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

第62章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第62章

小说: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晓心里也很有触动,自从到了这个家之后,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让她觉得十分温暖,这种感觉真好。
  傍晚,苏母和苏晓刚起火要做饭,苏老三就端着一碗菜过来了,也没多说啥,把菜放那就回家吃饭了。
  一家五口也没在堂屋吃饭,就围在火堆边儿上把这饭吃了。
  吃完饭洗完碗就围在火堆边儿上说着话,想着刚才晚饭吃的那碗肉,苏母突然想起来个事,“老三年龄也不小了,前些年是性子混,才没讨着媳妇,如今这个改好了,也该是时候给他说个媳妇了,咱娘走的时候就担心这个事儿。”
  苏母话音刚落,屋里人还没接话,杨兰就领着柳叶过来了,“你这一屋子人都唠啥呢?咱俩走时候带些啥事儿了?”
  苏沐赶紧给大伯娘和嫂子拿了两个小板凳过来,还贴心的给柳叶那个上边又加了一个厚垫。
  杨兰和柳叶坐下,苏母把刚才的话头给她一说,屋里的四个女人就开始想村里到底谁家的女人和苏老三合适。
  苏老三现在都已经三十好几快四十的人了,这村里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出来能和他一起搭伙过日子了,好人家的大姑娘,谁会留到这个年龄啊,要说是村里丧夫的寡妇,也不是没有,可这年龄总也没合适的。
  苏晓和柳叶就坐在边上看着妯娌俩商量的热火朝天的,也插不上话。
  妯娌俩找了一晚上,也还是没找出一个和苏老三合适的。
  时候也不早了,杨兰和柳叶就打算回去了,可推门一出去才发现居然又下起了雪,看着雪花还挺大。
  这大雪漫天的,俩女人回去也不安全,苏母就让大儿子,把大伯娘和堂嫂送回去。
  村里的路倒也还算平坦,就算下了雪看不清路也不至于被坑坑洼洼的绊倒了。
  苏实和杨兰一边一个护着柳叶就回去了。
  等看着大伯娘和嫂子回家了,苏实也赶紧往家走。
  这大雪泡天的,再时不时的吹过来一点冷风,苏实缩着脖子赶紧往家跑。
  等路过李小兰家里的时候,苏实脚步一顿,脑袋里又想起前几天他娘和自己说的话,再加上村里一早就传出李大娘说是招女婿的话,心中一阵泛酸,也顾不得多想就往家跑了。
  这大雪一下就是好几天,就算是村里人不想在家呆了,也没地方去,路上的雪都已经过膝盖了,只能在家里炕头上坐着。
  萧冬书坐在自己屋炕上,望着窗外苏家的大门,心里的想念快溢出来了,他已经有五六天没见过苏晓了,这大雪真的是把人拍家里了,这几天苏家的大门都没有打开过,就算是想远远的看她一眼都不行。
  萧冬书有些惆怅,这偷偷摸摸才能见面的日子,什么时候能到头啊?不行,得赶紧找个时间跟苏晓说明白了,让她知道自己的心意。
  这决心一下,萧冬书又有些担心,自己从来没跟苏晓提过这方面的事情,万一苏晓不答应怎么办啊?万一苏晓不喜欢自己怎么办啊?

第六十章

  萧冬书不知道; 和他隔着几面墙的苏晓; 也正看着他的方向想着他。
  那天晚上苏母和杨兰妯娌俩没商量出村里适合苏老三的人,这几天就一直凑到一块想这个事; 毕竟苏老三年纪也不小了; 这事得着急着,苏老爷子看着也一天比一天大; 说句不好听的; 怎么也得在老爷子走之前把苏老三这事给定下来,让老爷子也能安心的走。
  “娘,刚我从大伯家回来; 大伯娘让我跟你说,明个吃完饭先去齐家婶子那看看。”
  苏实给苏大木家送拌菜去; 回来就跟他娘说; 也不知道大伯娘叫他娘去齐家干啥去。
  苏母点了点头,这两天都商量着老三的事; 光自己说也不行,还得去村里寡妇家看看; 到底都啥样。
  这齐家婶子就是俩人看着算是合适的,齐家大叔从山上摔下来了,腿伤着了; 就只能在炕上躺着; 还得人照顾着; 齐家人口单; 俩人成亲也没生个孩子; 齐家大叔觉得自己拖累媳妇了,直接就喝药死了,想着自己没了媳妇也能改嫁。
  可齐家婶子这几年也都自己过,别提改嫁了,除了干活,连门都不出。
  “他爹,你吃完饭再上老三那看看去,我怕他还上山,这两天雪大,你看着点他,家里要是没菜了就让他过来拿。”
  苏母扯了一口拌的萝卜缨子,就着红薯粥吃了一口。
  苏父点点头,老三家里没有菜园子,冬天吃的菜也没啥,挖的野菜估计也都吃个差不多了。
  一家人吃着饭,唠会嗑,时间过得也快。
  晚上萧冬书又哀怨的隔着窗户看着苏家大门,今个白天去苏家,本想着能见着苏晓,可没想到那小妮子跟她娘去了苏大木家了,这都五六天没见着了。
  心里也想着萧冬书的苏晓突然打了个喷嚏,赶紧裹好被子,可别感冒了。
  第二天一早,吃完了饭,苏母收拾收拾就要去了杨兰那找她了。
  苏晓在家呆着也没啥意思,就裹着大厚棉袄和她娘一起去了,苏母还以为她是去找柳叶的,也就没拦着。
  自从柳叶怀孕之后,就不咋出门了,苏晓没事的时候也到她家呆会去,听着柳叶跟她说肚子又有啥变化,苏晓还觉得新奇。
  “晓晓,你咋跟过来了?”
