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剑颂 >

第68章

剑颂-第68章

小说: 剑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点,就是“从过去投递来的书籍”?
  真是满满的不可名状风格,颇有克…咳,颇有道德经的真意。
  往世雷书中阐述一种修行之法,程知远不知道该不该修行,自己身负《说剑》,亦为五十二仙之一,《说剑》本便不输于《人间世》,何必放弃真正仙经转而去修持这赝品?
  虽然说剑是杂篇,人间世是内篇…
  新的《说剑》经中多出了很多修行的句子,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自己掌握更为精湛的剑术,程知远忽然想起除了这次突破之外,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再对说剑经进行过突破了,往世雷书是不是可以作为催化剂来用呢?
  这东西,说不定可以破除诅咒!
  程知远动了点心思,说不定可以以毒攻毒,克系的玩意貌似对于诅咒有很大的亲和力…诶等等,万一融合了不是成了更大的问题?
  不知道仙典与仙典之间会不会有排斥,程知远注视着铜匣底部的那些纹路,铜匣的滑盖放在一侧,上面的那只眼珠子再度打开,直勾勾的压在下面,盯着程知远的侧脸。
  黄蛇在一旁嘶嘶的叫,对这个眼珠子很不友善,但眼珠子面对一只天子信物,居然半点反应也没有,当然,这玩意是郑庄公的东西,这货要是对周天子有半点尊敬,当年也不会打那一仗。
  “安坐定意,剑起于心。”
  “文有三千,剑亦复有;黄埃散漫,风雨渐旧;青丝鹿卢,日月穿游;伤死灭尽,何以止忧?庶人按剑,赐踏千金,绝王之好,逆王之意,见王不拜,拂王之礼,上说剑击,十步之近,千里无行,得知天下无敌矣。”
  程知远心中默念,这一段是原本说剑篇中,赵太子请庄子劝诫赵王不要再畜养无用剑士的段落,而在新剑经中,洋洋洒洒数百字的段落就被压制到这一句话中,同时还把原本说剑篇的末尾劝诫之语提升为前置言。
  文有三千,剑亦复有,程知远不由得想到之前姚先生斩出的那个“乂”字,剑出如杀,气锋无挡,文字亦可杀生,铜剑诛命,文剑诛心。
  黄埃指的是社稷日渐衰弱,但外部的压力(风雨)则依旧如故,如故这般下去国破人亡只是时间问题,换到人的身上,也是一样的意思,而青丝鹿卢,日月穿游,指的是最好的宝剑虽然如青丝般美好,但一人之剑终究不可能比得过天地的变迁来的快。
  总而言之,依旧是在劝诫,但同时这亦是修身修心之言。
  至于庶人,指的就是淬炼者本身,而那个“王”,在这里并不是什么赵王秦王,而是指的人心中最大的鬼祟,王老年会昏庸,正如同人身体内的懒惰,贪婪等情绪,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这些情绪为主导。
  天子剑境与诸侯剑境到底有几重不晓得,但是庶人剑境,程知远已经了解,共有四重!
  “人登山而镇鬼!四方于缺,维神明兹!”
  程知远的心中,破落天宫(草屋)内,晦暗古剑上虽然诅咒仍在,但是因为剑经的念诵与参悟,逐渐的开始改变外貌与形状。
  庶人之剑朴素无华,两侧空空荡荡,是最元始的模样,但在剑气升腾,逐渐充斥身躯之后,程知远发现,那柄古剑上逐渐化出两排大字。
  “按青釭可惊山鬼,吞黄丹以养谷神!”
  青釭,意为极其锋利的剑,后来曹操手中也有两剑,其中一把便以青釭为名,就如同青萍的含义一般,通常都指的是绝世之兵,气锋无当之剑。
  庶人剑凶,故而山鬼也惧,此地山鬼指的是仙道之上的魑魅魍魉,并非是九歌神话中的那位山鬼神女,而吞黄丹,便是指的收敛身体精气,黄者非金,尚未曾达到不朽,故而收敛精气诸神,血意充沛,至于谷神…
  程知远灵光升腾,翻滚如飞羽云潮,运转浑身剑意,聚于一点之中!
  嗡——!
