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163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163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近晌午,红绫姑姑转进来说前头的粽子都包好了。倒是那荷包和粽子,红绫姑姑建议先不拿,来的这些人一人给拿上两包点心去。等粽子煮好了,再挨着邻里们每家每户的分散去。
    “今儿来的这些人,若是与没来的一样,会不会让人觉得没个远近区分啊?”江夏询问道。
    红绫姑姑笑道:“姑娘尽管放心吧,那些人的家门奴婢都记下了呢。到时候分散东西的时候,多出一份就是了。”
    江夏满意地笑道:“还是姑姑心细周到,那就劳烦姑姑铺排去吧!”
    又转过一天,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
    江夏就带了越哥儿齐哥儿,还有囡囡、小妹,由程琪和刘水生、沈琥几个男人护卫着,一大早出了城。
    采艾草是一个,另外当地还有个风俗,据说端午节一大早用露水洗洗眼睛,就会心明眼亮,一年不生眼疾!
    图个方便快捷,众人都骑了马。
    江夏在现代时骑过马,马技谈不上多精湛,但慢行小跑都是可以的。越哥儿已经能够自己骑马了。至于几个孩子,则由程琪沈琥刘水生等人骑马带了。
    艾草早就看好了的,他们这一趟出城自然也很快,卯时中赶着城门开的第一批人出了城,卯时末就转了回来。每匹马后边都带了些新鲜翠绿的艾草回来。
    回到家里,红绫姑姑已经带着丫头婆子们等着了,一手拿了艾草,另一只手拿了丝线三缠两绕的,就做成了一个‘艾虎’。
    江夏拿了一个看,就是个艾草团子,上边留了两根艾草枝子,支棱着……她真心没看出哪里像老虎了!
    众丫头婆子齐下手,速度很快,不到半个时辰就做了一百多个艾虎,每个都缠了漂亮的丝线穗子。
    江夏看过新鲜,就准备往后边去,却被红绫姑姑拦住:“姑娘且慢些走,来,系上这个!”
    说着,不等江夏反对,红绫姑姑已经在江夏的手腕脚腕上都系上了五色丝线。据说这五色丝线挤在手上能够祛毒避秽,疾病不生!
    江夏举着手腕看了看,心中失笑,嘴上却还是乖乖地向红绫姑姑道谢。
    不管她信不信,红绫姑姑总归是一片关怀之心!
    接下来,越哥儿和齐哥儿哥俩手拉手带着小厮出门,一家一家地给邻居们送端午节礼去了。
    节礼是红绫姑姑准备好的,粽子、艾虎、艾叶鸡蛋三样自然少不了,另外还根据‘远近’,那日来包粽子的,每家多了两个五毒药囊、一瓶仁丹丸,一瓶风油精。
    至于世子别院、景家、吴家等,则由红绫姑姑带了丫头亲自送过去。
    这边,送礼的出了门,别家来送节礼的也上了门。一上午就在迎来送往中,忙忙地过去了。
    等到晌午饭,看着桌子上各式各样的粽子、艾叶鸡蛋,江夏忍不住笑了。
    “怎么都端到这里来了?留下几样,其余的拿下去大伙儿分了去!”

  ☆、341。第341章 是个招人爱的(2更)

过完端午,五月初六,江夏吃过早饭就去了景府。
    徐慧娘昨儿打发人送了端午节礼过来,江夏也问过她的情形,徐慧娘的意思是,身体好了还要回三岔镇去给郑氏侍疾,母女连心,江夏也不好硬拦着,只能过来看看她的身体恢复情况。
    到了景家,给徐慧娘看完,江夏就交待道:“……大少奶奶如今也算恢复的不错,你要回去伺候郑太太尽孝也不是不行,但一定要注意休息,要按时作息,吃食上也要注意着些,不能再如前般那样,大少奶奶这身子可经不得打熬!”
    徐慧娘一听能够回娘家,欢喜的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再说她也知道轻重缓急,也知道,就是搭上自己这条命,对郑氏的病情也没什么作用。
    正要起身告辞,徐慧娘却拉住了江夏的手,感叹道:“经过了这许多事,我才知道你是个真好的。之前母亲对你做的事有种种不对的,你都能不计较……”
    徐慧娘这些日子也思量了许多,眼瞅着江夏家产日丰不说,还与世子、郡主、赵家、顾家、吴家交好,就知道自己不能总以老眼光看人,如今的江氏已经不是当初被卖进徐家做冲喜娘子的那个乡村丫头了,她不但不能再有所得罪,还要努力交好……
    好在,江氏毕竟与徐家渊源深厚,徐慧娘觉得,只要自己放下身段,好好地交接,江夏就会跟自己更加亲厚起来。说不定,以后还能多多借力……
    江夏半垂着眼睛听着,等徐慧娘说完,这才抬眼看过去,笑道:“大少奶奶不用再提前头的事了,都过去了。”
    这一句‘都过去了’,无疑让徐慧娘叙旧情的打算落了个空。
    她脸上的笑容一滞,随即道:“哈哈,是,是,夏娘说的对,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哎,对了,听说你把小弟弟也接过来了,多大,应该与羡哥儿年纪相仿吧?你也别整天拘着他,让他过来和羡哥儿搭伴儿玩去,小小子们凑一起,和泥巴挖窟窿的能玩到一处去!”
