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

第91章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第91章

小说: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完会回到家,苏晓就拉着萧冬书坐在炕上让他听自己好好说,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政策和华国历史上相差甚远,时间根本对不上,可只要能让大伙儿过好日子,苏晓也是不在乎的。
  必须得抓住这个机会,后市有多少富豪都是从这时候起家的!
  萧冬书有些疑惑,虽然他也觉得国家现在重点发展商业,这重要性以后说不得会超过农业,只是苏晓怎么这么肯定呢?
  “冬书?”苏晓摇摇送书胳膊,见他有些愣神。
  萧冬书回过神来,点点头,队长刚刚说的时候,他也就在想了,他是城里的知青,户口没有落在这儿,村里分地肯定也不会分给他们,只靠着自己在学堂里教书拿到的工资也不够一家三口生活,做生意这条路确实可行。
  “行,那咱得快点儿,肯定也有不少人盯着这个机会呢,咱两个就去这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铺子能租下来,在镇里开个小店,最好是能住人的,也省得来回跑了。”
  苏晓这样说着,眼睛都在放光。
  萧冬书点点头,这事儿确实得抓紧。
  第二天一早,萧冬书和苏晓抱着女儿去苏母那,让她帮着带一天,俩人打算去镇子里看看情况。
  听着苏晓和萧冬书说想去镇子里看看,苏母张了张嘴,还是没说什么,只是让他们早去早回。
  俩人手拉着手,慢慢溜达着,还真有挺长时间没这样两个人一起走走了,好像又回到了刚处对象那会儿。
  一路上苏晓都在和萧冬书说着自己的计划,以前卖力气努力干活是为了多挣点工分,能让家里人吃饱,在末世里可真的受够了,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现在不一样了,她有了自己的小家,更是时时想着要再用心些,让闺女以后都过好日子。
  不觉得这样和他说着以后计划,一直神采奕奕的苏晓让萧冬书看直了眼,他印象里的苏晓一直都是沉默寡言,说话也是一针见血的,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过,但是他好喜欢这种变化,这种因为他,因为他们未来的改变。
  “冬书,你看什么呢!”苏晓说完话却没得到萧冬书的回应,转头看向他时,却发现他一直盯着自己看,直愣愣的。
  听到苏晓加高声调叫他,萧冬书才回过神来,“晓晓,我好喜欢现在这样的生活,咱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萧冬书这话说的有些莫名其妙,苏晓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不过也赞同她说的话,他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说着话时间过的也快,还没到晌午俩人就到了镇上,刚进站,苏晓就觉得不对,以前来这里时都是热热闹闹的,各家商户门前都不少人,怎么现在这么冷清了呢?
  往里走走,更是看到以前许多经营的很好的商户都关了门,其实这也正常,国家刚刚下放经营权,关了国家经营的铺子,以前私人经营的又非常少,几乎没有,所以现在也就冷静下来了。
  苏晓和萧冬书走了一圈,还是决定先去工商管理办事处问问,看看还有多少空闲着的铺子。
  现在都已经晌午了,苏晓和萧冬书他们来的并不算早,可到了工商管理办事处,却发现这里除了工作人员居然一个人也没有。
  “同志,国家不是允许做生意了吗,这怎么还这么冷清?”苏晓觉得有些奇怪,忍不住问出口。
  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头整理材料了,“都觉得是赔钱的东西,怎么可能有人做,你们是来干啥的?”
  苏晓和萧冬书对视一眼,没想到竟是这个结果,虽然知道国家政策刚下来时肯定不会太多人愿意试水,可也没想到竟一个人也没有。
  “同志,我们想租一间铺子,不知道有什么要求吗?”萧冬书上前问道。
  听着这话那工作人员又抬起头,脸上满是诧异,“你们,你们是打算租铺子做生意?”
  萧冬书和苏晓点了点头,其实他们更想直接把铺子买下来,只是不知现在行不行。
  “你们是镇里的还是下属村里的?”工作人员点点桌面,总算有点生气了。
  “我是安城来的知青,这是我媳妇,娘家是石沟村的,怎么,租铺子对这还有要求吗?”萧冬书皱眉,如果这租铺子做生意还要当地户口,那他可就没辙了。
  工作人员也皱皱眉,“租是没有这个要求,不过咱们镇政府是预计直接卖出一批铺子五十年的使用权,这就有要求了。”
  五十年的使用权!苏晓眼睛一亮,“同志,我们俩结婚的时候,我的户口还没有迁到他们家那,还是石沟村的,这铺子以我的名义买行不?”