  剧烈清晰的剑颤声响彻心灵,程知远眼中如绽放剑芒,在剑经一途上高歌猛进,这和正常的修行法是不同的,剑经修行进度是剑经的修行,寻常的境界则是寻常的境界。
  庶人剑第二重!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以存档的过去神明
  嗡——
  极其亢长的剑颤声贴着地面扫出,如波纹,似青涛,仿若涟漪,急促的追逐,攀爬着,如虫蚁附地攻城拔寨,不断的向外释放着它的威严,吞吐着它的云霞,展露着它那凶狠无当的獠牙。
  破败的屋子瞬间就被割裂,少许的木制屋具也哗啦一下摔在地上,那小破桌台顷刻间便化作一片残木头块子,更可怕的是,木头块还在不断的被切割,渐渐化作齑粉,这说来仿似渐变,但事实上,却是在不到五个呼吸内发生的。
  既让肉眼可见,又不至于在须臾结束,可称锋锐无匹,却又不至于被人诟病为青黄不接,有上无下而少了继气。
  然而对于程知远来说,虽然他心中大惊,暗道那桌子烂成齑粉虽非自己本意,但这一下却是弄坏了姚先生的东西,当然让他担心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家具,还有那常常坐着的木胡凳,包括那一扇关不紧需要拿铁棍栓上的烂木头门。
  砰!
  随着最后的声音结束,那倔强的,顽强抵抗到最后的烂木门终究没有阻拦住邪恶的剑术主义势力,在被青釭涟漪撕裂之后,依旧保持着大部分的完整,然后仰天呜呼,栽倒在地。
  从此,可喜可贺,程知远的房间,终于漏风了。
  对于程某人来说,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瞪着眼睛看着外面的情况,夜郎星稀,偶有云团,看来不过几日,仲夏天庭的雷公与雨师又会光临邯郸大地。
  有些温热的风吹了进来,程知远叹口气,继续试着修行那《往世雷书》。
  他有些不确定,因为说剑人只能修炼剑经,不可以修行其他的任何功法,所以这往世雷书虽然被寄托在他的脑海中,但究竟能不能修行,依旧是未知数。
  如果可以修行的话…
  姬寤生也是东周时代的一位盖世人物,郑国在东周初年好歹也算是千乘之国,号称小霸,那么作为很有可能走过黄泉路又回来的郑庄公,这往世雷书的只言片语内,也不出意料的,带有一些黄泉中的诡异词汇。
  程知远闭目,凝聚之前的青釭剑芒,于是那荡荡涟漪又开始泛起,只是这一次,心灵深处,仿佛有一片亘古的蒙昧与晦暗升腾上来,让程知远微微一惊。
  这和在白壁黄泉世界中,所看到的那些山君,看到的他们身边那些围绕的蒙昧,何其相似?
  山君是登天失败,卡在山上不得寸进者,但他们依旧比人要强大,甚至比如自己这样的,尚且还在人间徘徊的“人蚁”要强大的多,可惜,这帮家伙似乎难以影响到现实世界。
  程知远不断试探着,从那片蒙昧中取出丝丝缕缕,尽量压制着这些蒙昧云雾的翻滚,那些沸雾开始攀附上程知远的双腿,直至将他的四分之一个腿部都吞没在其中。
  房梁上的古剑猛地一颤!
  随后,便是如同呓语,如同附耳而言的幽幽声音,以低沉,厚重,连续,绵延的方式,在心灵的世界,在那可惊山鬼的青釭古剑之下,开始了自己的诉说。
  成了!
  程知远凝神屏息,仔细听闻,不敢有半点懈怠。
  “往古浑天地之起,闻万物啸嚎以为魂,斯能浑天地万物以为欲,再驭以为魄。”
  “凡造化所妙皆为吾魂,凡造化之所有皆为吾魄,运灾于命,投坠于冥,则无有一物可役吾者。”
  “人生,人死,窃夺天地造化者,知‘无如归处’之真意,身至阳溟,得道之浑,物莫能溺,使死尸能行,枯木能华,雕门可开,嵝鬼可语……”
  程知远默默揣摩其中的要领,这些文字念诵的时候,相对应的修行要点,关键之处,也都如灵光般开始萦绕于心头,这往世雷书的要领,是凝练一种被称呼为“过去神明”的东西。
  神明者,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
  神明二字要单独的看,首先是“神”。神是人的本质本源,有神故有心,有心故有思维,然后才有生命活动。明,则是明白透彻。神明的本意是指有人修炼到了很高的程度,内外如一到了彻底的境界,神直接体现在人的思维言行中。
  神明,微妨无方,不可测度,故云非人所知。
  神,往往是不可名状的真实含义,而不可名状是出自于道德经,虽然某克在这一点上是发扬光大了……
  世事无常,变化反复,唯有过去恒定,故而凝练过去神明,亦可称呼为“往世神”,而最让程知远感觉到毛骨悚然的,是关乎于人生人死之事。
  当世人死,一时三刻之后,往世神来救,死人复活,如无事发生,但这却需要损失一道大运,有可能引来更凶恶的灾难。
  借来世运,运往世身,救当世人。
  这是过去神明的一种用法,但是程知远宁愿没有这种用法,这简直就是饮鸩止渴,凶险万分,借走原本该有的一道大运,导致未来偏移,变得更加恶劣…
  这门法果真邪门,程知远忽然心中一动,暗道当年郑国灭亡,是不是也有因为郑庄公施展这种法门,耗光了郑国运数的缘故呢,不然一手好牌为何打得稀烂,后来郑国居然为韩国所灭,简直不可思议。
  春秋小霸,起点极高,结果却无比诡异,这种感觉就好比袁绍百万大军被曹操七万人打的丢盔弃甲,全军覆没一样。
  逆则激流勇进,顺则一事无成?
