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我在七零舞丹青 >

第21章

我在七零舞丹青-第21章

小说: 我在七零舞丹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东西不都放在你家?现在的知青点只有被褥和洗漱用具。”
  唐昭顿住脚步:“沈晏清,我是不是对你太纵容了?”
  沈晏清微微挑眉:“你对我不是一直纵容?”
  唐昭做了个深呼吸,幸亏夜色浓,看不清脸红。不行,不能听他说话,尾音太勾人了,不娶何撩啊摔!
  沈晏清暗自叹了口气,瞧,又是这样,稍微说得暧昧点她就板起脸,浑身上下都写着拒绝。
  走到家门口,虎子蹬蹬蹬跑出来:“姐,我们回来的时候,咱家门口堵上了!”
  唐昭吓了一跳:“堵什么了?”
  “好几个土篮子,有的放辣椒,有的放豆角,有的放了山上的刺嫩芽!还有鸡蛋,熟的生的都有!我二姐正在灶间收拾呢,真的,都是村里人送的!”
  沈晏清笑道:“唐昭同志,你现在很受欢迎啊。”
  虎子道:“也有你的份,都知道你在我家吃饭。”
  沈晏清笑着揉了揉虎子脑袋,几人一起进了屋。现在的虎子已经睡上“唐曜的炕”,每天都要让沈晏清参观一遍,每次都会说:“沈知青,我这屋是不是盖了帽了?可惜就缺个炕柜,等做好了,给你留个地方放衣服。”
  沈晏清每次都回答:“好,就这么说定了。”
  小虎子觉得自己责任重大,猛然间又想起自己的猫:“姐,咱家有俩新盆,能给胖胖换厕所了吧?”
  唐昭的声音从东屋传来:“其中一个是沈知青的!”
  “沈知青说他那个盆给我二姐和面用。姐,我把旧脸盆换下来给胖胖吧,咱们拿红双喜的盆子洗脸,明年咱们仨都有对象。”
  没等唐昭说话,三花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唐曜你是不是要挨揍?”
  小虎子吐了吐舌头,捂着嘴直笑。这时,唐昭拿着绣好小老虎的窗帘过来,跟沈晏清一起挂在窗上。
  小孩儿美得呀,鼻涕泡都出来了,突然又想起件事:“沈知青,给,这是七块钱,上次我和我二姐跟你借的,工业券等以后换到了再给你。”
  “好,我收着。”
  唐昭道:“差点儿忘了,我那儿有工业券,我帮虎子还你。”
  “那你别拿出来了,反正我还得求你帮忙收着。”沈晏清说完,转手把七块钱也塞到唐昭手里:“你知道,知青点没地方放。”
  唐昭气道:“你有完没完了?”
  “还有个书包,你也一起锁柜里行不?”
  虎子仰着头,拽拽沈晏清的衣角:“沈知青,我不嫌你麻烦,等我的炕柜做好了,你有啥重要东西我都帮你锁。”
  作者有话要说:    在大半夜暗戳戳地更新 ̄
  
