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534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534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曦儿被江夏养成了亦静亦动的性子,玩的时候很投入,安静下来写字、剪纸、串珠子,也很能做得住。相比较之下,启娘却有些过于安静了,只有四岁的孩子,却一坐就是半天,也不带不耐烦的。而且,让江夏惊讶的是,四岁的启娘已经开始学针线了,她送给曦儿的小荷包虽说针法看得出幼稚,也没有绣花,却已经很有些模样了。
    只是,每每看着启娘小小的人儿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做针线的样子,江夏总觉得心疼。
    她没办法否定囡囡的教育,却想着让孩子们的童年能够快乐一些、轻松一些。这个世界对女孩子本来就不公,长大嫁人后,上要侍奉婆婆,下要养育子女,还要服侍男人……社会要求女人的就是隐忍、顺从、包容、宽厚,却从来不会想她们的委屈、疲惫、压抑……
    江夏自知无力改变社会,却希望能够给予自家的女孩儿更多快乐,哪怕只是童年、少女时的快乐和放松,至少,将来嫁了人,还有一片欢喜快乐的时光可以回忆。
    从公主府回来,江夏略作梳洗,换了一身居家的薄丝绵袄裙,水都没喝一口,就询问起来:“姑娘们做什么了?”
    连翘正将她换下来的衣裳理平整,交待给小丫头送去衣橱里挂起来,一边笑着回道:“咱们姑娘带着表姑娘糊灯笼呢……据说姑娘们准备了好些个灯谜,准备元宵节时,给哥哥们猜去呢!”
    曦儿已经启了蒙,学写字也有小一年时候了,如今写字虽谈不上风骨,却也算是工整了。相反的,启娘虽然学了女红,却还没开始识字……
    江夏想起这些来,一时有些晃神:囡囡明明是她一手带大的,她当时教导囡囡时,也没怎么注重女红啊,怎么到了启娘这儿,囡囡就变了模样……难道,这就是真正的古代女子与她这个冒牌货的差别吗?
    “夫人可是想姑娘们了?要不,奴婢去把两个姑娘请过来,陪夫人说说话?”连翘看江夏微微出神,脸色似乎有些不虞,就试探着询问。
    “啊,也好……”江夏回过神来,扬起一片笑道,“正好,匠人们送了今年的冰灯样式图来,叫她们过来,一起挑一挑去!”
    连翘应声而去。
    江夏略一沉吟,回头吩咐水香道:“去厨下问问枝儿,让她们和一些糯米面,再送些枣泥豆沙过来。”

  ☆、1105。第1105章 怒火

江夏带着两个小姑娘玩耍,曦儿很自然地跟着母亲挑冰灯图样,挽着袖子玩面,做点心玩儿……与母亲嘻嘻哈哈地说笑,露出一大截嫩藕般的胳膊来,脸上、衣服上、头发上沾满了面粉……
    这些在启娘看来都太惊讶了,女孩子不该露出手脸意外的皮肤呀;不该没规矩地大声说笑,应该笑不露齿呀;要爱惜衣服,不应该弄脏呀;她是官家小姐,应该时刻注意仪态,守规矩……
    江夏也看出了启娘的别扭劲儿,她也不是说这个小姑娘不好,只是才四岁的小孩子,就那么时时刻刻端着,一副‘大家闺秀’模样,走不露足笑不露齿的,怎么看怎么别扭!
    不过,看这样子,江夏也知道养成这样子,绝非‘一日之功’,她想纠正,当然也不能操之过急。
    她特别温和地拉着曦儿的小手,替她绑好襻膊,却没有替启娘绑,而是建议她:“挽一挽袖子,才不会弄脏衣服!”
    又特意拿了两件小围裙给两个小姑娘穿上,曦儿是娘亲给什么是什么,笑嘻嘻地张着小手由着娘亲折腾;启娘却略略有些不好意思,还规规矩矩曲膝道谢:“谢过大姑姑!”
    江夏嘴上夸奖:“启娘真懂事儿,这么知礼!”
    但心里却忍不住叹息……四岁的孩子更应该无忧无虑,笑闹无忌吧!启娘这样子,是真的乖了,可怎么看着,这么让人心疼呢!
