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金融-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养的猫?”
沈辉瞅瞅谢婧,又瞅瞅肥猫,到没有生气,只是有点不敢相信。
谢婧想不承认,奈何被抓了现形,没法说不是她养的,只好点点头。
不是自个养的,谁的猫敢跑CEO办公室来。
“行啊!”
沈辉笑着点了点头:“都有兴趣养宠物了。”
谢婧不知道说什么,一脸尴尬。
沈辉没有再说什么,眼看到了下班时间,就起身离开了。
下午,又去了趟星海基金。
星海基金离的挺远,同样没打电话通知,结果费宁不在。
去开会了。
沈辉没有多呆,转了一圈就离开了。
与此同时,正在区里开会的费宁也接到了短信。
大老板去公司视察?
有点懵逼。
没接到通知啊,怎么都不打个招呼?
难道犯了啥事?
仔细想了一遍,不能干的事没干过,肯定不是犯错,难道工作上出了啥问题?好像也没有啊,就算有点小失误,也不至于让大老板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突击视察。
心里怎一个不得劲。
都没心思听会议内容了。
等开完全,就匆匆赶回公司,叫来主管行政的副总问情况。
行政副总也很纳闷:“转了一圈就走了,啥也没说,就说随便来看看,在大交易室问了几个投资部负责人对黄金市场的看法,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
费宁有点挠头,搞不清楚大老板这是闹的哪一出。
最后商量半天,只得交待行政副总把作风和纪律抓紧点,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以防大老板再来一次突然袭击,然后又叫来几个投资部负责人问话。
行政副总心想,这种事哪能防得住。
回头让人给楼下的保安给包烟,下次提前打个电话。
从楼下上来,运气不好等电梯的话好几分钟。
只要保安打个电话,足够反应过来了。
去了趟星海基金后,沈辉看了看时间,才刚过三点,就让司机去姑苏。
到姑苏高新区的精密部件厂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下班时间快到了,路上给宋有为打了电话,人却不在姑苏,去日本了,姑苏制造集团副总郭胜桥在厂子等着。
厂子是生产各种精密零部件的,以前是日企,员工近千,规模不算小,但也不大,一年能有七八亿营收,前些年好的时候利润一个多亿,日子红红火火。
这两年随着成本不断升高,利润已经没多少,只能勉强保持微利。
星海投资接过来的二十多家厂子基本上都是此类型,能保持微利就算好的,大部分都是勉强维持个平衡,还有几家去年出现亏损,但底子不薄,产品很过程。
唯一的麻利是成本和市场。
成本是重要因素,市场才是关键问题。
便宜货越来越多,贵的东西买的人就越来越少。
就好像网购一样,哪怕便宜货质量不太好,绝大部分人还是宁愿在淘宝上买三件十块钱的天天换着穿,不愿意在天猫买一件三十块钱的穿一年。
二十多家厂子里,这家厂子算是最优质的几家之一。
沈辉之前就来过一次,所以来到姑苏就直接过来了。
在厂子里转了一圈,工人已经下班了。
“沈总,先去吃个饭?”
郭胜桥找了个机会进言,这个点大家肚子都有点饿。
“去食堂看看。”
沈辉没打算去外面,想看看员工伙食咋样。
摊子越大,好些事情就顾不过来。
星海投资还行,就在他眼皮底下,有啥问题随时都能看到,也没人敢做妖,但这些子公司就不好说了,又不能天天盯着,只能偶尔下来看看。
具体看什么提前不能说,只能来了想到什么就看什么。
就这还得防着被人接待,弄一堆花团锦簇的东西糊弄。
郭胜桥有点懵,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
但不敢说什么,连忙让厂子负责人头前带路,一票人前呼后拥,带着沈老板去了厂子的员工食堂,一栋二层楼,上下两层开了十个窗口,正是饭点人排成长队。
近千人的厂子,食常不算大,大厅里还有不少空桌子。
厂子负责人忙着打电话,让后勤赶紧准备包厢和饭菜。
沈辉摆了摆手,在大厅里找张桌子坐下,招呼一票人:“都坐,今天就在这吃。”
“这……”
郭胜桥挺为难:“沈总,楼上有个包厢,安静一点。”
沈辉就笑:“怎么,工人吃饭的地方我们不能坐了?”