  苏母和杨兰都快走到齐家婶子门口了,突然看见苏晓在后面跟着。
  苏晓挠挠头,吐吐舌头,“娘,我这不是没事吗,就想跟你们过来看看。”
  苏母眼睛一瞪,“你一个还没嫁人的大姑娘,听这些干啥,赶紧回去,挺冷的。”
  杨兰也赶紧出声赶她走。
  苏晓蔫了,悻悻的往回走,就是好奇嘛,这一天天的就是在家坐着,太没意思了。
  “晓晓?你这是去哪了?”
  刚到村会门口,苏晓就听见萧冬书叫她,语气里是掩盖不住的欣喜。
  苏晓也挺意外,“跟我娘出来溜达溜达,你咋在这呢?”
  说起来也有好几天没见到萧冬书了。
  萧冬书赶紧跑过来,站苏晓对面,这么距离一近,还有些不好意思了。“我…我也出来转转,你现在干啥去?”
  苏晓看着萧冬书微微泛红的耳朵尖,轻轻揉了揉鼻子,“现在回家啊,你回去不?”
  萧冬书自然点头。
  苏晓笑了笑,两人并排往家走,衣袖不时的摩擦着,就这样走着,连天冷都阻止不了好心情。
  萧冬书的心“砰砰砰”的加速跳个不停,地上的雪还没化完,前面都是白茫茫的,天上又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雪,回家的这条路好像一直都走不完,要是时间就停在这一刻就好了。
  “到了,进去坐会吗?”
  苏晓有些懊恼,这条路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萧冬书摸摸冰凉的鼻子,“好,苏二哥在家吗?我跟他说会话。”
  苏晓点点头,萧冬书这人还挺细心的,现在还能注意着不让外人说着闲话。
  一转眼就是腊月初八了,苏晓前天晚上就跟着苏母一起,把家里的这个米那个豆子都一样洗出小半碗来,初八早上起来得熬腊八粥,一大锅香香糯糯的各种米各种豆熬的粥,起锅之前,苏母还往里化了一小勺猪油,闻得苏晓直流口水。
  “赶紧把你口水收回去,我给你晾一碗,你先把这个给知青所端过去。”
  苏母嗔怪的瞪了苏晓一眼,不过苏晓这样她还是很受用的,这个时候嗯女人不就是变着法的把家里这几口人的吃食打理好嘛,苏晓这样捧场她当然高兴了。
  苏晓赶紧擦了擦口水,动作尽显憨态,端着苏母盛好的腊八粥就往知青所去。
  “张红,萧冬书,快开门!”
  苏晓端着粥盆,站在知青所门口大声喊着,这盆太热了。
  萧冬书刚穿完衣服,一听苏晓的声,赶紧跑过去把门开了。
  “快点,接一把,烫死我了。”
  苏晓赶紧把盆给萧冬书送过去,跳着脚摸摸耳朵尖。
  萧冬书端着粥把门让了出来,“进来坐会,你直接叫我过去拿就行了,这盆多热,进来我看看你手。”
  苏晓捏了捏手指,“没事,我手上茧子厚着呢,就是热一点,没烫着,我不进去了,你们快吃吧,可香了。”
  说完就一溜烟的跑回去了。
  萧冬书看着苏晓进了苏家院子,才转身回了屋,今个腊八,张红昨晚上也说打算今个熬点腊八粥,可陈军非说什么破旧立新,腊八节啥的都是封建思想,身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这些东西不用过。
  张红很是惊喜,她从小就爱吃这甜甜糯糯的腊八粥,配上小咸菜,能多吃一大碗。
  “娘,你和大伯娘今个还去溜达去?”
