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

第90章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第90章

小说: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猪是在苏家杀的,苏父一刀捅进去,血就往外喷,苏母赶紧拿了个盆子接着,等猪不哼哼了,大家伙又拿着剃刀剃猪毛。
  李小兰和张红这会正在苏晓家里坐着呢,怕吓着孩子,一早就过来了。
  苏阳这会也不知怎么,就看着妹妹新奇,趴在妹妹边上就不动了,李小兰一要把他抱走,这孩子就嗷嗷哭。
  “嫂子,就让他在这呆着吧,估计是好奇着呢。”苏晓拦下李小兰,给苏阳拿了个小枕头,放在闺女边上了。
  李小兰无奈,把儿子厚棉袄拔下来,扯过苏晓递来的被子给他盖上,“这小子才不老实,咱们注意着点,别让他碰了晴晴。”
  张红看着俩人有些羡慕,她和赵浩处对象也有一段时间了,赵浩这人吧,平时确实玩闹心思重了些,不过对她是这么好。
  前段日子给父母写过信了,交代了自己处对象这事,父母倒是没反对,只是回信里嘱咐她,可千万不能像许倩一样做糊涂事!
  知青返乡还得几年,张红和赵浩都是城里人,这婚事肯定得等他们俩都回去外办。
  “张红,昨个萧冬书洗了几块兔子皮,非要给晴晴做被,我手不行,正好你在这,教教我吧。”苏晓把晒好的兔子皮扯了出来,男人用淘米水洗过了,一点血腥味也没有。
  张红也不含糊,拿起针线就缝了,三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这话,时间过的也快。
  猪肉收拾完了,也没让大家伙白帮忙,每人拿着一斤肉走了。
  “今个这猪大,净肉就有二百多斤,刚我问萧先生,说是肉一斤也不卖,留着给苏晓补身子呢!”
  “可不是,苏晓好福气啊,孩子生了,爷们儿也心疼,以后就是去了城里也能站住脚了。”
  几个婶子拎着肉往家走,嘴里闲聊着,心里忍不住羡慕,这好福气怎么没落自己闺女身上呢。
  苏家父子帮着萧冬书把肉送家去了,就放在屋后的大缸里冻着,吃时候再拿出来解冻。
  苏晓挑了一条卖相也很好的五花肉,打算今晚上自己下厨做个好吃的。
  萧冬书去苏家收拾完回来才刚靠近屋,就闻到一股子香味,他忍不住吞了吞口水,眼睛顿时就变的亮晶晶的,嘴角上扬出一个笑,让人看着脸红。
  “媳妇,你做的啥啊,这香味我隔老远就闻见了。”走到厨房边上往里瞄瞄也没瞅见是啥。
  “红烧肉。”苏晓笑着回了声,“赶紧洗洗手吃饭。”
  萧冬书乐颠乐颠的跑到屋后洗手洗脸去了,动作那叫一个利落。
  “媳妇你也会做红烧肉啊。”
  “我就是瞎琢磨的,跟那正宗的红烧肉差远了。洗好了就过来吃饭,尝尝味道怎么样,若喜欢回头我再做。”苏晓摆好碗筷说了句。
  俩人都是在屋里吃饭的,闺女要是有啥动静也能及时发现。
  萧冬书给苏晓盛好粥,先动筷子夹了块红烧肉丢在嘴里,口中肉香四溢,也没有那股子腻劲。
  “媳妇,好吃,比小饭馆里的都好吃!”萧冬书又夹了块放进苏晓碗里。
  苏晓尝尝,味确实不错,也没萧冬书说的那么夸张啊,不过看着他确实喜欢就放心了。
  俩人吃的欢快,这可让小公主不高兴了,你们居然抛下我去吃好吃的,“唔嗷…”小公主咧着嘴就哭了起来。
  萧冬书赶紧放下碗筷,抱起闺女,轻声哄着,先给闺女把了尿,又逗了一会,看苏晓快吃完了才把孩子给她喂奶。
  媳妇今个红烧肉做的好吃,萧冬书暗暗记在心里,五花肉不少,以后媳妇有时间了还得让她再做这个!
