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颂-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差矣,我逆反人间的天命,不愿意走曲折之路,和我是否怕死,并不可以相同。”
“这世间怕死的人多了,我也怕死,但是剑这种东西,当然是先挥出去,再说其他。”
“出鞘的剑,优柔寡断,那是谁都杀不死,什么都做不成的。”
“而且,我又为什么一定要接受你的惩罚呢?”
“我认为天命不对,我不承认,你却想让我承认,还想让我去死,那我又凭什么去死呢?”
“你要消灭我了,但看起来,离坚白并不想让我离去,于是出现了登假,于是你也束手无策。”
人间没有再继续回应,这一次,它动手了。
这也是人间第一次,不愿意顺从道的意志,而就在动手的一瞬间,人间忽然明白了程知远的感觉。
人间在程知远之上,而离坚白又在人间之上。
一个荒诞会引发更多的荒诞,所以要在那个荒诞造成不可逆转的青史之前,把它扼杀下去。
原来这个时候,人间对程知远出手,当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巨大的荒诞已经发生了。
但是人间没有收手的意思,它一般不会去思考什么,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它。
或许真正独立思考,有巨大的意愿与倾向的行为,只有这一次。
那惊动浑噩,宛如重塑一切认知的,如潮水般的巨大意志镇压过来,万物诸相都在其中生灭!
程知远不动也不离开,委蛇已经彻底融入了他的身体,大象变化于无形之中!
那镇压万古蒙昧,衍化众生生灭的人间之力,在抵达程知远的面门前,在此一瞬间!
停止了!
骤然崩灭!
人间收回手去,当人形的人间意志,此时再看向程知远的时候……
最前面是程知远。
后面是一只狰狞的睚眦。
而后是一个高大的独眼神灵。
再之后,是三天子的持剑黑影。
更后面是一只巨大的委蛇!
直到委蛇之后!
人间的意志看向所有,四面八方,只有一面还存在于眼中。
那是一面无穷之高的墙壁!
叫做“离坚白”!
人间发出声音。
“负道之人……”
人间之威,遇道则止!
第七百五十五章 仙人“寓言”
负道之人,程知远并不知道人间这句话的真正意思。
但从字面上已经可以猜测出许多。
在这一击之后,人间消失,没有过多的留恋,因为离坚白已经出现,在穿过了众多黑影之后,来到那面无穷高的墙壁前,即使是人间也没有办法穿过,只得离开。
在此次之后,人间将重新恢复成原本的无形状态,将不会再以有形的形态出现,因为这世间的“代行者”,已经与它背道而驰。
程知远至此也不免终于停止了动作,等到程知远缓缓转过头去,睚眦,往世神,三天子,委蛇,全部转过头去。
它们一起看向那面高大无穷的白色墙壁。
“大道!”
程知远向白色墙壁行礼,但事实上,这一切不过都是空幻中的造化,等到离坚白消失,万事万物都恢复原样。
而程知远的那枚简牍,也消失了。
大道已经显化,“登假”之道,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通天之法,登假本身也有“死去”的意思。
素王的笔迹刻印下这条大道,却因为在人间蒙尘而不能出世,自大禹时代一直流传下来。
是啊,大禹的时代,大禹已经被素王所占据,它自己本身就是假人,又如何继续登假呢?
