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

第63章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第63章

小说: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沐有些犹豫,来的时候他娘给他拿的粮票不多,还得换点别的东西,这要是吃了饺子,估计别的就不够换了。
  萧冬书当然看出了苏沐的想法,他转头看看已经有些流口水的苏晓,轻笑了一声:“苏二哥,来年开春你还得教教我怎么种地,这顿饭就当是我教的学费了。”
  苏沐瞪了他一眼,“教你就教你,那还用得着吃饺子?这的饺子便宜不了,你带的粮票够了?”
  萧冬书摸摸鼻子,“我的好二哥诶,我这都大半年多没吃过饺子了,你就让我解解馋吧,别说别的了,赶紧进去,我都快饿死了。”
  说要也不理苏沐什么反应,萧冬书赶紧就拉着苏晓进去了。
  苏沐摇摇头,吃一顿就吃一顿吧,等回去了跟娘说,让娘给冬书做件衣服就是了。
  几个人走进去入眼的就是挂在正对着门口的墙上的国旗的画,很是显眼。
  萧冬书拉着苏晓和苏沐先去窗口叫了饺子,两盘猪肉白菜的,两盘韭菜鸡蛋的,还有一盘猪肉酸菜的,现在这时候也没啥其他的新鲜样的饺子馅,本来还说这五盘肯定吃不了的,可上来之后三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唠嗑,没一会就吃完了。
  这还是苏晓来这吃的第一顿饺子,以前在末世时候没少吃速冻水饺,队伍里有冰系异能的,超市里大家都不爱拿的速冻饺子他们拿了不少,不吃时候就直接冻上,吃了再解冻,懂得太久了,那饺子也没味了。
  现在这饺子吃着可跟那个不一样,现在这都是做饺子的人拿手包的,一个个的都是薄皮大馅的,虽然是用了不少粮票,还挺贵,但是是真好吃。
  苏晓一连吃了一盘半,才觉得饱了。
  看着吃的高兴的苏晓,萧冬书更觉得自己这个决定做的太对了,有啥比苏晓高兴了还重要?
  几个人吃饱了,又坐着歇了一会,才出去了,一出饺子铺的门,就看着对面街边好像是张红和许倩在那站着呢。
  几个人本来是想过去招呼一声就去换东西的,可一过去才发现,许倩正哭的伤心呢。
  几个人面面相觑,这是咋回事?

第六十一章

  许倩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 也没法跟他们说啥。
  张红现在一边也是一脸愁容。
  原来是许倩和张红一起去招待所拿东西; 本来许倩以为是母亲怕父亲生气,才没给她写信说带东西的事; 但是肯定是把给她的东西和张红一起送来了; 可是到那一看才发现,包裹里都是张红她妈给她准备的; 东西跟张红她妈给她的信上一对; 只多了点张红母亲给她的东西,自己母亲居然真的没有准备。
  许倩这哪能还不明白,自己这个女儿是被许家放弃了啊。
  她从小就是被宠大的; 哪能接受得了这个结果,直接就从招待所里跑出去了。
  张红也没顾得上拿东西; 跟当班的姑娘招呼了一声; 就赶紧追了出去,到这正安慰她; 苏晓几个人就过来了。
  苏沐叹了口气,诶; 城里的人果然是不好相与,连自己的闺女都不认了。
  “晓晓,你在这和张红他们一起吧; 我和冬书去换点东西; 你们过会直接去知青招待所等我们吧。”
  苏沐挠了挠头眼看着许倩这是一时半会也好不了; 在这呆着也呆着了; 就让晓晓留着安慰她吧。
  苏晓点点头; 看了眼萧冬书,萧冬书也点点头,两个人动作幅度不大,也没人看见。
  苏沐和萧冬书好不容易挤出了肉铺子,整个镇里就这一个卖肉的铺子,来的晚了就是有肉票也换不到了,不管是镇里的还是周边乡下的,这几天都把肉铺子挤满了。
  苏母这回下了狠心,让苏沐直接换回去十斤五花肉,还有两根大骨头棒子,又整了不少的猪肠子猪肺子啥的下水货。