  今年过年大家伙又是在苏大叔家过的,四世同堂,苏老爷子高兴坏了,还给几个小辈都分了红包,钱不多,一个红包了又几分,就是老爷子的资格心意。
  往年过年桌上就是有荤腥也多是兔子肉野鸡肉的,今年萧冬书拎过来不少东西,包饺子剁馅的肥肉和精肉,还有不少内脏,几个闺女儿媳妇掌厨,杨兰她们妯娌三个就逗逗孙子孙女,苏沐她们哥几个帮着劈柴火,倒是不用老一辈的人了。
  年夜饭还是两桌吃,苏晓和俩嫂子先吃的,紧忙吃一口又去换苏母她们。
  也算是年里见喜,苏三婶一个饺子还没下肚,突然一阵反胃,赶紧跑院里去了,杨兰也很出去看看,就看着三弟妹扶着墙干呕。
  “老三,老三!赶紧出来!”杨兰不知想起啥脸上一喜,赶紧照顾苏老三,
  苏老三听声跑出来了,听杨兰嘀咕一阵,就带着媳妇出去了。
  “爹,您老慢慢吃,没啥事,他俩出去一趟。”杨兰回屋看大家伙都往外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咋回事啊嫂子?老三媳妇咋地了?”苏母停下筷子问道。
  杨兰咪咪一笑,“咋回事,好事!”
  苏母摸不着头脑,杨兰也不吱声了。
  苏晓她们姑嫂三个在屋里逗着孩子。
  “唉,孩子现在还这么小,等开春了上工怎么带孩子啊?”李小兰把儿子从妹妹身边扯回来,心里犯愁。
  柳叶也附和,“可不是吗,自从宝儿出生了,我一直也没上工,去年家里工分少了不少!”
  苏晓也皱皱眉,这确实是个大事,孩子离不开人,自己要是不上工,日子短还行,这要是一年两年都不去,家里日子恐怕也不好过。
  柳叶咬咬牙,“要不就跟常嫂子她们一样吧,回去咱也缝个兜兜,把孩子绑背上!带着去上工!”
  村里人都这么干,孩子小离不开人,照顾她又不能上工,没办法,就想了这么个主意,把孩子绑背上,背着她干活。
  李小兰和苏晓皱皱眉,孩子这么小,哪受得了一整天一整天的在外面晒着。
  几个人还没商量出什么结果来,就听外面热热闹闹的。
  苏晓穿鞋下地到堂屋一看,原来是苏三婶和苏三叔回来了,俩人正跪在苏老爷子面前,大家伙都满脸喜气。
  “快,老三媳妇快起来,这地上冰凉,赶紧起来。”杨兰和苏母上前把苏三婶扶了起来到边上凳子上坐下。
  “好啊好啊!这下等我走了也能去见老太婆了!”苏老爷子拐杖在地上敲的直响。
  中年得子,苏三叔今晚上也没少喝,这大过年的,又出这么个好消息,苏家人都高兴的不得了,下了饭桌,汉子都满脸通红,酒瓶也见底了。
  照例,收拾完东西,妯娌三个就带着姑娘们回去了,萧冬书也没多呆,过年还都得在自己家里过,他是女婿,过年时候可算不得苏家人。
  “媳妇,咱们一起过两个年了,以后还有更多,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咱们都得一起过!”萧冬书强忍着困意,等媳妇把闺女哄睡着了,直接抱上去,话刚说完,酒劲就上来了,迷迷糊糊的睡了。
  第二天一早,苏晓起来收拾孩子,把闺女身上穿戴的都换成红色的,还戴着一顶红色的小帽子。
  三月底,萧晴就满五个月了,可以办酒席了,这回是在自己家里办的,热热闹闹的。
  萧冬书是村里学堂的小先生,苏家在村里名声也好,大家伙当然都愿意过来沾沾喜气。
  让苏晓意外的是,连许倩和李老三都来了,许倩还给萧晴做了身衣服,正好开春穿。
  文娟没过来,她现在日子过的越来越不好了,跟陈军吹了,记分员的工作也丢了,村里不少人还都埋怨她,更是不愿意让儿子跟她多接触,同龄的姑娘都抱孩子了,她这老姑娘还没个亲事呢,文母在家没少念叨这事,文娟听着心烦,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诶,嫂子,你快来。”苏晓坐在窗边,小声叫坐在炕边唠嗑的李小兰,对着她招手,“那姑娘我看着怎么像晓香姐呢。”
  李小兰过来说着苏晓的手一看,外面果然是孙晓香,边上的那个可不就是苏沐!
