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488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488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杂家可做不得主,不如江大人随杂家走一趟撷芳宫,亲自与芳嫔娘娘禀告吧!”
    江夏双手抄在袖子中,暗暗握成拳头,垂着的眼帘底下,一片怒色。
    沉默一瞬,她突然抬头笑道:“你做不得主无妨,万岁爷一定能做得了芳嫔娘娘的主。我这就去向万岁爷说明,断不会让你跟着难为……就是不知总管可随我去一趟承乾殿?”
    那小内侍脸色瞬变,抬眼瞪着江夏,好一会儿才挤出一抹僵硬的笑容来道:“江大人能去承乾殿禀报一声自然最好,只不过,我们娘娘也不是那等不容人的,倒也不是非得再让大人去见一回皇上……嗯嗯,我们娘娘指定能够体谅江大人的,杂家回去也会与娘娘好好回禀的。”
    江夏看着目光闪烁,说着要走,脚下却迟迟没有动作的小内侍,哂然一笑道:“这位总管不必难为,还是微臣去一趟承乾殿吧,或者,皇上心疼芳嫔娘娘,就打发了人去太医院给我拿一套东西用着呢!”
    她越这么客气,那小内侍越觉得浑身发寒,连连摆着手婉拒着,转身脚步匆匆奔着西宫回去了。
    江夏负手立在宫内甬道上,目送着那小内侍一阵风地挂进西宫,又往撷芳宫那边一拐看不见了,这才轻哼了一声,转身往宫外去了。
    出宫乘车,去到医馆见了那临产的孕妇,江夏搭手检查了一遍,就叫了孕妇的丈夫和婆婆过来,将情况与他们交待了一遍。那婆婆丈夫合计了好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交给医生处理,能生就生,不能生就剖。
    江夏淡淡点头应承着,一边吩咐助手:“拿剖宫产契书过来让他们签字画押。”
    自从,剖宫产在医馆里确定下来,江夏就让人起草了专门的剖宫产契书,契书上写的清楚原因,必须剖宫产的理由,以及剖宫产可能出现的危险,最后条款里加了一条,若产妇和胎儿因剖宫丧命,大人五十两,小孩子十两赔偿银。口说无凭,立字为据。
    契书一式两份,有医馆的印章,有京城府衙的印章,病人家属签下名字画了押之后,剖宫产出现危险,医馆只需按数赔偿即可,不再生出别的事端。

  ☆、1013。第1013章 顾三回京

其实,签下这个契书的时候,并不是完全没了顺产的希望,只不过是顺产的希望比较少,有备无患。
    江夏看着那边的丈夫婆婆商议一番,在契书上签了名字画了押,一式两份的契书分作双方保存,江夏这才转身进了产房,准备给孕妇调整胎位,同时催产,那名孕妇已经有了宫缩和阵痛,衬着宫缩的间隙,也是尝试着调整胎位的最后机会。
    清洗消毒,针灸、妇科双管齐下,一个半时辰后,孕妇顺利产下一个五斤的女婴。
    江夏长舒了一口气,将接下来清理的工作交给石榴,她洗干净手,走出产房。
    门口守着的丈夫和婆婆听到了婴儿的哭声,一见开门连忙迎上来,那婆婆挤上前来,一脸殷切道:“我大孙子生出来了?”
    江夏眉头一蹙,淡淡道:“生了个姑娘,五斤二两,母女平安。”
    那婆婆脸上的笑呱嗒一声落下来,盯着江夏很有些恶狠狠道:“怎么是个丫头片子?我去清风观里找道长算的,明明说是个大孙子啊?要是个丫头,还来这里花银钱做啥,在家里生好了……唉,不会是你看错了吧?”
    江夏一听这话,脸色也冷了下来:“大人还要耽搁些时候,孩子一会儿就抱出来了,你自己看就是。”
    说完,转身就走。却听得身后门响,新出生的小女婴已经被送了出来,那婆婆二话不说,伸手就探进襁褓里摸索,一摸之下,立刻变了脸,将那孩子顺手往送出来的助手手中一扔,叫嚣道:“刚刚不是签了身契了,这个丫头十两银子么?你们给我们银子!”
    江夏怒极反笑,“再说,那是为剖腹可能存在的危险签的,没剖腹,你们媳妇孙女儿母女平安,那契书就无效了。……你若是还无理纠缠,好,让人来,将她们送去知府衙门!”
    那一对母子被江夏的气势吓住,尽管目光仍旧不甘,却不敢再无礼纠缠。
    江夏收拾一番,等着石榴从产房里出来,沟通几句,就离开了医馆。
    这件事,很快就被江夏丢到了脑后,坐车回家的路上,她还在想着,顾青茗抵京之后,大概就能有些后继发展了……若是动作快了,说不定明年,小鱼儿就能生下第三胎了呢!