  几十年以后,这种大骨的价格会飙升,可是这会儿,虽然排骨的价格贵,大骨的价格却很低基本没人买,肉铺子啥的都是国家办的,平时这些大骨头基本没人要,就是在这卖肉的都不要,嫌煮着费柴火,所以也就不立价,谁要谁拿走,不要就扔了。
  不过这回苏晓来之前,就点名了要这大骨头,她末世时候喝过一回大骨头汤,放了一点酸菜,末世以后第一回吃饭那么精致的,味道特别鲜,她到现在都记得。
  这个时候猪肺的价格也便宜,这一带的人都不吃猪肺,运气好能卖出去,运气不好的时候也就只能扔了,又或者送给谁让他们带回家给狗吃,不过,曾经在大饭店吃到六十八元一小盘的爆炒猪肺的苏晓却觉得福利到了,没想到这里的人现在还这么不会吃。
  在家跟苏母说要这些的时候,苏母也没当回事,还以为是苏晓跟城里来的知青走得近,跟他们学的咋吃,做不做的好也就是费点油过年一回,肯定得给闺女做点好吃的,所以就让苏沐都记着,等到肉铺了,都换回来,左右也不贵。
  “苏二哥,你们也过来买肉啊?”刚挤出肉铺子,苏沐就听着有谁叫自己,回头一看,正是村里一起过来的徐家老二,和他和一起过来的,手里也拎着肉。
  几个人挪到街角,把东西放那了,就站那说话。
  萧冬书也跟着过去了,把肉放地上了,一抬头,就看着对面成衣铺里好像进了新布料,上回进镇里来好像还没有。
  看了眼暂时不会结束唠嗑的几个人,萧冬书也没吱声,就直接挤过人群,奔着成衣铺子去了,果然是新布料,摸着手感就不错,这样是做出衣服来,穿着肯定舒服,萧冬书一点也没犹豫,直接就挑着三个颜色的,砖红色,深蓝色,还有个鹅黄色的,鹅黄色的送给苏晓,另外两个颜色是送滴苏父苏母的,萧冬书特意嘱咐把鹅黄色的包在中间,别让人看着,确定没问题了之后才给了布票,出去找苏沐。
  苏沐跟人唠嗑还没散,又扯了一会才盒子继续忙去了。苏沐也没注意到萧冬书手里多出来的布袋,和萧冬书正往点心铺子里走呢。
  刚才萧冬书注意到苏晓看这里的瓜子了,也没犹豫直接就称了二斤,想了想又称了点,现在过年,得多换点才行。
  苏沐看了一会,终于是换了半斤酥糖又添了几块绿豆糕。
  萧冬书没少买,他是直接按粮票算的,哪样都拿点,说是过年了吃样多点,看着萧冬书手里大包小包的,苏沐有些砸舌,果然城里来的就是不一样,这些东西这么贵,冬书还一个眉头不皱的。
  俩人拎着东西回知青招待所了,张红和苏晓她们三个已经在这了,萧冬书他爸妈可真没少给他拿东西,光是瓜子就装了个大概五六斤的袋子,苏晓看着笑的眉眼不见的。
  许倩现在也稳定下来了,不管家里怎么样,日子还得过,她已经换了两斤猪肉,就等过年时候吃了,别的啥也没换,出来时候李老太太也没给粮票,她手里这些还得留着以后过日子呢。
  陈军是一进镇里就跟着副队长赵成走了,他在村里,也就和副队长关系还称得上不错了,这会出来换东西和知青所的人走不到一块去,当然也得和副队长一起了。
  回去一路上,许倩都情绪不高,几个人也没心思说笑了,萧冬书给苏晓塞了一把瓜子,苏晓背对着大家吃了一路。
  到了村里,知青所的人和苏家一起下车,知青父母送过来了,在镇子里买的,知青所门口堆了一大堆。
  “二哥,这里有不少我爸妈给二叔二婶拿来的东西,你俩直接拿回去吧,我不往知青所拿了。”
  萧冬书递过来两个小包裹,看着一包是吃的一包是衣服。
  苏沐有些不知道该不该接过来,这…他们平时里是挺照顾萧冬书,可是他也没少拿东西过来,现在这不好再收了啊。
  “二哥,你就拿着吧,这是我爸妈拿来的,跟我可没关系,你要是不收我就只能再原样给拿回去了。”
  萧冬书挤眉弄眼的。
  苏沐瞪了他一眼,“晓晓,你在这看着会,我先往家拿。”
  苏晓点点头。
  “晓晓,我刚才买了点布,这个鹅黄色的给你拿回去,二叔二婶要是问你就说是我爸妈给你拿的,这两个等过年时候给二叔二婶拿过去。”萧冬书瞅着周围没人了,赶紧把那几块布拿出来,把给苏晓那个抽出来,递给她。
  苏晓接过布,用手轻轻的摩擦了一下,确实不错。
  “萧冬书,我以前怎么没发现呢,你这么会讨好人啊。”
  苏晓轻笑着,以前的萧冬书可一直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啊。
