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剑颂 >

第438章

剑颂-第438章

小说: 剑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道见离坚白,白玉京仙人化为石躯,自称道体,究竟是他们自己所愿,还是汝等欺瞒?”
  太乙笑着注视高天,而天门后的影子,壶子道:“那自然是他们自愿的。”
  太乙:“风胡子说,他被骗了。”
  壶子:“那是因为,他道心不坚,身化顽石,灵铸青天,可问道矣。”
  “能见离坚白者世间寥寥无几,大部分人一旦陷入公孙龙子的诡辩中,便再也无法脱身,犹如踩入泥潭深泽,不可自拔。”
  “白玉京可见离坚白,但没有天资者当然要付出代价,有些人道心不坚,仅此而已。”
  太乙:“以百人之道,成一人功果,你倒是会说!”
  “白玉京问道,仙人的诅咒,难道不是你们这些家伙,加诸给世间仙人的吗!”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然而天门之后很久默然,在世间仙人全都惊震的时候,壶子缓缓吐出两个字来,如天雷滚滚!
  “荒唐!”
  壶子道:“东皇太一视天空一切众生为敌,皆是阻挡他立天庭的敌手,你本是他的化身,没想到也继承了他的妄想吗!”
  “给世间古往今来一切仙人下咒?我们哪里有这般本事。”
  “你怎么不说,是人间世,是天道呢!他们的来路跟脚,比起你等,我等来说,要高的多了吧!”
  太乙顿时是失笑了:“应帝王,自春秋之后也没有再降世过了,春秋之时仙人轮转迅速,春秋之后,仙道凋敝,天门之后却出现汝等身影,汝等究竟是什么?”
  “汝等真是春秋时人?壶子昔年点化列子为道标,四见巫咸惊其逃遁,世上之人无不感慨,壶子已得无相之相,尽知人世之道矣。”
  “然而如今天门之后显化的却也是你,风胡子他们,晋地三剑仙,应该都远在你之前才对。”
  壶子沉默一会,随后道:“因为他们不得大道,也不知大道真意。”
  此时太乙道:“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你能找到那匹白马,所以你认为,你能证得离坚白,而其他的仙人之道,功在你身?”
  壶子哈哈大笑起来,声音震动整个人间!
  “虫蠹无知!虫蠹无知!太乙啊太乙,你何其愚蠢,笑煞我也!”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世间七窍
  壶子的声音消退,随后他伸出手来,落下一壶。
  “天地风雨,山川日月尽在此一壶之中!”
  “你们这些人间自以为是的虫蠹,不是觉得天上之仙,把自己化为石头,是我等为了达成大道所变化的吗?”
  “可你们忘记了,离坚白本身就是一块石头的辩论,白石烂而青史推移,大道面前不需要太多的石头。”
  “碍眼的很!”
  壶子开口,指着那尊天壶道:“此壶中万物尽有,你们不是想要看世间的至道,又瞻前顾后的吗?”
  “那就来看吧!给你们看一看!人间愚蠢的虫子们!”
  话语落,天壶转动,这片世间一切万物都开始流转,山岳仿佛化为流水,天空日月也开始拉伸,万物众生都变得抽象起来,那正是天地之间最古老最原始的运动!
  万相本来,皆是一元!
  而只有世间最强的一批仙圣才能见到其中的真正一切!
  高大的离坚白矗立眼中,所有人蒙见到的东西都不相同!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每个人所看到的都是自己最希冀看到的东西!
