他推开,推到别的女人怀里去?
    她不想做什么贤妻了……姐姐与姐夫那般恩爱,才好!
    大姐这话之前也曾给她说过,她却自作聪明,差点儿自作聪明,把自己个给坑了去!幸好!
    姑嫂俩人通过这次交心,感情又近了一步。
    囡囡看着开朗了许多的女儿,心中愧疚之余,主动请求将启娘留在京里,让她与曦儿一起作伴长大……
    她对江夏道:“……说起这裹脚之鄙,江浙之地最是盛行。当初越哥在湖州时,妹妹见过许多官家女眷,皆是缠足的。若是把启娘带到金陵,她日后交接的姑娘都是缠了足的,就怕她自己受人影想,执拗了。”
    这话说得诚恳,再说江夏自从处理石嬷嬷,就打算着将启娘留下了。囡囡主动这么说,倒是正和了她的心思。
    但是,囡囡的坦承,让她知道自己之前有些误会了,囡囡只是有些疏忽,却并非不看重启娘,也没有变成那等浅薄、粗鄙。只要她以后细心些,启娘自然不会再受什么委屈。她毕竟不是那些思想顽固的恶婆婆,非得让人家母女骨肉分离。
    “毕竟只是个孩子,怎么样,还不是你这做母亲的教导……你呀,也别太忧心了。”江夏说到这里略略一顿,又道,“若是你实在忧心,也可以趁着在京里的日子,多让启娘见一见京中贵女,看公主郡主们,还有勋贵高门的姑娘们都不缠足,心中有了主意,即便再去金陵,见了缠足之女,也不会再生出什么心思了!”
    听江夏替孩子考虑的这么周全,囡囡自然是衷心感谢,然后回去就给越哥儿说了,希望把女儿留在京里,由大姐教导:“皇上连太子都交给大姐教导的,咱们闺女能让大姐教导,必定比我强出许多去。另外,有曦儿与启娘一起,也省的闺女跟着咱们去金陵,连个玩伴儿都没有,孤零零的可怜。”
    越哥儿自然是相信姐姐的能力,心中顾虑的也是她们母女不忍分离,既然妻子诚心想着把女儿留下,他自然是支持的。
    然后,就听妻子又道:“若非申思实在太小,我连他都像留下……你别嫌我躲懒,我只是自知不如大姐多矣!”
    越哥儿失笑,揽着妻子的肩头道:“启娘留下也就罢了,申思是江家长子,倒不必太过娇惯着……”
    大姐非常注重他和齐哥儿的学业,比学业更注重的却是人情世故、民生庶务的了解熟悉,所以,多次让他四处游历、游学,几乎走遍大漠西域,也看遍了江南烟雨、雄浑中原……他做了外官,掌管一方后,才渐渐明白,当年大姐的种种苦心。亏了当年的游学历练,他如今才能够这般自如从容地处置官务,维护民生。
    于是,除夕夜,一家团圆时,越哥儿抽空儿对江夏道:“这一去,虽说高升,却也是从头开始,弟弟要在金陵官场理顺、站稳,没有大半年是不行的。秋娘要结交各府官眷、当地乡绅眷属,同样繁杂操劳,一点儿不比弟弟在衙门里轻省……孩子们怕是难以照料周全,不如将启娘留在京城,由姐姐教导着,弟弟才放心!”
    既然越哥儿亲口来说,江夏也就知道,囡囡是真心愿意将启娘留下的。她是爱操心不嫌累的,又能给曦儿做个伴儿,自然也就不再犹豫,一口答应下来。
    大年初一,进宫朝拜。宫内传出喜讯:刘婕妤在元日丑时得一子,是为皇五子!皇上大喜,当即赐名:宋寅!