  萧冬书挠挠头,也笑了,讨好丈母娘和老丈人,这不是必须做的吗,不过这话他可不敢现在跟苏晓说。
  许倩帮张红搬完了,把张红母亲给她拿的东西就放张红这了,提着肉招呼一声就回去了。
  陈军搬完东西也神秘兮兮的出去了,现在才不到三点,吃饭也早,张红简单收拾一下就躺炕上休息了。
  萧冬书趁着没人的工夫,把要给苏家送去的东西都收拾出来单放着了。
  一转眼就到了大年夜了,头两天苏母就带着闺女儿子把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的了,这天搁院子里架了个锅,大骨头炖上就带着家里人去知青所了,知青所的人第一回在这过年,以前在家肯定都是长辈打理的,这回还得先带着教一遍才行。
  “张红,咱们娘几个把屋里收拾一下,你们几个大小伙子把外面顺当顺当,蜘蛛网啥的都扫了,柴火多劈点,咱这过年这几天不动刀,今个把要用的菜啥的也都切了。”
  知青所的三人正犯愁呢,不知道该怎么规整,现在有苏母这么一指挥,大家伙也能知道该干啥了。
  “你们三个看看谁写点福字和对联,就一副正门口贴上就行。”苏母收拾屋里时候突然看着几个人买的红纸了,这才想起来。
  萧冬书刚要应声,陈军就过去了,“好,苏二婶,我这就写。”挽挽衣服袖子,就接过红纸回自己屋里了。
  张红张了张嘴,又把话咽回去了。
  陈军写完之后几个人帮着忙,苏沐回家搅了点浆糊,就直接贴上了。
  两扇门页一边一个大福字,倒着贴,取个福到来的好寓意,再看看边上贴着的对联,陈军不禁有些得意。
  张红和苏晓也出来看看咋样,张红其实是觉得萧冬书同志的字更好一点的,可是寻思着陈军的性子,也没好说啥。
  “苏晓同志,我这对联写完了,你家的写了没有?我挑个工夫给你们家也写一个啊?”
  陈军心里高兴着,看着谁都顺眼了不少。
  苏晓轻笑着,“陈军同志,谢谢你了,我家的已经有了,我们和大伯和三叔家里用一样的。”
  陈军点点头也没说啥。
  萧冬书看出张红的意思了,摇了摇头,依着陈军的性子,这对联要是不用他写的,这知青所还能过好年?
  苏母还有些纳闷,自己家啥时候有对联了,晓晓咋还不让他写了呢。
  回家了之后苏母忍不住问苏晓。
  “娘,萧冬书早就给咱们三家都写了,早就给我了,我给忘了,就没拿出来,等会让二哥给大伯和三叔家里送过去,今个就贴上吧。”
  苏晓赶紧回屋把前两天萧冬书给她的对联拿了出来,六个福字,这时候也就院门口贴个对联,三副刚刚好,萧冬书的字写的工工整整的,看着就舒服。
  “老二,你先去知青所把浆糊拿过来,把咱家的先粘上,再给你大伯和三叔拿过去,连着浆糊一块送过去。”
  苏母拿着对联看了两眼,越看越高兴。
  “这冬书可真是细心,连这事都能想起来。”
  苏母忍不住感慨,赶紧让苏父和苏沐贴上去,“晓晓,你过去看着点高低,别粘歪了。”
  苏晓应了一声,帮着她爹和二哥扶着木头梯子,“二哥,左边低了低了,再往上拉点。”
  听着动静,萧冬书也走到门口看苏家,三口人正贴着对联,苏晓在地上蹦蹦跳跳的,萧冬书忍不住笑了。
  今个是大年夜,得吃团圆饭,守岁的,苏大木和苏大根两家都带着妻儿到老三那过年,这几年都是,老爹年纪大了,这寒冬腊月的少折腾点。
  杨兰和苏母妯娌俩在厨房里忙活的热火朝天的,苏晓和柳叶本来打算帮忙,也被赶出去呆着了,俩人一转身就进了老爷子那屋跟他唠会嗑。
  苏老爷子年龄大了,怕冷,这屋里一天到晚都是热乎了,一进屋呆会都得脱棉袄。
  苏晓笑嘻嘻拉着柳叶的拖鞋上炕了,就往苏老爷子边上一坐。
  柳叶怀孕了,苏老爷子一直都高兴坏了,这会就细细的跟柳叶交代,怀孕了之后该注意点啥。
  这些柳叶都听她娘和杨兰说过了,但也还是认真的听着,人老了,就忍不住唠叨,平时家里没啥人,老爷子也就自己呆着,难免有些孤独。
  “晓晓,叶儿,过来捡桌子了,吃饭了。”
  晚上七点多,饭就做好了,主要是顾忌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