  “行啊!”工作人员点点头,“我这就领你去见主任,详细谈谈买铺子的事。”
  当初两人结婚时,因为萧冬书是知青,不能回城里,他父母也不能过来,迁户口太麻烦了,俩人就打算等萧冬书回城时,再把户口迁过去,没想到这儿竟然用上了。
  苏晓有些激动,握着萧冬书的手,更加用力了。
  见了办事处主任之后这事就定下来了,两方商量,苏晓和萧冬书先到这里挑挑打算买哪家铺子,等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再来工商办事处办理手续。
  苏晓暗暗欣喜,没想到这事这么快就办成了,也得亏是大家伙不敢试水,才让他们成了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苏晓和萧冬书在这里转了几圈,终于是选定一家,前面是商铺,后面是小院落。
  商铺有两间房大,分里外屋,不管是做啥都够用了,后面的小院落也挺宽敞,两个大屋能做卧室,还有个小厨房,商铺和院落中间又有一个茅厕,五脏俱全。
  这铺子以前是国家办的,卖茶果点心的,地段好,和两边的工厂,菜市场在一条街上,每天的人流量也大。
  萧冬书和苏晓没找到比这更合心意的了,看着时候还早就又回办事处,问了下这个小院落的价格。
  听完价格萧冬书和苏晓皱皱眉,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就是把他们的家当都用了,也买不下来,再问过一年租金后,又觉得若是租的话就不合算了。
  两人携手往家走,不像来时那样兴高采烈的,苏晓很久都没说话。
  “晓晓,这处铺子位置不错,咱买了吧。”
  苏晓咬咬牙,“冬书,要是想买咱就只能动那个了。”
  其实萧冬书看出来苏晓这志在必得的心思了,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苏晓就认定做生意能赚钱,国家出台的政策还不够完善,怎么就这么能肯定呢?不过他也知道苏晓不会胡来,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就暂且冒险一把。
  “嗯,爸妈把它给咱们本来就是用的,这会儿正好用得上。”萧冬书摸摸苏晓的脑袋,如果自己不同意的话,苏晓肯定不会打它的主意。
  “买一间铺子肯定用不完,剩的钱就用来整修一下,也做咱们做生意的资本了。”
  苏晓用力的点点头,不管怎么想萧冬书这样的行为,都让她觉得十分感动,为他的信任。
  解决了这事之后,苏晓一路上都在想怎么跟家里人说,他们家几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来没有过这样做买卖的,在他们的思想里,除了种地其他的都是扯淡,都是烧钱的东西。
  萧冬书也有些犯愁,大家思想固化,确实不容易把他们劝明白了。
  “娘,我们今天在镇里看了个铺子挺好的,打算买下来做点小生意。”到了家,苏晓也没拐弯抹角,直接就把自己的想法跟苏母说了。
  苏母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苏晓说的这话是啥意思。
  “做生意?”苏父皱皱眉,把饭碗放在桌上了,“做啥生意?”
  萧冬书答道:“我和晓晓是打算开家小饭馆,详细的还没定下来,打算先把铺子买下来,整修的时候再慢慢计划。”
  “你们去做生意,那家里咋办?”苏母回过神来,把碗拍在桌子上,表情十分严肃。
  “那铺子后面有间小院落,晚上在那儿住就行。”苏晓也很严肃,与母亲对视。
  “晓晓,你们是打算搬到镇上去?那以后家里这地也不种了?冬书在学堂教书咋办?不教书了,没有工分,你们拿啥吃饭?年底拿啥交粮食?”
  与女儿对视片刻,也感觉到女儿目中的坚定,苏母叹了口气。
  “娘,我们是去做生意,是挣钱去了,咋能吃不上饭呢,我看了那铺子地方好,以后生意肯定差不了。”
  “你咋这么拧!你俩才多大,会做啥生意!做生意要是那么挣钱还能等到咱们去?真急人不都抢疯了!”
  苏母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这俩人怎么这么不听劝,谁做过生意?要是赔钱了不说他俩以后孩子咋办?