郭胜桥再不敢废话,连忙坐下。
一票管理人员也忙坐下,围了一圈,个个正襟危坐。
排队打饭的员工全都往这边瞅,心里猜测又是哪的领导下来视察,连集团的郭总都陪着下来了,看样子级别不会低,可是,不去楼上包厢,非要跟咱工人抢桌子,这特么做秀也不是这么做的啊,这帮大爷都有毛病,吃个饭也非要搞点花样,还美其名曰与民同乐。
跟你们这些大爷坐一起,咱乐的起来吗?
厂子负责人问:“沈总吃点什么?”
沈辉只是想单纯的亲自尝一下工人饭菜,不是来装逼的,更不会做那种端着排子排队跟员工打饭的秀,说:“菜随便,有面的话给我弄碗面条就行了。”
“好的!”
负责人应了声,立刻跑了过去,后面还跟着食堂负责人。
郭胜桥道:“这家厂子接过来后日方的骨干走了不少,本来总经理是日方的人,宋总想把人留下,结果人回去了,高立明是后来提的,厂子以前的负总。”
沈辉点头,苏姑制造集团人事他虽然很少问过,但二十几家厂子的总经理人选宋有为是专门给他汇报过的,自然知道这人,厂子以前管技术的副总。
饭茶来的很快。
高立明带着几个人,很快推了个餐车过来,上面放了十几个盘子,菜只有四样,但吃饭的人多,就装了十几个大盘子,食堂负责人推餐车,高立明亲自布菜。
四个大盘先放沈老板面前,高立明又给沈老板端上了一碗,笑着说道:“食堂没有手工做的面,都是机器做的,也不知道合不合沈总胃口。”
“只要面就行。”
沈辉随手接过,把碗放桌子上,四下瞅了瞅还在排队打饭的工人,说:“问你们都是天下太平,听不到多少真实情况,请几个工人过来一起吃,我问几句。”
高立明麻爪了,求救似的看向郭胜桥。
不带这样玩的。
这也太难伺候了吧?
郭胜桥也头疼,心说你看我干嘛,这不让我坐蜡嘛,忙使眼色。
沈辉问道:“怎么了,工人不愿意跟我吃饭?”
“呃,当然不是,我这就去!”
高立明满头汗,连忙跑过去叫人。
近千人的厂子,他这个总经理能认到班组长就不错了,哪认得普通工人,瞅了一眼没个熟悉的,就碰着头皮随便叫,结果一听是星海投资大老板,那位世界首富来吃饭,工人们一下来了热情,特别是年轻的,纷纷跑出队列,准备蹭顿沈首富的饭。
高立明本来还想叫几个看着老成持重的,可看这情况,也不好挑了,沈老板就在不远处看着呢,也不好说小话,只得硬着头皮带着五六上年轻工人过来了。
三男三女,五个年轻人跟着高立明过来,都好奇的打量坐在最中间的沈老板,这就是沈首富啊,果然和视频上一样年轻,女生觉得帅气,男生则觉得没自己帅。
“来,坐这!”
沈辉指指对面:“一起吃个饭,咱们聊聊。”
六人下意识看向高立明,县官不如现管。
高立明立马满头汗,连忙亲自拉开凳子:“坐,都坐下。”
六个年轻人立马就受宠若惊,高总给亲自拉凳子,这待遇真没谁了。
忽然就觉得对面的沈首富高山仰止,刚刚见到首富的兴奋劲消散了大半。
“来来来,想吃什么自己动手。”
沈辉拿着筷子招呼,取过食堂负责人摆上的高味,给碗里拌上醋和辣子,一边搅一边问坐他正面对相貌平平的二十岁圆满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姑娘忙道:“我叫孙玉萍。”
沈辉吃了口面,问:“老家哪的?”
孙玉萍道:“中原的!”
“好地方!”
沈辉随口白话:“中原是咱们汉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人杰地灵,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我记得还有个顺口溜,信阳的美女南阳的汉,焦作的痞子满街窜,商丘的花新乡的草,平顶山的和尚满街跑,周口的帅哥鹤壁的狼,洛阳遍地是流氓,是不是?”