    却没想到,没等顾家老二抵京,顾家老三倒是先回来了。被外放凤翔府任通判的顾家老三顾青兰,一转眼任满了四年,因着承平帝禅位,大兴帝初登基,进京述职的事情推迟了一年。顾青兰一个六品推官本来不用进京,这一次却早早得了升迁的消息,由湖襄调至保定府任知府。
    江夏到家时,顾青兰已经依然自得地坐在堂上了,一见江夏立刻起身迎上来拱手见礼:“哎呀,下官见过少保大人!”
    江夏瞥了他一眼,淡淡道:“罢了,又不是人前,顾大人就不必这般拘礼了!”
    顾青兰愣了一下,抬头看着江夏片刻,然后爆笑开来。
    江夏也不管他,自顾自地走到上首落座,接了茶淡淡地喝起来。
    顾青兰看着不像,也不敢再笑,整了整衣襟,也在侧座上首坐了,讪笑道:“数年未见,江夫人气势更盛啊!”
    江夏淡淡瞥他一眼,并不接他的话,转而道:“可是回京述职?不再离开了吧?”
    顾青兰娶了宁侯的小女儿,顾家又多受大兴帝信重,顾青兰在凤翔城任推官期间也算品评不错,这任满之后,自然要升迁……回京,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顾青兰将自己的去向说了,笑着道:“虽然不是京中,却总归离得不远了,想来往走动,也方便的很!”
    他自称同科进士中也算升迁极快的了,可到了徐襄面前,就真的不够看了,就更不用说眼前这位了……一个女子,连得几位皇帝信重不说,还牢牢坐稳了一品少保……那可是三师三少,多少为官者终生奋斗却不得实现的目标啊!
    江夏忙乎了一上午,也累得没精力多理会他,就打发了人往衙门里与徐襄送了信,然后让张守信陪着顾青兰用餐。
    吃过午饭,稍事歇息,江夏就再次出门,去宫门外与大皇子和众伴读会合。
    顾青兰喝了一壶酒,脸颊泛红,看着江夏带着两个两个小子出门,他也脚步虚浮地要人牵了马过来,要骑马随行。
    江夏扶额,然后果断地把自家的长子朗哥儿打发到另一辆车上去,替他父亲待客应酬去。
    朗哥儿从未满周岁,就被徐襄带着见人,又跟着江夏纵贯大庆,游学将近两年,虽然不过六岁,却待人接物却也颇有些‘老道’了。
    小东西看着腻在娘亲怀里的弟弟,很无奈地叹口气,却也没想着逃避,直起身略略整了整衣裳,肃穆了神色,弯腰走出车厢,承担他的长子责任去了。
    那边,顾青兰已经被张守信带人劝住,马车也备好等在了旁边。
    朗哥儿施施然下车,走到顾青兰面前深施一礼道:“小侄见过顾家三叔,顾家三叔请等车启程。”
    顾青兰看着六岁的小小子一副大人样地出来待客,自觉倍受徐襄两口子打击的小心脏,再次受到沉重打击。他家孩子比朗哥儿还大两岁呢,还在做啥?好像天天被他娘亲揽在怀里心肝宝贝儿地哄着吧,吃饭挑食、穿衣嫌弃,读书也不好好读……
    顾青兰突然有些丧气起来,自己比不过也罢了,这眼瞅着,连儿子也比不了啊……真是人比人该死,活不活该扔啊!
    连翘和水香看着小小的大少爷下车待客,多有担心和不忍,不敢反抗夫人的吩咐,却也偷偷挑了车帘子看着外头。就见朗哥儿有板有眼地行礼、有请,顾青兰竟也半句话未多说,‘柔顺’无比地由朗哥儿陪着登上马车。
    那边张守信快步走到江夏车跟下,低声禀报道:“大少爷和顾三爷已经登车。”
    江夏应了一声,吩咐道:“出发吧!”
    车夫得了吩咐,弯腰打起车辆的挡板,牵着马缰缓缓驱动,稳稳当当出了大门,一路往宫门上去了。
    这一次,江夏带着孩子们去的是天坛寺商业街,路上她又想起另一件事,顾青兰那个私生子还在大沽镇呢,也七岁多块八岁了,她要跟徐襄商议商议,要不要把这孩子的事儿告诉顾青兰!