  ☆、1108。第1108章 宫里来人

新年,皇家喜讯连连。刘婕妤得子之后,与其同时入选后宫的李美人也传出有孕。
    过了年,皇帝开印第一件事,就是升了刘婕妤的位分,从婕妤升为嫔,菀嫔。
    升了嫔位,菀嫔娘娘又有小皇子傍身,皇后体恤她养育皇子辛苦,无法分心照料有孕的李美人,就将李美人搬出咸安宫,搬到东侧的延禧宫偏殿居住。
    正月十二,越哥儿的任命下来了。
    家中立即开始准备行李,堪堪过完元宵,正月十九,越哥儿就一个人只身离了京城,一路南下,往金陵赴任去了。
    两夫妻商量后,又询问过江夏,囡囡和幼子申思多在京城住些日子,多陪陪启娘,也等待春风和缓后,再启程南下,路上孩子也安稳些。
    当年的翠羽拨到越哥儿那边做一等丫头,如今已经有了一对儿女,仍旧在越哥儿和囡囡身边做管事嬷嬷,掌管着囡囡的小库房。
    打发了石嬷嬷之后,江夏让囡囡给启娘斟酌合适的嬷嬷,囡囡斟酌再三,选了翠羽放在启娘身边,并将翠羽的男人儿女也一并留在了徐家。
    说起来,翠羽本就是江夏身边出去的,兜兜转转跟了启娘,却也算是回到了江夏眼前来做事。
    江夏与囡囡商议后,由囡囡安排,翠羽的男人仍旧跟着越哥儿去了金陵,一双儿女则留在了京中,儿子八岁,送到医馆中做个炮药的小学徒,若是学的好了,将来提去学医也不是不可能。女儿只有五岁,聪慧乖巧,索性一并归在曦儿和启娘的玩伴中,一起上课。吃住则都跟那许多小姑娘一起。
    儿女们有这一番安排,都算有了前程,翠羽自然心怀感激,自然打叠起十二分的精神来照护启娘,不敢有半点儿闪失。
    一转眼,已是二月,冰雪消融,和风渐暖。
    小鱼儿被江夏和顾青茗约束着在家中做了个五十天的‘双月子’,好不容易能够出门了,又恰好赶上休沐日,她一天也等不得了,当日就带了长乐长安长生连生一起到了徐家。
    赵宝儿也带了韶娘昶哥儿辉哥儿一起过来,大家凑在一处,为了小鱼儿‘重获自由’庆贺,也为了赵宝儿践行——过完年了,她准备回紫荆关去。
    江夏忍不住就问她:“韶娘和昶哥儿可带过去?”
    赵宝儿回头看看在滑梯上玩的很高兴的长子,又看看在另一端玩璎珞的韶娘,略带苦涩,却坚定地摇摇头:“我就不带他们了……昶哥儿在这边入了学,先生、同窗都是极好的,还是不动了。”
    江夏理解地点点头。现代父母为了孩子,把孩子送去大城市就读、送出国的不要太多,昶哥儿至少还是跟着祖父母,又有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朋友,比现代那些被父母送出去‘追求前程’的孩子不知好多少了!
    说完昶哥儿,赵宝儿的目光还是落在女儿韶娘身上:“昶哥儿我倒不怎么操心,只是韶娘也不小了,这一两年也该看着些了。”
    长乐只比韶娘大不到一年,年前已经与毛瑞霆定了亲,过完了三礼,换了婚书。只等着长乐再长两岁,就寻个吉日成亲了。有这个例子比着,也难怪赵宝儿忧虑韶娘的婚事了。
    江夏却失笑起来:“你也是乱操心,韶娘丫头要模样有模样,要品性有品性,家世出身,哪一样差了,你别看长乐定了亲就跟着着急,女孩儿大多还是及笄后才谈论婚嫁的。你就看着吧,待韶娘及笄后,上门求婚的怕是要踏破门槛去呢!”
    小鱼儿也在旁边笑的欢快,笑过之后,倒是点着赵宝儿瞪了两眼,恨声道:“你当我们俩都是死的呢?有那好的,还不紧着替你看下呀!”
    被江夏和小鱼儿这么一说,赵宝儿眉间的忧色倒是散了大半去,笑嘻嘻地凑过来揽着小鱼儿的臂膀,放软了身段讨饶求情,好一会儿,才哄地小鱼儿缓了颜色。
    江夏只看着两个人作妖儿,转过来看囡囡、嬛娘和瑗娘、郑姡父鋈司墼谝黄鹜媾啤⑼嫣澹桓龈鲂烁卟闪业摹V|看见她还招呼呢,江夏摆摆手,转身出来,往厨下去了。
    二月初,江河开冻,正是吃鱼的好季节。
    大沽镇刚刚开海,正好将打上来的第一批开凌鱼、开凌蟹送过来。
    开凌鱼不必说,肚肠都是干干净净的,最是鲜美。
    渤海湾的海蟹也与别处不同,却是初春繁殖,惊蛰前后正是满黄满膏,最肥美的季节。
    考虑到孩子们脾胃弱,江夏就让枝儿放了姜丝和紫苏来蒸,然后令人温下桂花酒,给孩子们佐餐驱寒。另外,还做了面拖蟹和蟹面、蟹黄汤包,几种烹调方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海蟹的鲜美,也最大程度地去处寒性。
    江夏去厨下看的却是呛蟹。也就是生腌蟹,直接选用鲜活螃蟹,放在盐水或者调味卤水中腌制后食用。
    呛蟹能够做大程度地保持蟹子的鲜美,但因为微腥,很多人吃不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