  用绝境来制造顺境,那尊只有轮廓而没有实际模样的“过去神明”,简直就如同世人心中最恐怖与绝望的化身,在黑暗的尽头给予一丝光亮,但那却并非太阳的光芒,而是举起的屠刀之光。
  程知远的目光渐渐变得幽暗,身后的轮廓也在缓缓成形,虽然过去神明的用法极其危险,但明显,好处依旧大于坏处。
  过去神明可以印证自己的修行路途,如果错误,可以推倒重来!
  往世雷书,后发而先至,仅此一点,便可以让程知远无视了之前的那个负面能力!
  这不就是存档吗,并且在过去神明所耗费的时间,并不算在真实世界的状态中,一切都在往世内发生,说起来很诡异,但事实上,了解清楚之后……
  程知远当然知道这个能力有多么的逆天,虽然不能运用在生死变化上,要在生死变化上复活就只能用那个负面的现实能力,但仅仅凭借推衍功法与揣摩…啊,虽然自己只能修剑就是了,不过这并不影响这个能力的强大根源。
  因为哪怕不可以修行其他的功法,自己也可以依靠过去神明的这种力量,在同一种剑法上不断磨砺,不断打磨,就如同把一块璞玉不断雕琢,最终…将其化为和氏璧!
  这还只是往世雷书的第一重,第二重的要诀,需要从过去神明的口中得到,这很符合传承之中所讲究的玄诡,一切皆从神口述得,是所谓“不为‘人’知”。


第一百一十九章 神臣
  诡异,混沌,晦暗,蒙昧。
  就是这般的,卷曲的无名之物,以蔓延攀爬的形式向着程知远的心灵缠绕来,但还不到近前,剧烈与威严的剑意便已经将这些东西惊住,不敢再越过那些泥砖半点。
  按青釭可惊山鬼,吞黄丹以养谷神。
  “哼!”
  怒言重语,这些诡异的东西如遭雷击,纷纷收回自己伸长的,那些过于绵长的爪牙,舔舐着自己受伤的可怜触须,让世人疯狂且畏惧。
  “盖目视雕琢者…愈明愈伤;耳闻听交响者,愈聪愈伤;心思玄元妙者,愈知心而愈伤…”
  往世雷书中的声音浑浑噩噩,如从不可通晓,模糊浑浊的异世升腾而来,仿佛还带着黄泉海的潮声,那滚滚的尘埃被阻挡在外,清越的剑吟撕开那些尘土天幕,狠狠劈在黑暗中的吟诵者身躯上。
  那道轮廓,对这柄可怕的青釭之剑,表达十二万分的臣服,垂下头来,甘愿侍奉这柄剑之主千载时年。
  程知远的心中,那具轮廓没有发出声音,如它在现实中的状态一样,表达了臣服之后,那尊从蒙昧内生出,依附在他身后的过去神明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开始移动起来。
  这个家伙如同傀儡木偶般的站立在程知远的背后,就像是程知远的影子,又像是虚无中的运势,不论是在心灵中,还是在现实内,都是如此。
  但除了程知远,没有人能够看到它。
  一只眼睛的纹路出现在程知远的后背上,青黑色的丝线如厉鬼般的蔓延,仿佛肉被煎的焦糊一样的滋滋声。
  蔓延,蔓延……眼睛的四周,渐渐缠绕满了卷曲的饕餮纹,方正之中带着云的轨迹,中央的眼睛被拱卫在其中,上下八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