  ☆、1014。第1014章 大开眼界

江夏与顾青兰分别乘车,去到宫门口与宋允那群孩子会合,然后一起转战天坛寺。
    经过数年经营,天坛寺这边的商记糕饼铺子,早就从最初的一间店面,扩展成了楼底三间的大铺子,一楼三大间铺面不但售卖新鲜制作的糕饼点心,还有各色糖块糖球、干果蜜饯之类,顺着右手边有个精致的小楼梯上去,则是茶座,供应奶茶喝各色茶点,每天上午下午都有四喜楼那边的小先生过来说一场书,生意着实不错。
    江夏带着孩子们走的后门,将车辆马匹都放在糕饼铺的后院里,车夫卸了车,牵马去马厩里饲喂照料,江夏带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孩子,则照例分作四组,从糕饼铺子里出来,自有逛荡去。当然了,孩子们上街都是领了任务的。
    今天,江夏交待下去的任务就与糕饼铺子有关,两个组是购买糕饼铺子用的米面。两个组去采买茶座里用的杯碟,每个组只有十两银子,至于能买回什么来,就看孩子们各人的能力了。
    那群孩子做过类似的任务,多少也有些经验了。既然是给铺子里用的米面和杯碟,都知道先去看样品。
    看着江夏简单说了几句,就把皇子王孙们放了羊,顾青兰真觉得匪夷所思,大开眼界,难道一品少保这么好当嘛?就这样,随便几句话唬弄事儿,也能得到连续三位皇帝的信重?
    不过,顾青兰毕竟是外任数年、经过了官场历练的,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不靠谱了,只随意选了睿王爷家小世子那一组,跟了下去。
    睿王世子这一组领的任务是买杯碟瓷器。一共四个孩子,父亲品阶最低的是礼部侍郎家的,正三品。这样人家的孩子,打小儿接触、使用的瓷器,不能说都是官窑之物吧,也都是胎、釉、彩、工诸般精湛的。几个孩子也去二楼的茶座看过,因为茶座里正有小先生说书,茶客坐满了,他们上去只能看一眼,还真没好意思上手看看,只看见是上好的细白瓷,就觉得心里有了底,匆匆出来,沿着铺子匆匆逛过去,唯恐落在另一组后边去。
    结果,进了一间装修考究的瓷器铺子里一问,但凡他们看上眼的瓷器,十两银子根本不够看,一个物件也拿不下来。
    顾青兰毕竟出身经商大家,又做了四年外任,对民生庶务还是很熟悉的,看到这里,就知道这几个孩子落不了好了。却不想,那边睿王小世子一转眼瞄上他,笑嘻嘻蹭过来,跟他化缘:“小姨丈,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哇!”
    顾青兰失笑,抬手用折扇敲了睿王世子一记,嗔道:“怎么读的书,用词不当!”
    睿王小世子也不在意,一边揉着脑门儿,一边嘿嘿笑看着顾青兰。
    遇上这样的事儿,顾青兰也无法,从荷包里摸出五十两的银票子来,递过去。他一来拨不开脸面,二来,也想看看孩子们能做出什么来。真花几十两银子买两茶盅子回去,江夏娘那位一品少保会怎么处置!
    结果,这群孩子竟会跟店家讲价,而且有模有样地,生生把店家要二十两的茶盅子讲到了十五两,六十两银子买了四套茶盅子不说,还让店家搭了一套竹子抠的茶四件儿。
    四个孩子完成任务,兴冲冲往回走。等回到糕饼铺子门前,恰好另一组买杯碟的小组也回来了,恰好是宋允那一组,宋允手中还牵着小小的徐朗。
    两个竞争小组一见,目光警惕,又想着套近乎,刺探军情……一番你来我往,才一起进到茶铺后院子里。
    江夏就在后边的休息室里,喝着茶、吃着点心、看着迅哥儿,等着呢,一见两个小组先回来,就淡淡地示意一下,孩子们立刻分作两边,将自己买回来的杯碟摆放到早就备下的小几上。
    瓷,细白瓷。连器形、器体都完全一样。
    两个小组的小子们都有一刹那的愣怔,然后,睿王府小世子一组似乎有些忐忑了,另一组大皇子那几个,却抑制不住露出一抹笑来。
    江夏让两个小组推举代表陈述心得。
    睿王世子握了握拳,强自镇定道:“茶,乃大雅之事……”
    “噗……”顾青兰一口茶刚喝到嘴里,被睿王世子这么一说,顿时喷了,“咳咳,咳咳,继续,继续。”
    江夏淡淡地瞥了顾青兰一眼,也抬眼示意睿王世子。
    那边睿王世子很郁闷啊,打好的腹稿被小姨丈这么一喷,都给打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