而圣皇启,好大喜功,虽有平定天下之功劳,但他却没有资格见证这枚简牍。
程知远扪心自问,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
是要效法太乙,列子等人一样,开始布局千古,寻找代替自己的看花人,还是在此间事了却之后,回到世间…
“不成大道,不以护己身,不护己身,不已护小家,不护小家,不已护天下…”
程知远下了决定,这将会是一段漫长的岁月,等到…
心思转过,云烟聚散。
而在原本,龙素所隐居的山谷中,徐无鬼拿到了还在襁褓中的孩子。
嬴政,或许对于徐无鬼来说,应该是元始天道。
熟睡中的秦太孙,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龙素的手放了下去。
徐无鬼的状态也不好,他的身外,一个影子的胸口被洞穿,那是儒家的绝技,凝聚全部的精气神明化为一千击聚集在一点上,于一瞬间落下,只要是血肉之躯,任何人都会在瞬间被打成齑粉。
“幸亏你失去了武王钺,否则刚刚那一下,我已经死了。”
徐无鬼对龙素如此说,他受伤了,但是幸运的是,他成为了古老仙人故事中,一个“问道的影子”的影子,于是,他便达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
他成为了“寓言”的傀儡。
这是心甘情愿的,因为对方是天门中的人,徐无鬼愿意为了大道而付出一切,他昔年希望杀死很多人来证他之道,也是如此。
但世间大变的速度太快了,超出了他的预期,徐无鬼有过预感,在被程知远击溃的时候,他就知道,南华真君不再青睐于虔诚者了。
后来,有游荡于天地间的倒影找到了他,那个影子是天上投下来,于人间显化的一丝幻象,他自称“寓言”。
五十二仙人中的“寓言”。
龙素的气息很衰弱,但语气依旧平静,即使身前染血也面不改色:
“你对我很了解,徐无鬼…我的绝技,你都知道…”
徐无鬼道:“这是理所当然的吧,如果不对你知根知底,又怎么敢来这里呢。”
“程知远回不来了,他在人间的气息已经消失殆尽,我至现在,都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
“恶来也不在…”
龙素问道:“你居然知道恶来也不在…不,你居然知道这山谷中最后一个人的身份…”
徐无鬼:“寓言,无所不知。”
然而龙素却是不相信,轻蔑一笑之后:“寓言本就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这算什么无所不知?”
“你带走政儿……是要自己独占元始天道?这也是必然的吧…”
徐无鬼道:“大士,你是君子,但这一次却想要用小人的言语来击破我的内心,我很遗憾的告诉你,元始天道,我将交给天门。”
“交给‘寓言’。”
龙素没有回话,徐无鬼也没有过多解释的意思了。
拿到元始天道,也是寓言的意思。
寓言给予徐无鬼可以接受的大道,而徐无鬼则帮寓言在人间拿到元始天道,这是很公平的交易。
那个影子之中,究竟有多少位古老圣人的影子?
徐无鬼不知道,甚至不敢想象,因为影子之中还有影子,无数的仙人“寓言”,在升入天门之后,重新叠加,变成了如今的这个黑影。
人间还有一位寓言。
但是天上的那位已经不需要人间的这道影子了。
“新的圆环开始了,人间的这位寓言,世间的五十二仙人,我已经不需要这一个的影子了,只要元始天道拿到,立刻,立刻就可以超脱于岁月,跨到离坚白之后…”
徐无鬼在心中回忆着“寓言”的话,他正要在此时离开,而龙素则一直是定定的看着徐无鬼。
就在这个时候,徐无鬼后退,后背却碰到了一根手指。
徐无鬼连一瞬间的迟疑都没有,一瞬间化成影子逃窜!
然而手中骤然一空,徐无鬼低头,影子中的嬴政已经不翼而飞,再看前面,程知远站在幽暗之中,双目却散发灼灼光明,如同黑暗之中的炬火!
“逃向何方?”
徐无鬼听到了这段声音,转头再跑,黑影的速度极快,一瞬间融入天地之中,缩地于百十数里之外,日月迁移,世间道影轮转无算,徐无鬼来到一处山川,一抬头,又见到程知远!
“逃向何方?”
徐无鬼心神动摇,再度逃窜!
待到一处山野,徐无鬼幻化而出,天空雷声大作,风雨阴霾!
程知远自风雨中来!
“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
徐无鬼浑身一阵颤抖,僵硬的转头,看向四周。
这里是…
榆次河丘!