    上了心之后,江夏就注意起启娘的一言一行来。
    最初,她就以为是囡囡这个做母亲的教育方法不对,把孩子教成这个样子,但带着孩子们玩耍的时候,她很快注意到,启娘没做一件事都会下意识地往侧后方看一眼……最初江夏只是觉得孩子这个动作有点儿奇怪,但细一琢磨后,她就忍不住恼怒起来。
    启娘身边跟着一个嬷嬷和两个丫头,两个丫头是当初江夏给囡囡陪嫁的人家的孩子,也算是家生子儿,都是知根知底的。那嬷嬷却是囡囡生了启娘后,替启娘寻的教养嬷嬷,据说曾经是莱王府的……大概也是莱王府这块招牌,让囡囡更愿意相信她,并将女儿交给了这个姓石的嬷嬷‘教养’。
    江夏默默看在眼中,却没有当时发作。
    带着孩子们玩耍一阵子,江夏留了两个小姑娘就在自己这边的浴室里洗澡,然后打发曦儿和启娘的嬷嬷回去拿替换衣裳,却把两个人的丫头留了下来。
    她将启娘的两个丫头叫进来,只几句话,两个丫头就都把石嬷嬷的种种‘恶行’都说了。
    那石嬷嬷句句话都是规矩,坐要坐的端正,立要立的直溜,还有不能直视对方,要始终垂首、缩肩、含胸……此外,诸如吃饭不能出声音,只能吃眼前碟子里的东西,不能满桌子乱夹……走路如何如何……更令江夏惊讶的是,连睡觉都被规定不能乱动,睡觉的姿势一错了,就会被推醒……
    最后,其中一个丫头说了一句:“……石嬷嬷连夫人也看不起,说夫人那么大脚,若不是跟了老爷,是找不到好人家的……嬷嬷说一定给姑娘把脚缠得漂漂亮亮的,缠一个‘三寸莲足’,嬷嬷已经把软鞋都做好了,打算着过完年就给姑娘束脚呢!”
    这里的夫人是说的囡囡。
    因为囡囡是跟着江夏长大的,自然没有缠足!
    其实,大庆朝并非全民缠足,大都是家境好的人家才会给女孩儿缠足,以求‘仪容’出众。当然,也因为这样的人家不指望女孩子做活儿,缠了脚不怕干不动活儿。贫苦人家的女孩儿大都是不缠足的,因为那些人家还指望闺女干活计……即便是娶了媳妇回来,也要做许多活儿,缠了足的女人可做不得活,难道白养着?
    想象着启娘被那婆子裹了脚,疼的日夜偷偷哭泣……江夏的心就抽抽着疼!
    外头传话进来,嬷嬷们拿了姑娘们的衣裳回来了。
    江夏喝了口茶,稳住自己的表情,然后淡淡笑着让人将嬷嬷们请进来,让石嬷嬷将包袱拿上来:“我正要给姑娘们挑料子做春装,拿启丫头的衣裳我看看,心里也有个数!”
    石嬷嬷不知所以,还谄着一张脸奉承呢:“姑太太待我们姑娘这份心意,真真儿是难得,让老奴看,竟是比亲闺女还好呢!”
    江夏勾勾唇角,睨了那石婆子一眼,垂了眼看包袱里的衣裳,就见袄裤放在一处,亵衣却是和袜子叠在一起……眼皮子禁不住跳了一下,淡淡道:“这衣裳倒是干爽……难为你们,冬日里也替启丫头收拾这么齐整!”
    石婆子不知所以,还腆着脸卖乖呢:“姑太太夸奖了,都是老奴的本分……老奴曾经在王府里伺候得姑娘们多了,冬天衣裳洗了不好干,首先要姑娘们爱惜着穿。另外,亵衣和袜子都是不必天天儿洗的,只管放在熏笼上烘着,烘热呼了,用手细细地揉搓,再穿上特别软乎,比水洗可是好上多少倍的……讲实话,这都是王府里姑娘们不传之法,外头的人哪里知道呢!自然,那些贫贱人家的衣裳都是粗线硬布的,也用不得这法子不是!”
    江夏听得笑容渐冷,却只垂着眼,慢慢喝了两口茶,这才笑着道:“嬷嬷这番话,倒是连我也听得新鲜有趣呢!”
    石婆子连道不敢不敢,嘴角眼梢却透出一片自得来。
    江夏微微一笑,将手中的茶盏子放下,语气温和地商量道:“嬷嬷这般人物,只是跟在启娘小丫头身边倒是委屈了,不若我给嬷嬷寻个好去处……”
    石婆子喜出望外,噗通一声跪在江夏面前,连声叫着夫人厚恩。只是她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得上头江夏变了声音,声音冷冷道:“来人,将这个目无尊卑,忤逆犯上的婆子带下去,打二十,卖去漠北!”
    石婆子张着嘴,瞪着眼睛看着江夏,转瞬就扑在地上连连磕头告罪讨饶起来……
    下头的丫头婆子在江夏询问石婆子的时候,就听出了不对,芷兰早就招呼了几个婆子在屋外候着,南芜和东英更是始终站在江夏身前两侧,时刻戒备护卫着……
    是以,江夏一声吩咐下来,石婆子还想扑上去抱江夏的腿呢,却被东英一脚踹在胸口,踢翻在地。随即,屋外涌上来四五个粗使婆子,嘟嘴拧胳膊,眨眼功夫,就将石婆子按住拖了下去,几乎没发出什么声音来!

