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228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228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夏索性带着三个小的在扬州城郊寻了一个宅子,住了下来。
    每日里,姐弟四人就乘了船,悠游瘦西湖上,或者去城里,品尝扬州精致美食,听扬州评话、扬州清曲,当然,扬州城最有名的除了盐商、烟花地外,还有才子名士,这些人聚在一起,最愿意干的就是诗会、文会,任川南每每带着越哥儿去参加诗会文会,江夏也着了男装去见识了一两次,很快就兴趣萧索,再不肯跟着受罪了。
    京城里,莱王府,小鱼儿默默地穿好锦绣八福缎的公主礼服,收拾了满头珠翠,起身出门,乘了车往宫门去。
    就在今日,早朝之上,裕丰帝下旨,加封福宁公主为长公主。赐黄金千两,封地和林归化起,东到榆木川,四府之地,远比平常公主们一府的封地多得多。
    当然了,归化、和林、榆木川都是边关之地,物产稀薄,战事不断。说起来是四府之地,却并不一定有多少收益。
    进殿面圣之后,小鱼儿又去了皇后宫和贵妃宫中,一次拜见了,这才转回莱王府,已是午时。
    小鱼儿卸了妆,拆了满头珠翠,脱了大衣裳,就扑到床上歇着了。丫头婆子们不敢打扰,替她盖了一层薄被,轻轻地退了出去。

  ☆、475。第475章 相宜居

快乐悠闲地日子过得极快,一眨眼到了三月底,江夏再次收到京城送来的邸抄和信件。
    江夏率先打开邸抄看起来,上面都是些朝政军国之事,江夏分快地往后翻,她习惯先浏览一遍内容,再挑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细看。
    就在最后一页,赫然附着一道圣旨,授福宁公主为福宁长公主,赐封地和林、归化、榆木川……
    江夏盯着这几行字,愣了好半天,才恍惚着回过神来,然后,轻轻地叹了口气。
    照这次邸报的消息来看,小鱼儿和亲基本已成定局了!
    想当初,朝廷就想让小鱼儿和亲羌胡,宋抱朴和她一起运作,终于制止了那一次和亲。并且,去年冬天宋抱朴奉旨巡边,借机还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歼灭了羌胡的一个部族,让羌胡剩下的两个部族也都受到了重创。
    照说,这种情况下,羌胡两个部族三五年内都不能再对大庆边境造成威胁,若是皇帝有决心,荡平北漠,犁庭扫穴也不是不可能的。可偏偏,大庆朝的皇帝朝臣就跟嗑错了药一样,外族强大要和亲求个安宁;外族势弱了,还要和亲,体现自己宽广博大仁慈……
    小鱼儿这傻瓜,莫名其妙地偏偏对扎昆心生好感,几次邀约同游,入了有心人的眼。或者,这件事本来就是某些人谋划的。
    如今,小鱼儿真的要和亲了,也不知道她心里是什么感受。是终得所想的欢喜期待,还是离家远嫁外族的忧虑和恐惧,也或者,还有被亲人放弃的伤痛悲哀?
    扎昆在二月初已经回了草原,这个时候加封小鱼儿,再紧跟着下和亲的旨意,小鱼儿作为长公主离京,至少也得三四个月的准备时间。
    江夏将手中的邸抄放下,暗衬,还有时间!
    第二天,江夏就带着弟妹们启程离了扬州,一改游山玩水的惬意,乘船顺江而上,往湖广四川贵州边界处行去。
    连着坐了十多天的船,江夏一行在四月中旬到达荆州,并在此弃船上岸。
    岸上,沈琥带着车子已经等候多时了。
    看见船靠了岸,沈琥抢上一步,走过踏板到了船上,先抢着恭恭敬敬给江夏行了个礼请安,问候过越哥儿齐哥儿,又跟大伙儿一一打了招呼,顺手将齐哥儿抱在怀里,一边引着众人下船一边道:
    “东家,小的在此等了三天了,你们总算来了!”
    江夏苦笑道:“我也没想到水路如此难行,又遭遇了两天大雨,给耽搁了行程!”
    沈琥笑着灿烂,道:“这一段水道其实还算平缓,再往上走,进了四川,就多险滩急流了。……东家一路劳顿,家里已经收拾妥当了,快上车进城,回家歇息着吧!”