“不、可、能…”
徐无鬼一字一顿:“摩弄日月,移转乾坤…”
程知远:“幻化而已,一切都是你的一场梦。”
“徐无鬼,记得吗,你在这里所说的话,那是还没有上岸,就足以使人怨恨了…”
“未始离于岑,而足以造于怨也。”
徐无鬼缓缓抬起双手,背部紧绷,无数的影子幻化出来,而程知远伸出一根指头。
“伤我妻孩,欺其妇孺,小人亦不做如此行径,不过你做事本就不择手段,今日重回榆次,恩怨了却…”
“我倒是想看一看,‘寓言’能不能保得住你!”
话音落下,天地之间风雨大作,雷光闪烁,一道黑影自天而发!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第七百五十六章 既见我,不见天门
一指对一指。
岁月静止,当世的一切成为古老的神话,又成为时间人谈论传颂,或欢喜或调侃的寓言故事。
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揠苗助长?”
程知远感觉到寓言的力量,居然能把现实影响成为虚幻,再把虚幻的梦变成现实,作用在某一个生灵,或者诞生一种现象,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能力,但似乎也有某种限制。
当一指触及到另外一指的时候,秘密便不再是秘密。
虽然寓言并没有想过隐藏什么。
“徐无鬼之所以突然变得这么强…或许还会更强,他会以一个惊人的速度成长,是因为‘揠苗助长’的故事吗?”
“孟子的徒弟,贤人公孙丑所编篡的故事,怎么会成为仙人的法术?”
这时候,那片君临岁月的高大黑影开口了。
“因为,或许这世间存在过这个事情。”
是的,只是因为“或许存在过”,仅此而已!
只要是或许存在,那在寓言的手中,这个道理,这个事情,这些寓言中的人物,那些寓言中的过程与结果,便一定存在!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
“寄寓的言论十句有九句让人相信,引用前辈圣哲的言论十句有七句让人相信,随心表达、无有成见的言论天天变化更新,跟自然的区分相吻合。”
那君临岁月的黑影,声音空洞缥缈:
“大祭酒想听什么故事?”
“不如…”
在程知远的身前,突然出现一道刀光!
那刀光斩开云烟,程知远步履移足到远方,再定睛向前看去,却是微微一怔!
那是一把杀猪刀!
寓言一句话落下,天地之间就有一个故事被他信手捏来…不,或许是,这个故事本就是他捏造出来的东西。
只是因为“或许有”,那么便“一定有”了。
“曾子?”
这个突然出现,对程知远挥刀相向的人,是曾子!
不对。
“曾子杀人?”
曾子杀了曾参,因为曾参乱了曾子之道,此曾参非曾子,只是同名同姓而已,故而曾子杀人讲的是类似于三人成虎的故事,正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那个同名同姓的曾参在外杀人,于是世人以讹传讹,以为是曾子杀了人,就去告诉曾子的母亲,曾子的母亲一开始是不相信的,第二次也不相信,但是后来所有人都说是曾子杀了人在逃难,曾子的母亲也不得不相信了。
在这个人间中,曾子找到了那个杀人的曾参,随后把他斩了。
仙人“寓言”,道:“曾参杀人,曾子杀参,被寓言者,最后终究会变成寓言中的样子,曾子到底还是杀人了,不是么?”
程知远:“也就是说,曾子之所以那么痛恨乱道之人,正是因为,当年那个杀人的曾参,是你寓言中的人物?”
“不…”
程知远看着那个“曾参”,指着它道:“他,就是其中一任的‘寓言’吗?”
“非常聪明,大祭酒学识天人,一眼看破啊…”
虽是夸奖,但明显充满嘲笑,程知远道:“天门中的人物,为了证破离坚白,还真是在人间做了不少孽障事。”
仙人“寓言”,道:“曾子的刀,锋锐无比,曾参的刀,亦是杀人于无形之间,若不是我收回了它,曾子的刀,是伤不到曾参的。”
无形天地,于是程知远再退一步。
刀芒无所不至,已到身前半寸!
但是被一道剑指打崩!
程知远看着前面,对寓言道:“还是不行,斩无形的兵器,我早已经习得了。”
于是话语落下,“曾参”的头颅突然被截断,整个身躯化为无形之气,被打的粉身碎骨!
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