    江夏并不反驳,笑着应了。
    就在这时,门外通告,说是景家太太王氏打发了丫头过来,赵家的太太和姑娘来了,让大少奶奶过去。那丫头还说了,王太太知道江夏也在,让一起过去见见。
    赵家就赵宝儿一个姑娘,跟江夏是相熟的,一听说赵宝儿来了,还有赵家长辈,她自然要去见一见。
    江夏本就是出门的衣裳,徐慧娘也习惯了每日装扮,身上头发都是利落的,只要了一件披帛就能出门。
    转眼看着江夏头上孤零零的竹根簪子,再看她身上天水碧的褙子,徐慧娘摇摇头道:“这衣裳虽说素一点儿,见人还是行的,就是这头上也太素了,怎么能半点儿首饰不沾呢……”
    说着话,回头吩咐丫头道:“将我那个牡丹富贵的首饰匣子拿出来。”
    然后,拉着江夏进了里屋,坐到梳妆台前,“你今儿可不能任性,听我的,少少的插戴几样去,赵家那可是总督府,千万得罪不得!”
    徐慧娘这话说有理,江夏自然知道好歹,并不抗拒,乖乖地道谢不已。
    徐慧娘打开匣子,从里头挑了一支粉红色珍珠攒就的珠花出来,放在江夏发髻上比量了一下,又丢回盒子里去……挑挑拣拣了好几件,最后取了一支玉片攒就的栀子花簪替江夏攒了,又取了一枝宫制堆纱芙蓉花,给江夏戴了,左右端详了一回,笑着道:“可还满意?”
    江夏看着镜子,那支玉片攒的栀子花簪是白玉的花瓣、碧玉的花叶,粟金花蕊,雅致清丽又不失富贵。那朵宫制堆纱花,是芙蓉花的花型,却比芙蓉花小的多,只有鸡蛋大小,极浅的粉色,层层叠叠的花瓣灿然绽放,美丽无比却有清华高贵,不沾俗尘。
    这两件首饰不多,搭配上她脂粉未识的脸和素淡的衣衫,却恰到好处,不张扬,也不会失礼。
    江夏起身,含笑曲膝一礼:“大少奶奶这眼光真是太好了,连我这么不爱首饰花朵的人,也实在不能昧心说个不好去!”
    “哈哈,你喜欢就好,快走吧,别让那边等久了。”徐慧娘想明白,态度一转,这说话行事上,竟是无一处不妥帖了。
    江夏一边随她出门,一边暗暗感叹,不愧是执掌景府数年的,这份周全细致真是没的说……当然,得在她愿意周全细致的时候!
    两人脚步匆匆来到王氏居住的景府正院,刚一进院门,门口的丫头就通报了进去,并随即将门帘子打了起来。
    徐慧娘挽了江夏的手走进门,抬头,就看见王氏坐在主位上,客位上坐着一位四十多岁,面容富态的美妇人!
    徐慧娘放开江夏,行礼如仪:“媳妇见过母亲!”
    王氏笑着道:“还不快见过你崔伯母!”
    徐慧娘笑着应了,转身深屈膝行下礼去:“景门长媳徐氏慧娘,见过崔伯母,伯母万福金安!”
    那崔氏笑着夸赞道:“哎哟,这俊俏的模样,又难得的这般周到知礼的媳妇儿,真不知道你去哪里寻来的!!啧啧,你真是好福气啊!”
    说着话,她身后的嬷嬷送上来一对赤金嵌宝镯子,是崔氏给徐慧娘的见面礼。
    江夏进门后就站住了,她是外客,自然要等徐慧娘见过了,她才能上前见礼。本来应该规规矩矩,眼观鼻鼻观心地静立等候的,却不妨旁边坐着的两个丫头,景妱娘和徐宝儿一个两个的,对她挤眉弄眼不说,还各种叽叽喳喳小话儿招呼着,真是破坏她大好的端庄形象!
    正回头瞪那两个捣乱的丫头呢,却听得上手崔氏发话道:“这个丫头生得这般俊俏,想来必定是宝丫头天天挂在嘴边的夏丫头吧?”