  俩人面对面说话,隔着窗户只能看到孙晓香脸红彤彤的,低着头。
  苏晓和李小兰对视一眼,偷偷笑了,苏沐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咯。
  果然,那天酒席没多久,苏沐就跟家里交代有对象了,当时苏晓不在,还是听李小兰说的。
  苏沐和孙晓香是老同学,当初在学校的时候孙晓香就觉得苏沐这人不错,那时候年龄还小,也没往这方面想,后来一块在学堂里教书,见面的时间长了,俩人就更熟络起来了。
  苏沐这人也是一根筋,孙晓香明里暗里跟他说了几回他也没反应过来,差点就要放弃的时候,苏沐突然明白了,赶紧把人追回来了,俩人先是偷偷处了一阵,有时间就拉着小手在没人的地方溜达溜达,现在终于是决定和家里说了。
  苏母可高兴坏了,三个孩子就剩苏沐还没着落了,能不着急吗,可每次跟他提的时候,这小子又说不着急。
  孙晓香这姑娘好啊!她爹是村里的木匠,娘也是明白人,家里留这一个闺女,本来下边的还有俩弟弟来的,小时候没养活都死了,爹娘就更重视这宝贝闺女了,当初李老婆子非说是孙晓香命硬,克死弟弟,被她娘给打惨了哟!
  苏母也不信那一套,对这个儿媳妇满意的很,当下就跟苏沐说,打算找个时间两家人一起吃个饭,问问孙家什么意思。
  苏母喂完猪先去苏老三那给苏老爷子报个喜,随后就去了苏晓那,跟她说了这事,孙晓香这人苏晓也见过,人长得标致,性格也好,对村里上课的孩子也十分有耐心。
  两家人都没意见,孙家对这个女婿很满意,是个有文化的,家里老人也好相处,闺女嫁过去受不到委屈就是最好的了!
  苏晓和萧冬书也回家了,跟孙家人一起吃了饭,这亲事就算是定了。
  萧冬书跟孙晓香接触应该是唉家里其他人都多了,晚上吃完饭回家,苏晓忍不住又提起来了。
  “二哥这亲事就算是定下来了,娘也能当心点了,我今个看孙晓香,感觉她还行,人不错,家里也没有糟心摸亲戚,挺好的。”苏晓枕着萧冬书胳膊慢慢说着。
  萧冬书点点头,“她人是不错,对小孩有耐心,性格也好,二哥跟她一起过日子能不错。”
  “这眼看就要开春种地了,孩子咋办啊?”苏晓还是有些犯愁,她要是不去上工就只靠萧冬书教书挣回来的,确实不好过日子,可是她又实在舍不得孩子跟她一起受苦。
  萧冬书收紧手臂,“晓晓,孩子大了之前你都别去上工了,没人看着不行,咱爸妈不也寄过来不少东西嘛,够咱用了,先凑合凑合,等孩子大了,咱日子就好过了。”
  苏晓咬咬牙也只能这样了,她实在舍不得闺女跟着她成天在地里风吹日晒的。
  “队长,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这天苏母喂完猪,转身进了村会屋里,正好张大佑在。
  张大佑摘下老花镜放在一边,“老二家的,咋地了?”
  苏母搓搓手,“这不眼看着就开春得上工了吗,我家这俩孩子都太小了,我想着能不能把我和晓晓和小兰谁的活换一下,让她们能照顾孩子。”
  张大佑手里的笔尖点了点桌面,“这事啊,过段日子我也要通知了,上面又下来了新政策,这种地的事儿可能不像往年那样了,具体的还没通知下来,等通知了我再跟大伙说,这事儿你们先别操心了。”
  苏母一阵惊喜,听队长这意思是有啥新变化了?
  跟张大佑招呼一声,苏母就赶紧往萧冬书家里去,跟苏晓把这事儿说了,正好解决了俩人的大问题。
  萧冬书是没什么感觉,闺女的事处理好了,自己也能安心干活了。
  苏晓心里却转了两个弯儿,先是关了大食堂,又能发展家禽养殖,现在种地这上又有新政策,怕不是能做生意了?
  要真是能做生意那可就好了,自己在后世见得多了,这赚钱的点子还能少了?
  苏晓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就等着队长宣布的时候好好干一票!
  果然在种地之前,张大佑就下了通知,说是颁布了新的国家政策,一是各个村里都解散生产连队,将村里公共土地按人口分给各家各户,二是大力发展商业,国家放开除几大类能源类产业之外的商业经营权,允许大家伙做生意,也就是后世的个体户。
  这消息一出,几家欢喜几家愁,大伙儿多认为也就第一条政策和他们有些关系,土地分给各家各户了,只是按土地数量收税,这样每家收秋后的余粮还能多些。
  第二条政策确实没什么用,做生意,做生意能挣几个钱啊?谁也不是傻子,能放着地不种跑去做生意?
  “冬书,这是个好机会,国家刚刚下达政策,肯定很多人都不会冒险去选择做生意,但是现在国家重视,肯定会有不少福利政策,咱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开完会回到家,苏晓就拉着萧冬书坐在炕上让他听自己好好说,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政策和华国历史上相差甚远,时间根本对不上,可只要能让大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