  “娘,现在国家政策都下来了,大力发展经济,做生意肯定稳赚不赔的,这里人现在没反应过来,咱们去做这个不正好吗!省得有人竞争了。”

第九十章

  苏晓知道自己只这样说是很没有说服力的; 可她也不能把个体户以后的发展跟苏母说,只能希望她理解自己。
  “不行!我不答应!你现在在家里安心带孩子,家里分你的地少不了你的,冬书还在学堂里教书!就这么定了!”
  苏母说完就直接回屋了,饭也没吃完。
  苏沐吃完饭在屋里看孩子呢; 听着动静也出来了,没明白是咋回事,想问大哥,他也直摇头,父亲脸色也不好看。
  苏晓叹了一口气; 她当然明白,母亲是为自己好; 怕做生意赔钱; 可她和萧冬书户口不能落在村里,村里分不到地,家里的地哪有分给外嫁女儿的道理,就是哥哥答应了; 嫂子心里怕也会不好受,尤其这孙晓香还没嫁过来,让人家一家人怎么看?
  吵成这样,大家也没心思吃饭了,帮嫂子收拾完桌子; 苏晓在母亲门口站了一会; 听着母亲和父亲也在说这事; 俩人都是不同意,也没进去,跟萧冬书招呼一声,一家三口就回家了。
  一路上俩人都没说话,进家门了,萧冬书搂着苏晓,“媳妇,放心吧,娘会理解我们的,我们慢慢跟她说。”
  苏晓点点头,今天走了一天,一直没得休息,刚刚在家里有那样吵架,早就身心疲惫了,俩人洗漱一番就睡了,夜里孩子醒了萧冬书都没知觉。
  苏晓喂完闺女之后就睡不着了,瞪着窗外,想着白天的事,镇里那个铺子是很合她心意的,以她现代人来看那个价格很值得,只是在现在,可能倾家荡产也凑不够,萧冬书回来路上说的那个东西正是俩人结婚时,萧冬书父母送给苏晓的一套银首饰,一个银坠子,一对银镯子,在这个时候能拿出这些东西的人家可不多,付那个铺子的钱也足够了。
  银首饰可以送去国家开的当铺,得活当,这是萧冬书爸妈送的,以后还得赎回来。
  萧冬书对她的信任让她觉得欣喜,在并不知道做生意前景如何的时候能这样支持她,苏晓觉得,得夫如此,值了!
  本来是打算尽早把铺子买下来,好好修整一番尽快开业,可现在苏母不同意他们也不能顶着来,只能慢慢做苏母的工作。
  早上吃完饭,萧冬书继续到学堂读书,苏晓又抱着孩子回家了,现在天渐渐回暖,老在屋里憋着也不好,得多出去动动。
  到苏家的时候,苏母正和李小兰一块洗衣服呢,看着苏晓回来也没吱声。
  苏晓摸摸鼻子,母亲这气看来一天两天是消不了了啊。
  “娘,昨个我们去镇里,听镇里人说菜市场这两天也没啥卖菜的了,咱家菜要是多余的话还可以挑到镇上去卖。”
  把睡着的萧晴送屋里睡觉去了,苏晓又出来帮着晾衣服。
  苏母动作一顿,苏晓这话让她想起个事来,以前还没这么自由的时候,也有过不下去日子的偷摸从山上打了东西区镇上卖的,现在镇里刚改,去卖点家里作物也可行。
  看着苏母没说话,苏晓微微叹口气,该说我拧,母亲不也是一样拧?
  晌午苏晓没在这吃饭,李小兰做饭的工夫她就回家了,母亲心里火气大,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劝明白的,不过还得抓紧点,去的晚了镇上那地方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有。
  回去一路上苏晓总觉得有些不对,这路边闲聊的人怎么看着像是在说自己?不是苏晓警觉,实在是婶子大娘们也不怕她看出来,苏晓一路过,说两句就看苏晓一眼,一点也没避讳。
  昨个苏晓和萧冬书进镇的时候不少人都看见了,晚上有婶子路过苏家时候又听着娘俩吵架的事,也没听着旁的,就隐约知道苏晓和萧冬书打算去镇里做生意。
  这下闲话可就传开了。
  “可真是俩不知天高地厚的,还打算做生意?他俩能有那本事?我可听我家侄女说了,以前国家管着的时候,这做生意的没落的一个好下场!不是饿死就是关大牢了!”
  张家婶子咬断线,随手拧了个扣,嘴里满是不屑。
  另有婶子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