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91-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牛啊!这家新开的牛杂面馆做的牛杂面可太好吃了!”老太太吃了之后也是赞不绝口。
老爷爷也是连连点头:“对呀!比不远处的那家牛杂面馆做的要好吃了不知多少倍。”
“这家店不光是牛杂做的好吃,就连面,汤都是相当入味的,以后我们出来吃早餐就来这家吃吧!”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夫妻俩听了三个顾客的谈话,松了一口气,可算是过关了。
又同时受到三个顾客的夸赞,这代表牛杂面是真的好吃,符合大众的口味,也就能开始正常的营业。
利来站在门口,看三个顾客吃的开心,也是为父母开心,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以后就不用东奔西跑了。
“老板,再给我上一碗吧!”男子刚开始哪里知道,这家新开的牛杂面馆做出的牛杂面会这么好吃。
本来只是想试吃一下,并没抱什么希望,可是这不吃不知道,吃了还想吃。
一碗根本没过瘾了,也就再叫一碗。
“爸,再给这位大哥来一碗!”利嫣然跑进厨房喊道。
“好的!”利华那是一个精神抖擞,马上就下起面前,红光满面的,刚才的担心,现在已经放心了。
真没想到,这一个顾客吃完第一碗,还点了第二碗,这代表自己做的牛杂面是真的好吃!
一边的夏莲也已经是笑得合不拢嘴了:“我说老华,看来咱儿子这牛杂面的技术是真不赖啊!第一天开张,就如此受到顾客的好评,以后就不怕咱店生意不好。”
“那是当然,你没听来来说,他这牛杂面是找老师傅学的,不好吃怎么敢自称老师傅了。”
利华彼为自豪的道:“我试了一下,咱这技术比儿子的技术还差了一大步,所以不能骄傲,还得多向儿子请教才行!”
夏莲就笑了:“你看我们这父母当的失败不失败,本来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师,现在到好,反过来了,儿子成了我们的老师了。”
“那有什么办法了!”
“小姑娘,再给我们来两份打包!”老爷爷突然向一边的利嫣然喊道。
“好的爷爷。”利嫣然马上向厨房喊道:“爸,再做两份打包。”
“要得!”利华又是一喜,这又多点了两份,信心就更加足了。
夫妻俩也有了盼头,乐呵呵了起来。
虽然目前只有三个顾客,但三个人三个吃了之后都说满意,好吃,都多要了一份,这就是数据,百分之三百的大数据。
不在于进来了几个人,而在于进来的人吃了之后是什么感受。
一个,也罢,一百个也罢,吃了之后好评多于差评,这就代表是真的好吃,已征服到大多数的食客了。
三个顾客吃完,也接着离开了,走时还表示,下次还来这里吃,可把夫妻俩乐坏了。
一时没顾客进门,利华才从厨房里面出来,看到站在门口的利来,马上走上前去:“来来,怎么样?你爸这手艺还行吧?”
呵呵→_→
利来表示无力吐槽,好一个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那是自然,您是我爸,您不厉害天理难容啊!”
“臭小子,你这是在夸我吗?”利华没好气的在儿子后脑勺拍了一下:“我算是看出来了。”
“什么?”利来回头问。
就怕他看穿点什么。
“紧张啥?”
“没紧张啊!”利来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老爸今天说话怎么有些不正常,这也不符合他以前那雷都打不动的性格,今天怎么就谈吐如此犀利呢?
不会是受到什么刺激了?还是刚才高兴过头了,一下……
我去!
不好……
“爸,你脑子还正常吗?”
啪~
利华马上又给了他后脑勺一下:“说话越来越没大没小了!你爸脑子不正常,能生出你这么优秀的儿子来吗?”
“也是哈!”利来那是一个哭笑不得,但又无法反驳:“我是说你刚才想表达什么?”
“哦,”利华这才记起来:“我是想说,一年前我和你妈求你三舅带你去和他学厨师,可不到半小时就把你赶回来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这件事!