  28、大工厂就是豪横
  
  接下来的几天, 沈晏清和唐昭往返于丰盛县城和大旺村之间,不知不觉,刷墙工作进行到尾声。
  这天,两人刷了最后一遍颜色, 县委知青办主任、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宣传科科长前来验收。
  县政府门口是一幅巨大墙绘, 画上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有穿白大褂的医生, 有戴安全帽的矿工,还有拿课本的教师……整个画面构图考究, 色彩鲜明, 画作下方写了十六个大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从大门口进去, 整个县政府大院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气质。每一面墙壁、每一行标语都被精心设计过, 美观而又恰到好处, 不繁杂、不突兀、不喧宾夺主。
  几位领导夸个不停:“林业局这面墙真好,有松,有鹿,有远山。”
  “你们知青点这个也不错,画了一列火车,这些小青年朝外面招手呢。”
  “可不,笑得多灿烂, 旁边配的字也挺好——到农村去,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条标语厉害:□□健,君子自强不息。”
  ……
  几人一路夸赞,最后, 宣传科的马科长将沈晏清和唐昭请到办公室,干事小王给倒了茶。马科长请二人落座,面上笑容可掬:“沈晏清同志, 你在省报上发表的文章得到县委领导的重视,我看了好几遍,文笔极好。真是没想到,新一批知青有这么优秀的人才。”
  沈晏清的回应很官方:“马科长,您过奖。”
  “县里目前是这么个情况,咱们没有报纸,所有的宣传都是靠广播站。除了上级部门送来的新闻,其余的稿件都是县里通讯员写的。我们通讯员的队伍还在建设,你愿不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为县里的百姓工作?”
  马科长讲出这番话,沈晏清并不意外,这也符合他给自己规划的下乡发展路线。既然来到这里,总要尽可能为自己寻求一个舒服的生存方式。
  广播是这个年代最普遍的宣传媒体,大到上级的重要精神、指示和决策,小到丰盛县的大事小情,都要通过每天三次的广播来传播。
  广播站的很多稿件,是由被称为“笔杆子”的通讯员完成的。通讯员采集新闻,写成文章,还要奔波各处传递稿件。
  公社的新鲜事、工厂取得的成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可采集的东西多了去了。
  沈晏清点点头:“马科长,我愿意加入通讯员队伍。”
  “太好了!”马科长眉开眼笑,“咱们通讯员稿子一经采纳,都会给发放稿费,每个月都有培训。你是月底培训完上岗,还是今天就上岗?”
  沈晏清笑笑:“随时都可以。”
  “好,听说你还要辗转各个大队画墙面,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把你们永兴公社的大队都写写。”
  唐昭在旁边一直没说话,心里却羡慕极了,她看一眼桌上的报纸,再看一眼沈晏清,觉得还是应该为自己争取一下。
  “领导,我能不能跟着沈晏清同志一起培训?我也想当通讯员。”
  马科长笑了:“唐昭同志也会写文章?”
  “我觉得可以写的,虽然我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但是不能阻止我追求进步呀。”
  马科长只当这姑娘傻,他不会说不行,因为此时气氛融洽,刚吸收了一个,不好马上拒绝另一个。反正稿子不好是不会被采纳的,她碰几次壁就知难而退了。
  愉快交谈之后,两人从办公室出来,唐昭问:“你是不是都想到了?知道会让你做通讯员,是吧?”
  沈晏清轻声笑笑:“不止我想到,我估计咱们大队长也想到了。其实通讯员蛮适合现在的我,不然我们两个画完墙,我又得回田里干活。”
  唐昭嗔他一声:“得了吧,你往省报投稿的时候就琢磨这事儿了吧?”
  沈晏清抬手捋了下她的辫子:“唐昭同志,既然你要求进步,那今晚跟我学怎么写通讯报道吧?”
  “行啊!”
  两人收拾好东西,正商量要不要在这儿吃晚饭,迎面过来几个人,看见唐昭松了口气:“还好遇上了,要不白跑一趟。”
  唐昭定睛一看,这不是火柴厂老孙和印刷厂的厂长安在岭吗,她笑眯眯道:“安厂长,您出差回来啦?孙厂长,您是不是想通了,想让我画墨梅了?”
  老孙哈哈大笑,“咱们找个地儿说。”
  唐昭掏出兜里的饭票:“咱们去食堂吧,请你们吃饭,咱们边吃边聊。”
  “哎呀怎么能让你请呢。”
  唐昭笑道:“这是县政府给发的票,快点吧,一会儿啥也没有了。”
  几人点了菜坐下,唐昭知道肯定有好事,笑眯眯等着他们说。果然,安在岭并不急着吃饭,说道:“小唐,我今天才出差回来,中午看到你的画,赶紧叫了老孙一起找你。这幅工笔太细腻了,风格自成一家,我觉得那个价格买到完全是赚了。”
