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讼师 >

第120章

大讼师-第120章

小说: 大讼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打量着院子里,又看着蔡婆婆,道:“我来问问六年前,马易的案子。”
  “你是官府的人?”蔡氏问道:“案子、案子不是已经结了吗,你、你为什么现在问。”
  年轻人淡淡地道:“我来了解一下当年的情况,您将您知道的都告诉我,或许……我能帮您。”
  “怎……怎么帮?”蔡氏有些激动,目光灼灼地盯着年轻人,激动的手细微地抖了起来,“我、我家只有我这个老婆子,除此以外一无所有,你、你要是想要行骗,你、你会失望的。”
  “既然没东西给我骗,那婆婆就给我说说当年的事情吧。”年轻人道。
  蔡婆婆犹豫了一下,清了清喉咙,道:“当年,当年我儿去严府,根本不是夜入他家的,而是严智那老贼让我儿去的,他家的侧门都是虚掩着的。所以我儿才能轻易进去,却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他们居然将我儿……打死了!”
  提起往事,蔡氏又哭了起来。
  “您从头说,不要着急。”年轻人道。
  蔡氏哭了一会儿,断断续续将当年的事情说了一遍,等说完她不确定地道:“当年知道这些事情的人,都是严府的下人,那些人有的死了,有的送去远处的庄子里,还有的人卖掉了。”
  “你要想找,很不容易!”蔡氏道。
  年轻人含笑道:“婆婆不用担心,事情我会看着处理,等开堂审问的时候,需要你去的话,会有衙门的人来找你,若是没有,到时候也会有人来告诉你结果的。”
  年轻人说着,拱了拱手告辞出去了。
  蔡氏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觉得像是做梦一样,晚上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再难入睡,第二天她将这件事告诉自己娘家的兄弟。
  兄弟当下就道:“这怎么可能,谁会好好的给你翻案,当年咱们告了那么多回也没有人受理,现在无亲无故的,哪有人管这闲事。”
  蔡氏点了点头,觉得他们说的对,就又哭了一会儿,将此事放在脑后去了。
  ……
  城外的隆安寺新址落成十多年,香火一直很不错,柳氏心里慌的时候,就会进庙里来上一炷香,听半个时辰的唱经,便去后面的禅院要一间禅房安安静静抄一页的经文,再回家。
  九月初七,柳氏听完宝殿内的早课诵经后,便去了每日都去的禅房内,抄经文。
  她留了婆子在外面,在桌前坐下来,刚铺开纸张,一抬头就看到杜九言站在她面前,她吓了一跳,道:“又、又是你。”
  “严夫人。”杜九言在她对面坐下来,拿起严夫人昨天来抄的经文,“我以为夫人您是在抄《心经》或《地藏本愿经》呢,没有想到是《楞严咒》啊。夫人心里很害怕?”
  柳氏握着笔,神色很激动,“你想干什么?”
  “《楞严咒》,夫人求什么呢?”杜九言问道:“是消除厄难,消除牢狱,还是求子抑或求长寿?”
  柳氏冷冷地道:“杜先生,你的年纪也不过和我儿子一般大,却用这样的语气和我说话,身为堂堂讼师就是这样目无尊长吗。”
  “说起您儿子,您不是没有儿子了吗。”杜九言看着柳氏。
  柳氏面色一下子白了起来,盯着杜九言,“你来,到底想说什么?”
  “我来和夫人您谈一笔买卖。”杜九言道:“一笔只要您胆子大,就能拥有全世界的买卖,让您下半辈子无忧无虑,再也不用抄这些经文让自己平静,消除一切厄难的买卖。”
  柳氏盯着她,“什么买卖?”
  ……
  县衙中,桂王接到第三封信。短短几日功夫,府衙的这位李大人,已经给他送来了三封信。
  语气上,一封比一封犀利露骨急躁。
  桂王的腿架在高高的桌案上,将信随手丢下桌子上,看着乔墨道:“这李大人一个五品小官,哪里的底气,天天写信威胁我?”