  ☆、1106。第1106章 没顾上

等两个孩子沐浴完换了衣裳出来,屋里已经没了痕迹。
    俩小姑娘出来,之前做的点心送去厨下也蒸熟送了回来,江夏揽着两个小丫头拿了点心尝尝。大概因为是自己动手做的点心,两个小丫头吃的特别香甜,嘬着小嘴儿吹散热气,然后用小巴掌捧着,一点一点细细品尝着。
    曦儿捧着一只豆沙莲子糕咬一小口,然后咧着小嘴儿回头看着囡囡道:“这个豆沙做的好,清甜不腻!”
    启娘吃的是一只莲蓉奶黄包,咬一口,奶黄色的馅料就流出来,甜糯中透出一股子浓郁的奶香来。
    小孩子心思还是干净的,即便之前约束的严格些,与姑姑表姐熟悉起来,看姑姑表姐都亲切和蔼的很,也不由自主地比初见时放松的多了,也笑呵呵回答:“这个也好吃,姐姐一会儿也尝尝!”
    互相交流完,曦儿又捧着自己啃了一口的点心给母亲品尝。江夏也不推却,就着曦儿的小手咬了一口,连连道好吃。
    启娘看看自己手中的点心,略一迟疑,还是转身让丫头替她夹了一只奶黄包,然后捧给姑姑:“姑姑,也尝尝这个!”
    江夏满眼欣慰,亲亲曦儿,又亲亲启娘,娘仨挨着尝过点心后,就一起动手装了点心,叫人分别送去西院和江家去,让各处一起尝尝娘儿仨的劳动成果。
    忙过一阵,启娘大概是察觉到了石嬷嬷不见了,于是神情略略有些慌乱起来。
    江夏将小姑娘的表情看在眼里,暗暗叹了口气,伸手将启娘揽在怀里,柔声道:“你那嬷嬷大概是吹了寒风,头疼发热起来,我做主送她先出去养病了,你不必挂记她,我已经给了她药,也赏了银子了,必不会耽误的。”
    启娘听到难免露出一抹惶惶之色来,但接着曦儿表姐特别有爱地宽慰她,姑姑也笑着转了话题,商量起晚饭用什么来。
    “天气冷,咱们烧个锅子,再让人弄个炭炉子烤串儿……”说着话,看着启娘脸上的担忧之色,江夏笑着摸摸她的小抓髻,道,“你嬷嬷病了,吃不得这些油腻荤腥……放心吧,吩咐了人伺候着呢,指定照顾周全的。”
    听了这话,启娘就要起身致谢,江夏却将她一把揽在怀里,贴贴脸颊,笑着道:“傻丫头,跟姑姑哪里用着这些虚礼!好了,趁着天光,咱们娘几个穿穿衣裳往后头去,想吃什么青菜自己摘去……”
    曦儿一下跳起来,欢喜颜开地叫:“还有草莓!曦儿要吃草莓!”
    说着,又拉了启娘的手道:“指定又有不少草莓能吃了,咱们拿了小篮子自己摘去……多摘些,拿给哥哥们一起吃!”
    启娘也欢喜起来,挽了曦儿的手,连连点头道:“还有甜瓜……我昨儿记记号的那个,今儿差不多也该熟了呢!”
    说起摘草莓摘甜瓜来,两个小姐妹都欢喜兴奋起来。丫头们上来给她们穿了出门的大毛斗篷,戴好风帽,小姐妹俩就手挽手地出了门。
    江夏自己坐了一乘暖轿,小姐妹俩坐了一乘暖轿,前后相跟着进了后园子,一路走到竹篱草堂来。
    暖棚经过几年的扩建,已经与竹篱草堂连在一起,人从竹篱草堂穿过来,经过一道短短的廊道,就能直接进入暖棚里去。
    日暮西山,余晖将尽,暖棚里的光线有些黯淡。
    前头有丫头过来吩咐,暖棚里的两名园丁于是暂停了盖棚子的工作,将准备的灯笼点了,挂在暖棚上。
    黄色的长条灯笼像香瓜,红色的圆灯笼像柿子,还有绿莹莹顶着金黄花儿的黄瓜灯,橙黄的南瓜灯,橘色的橘子灯……各式各样的瓜果灯笼在棚顶垂下来,恍然一看,还真以为多了好多发光的果实。
    启娘和曦儿一进来就惊喜起来,仰着小脸一路看过去,曦儿惊喜地喊:“这里一只西瓜灯!”
    启娘则指着另一边叫道:“这边是一只雪梨灯!……这边,这边是一只菊花灯!”
    曦儿咯咯笑着,拉着启娘往另一边去:“这边,这边是一串葡萄灯!”
    “这边这个……可是一只刺猬灯?”启娘指着一只满身是刺的灯问道。
    曦儿抬着头看了看,笑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