    江夏笑笑,答应着,众人各自上了车,一路相跟着,往荆州城里行去。
    沈琥就坐在江夏的车子里,紧挨着车厢门坐着,一边笑着回报道:“接了东家的信儿,小的就在城里转着找铺面,最后在南城芙蓉湖畔寻了一座宅院,三进的院子,房子不算多,难得的是有一个独立的小码头,出门就是一片湖水……小的寻思着东家爱水,就在那码头上加了一座水榭,水榭四周原本就有荷花的,倒是没用咱们自己再花心思。”
    江夏失笑:“你这是准备让我把家安在这里么?”
    沈琥嘿嘿一笑,道:“芙蓉湖畔的房子很少向来是有价无市,碰巧让我遇上一个,又完成东家的吩咐,哪能放过?大不了等东家回京后,转手卖掉就好。依着小的估算,一进一出,至少有二百两银子的利呢!”
    沈琥的生意经向来念得好,江夏自觉算不过他,干脆偃旗息鼓,转了话题,说起一路的经历和见闻,几个小的也能搭上话,唧唧咯咯的,很快车厢里就热闹起来。
    一路说笑着到了芙蓉湖畔,下车一看,果然如沈琥所说,一栋宅子临湖而建,出门就有湖水潋滟,满池荷花,一岸杨柳,又有水榭码头,扁舟一叶……
    一见,江夏就爱上了这里。
    “看到这宅子,我倒是想起两句诗来!”
    越哥儿立刻笑道:“姐姐能记得的诗必定是好的,快说来听听!”
    江夏莞尔一笑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好,果然是好诗!”越哥儿拊掌赞叹着,随即转转眼睛笑道,“姐姐,这宅子的名字不如就叫‘相宜居’如何?”
    江夏笑笑点头:“好!”
    沈琥在旁边连声笑道:“相宜居,相宜居,好,妙!东家和大少爷这份心思,真难得怎么转来!”
    江夏笑道:“我们也就是诵一诵书上现成的诗句,哪里谈得上心思……倒是沈掌柜那生意经,绝对是难逢对手啊!”
    众人说笑着进了门,宅子里原本就有两个老仆清扫看护,见主家来了,急忙忙迎出来,纳头便拜。
    江夏笑着让人扶起来,从荷包里摸出两个二钱的银锞子递过去,把两个老仆欢喜的又磕了个头谢赏。
    一路进了后院,屋子里早已经打扫干净,帷幔、帐子也都挂好了,只有贴身之物,需要丫头们自己铺陈去。
    行李还未到,铺设整理也急不得,众人一路上辛苦了,该洗漱的洗漱,该沐浴的沐浴,沈琥又让厨房里备了饭,给大家用了。
    除了两个清扫看护的老仆人,沈琥特特地寻了一名手艺好,做荆州菜的妇人来掌厨,做的一手好鱼糕。夹一片白嫩嫩颤巍巍的鱼糕送进嘴里,只需舌尖儿与上颚轻轻一抿,就完全化开来。真真应了一句:吃鱼不见鱼,鲜香溢满口!
    午饭除了鱼糕,还有莲藕炖排骨,清炒藕带,糖霜鲜莲藕,又有荷叶糯米鸡,梳子肉,一盘盘特色美食,让大大小小吃的都很满意。
    沈琥在旁边看见,暗暗松了一口气。
    吃过饭,江夏就询问沈琥:“让你给我做的游方郎中的布幌子可做了?”
    沈琥笑着道:“做了,不但有幌子,还备好了摇铃和药箱,另有背篓药锄也备了两套,就在厢房里搁着呢!”

  ☆、476。第476章 你家真干净

荆州,古称江陵,乃历史名城,战略交通要冲。江夏印象中的,有三国时的刘备借荆州,还有李白诗中的‘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日,休息了半天,第二天一早,江夏就带了弟妹门和任川南一起出了门。
    荆州先后被数代帝王作为都城,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在街上行走间,随时都能看见上百几百年的老建筑。又因着荆州战略位置的重要,城墙建的格外高大厚重,城门也分外巍峨,这一点,她昨天还在船上时就已经感受到了。
    一路逛过去,江夏重点逛了城里的药铺子,让她买到了不少荆楚乃至西南的特产药材。
    虽然荆州所处的是平原,但不远处就有巴蜀的崇山峻岭,又有湘西大片的高山,而且,那边也多为西南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医蛊,甚至巫医盛行。也因着多高山峻岭,山林茂密人迹稀少,又因气候温热潮湿,多烟瘴疫疠之气,也多蛇虫毒物,有毒物,则意味着解毒的药材也多,相应的,本地许多解毒的偏方验方也极多。
    很快,日至当头,时至晌午,天热起来了,孩子们也饿了,正好看见街边一家食肆,江夏带着孩子们就走了进去。
    食肆的小伙计一看这么多人,穿的也鲜亮,自然忙不迭地迎了上来;“几位客官里面请!”