  “爷。人家也不是威胁您,人家是威胁刘县令。”乔墨道。
  桂王冷哼一声,“我现在就是刘县令!”说着喝了一口茶,眯了眯眼睛道:“等爷把手上办好了,就去会会这位李大人。”
  乔墨应是。
  “爷,”顾青山在外面道:“杜九言来了。”
  桂王迅速将脚拿了下来,抓了桌子上的文书平铺开,又将毛笔沾了朱砂在文书上圈圈点点,忙里偷闲地回道:“让她进来吧。”
  顾青山嘴角抖了抖,垂头出去。
  “大人!”杜九言负手进来,打量着桂王,“这青天白日的,您这么用功努力啊。”
  桂王放了笔,揉了揉鼻梁很辛苦地道:“本官既然做了刘县令,当然就要将手里的事做好。干什么,你是有什么困难来求救吗。”
  杜九言斜靠在他的桌案上,眉头一挑,似笑非笑地道:“准备好了吗?”
  “准、准备什么?”桂王一抖,离了就想到那天公堂上,杜九言摸人家小大夫手的事,他慢悠悠地将手往后收了收。
  杜九言白了他一眼,“大人是准备将严长田在这牢里没名没分的关一辈子?”
  “你有办法了?”桂王看着她。
  杜九言点头,勾了勾指头,“过来,我告诉你。”
  桂王乖巧地往前凑了凑,兴冲冲地瞪大了眼睛,求知若渴地看着她。
  ------题外话------
  看出来了,这本书的女主其实是又美丽又乖巧的小妖精王爷。


第178章 釜底抽薪(三)
  九月十二,衙门张贴了公文,严长田杀傅羽案二次升堂。
  桂王戴着官帽,坐在公堂之上,傅元吾作为原告和杜九言一起进来,季仲岸独自在堂,严长田跪在堂下,衙门外是挤挤攘攘的老百姓。
  隔壁,薛然没有来,只有刘嵘勤带着几位几位学子过来,方显然和邱听声也在其中,兴奋地趴在缝隙里,朝公堂上看。
  “是九言呢。”方显然低声道:“上次咱们没有来真是太可惜了,听说上次特别的精彩。”
  邱听声点头道:“今天估计没什么听头了,毕竟要结案了。”话落,回头看刘嵘勤,“先生,下次再有案子,您还能带我们来旁听吗。”
  “只要你们想来,而你们王先生又同意,当然可以。”刘嵘勤道。
  邱听声和方显然如今在讼行馆丁字组,虽已是讼师,但因为资历浅排名又靠后,所以每日还是在府学读书,没有接讼案的机会。
  “好。”邱听声兴奋不已,方显然嘘了一声,“开始了。”
  就听到隔壁传来惊堂木的声音,“刘县令”道:“严长田,你可认罪。”
  “大人!”季仲岸代替严长田说话,道:“我们对本案的证词以及证据和案情并无异议,只求大人在量刑时,能考虑严长田以及其父赡养的情况,酌情量刑。”
  “你说,本官应该怎么酌情量刑?”桂王道。
  季仲岸拱手,道:“按律,绞监候!”
  绞监候去秋审十之八九不会死。
  “一个故杀,绞监候有点轻啊。”杜九言开了口,看着季仲岸,“季先生这量刑,太偏向于人情了。如果对严长田这般宽待,那么对于死去的傅羽,如何交代?”
  “傅羽的死是意外,严长田没有想到也根本没想过要让她死。但是意外发生了,我们愿意承担这个后果。就如杜先生所言,我们要为多出来的那一部分服务付出代价。而杜先生所说的以命偿命的代价太大了,且,考虑实际,严长田确实还有老父要奉养,应该酌情量刑。”
  杜九言啊了一声,拱手看向桂王,“大人,这个确实很难的,不过学生有个办法,可以帮大人分忧。”
  臭小子,就知道故弄玄虚!桂王忍了笑,摸了摸胡须,道:“杜先生,你有什么办法,尽管道来于本官听。”
  “好的,大人。”杜九言说完,忽然抖出一张诉状,道:“既然严长田因为要孝敬父亲终老,而不能服刑的话,那么……我们让他的父亲早点死吧,这样他就不用奉养老父了。”
  噗!隔壁有人喷了茶,呼的纸湿透了,随即一根手指头鬼鬼祟祟地把纸戳了一个洞,露出一只眼睛,滴溜溜地看着。
  桂王嘴角抖动,想了想低头打了喷嚏,接着擦鼻涕的机会笑了好一会儿。
  门外众人一阵惊讶之后,爆发出大笑,有人道:“杜先生总是这样,不正经,真是讨厌呢。”
  “不正经的多有趣,事情办了还让听的人津津有味。”
  “我就喜欢这么不正经的杜先生。”
  众人哈哈笑着,大堂内,季仲岸脸色一沉,喝问道:“杜九言,你身为讼师,拿着律法之利器,却在公堂上肆意妄为,口出狂言,实在是令人不齿!”