我还以为是什么了。
利来自然不能说实话,说了就有灭顶之灾,毕竟此事是天机不可泄露的大事件,万一说了老天爷一发火,又给打回去了怎么办。
还指不定回去之后是不是已经成为一个植物人或“孤魂野鬼了”,可不想下了“地狱”,再喝上一碗那啥……“孟婆汤”,啥子事都忘记了,那还搞个毛线。
“爸,你说的对,当初这进事确实不是三舅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
利华点点头:“能说说看吗?”
“当然,我就是不想学厨师,听别人说下海挣钱,所以就故意气三舅,三舅见拿我没办法,只会捣乱,就生气的赶人了。”
利华听后也没生气,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所以说儿子,你的成功并非偶然?”
“嗯,确实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那就再接再厉,好好加油!”
“我会的爸。”
“嗯,好!”
父子俩手搭着手,看向远方,那里就是未来的路。
第八十七章 火了(求收藏,推荐)
随后,店里又依希的来了几个客人,吃了牛杂面后都赞不绝口,有的不过瘾多吃了一份,有的打包回去让家人或同事也尝一尝。
这也证明店里的牛杂面口味确实是好。
关键是客户的满意度。
利来也就放心了,本来想着给店里招几个服务生,可是一想又否定了,主要是还不到时候。
店里刚开张,牌子还没打响亮,顾客暂时还不多,招人的话父母肯定第一个不同意。
只能等到生意好起来,父母忙不下去了,再招人也来的及。
……
中午。
利来在店里和父母一人吃了一碗牛杂面,然后就骑着摩托车离开了。
先去了毛巾厂看一下装修的怎么样了,然后又去了食品厂的工地上,王仁和张继发已经把工程队请来了,正在量地基了。
助手王璐琅和苏强强,吴美姗都在现场监督,挺勤快的。
现在三人也没事可做,利来每天给他们发工资了,当然不想不劳而获,不干点什么心里也不踏实,三人也就想着在工地上监督监督,也算是当成正经工作来干。
利来见了,也是非常满意的。
……
几天后。
父母开的牛杂面馆生意越来越好了,主要是牛杂面做的太好吃了,食客人们吃了还想吃,所以回头客比较多。
好吃,口啤起来了,回头客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这样回头客有人,新头客又多了,新头客又一个个的发展为回头客,这样食客的数量就不断的上涨起来。
这样涨着,涨着,即使回头客不是每天来吃,三天两头,一月只来一次,店里的客源也是如流水一样循环、不断。
不但北街地区的居民来吃的多了,就是南街地区的居民也都远远的听到风声来了,所以牛杂面馆的生意每天都爆棚了。
父母也是忙的不可开胶,而利嫣然,利俪又要上学,也就周六,周日能帮个忙,平时都得靠夫妻俩自己撑场子。
利来了有自己的工作要忙,也不能天天来帮忙,所以夫妻俩这几天来也是累坏了。
刚开张的时候,利来本来还想着为了提高父母牛杂面馆的知名度,打算发传单,打广告宣传一下。
可现在看来,完全就没有这个必要了,有这些食客们的良好口啤,再一传十,十传百的出去,生意不好才怪。
再说店面就那么大,食客多了,还真接待不过来,万一父母再累出个好歹来可怎么办。
现在,牛杂面馆只做早,午两顿,晚上和夜宵不供应,所以做完中午,下午父母还可以在家里休息一下。
“哥,我回来了!”
利来坐在院子里,眼睛望着天空,父母正在厨房准备晚餐,利俪就放学回家了。
“俪俪,”利来回应了一句。
她背着个小书包,马上奔到了利来面前,然后从书包里取出了一张试卷伸到了他的面前:“哥,快看看我这期考试考的怎么样?”