  君王后躲在齐国的深处,她的目光渐渐明亮,所看到的是自己的孩子成为齐王,齐王建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齐国国力蒸蒸日上,而没有其他的国家敢来攻伐,一时之间连秦国也避而远之。
  壶子看到她的梦想,冷笑一声。
  “通了二窍。”
  盗跖看到了颜回,正坐在他的身前,向他讲述仁义的道理,盗跖再看过去,颜回变成了孔丘,仲尼不再是老朽衰弱的模样,而变成了年轻时候的九尺大汉,口中谈着礼法,要和盗跖坐而论道。
  盗跖冷笑一声,充耳不闻,随后自己入定,不再接受外界任何的影响。
  壶子看到他的梦幻,哼了一声:
  “盗贼终究如此,闻四窍而惊惧,于是避世而走小道。”
  楚韩交错之地,夫差的眼前看到了他父亲,但是很快他父亲就变成了勾践,夫差再看,勾践又变成范蠡,又变成西施,又变成伍子胥,又变成越女。
  然后这些人都出现了,向他阐述自己毕生所得到的道理。
  他们说自己是假的。
  但他们的声音却是真切无误而存在的。
  夫差听着他们的声音,无数的道理注入他的心神之中,随后,夫差抬起鱼叉,那扭曲抽象的鱼叉,将河水里一只大鱼杀死了。
  壶子看到这一幕,点了点头。
  “也是通了四窍。”
  蜀国,秦失看到老聃,却不是活人,而是老聃的尸体,此时老聃站起来,腐朽而没有生机:
  “人来到世上,是他应当来,死了也是合乎自然的发展,顺应天性和自然的。”
  腐朽的老聃说完这些话后,他的面容变成了秦失。
  秦失突然跳起来,一拳把老聃的尸体打的飞出去,随后大步跟上,使劲的践踏老聃的尸体。
  但他一边捶打践踏,脸色却淡漠的很,打完之后,秦失再看,老聃的脸变回了老聃,但是嘴巴却张开,正在痛骂秦失。
  于是秦失抓了一把泥巴塞到老聃的嘴里,老聃不说话了,变成了一坨泥土。
  “世上万物与不是陂陀的泥土,老聃是不会因为外物而被影响而出现喜怒哀乐的,他的一切情感都从内心发出,是自发的主观行为。”
  秦失骂了一句。
  壶子呵呵的笑起来:“很好,不愧是道尊故人,通了第五窍。”
  壶子又转头,雁门附近还有一个仙人,但是这个人却和世间一切斗格格不入。
  他不见道,躲避起来了。
  壶子皱了皱眉,感觉的不真切,于是他开始算,当看到一个吕字的时候,就不再算了。
  “通了七窍又不想死去而见道的人,诶,祖师何必这样躲藏呢?活着不能光明正大,又有什么意义?”
  “他们是虫蠹,但至少能在天空下振翅,而您却活成了蚯蚓,太过无奈了些。”
  壶子的眉心裂开,出现一滴血,但是转瞬又恢复原状。
  那滴血是算天的代价。
  是找到“逍遥游”的代价。
  祭天金人则是无动于衷,他是一窍不通者,也是永恒无知者,但这本就该如此,他已万物尽知,在壶子看来,是不通七窍而证死境者。
  而其余的,壶子看到轩辕十四,看到北落师门,他们都一窍不通,不免有些失望。
  但是庚桑楚通了一窍,让壶子注意到了他。
  不过他们都不是世间最顶尖的一批仙人,所见所得自然有其局限性,壶子还看到那些神灵,那些圣人,那些地君至尊,他们眼中所见到的,关于道的“显化”,在离坚白前有所后悔的一些东西,全都显化出来了。
  而只有一个地方出现了空白。
  壶子看过去,在徐无鬼附近,徐无鬼所看到的是一片熊熊火焰,还有一个南华真君的画影,在壶子眼中他距离通达一窍已经不远。
  不过在这些影子之后,还出现了一个更大的影子。
  “咦……是他?”
  影子没有其他的称呼,就是叫做影子,这个影子不是任何人的倒影,在庄子的故事中,有一个活着的影子,曾经问道于他自己的影子。
  徐无鬼成为了那个影子的倒影,试图问道。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程知远”站在徐无鬼眼中。
  但是让壶子在意的,是和徐无鬼战斗又分开,此时已经流血负伤的龙素。
  这个姑娘的眼中,万物都是正常的!
  “不见道者!”
  青史在她的眼中不曾扭曲,万象也依旧有一番模样!
  壶子顿时对她大感兴趣,不是仙人,那就是走的圣人之路?
  不过这时候,壶子被另外的波动所吸引,他侧头看过去,大吃一惊!
  太乙通了七窍,但是显示的却不是死相,他的目光如同火炬,化为日月,升上高天,此时死死盯着壶子!