  杜九言摇头,“令人不齿的不是我,而是严长田以及他的父亲。”
  “你当我口出狂言?抱歉,我不但口出狂言,我还要一狂到底!”她说着,亮出手中诉状,“六年前本县举人马易,因夜入严府而被乱棍打死案,轰动一时。因为这个案子,让邵阳百姓知道,原来夜里不请而入人家,是会被乱棍打死的。”
  “若你朋友夜里请你去他家玩,可千万记得和你的朋友要请柬,否则,你朋友若翻了脸,在你入门那一刻,抄起棍子将你打死,也是不用负任何责任的。”
  百姓们都记得六年前的事,当时的震撼确实不小,但因律法判定,大家唏嘘过后,渐渐的也就淡忘了。
  “杜九言,既是六年前的案子,你现在提出来又是何意,你若打算翻案,那请你递交诉状,另开堂再审。此时来提不合规矩。”季仲岸道。
  杜九言就朝桂王看去。
  “本官说合规矩就和规矩,有什么责任本官担了。你少和我啰嗦!”桂王指着季仲岸。
  季仲岸气的拂袖,往后退了两步。
  “大人,请将本案被告严智以及原告蔡氏请上来。”杜九言道。
  桂王颔首吩咐焦三,“去将人请来!”
  焦三应是而去,过了一刻,严智和蔡氏各自被请入堂内。
  蔡氏一脸在路上拉着捕快问了也没有个结果,现在依旧是云里雾里,不知什么原因。她进到堂内,目光一扫,忽然就看到了那天来找她的年轻人,顿时激动地道:“是、是你!”
  “婆婆,在下姓杜,您喊我九言即可。”杜九言拱手道。
  蔡氏顿时一惊,纵然她不常出门,也知道最近在邵阳城内,人人都念着的杜九言,她顾不得在公堂上,激动地过去携了杜九言的手,“杜先生,你……你真的要帮我儿翻案?”
  “是!”杜九言道:“我要帮您儿子翻案!”
  蔡氏红了眼睛,泪簌簌落下来,点着头,道:“好、好、我等到了,我有脸去见他们父子了,我这六年没有白熬,好、好啊。”
  她说着,跪下来磕头,“民妇蔡氏叩见大人。”
  “嗯。”桂王颔首。
  严智本来以为请他来,只是让他知道严长田被判刑了,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见到蔡氏……这个女人居然还活着?
  他目光一转,慈眉善目的脸上挂上一贯的可亲的笑容,道:“小民严智,叩见刘大人。”
  桂王没理他。
  严智隐隐猜到了要发生什么事了,顿时看向季仲岸。
  季仲岸知道杜九言要做什么了,也知道她接下来会怎么做,但是这个案子他事先不知道,来龙去脉和有多少证据他都没有调查过。
  刘县令和杜九言这是违规。
  但刘县令是了这是他的事,一切后果他会承担,那么作为讼师,他就无权再干涉警告。
  “大人。”季仲岸道:“蔡氏乃妇人,按律,不得上公堂!”
  桂王稀奇地看着她,“她是原告,你来告诉我,不让她上公堂,难道你来做原告?”
  “大人……”季仲岸还要再说,杜九言已经开了口,“六年前初春的一个午后,马易陪同妻子徐氏出城踏青,彼时柳树透新枝,迎春花香徐徐,他夫妻二人虽成亲多年,但依旧恩爱如初。就算徐氏被诊断出不育,马易依旧不离不弃,甚至在佛祖前发誓,此生此世只与徐氏相依相守,恩爱白头。”
  “就在那天,春暖花开的山脚,马易认识了来此处游玩的严长田。两人同是举人,年纪相仿,顿时一见如故成为至交好友!”
  严长田想到那天情景,面色发白。
  “此后,两人常来常往。马易喜欢和徐氏出入成双,如此严长田也常邀夫人柳氏陪同,那一段时日,对于他们四个人来说,应该都是很难忘的。”
  “有一日,严长田寿辰,作为严长田好友的马易,自然要携家眷前往拜寿,就在那天……”杜九言蹲下来,看着严长田,“那天发生了什么事?”
  严长田一头的冷汗,道:“没、没事。那天很热闹,寿宴办的很好。”
  他说着抹了额头的汗。
  “呵!看来你是忘记了。”杜九言起身,看着所有人,大声道:“就在那天,作为长辈,年近半百的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