第524章 苦口婆心的沈老板
“噗嗤!”
孙玉萍一下笑喷了,想忍都忍不住。
其他几个也笑,刚刚还觉得沈首富高山仰止,没想到也是俗人一枚。
不是俗人,怎么会记得这种顺口溜。
郭胜桥和一干管理人员则脸脸相觑,感觉有点不认识沈老板。
“怎么?”
沈辉问道:“没听过这个顺口溜?”
“听过!”
孙玉萍忙点头,身为中原人,怎么可能没有听过,忍不住道:“我是商丘人。”
“商丘的花啊,不错,果然是厂里一枝花!”
沈老板点着头,见她自然了许多,才开始说正题:“在厂里干几年了?”
孙玉萍道:“快三年了,18年就来了。”
“工资怎么样,发到手有多少?”
“四千多块钱。”
“够花不?”
“够花了,厂里管吃管住,花不了多少钱。”
“一年能存下多少?”
“能存个三四万吧!”
“厂子福利待遇怎么样,打算在这干几年?”
孙玉萍瞅瞅旁边的几位领导,琢磨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沈辉道:“不用管他们,实话实说。”
孙玉萍把心一横,果然说了实话:“我觉得福利待遇一般般吧,虽然工作挺轻松,一天八个小时的班没那么难熬,不过工资和好些厂比也没太大优势,也没有年终奖,一年到头就存个三四万块钱,还不知道能干几年,走一步看一步,看情况吧!”
沈辉问:“要是福利待遇好的话会不会考虑一直干下去?”
孙玉萍瞅瞅他,吱吱唔唔,不知道咋说。
谁愿意当一辈子工人啊!
沈辉就明白了,又问一个年轻男子:“结婚了吗?”
“还没。”
“老家哪的?”
“荆襄的!”
“工资到手能发多少?”
“五千多!”
“买房子了吗?”
“姑苏买不起,打算干上几年回老家县城买。”
沈辉点点头,又问:“你觉得企业做到什么程度,才会一直干下去?”
“这个……”
男子挺犹豫,不知道咋说。
沈辉道:“实话实说,就当咱俩交流,说错了也没关系。”
男子抓抓头,到不是怕旁边领导,领导有啥好怕的,大不了不干,还能吃了自己,而是不知道咋说,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我觉得当个领导就能一直干下去!”
其他几个没有说话,脸上却是一副赞同的表情。
郭胜桥等人听的直皱眉头,这是什么屁话。
虽然说的真实,但也太不委婉了。
“挺真实!”
沈辉点了点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既然想当领导,那就好好努力,能力哆了就算不在这干,到了别的厂一样有进步的机会,我也当过工人。”
男子本来心里吐槽,说的比唱的好听,咱俩换下位置试试。
可是听到最后一句,又忍不住惊讶了。
“沈总当过工人?”
大家都挺好奇,都知道沈首富超牛B,不到三十岁的世界首富,金融投资领域百年不出的妖孽,发家史堪称是传奇,却没怎么关注过沈老板的过往。
一听沈首富还当过工人,怎能不好奇。
沈辉点头:“在宁北一家铸造厂当了好几年工人,干过岗位工,后来干钳工,再后来到党群部门干到中层,还是要努力的,努力了只少还有希望,不努力就什么希望都没有。”
有人信心点头。
有人觉得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顿饭吃了一个小时,沈辉跟六个工人每人都聊了几句,了解到不少真实情况,其实也不能说是真实情况,只是从普通工人的视角把有些事情看了一遍。
要说沈辉也当过工人,对底层工人的心态还是很了解的,只是身居高位时间久了难免就看不到下面的情况,跟工人聊一聊,能发现不少问题。
虽然工人也有各自的诉求,说的未必就全是对的,但至少可以作为参照。
从食堂出来后,就问跟在身边的管理层:“听了工人的心声,有什么想法?”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
泛泛的说,沈老板是老糊弄的?
就算不被当面训一顿,多半也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琢磨一下,郭胜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