“哦,”利来伸手接过,看小妹如此开心,信心十足的样子,一定考的不赖了。
也从前一世的记忆里了解到,小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很好的,比大姐利嫣然的成绩好的多,只是考了多少分,事隔三十年了,已经完全记不清了。
“哥,快打开看看呀?”她见利来没有及时打开她的试卷看,就着急的催促了句。
“嗯,”利来马上打开看了一眼,到处是勾勾,这成绩还真是杠杠的,既然拿了99分。
不得不说,利俪的学习天赋还真是兄妹三人中最好的一个,二年级数学考了99分了。
利来又想到自己上二年级的时候,数学考的最好的成绩是97分,比利俪足足低了两分。
两分看似没差多少,但要是放在升级上面,可就重要了,要是录取大学的时候,特别是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录取名额有限,这时多半分,少半分就到了关键时刻了。
所以别拿一分,两分不当一回事。
老话说的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正是这个道理。
说到这个词语,就不得不说到一本古书里面的一位有名的历史人的小故事。
话说某一天,赵匡胤一个人走在路上,天气特别热,正饥渴难耐时看见了一片西瓜地,看瓜的人是个老翁。
老翁说他的瓜一文钱一个,不甜不要钱,可赵匡胤此时是身无分文,但又非常的渴。
这时,他想出了个办法,打开一个瓜吃一口就说不甜,再打开一个吃一口又不甜,一直到吃饱都说不甜。
老翁看出了他的意图对他说:看你相貌堂堂,怎么做这种下三烂的事呢?
没钱就没钱,直接跟我说就是了,何必用这种损招呢?
赵匡胤非常惭愧,承诺今后一定好好报答。
后来赵匡胤得了天下,送给了这个瓜农万亩良田作为回报。
所以别小看了一分半分,当人落魄时,身上仅剩的这一分半分的,也许就是一根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当然,不管是一文钱,一分钱,还是一块钱或是一百,一万,一亿,放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有它的价值所在。
放在七十,八十年代,一分钱的购买力还是非常强的,九十年代也可以用,到了后世,零零年后,一分钱就慢慢的被一毛钱取代了,国家回收了后,也就不再发行一分钱的货币了。
只发行一毛钱的,但实际上,到了后世,一毛钱真买不到东西,还不如这年头的一分钱了。
后世超市里面的小购物袋,也要两毛一个,其它的东西,就没有一毛钱能买的起的,最便宜的小卖部小麻辣,辣条啥的,也要五毛一袋。
这也是货币膨胀之后,物价上涨,小货币一步步贬值的下场。
也是时代发展下的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最小的,最微不足道的那一部分,也是最先被淘汰,被社会一再贬值,抛弃的那一部分。
利来做为一个重生者,经历了七十年代的风风雨雨,八十年代的艰苦奋斗,九十年代的血雨腥风,零零后的科技大爆炸,一切尽在不言中。
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不断进步与淘汰中进行的,“成王败寇”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着,促进着,根本停不下来。
第八十八章 改进(求收藏,推荐)
“爸妈,今天店里的生意如何?”
饭吃到一半,利来才突然向父母那边问道。
虽然心里明白,但还是明知故问了一句。
父母闻言对望了一眼,利华没有说话,继续吃着饭,夏莲这时才开了口道:“来来,你几天没去店里哪里知道,几天下来经过客人的积累,以及咱店里做出的牛杂面的口啤,那些回头客帮我们宣传,带客过来,早中餐时间,那是店里坐无缺席,店外排成了长龙了!”
“哦,”他故作了一个惊讶,也是装给父母看的,有些时候还是低调点好,可别让父母看出点什么端倪来了。
做为重生者的事情,可干万别让人知晓,不然被抓去当作“小白鼠”一样做研究,做试验,那可就悲剧了!
“只是啊!”夏莲叹息了一声:“我和你爸就两个人,四双手,这么好的生意哪里忙的过来,所以想了想,觉得应该请几个服务员才行。”
“不然我和你爸钱是挣到了,恐怕老命也得搭进去。”
利来就点点头,感情你们知道啊!就笑了笑,等着父母开口说了,不让他们自己愿意,硬塞给他们,还不一定能接受。
“来来,我和你妈都是这个意思,不过店是你出钱办的,所以我和你妈还得问问你同不同意?”利华也终于开口道。
虽然这个家他还是一家之主,但是店和技术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