    江夏脸颊一热,连忙收敛心神,上前两步,规规矩矩地行礼道:“江家夏娘见过王夫人,见过崔夫人!”
    王氏还罢了,含笑点点头就算回应了,崔氏却起身走过来,拉住江夏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连连点头赞赏道:“呵呵,果然是个招人爱的!”

  ☆、342。第342章 徐慧娘的猜测(3更)

江夏半垂了眼,微微含笑,略略曲膝:“夫人谬赞了!”
    崔氏一伸手,将自己手腕子上戴着的祖母绿镯子撸了下来,顺势推到江夏的手腕上,然后,托着江夏的双手细细端详着,笑道:“呵呵,这种东西,还是戴在你们小姑娘的手腕子上好看,瞧瞧这个,真是好看呐!”
    王氏目光闪了闪,附和着笑道:“是啊,小姑娘们一个个水灵灵的多少好看……特别是咱们家夏娘这一身皮子,啧啧,象牙珍珠一般,配上夫人这一对祖母绿哇,实在是……人衬玉,玉也衬人,把这个丫头衬托的越发不俗啦!”
    “娘,崔伯母,哪有你们这样的,就看着人家小姑娘长得俊啦!”景妱娘这回娇嗔着插了一句。
    赵宝儿也笑着跑上来,将江夏从她母亲手中拉出来,自己个儿搂住崔氏的胳膊,扭着身子撒娇道:“娘啊,原来就觉得我不是亲生的,今儿看着,这话怕是要坐实了哇……”
    被她们两个这么一闹,江夏顺势退了下来,崔氏也被赵宝儿三两句拉回到座位上去了。
    待崔氏‘宽慰’好了自家女儿,赵宝儿笑嘻嘻退下来,与景妱娘拉着江夏就要告辞。
    王氏看看崔氏,见她并不搭话,于是略带无奈着笑呵呵地挥手:“去吧去吧,你们小姑娘们自在说话去,还有慧娘,你也去,也替我关照着她们三个,别让她们太淘气了!”
    徐慧娘借着这句话,就顺势告退,跟着三个姑娘一起出了正院。
    “你们要去哪儿?我可是奉命关照你们的!”一出大门,徐慧娘就笑着询问。
    江夏含笑不语,赵宝儿眨巴眨巴眼睛道:“大嫂且忙自己的去,不用理会我们……嘿嘿,婶婶要是问你,你就说被我们逃脱了。万一淘了气,也不至于带累你去。”
    徐慧娘苦笑着摊摊手,道:“你们愿意自在玩闹去,我也乐得清闲,可总得跟我说个地处,到时候太太问起来,嫂子也好有话回啊!”
    赵宝儿瞅瞅景妱娘,又瞅瞅江夏,然后拉着江夏晃啊晃:“夏姐姐快说,哪里有好玩的地处?”
    景妱娘笑着接话道:“你也别问她,咱们自管跟她去,她还不招待你我了?”
    说着,又回头对徐慧娘道:“大嫂尽管放心去吧,若是母亲问起,就说我们去了夏娘那边……她新拓了宅子,我还没见识过,我们今儿就过去见识见识,也算给她添添人气去!”
    徐慧娘得了这话,终于笑着答应了,又吩咐婆子备车,送了三个丫头出门,这才折回自己的院子里去。
    算着日子,二弟的殿试结果也就要传信儿回来了,只不知道结果怎样……莫名其妙的,她这几日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其实二弟那边若无意外,至少也能进入二甲,只是怕……母亲,万一母亲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撒手西去了,二弟的前程可就……
    她很想让江夏再回徐家住着,天天给母亲诊治去……她自己病成那般模样,睡了两个多月都能醒转来,江夏若是去给母亲诊治,应该也能治好吧?她的医术,确实好!
    只是,看样子之前母亲所作所为,到底伤了情分,江夏肯为自己诊治两个月,却大概不肯回徐家……若是二弟在,看在二弟的面子上,说不定……
    从徐襄身上,徐慧娘思绪一转,又想起今日崔氏那一番动作来……为何对夏娘那般另眼相看?难道是有意拉拢进她们总督府里去?崔夫人四个儿子皆已成年,四公子赵赫不可能,未娶正妻前,断不会先给他纳妾。那么是崔家大郎?二郎?还是三郎?
    赵家以武传家,据说赵家二郎在镇南王帐下,三郎在莱州水师卫所,都已经是正三品武官实职,而偏偏长子体弱,在兵部武库司做了个五品郎中……还听说,那赵家大郎成亲也有七八年了,如今仍旧膝下空虚……徐慧娘脸上露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