  苏晓吃完饭,在灶房里刷碗,就看她娘又往外走了。
  苏母点点头,“再看看,你在家呆着吧。”
  苏晓也点点头,等着家里人都出去了,她也擦擦手,往知青所去,有段日子没跟张红搁一块唠唠嗑了。
  “我娘前两天来信了,说是问我缺点啥,过几天天给我邮过来,怎么说年前也能到了,晓晓你不是爱吃那个瓜子吗,我让我娘给我那了不少呢!”张红的棉袄已经做好了,现在正缝着一个灰色的帽子。
  萧冬书今个也没出去,见苏晓过来了,也过来张红她们这屋呆着,说会话,顺便把过两天去镇子里要换的东西记下来,要过年了,下乡期间不能回家过年,得多换点东西了。
  “那感情好了,我二哥前两天也说要去镇子里换点东西好过年,咱一块去吧。”苏晓看着萧冬书写的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心里痒痒。
  萧冬书早就注意到苏晓一直盯着自己,“一起去吧,人多还热闹,路上也好打发了。晓晓,试试?”
  萧冬书把笔递到苏晓手边,一脸笑意。
  苏晓接过笔,写了几个字就赶紧放下了笔,太久没写过字了,写的实在太丑了。
  萧冬书看着纸上歪歪扭扭的“萧冬书”几个字,心里酥酥麻麻的,好像要溢出来一样。
  苏晓有些脸红,把纸揉成一团,“不写了不写了,我的字太丑了。”
  萧冬书赶紧把苏晓要扔掉的纸团抢过来,小心翼翼的抚平了,宝贝似的放在书里夹好了。
  张红看着萧冬书和苏晓说笑着,心里觉得有些奇怪,晓晓和萧冬书同志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啊?
  萧冬书同志还很少这么笑呢,不过她也没在意,就以为是要过年了,大家都高兴,没看今个早上陈军都是笑着走了?
  刚过小年,萧冬书就过来跟苏晓和苏沐念叨了,从村长拿收到信了,城里寄的东西到了,挑个好天一起去趟镇里拿回来。
  正好第二天天就不错,副队长赶着牛车拉着村里人去镇上换点过年用的东西,萧冬书他们正好一起去。
  苏晓和苏沐出来的时候,看着许倩也和张红一起,在知青所门口等着车过来呢。
  前几天许倩过来知青所的时候知道知情的父母都给他们来信了,她并没有收到她娘的来信,不过她不信都过年了,她娘不给她寄东西,肯定是她爸不让她娘给她写信,就把东西和张红他们一起发过来了。
  张红也觉得是这样,毕竟许倩是他们的女儿,这都过年了,金姨肯定不能不给她拿点东西过来。
  摇摇晃晃的两个多小时,牛车终于进了镇里,大家伙都招呼一声,定了集合的时候和地点,就都各自换东西去了。
  张红和许倩先去拿东西,她俩也没啥东西缺的,去招待所的路上也就换完了。
  苏晓跟着苏沐一起,今个来得换点布,还得换点肉都是过年要用的,苏母还说挑着点心铺子里便宜的也换点,一年也就吃着一回。
  萧冬书也有不少东西要买,正好就和苏晓他们一起了。
  苏晓是第一回进镇里来,看着啥都稀奇。
  这些东西跟以前她见过的可不一样,现在街上那有多少铺子啥的,就那几家还都是国家办的,一个私人的都没有。
  “这镇上人怎么这么多啊?”
  苏晓看着边上一家点心铺子外头摆的炒瓜子就走不动了。
  一转身的工夫,萧冬书和苏沐就走远了。
  苏晓赶紧跟上去。
  “现在快过年了,多是过来置办年货的,才多了点,我前几回过来的时候可没这么多人。”
  萧冬书不经意间扯了苏晓一把,让她往自己这边走走,别让街上的人撞了。
  苏晓看了他一眼,也没说啥,还往他这边靠了靠,街上的人太多了,苏晓这小身板一不留神就能给挤一边去,萧冬书在这挡着还能好点。
  苏沐没注意到俩人的小动作,还看着铺子呢。
  “苏二哥,晓晓,这也快过年了,咱去吃一顿好的吧。”
  萧冬书看着边上街角的饺子铺了,赶紧提议,苏晓这丫头肯定爱吃饺子,上回他爸妈来的时候吃过一回这的饺子,味道还不错。
  苏沐有些犹豫,来的时候他娘给他拿的粮票不多,还得换点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