  唐昭笑笑,也很官方:“这幅画的确尽心尽力,您满意我就放心了。”
  “我这次来,是想跟你下个大订单。”
  这话唐昭特别爱听,心里都美得冒泡了,面上却端得住:“愿闻其详。”
  安在岭心下称奇,按说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是沉不住气的,一听说又有大订单,不说马上蹦起来,脸上也得眉飞色舞。但唐昭就耐得住性子,不仅是她,就连旁边的青年人也一样。
  大旺村是什么风水,怎么养得出这样的人呢?
  “小唐,你知道年历吧?”
  “知道啊,我们家墙上还贴了一张。”
  “我们厂年年都印年历,往年都印山水,印丰收,印钢厂铁水奔流,可自从看了你给火柴厂画的画,我今年想印些不一样的东西。”
  “您想让我画年历?”
  安在岭微微颔首:“文化在回春,去年的挂历上就不只有工农业生产了,省里出了一本徐老师的奔马,我也打算给国画出一份力。小唐,你掂对一下,印单张的年历,可以画些啥?”
  唐昭想了想道:“买年历除了看日期,也要图个吉利。画牡丹表示花开富贵,画柿子表示万事如意,画鱼戏莲叶表示连年有余,画喜鹊和梅花表示喜上眉梢。”
  安厂长点头:“全都画!四幅写意!有喜欢收藏的没准一套都买了。小唐,我不像老孙那么不地道,我给你一百二一幅,老规矩,还给票。”
  四幅啊,四百八啊!唐昭忍着没跳起来,提了个小小的要求:“多给我棉花票和布票吧,我家的棉被都能吹穿堂风了,都得换。”
  “行,就按你说的办。”
  “有件事我觉得奇怪,”沈晏清开始为姑娘争利益:“您早就对唐昭同志的写意画满意,却为什么让她画一幅工笔?”
  安在岭大笑,惹得食堂打饭口的大妈往这边看了好几眼。“沈知青一语中的,因为这是个更大的单子,必须严格考察。唐昭同志,一本挂历加封面一共十三页,你已经完成了一页,接下来你还有十二幅工笔牡丹。这一本《国色天香》,一定是今年最抢手的挂历!”
  饶是唐昭端庄自持,此时也难掩惊诧,十二张工笔?果然是个超级大单!脑子有点乱,根本算不清能挣多少钱,只知道老多老多了。天哪,大工厂就是豪横!
  “老价钱,一幅两百四,还要棉花票吗?”
  “各种票都来一套吧。”
  “好,交一幅结算一幅。就是时间有点紧,三个半月能完成吗?”
  唐昭算了下时间,不由得叹口气:“这次交的牡丹是连续熬夜才在十天内画完的,您要求三个半月,太赶了。其实从容一些的话,半个月一幅是最好的。”
  安在岭点点头,不因为画酬多就盲目答应,更在意画作的质量,这孩子像是个见过世面的。
  “你不要有心里负担,咱们能画多少画多少,挂历可以灵活操作,实在不行,可以一幅画底下印两个月的日期嘛。”
  这倒是个办法,底限是完成六张工笔,这样就不会耽误人家的事儿。
  沈晏清思忖一番,问道:“期限可不可以延到四个月?现在是七月中,四个月后是十一月中旬,虽然印制有点儿赶,但应该可以赶在十二月发放。”
  安在岭也很痛快:“能印十二张我就不想印六张,你们要是能保证交齐画稿,我豁上加班加点印刷。”
  印刷厂的事情敲定,安在岭心情愉悦,开始吃饭了。老孙则放下筷子,笑道:“小唐,咱家的火柴终于干过隔壁的迎春花了!我觉得你之前说的有道理,咱家的花火得搞成一个套系,你看看还能画几种梅花?”
  唐昭道:“墨梅、腊梅、绿梅,加上之前的红梅,一套四张挺好的。”
  老孙眨巴眨巴眼睛:“不画个白梅啊?”
  唐昭皱皱眉:“绿梅不就是白梅?”
  老孙十分不解:“这俩颜色画等号?不是吧,我也不色盲啊。”
  沈晏清又开始给姑娘争福利:“最好再写几幅字,咱们领袖写过《咏梅》,陆游也有一首《咏梅》,四幅写意两幅书法,这一套花火更有品质。”
  “行,就这么办!小唐,我不能欺负你,我按刚才老安的价,一幅写意一百二,你要啥票给啥票!我这个急着要,你得快点儿给我整。”
  安在岭倒也大度:“让小唐先给你画,这几天就能完事。”
  不经意间,唐昭就赚了个盆满钵满。不过她还是有些担心,回家路上不停念叨:“即使延后半个月,时间还是不够,更何况白天还得画墙呢。”
  沈晏清道:“放心吧,我有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
  留一道计算题:咱家大花这次能挣多少?
  ————感谢在2020…06…27 03:08:13 ̄2020…06…28 05:26: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善尚若水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9、大旺村座山雕
  
  “那我倒要听听, 你出的是什么主意。”
  沈晏清道:“我回去跟大队长打个商量,这不是当上通讯员了吗,总要给我留点时间送稿件,麻烦他跟其他大队通个气儿, 说咱们只画半天, 下午我去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