    江夏笑笑,一手牵了囡囡,随着那伙计上了二楼。
    这间食肆面积不大,楼下大堂摆着四五章小桌,基本已经坐满了。沿着木质的狭窄楼梯上到二楼,环境倒是比一楼雅静许多。
    江夏挑了一张东向的临窗桌子坐了,随行的人则在邻桌坐了。
    坐定之后,江夏就吩咐小伙计:“几个小的饿了,你们家有什么拿手的菜,捡着快的先送几个上来!”
    那伙计答应着下了楼,片刻转回来,手里拎着一只大水壶,另一只手里则是一摞黑瓷小碗儿。就见他动作麻利地将小碗摆到各人面前,提着那壶哗啦啦倒出一碗碗混嘟嘟的汤水来。
    “客官饿了,先吃碗焌米茶点饥一下,饭菜很快就好咯!”
    江夏端起那碗焌米茶,仔细地端详了一下,就见汤水里果然沉浮着淡黄色的米粒儿,就笑道:“这焌米茶倒是第一次听说,可是炒米所做?”
    小伙计笑着道:“客官说的对,这焌米用的是糯米,蒸熟晒干炒好咯,饿了冲一碗就能点饥,特别是农活忙了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备一些地!”
    江夏颔首:“原来是这么回事。”
    那小伙计笑着点点头,复又下了楼,片刻又转回来,送了两盘颜色焦黄的点心上来。
    一盘类似北方的油煎饼,另一盘则像是北方的炸面叶儿。
    江夏微微一笑,那小伙计立刻指着那油煎饼介绍道:“这是锅块,是用白面做的,加了肉馅儿的。另一个是荷叶子,则是糯米面做成的。”
    江夏招呼着众人品尝,锅块还真像是油煎饼,外边有面粉的焦香,里边肉香浓郁,标准的外焦里嫩;另一个荷叶子,则基本没什么味道,就是糯米皮儿炸制而成,很纯粹的酥香。
    这几种算是当地比较有特色的吃食,接下来上的菜,前一晚基本都尝过了,鱼糕、鱼面、千张肉……这家食肆的味道还不错,众人逛了一上午也又累又饿,倒是吃得香甜。
    吃过饭,略事休息,众人就乘车回家。一到相宜居前,湖水的清凉湿润就扑面而来。
    江夏带了几个小的进了水榭,果然,此处更加凉爽,还有湖面上吹来的凉风穿堂而过,让人暑气顿消,通体惬意。
    几个人索性让人拿了枕头靠枕薄被等寝具过来,就在水榭的矮塌上歇息了,清凉的湖风吹拂着,很快就都进入了梦乡。
    第二日一早,江夏把几个小的交待给任川南,她则带着越哥儿往城西那一大片的平民区走去。
    她手里举着一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幌子,越哥儿则背着药箱子跟在后边,一边走,江夏一边晃动着手中的手铃。
    铃铃铃……铃铃铃……
    清脆悦耳的铃声随着脚步,走过一条条街巷。
    连着走了小半个时辰,姐弟俩也没遇上主顾,正觉颓丧的时候,一间小院的门打里边儿开了,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妇人探出半个身子招呼道:“那位可是行医的郎中?”
    江夏连忙应声道:“正是,不知大嫂家中何人生病?”
    那妇人看见是个这么年轻的人,微微一愣,心中暗暗有些后悔,不该冒冒失失出来喊人,但也不好意思直接说不用人家,只得应付道:“是我那小冤家受了冷,从昨夜腹泻到此时……”
    江夏立刻笑道:“那不是什么大病,还得让小可见一见病人,把一把脉,才好下药!”
    那妇人其实不怎么想用江夏了,可江夏这般客气有礼,她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话来拒绝,只好答应着,将大门打开的大一些,让着江夏姐弟俩进了门。
    进门的时候,江夏的目光状似无意地在门槛上绊了一跤,踉跄了一下,还是越哥儿扶了她一把才站稳。
    江夏定了定神,回头看向那妇人讪讪一笑道:“见笑了!见笑了!”
    那妇人强压着心里的鄙视,轻轻冷笑一声,连话都懒得说了。她这会儿已经盘算着,是不是不让这个不靠谱的游医进屋了?
    江夏却突然问道:“大嫂,你家小哥今年多大了?你家里怎么这般清净,除了你跟孩子,没有旁的人了吗?”
    那妇人下意识地回答道:“两岁了……”至于后边的话,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