  不过,更让壶子震动的,是程知远!
  “你做了什么?天下万物,这些杂乱无章的抽象画,就是所谓大道?”
  壶子看向程知远。
  程知远通了两窍?
  他再看,便是四窍,又看,七窍俱通,于是大惊再观!
  只见是一窍皆无!
  “天门不收你,但你见证离坚白,为何七窍不显!幻化无形!大祭酒,究竟……”
  他再看过去,程知远已不再是人,那就是一个“人偶”,有七窍之形,无七窍之实,故而幻化有无!
  “七窍之后,生死无变于己!无相之相!”
  壶子大惊,因为这种状态,正和他们这些“天上之上”的仙人,没有差别!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但人间怎么会有人见证这种大道!
  这应该是天上才能看到的道!
  而造成这一切的,或者说,间接促成程知远见证离坚白,而从一开始就给予程知远推手的,正是往世雷书!


第六百四十三章 虚藏之相
  所谓世间七窍,即应帝王的寓言中,南北海的二位大帝,为中央天帝凿开窍穴的故事,万物求道的过程以及境界,其实早已经在应帝王之中说的清清楚楚,故而不断有世人提及这个故事,南北海的二位大帝,也常常被世人所提及。
  凿通一窍,可以看见世间一切的平面物象,物象直白的来说,即是客观的事物,但平面的物象是虚幻的,没有实质,属于自我证道的入门阶段,但即使是这个入门阶段,也已经是世间无数修行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峰。
  是看山是山,前面这个山,可以是画中的山,也可以是真正的山。
  凿通第二窍,便看到了立体的物象,即形与质都已经能够见证,此时看山不是山。
  世间一切,都有新的看法。
  第三窍,能听见万物之声,第四窍,能追溯源头,第五窍可以使白石开口,风呼海叫,万物的自然声音都成为了拥有感情的语言。
  到了第六窍就能闻到香臭的味道,那具体的来说,就是“诞生”与“腐朽”,至此就初步知道了生与死。
  而第七窍凿通了,就像是落水的人终于浮上水面可以大口呼吸,但是到了这一步,你在精神与肉体上都已经与天地合一,那么在外人的眼中看来,你,就是“死了”。
  而这个寓言,名为“浑沌之死”。
  所谓浑沌,乃天地初开前的蒙昧也,人的精神就是一片崭新天地,得道就是超脱,在世间的俗身死去,精神与肉体其实已经羽化登天,留下的不过是尘埃积聚的空壳。
  那死躯的尘埃空壳,就是浑沌。
  这躯壳便是小小寰宇。
  在壶子眼中所看到的,这些世间最顶尖的仙人们,他们所摒弃浑沌的过程中,走上不同的道路,也通达了不同的窍,这证明他们自己距离“道”的距离。
  “是所谓‘法自然’。”
  仙人登天化为石头也是一样的意思,下界而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些羽化而下界的天仙们,程知远杀掉他们,看到他们都是死仙,因为与程知远鏖战的,都是这些“浑沌”!
  浑沌之中孕育新生,但如果不能堪破浑沌,那么永生永世都是这般死仙的样子。
  然而壶子手中的天壶垂落万古星辰,世间诸相,但是在背上摹刻往世雷书的程知远看来,这世间的一切都成为扭曲的空相。
  丑陋而抽象,无所能言,因为不知该如何描述。
  这不应该是离坚白的模样。
  “离坚白是质朴之论,只有坚石与白石二说,不存在这般扭曲抽搐的乱相,你说此壶中万物尽有,看到的又是谁的万物?这根本不是道的万物!”
  程知远呵斥壶子,而壶子注视程知远,冥冥之中,可以见到那只可怕的独眼。
  往世雷书是仙典《人间世》的摹刻,是郑庄公所加入了主观臆断的特殊典籍与法术,而仙人“人间世”的前身就是“混沌氏”!
  至此之间,关系已经可以大白,元始天道下降为混沌氏,混沌即浑沌也。
  人为的伪劣雕饰,不符合“法自然”的道理,从伏羲氏开始的窃取仙法,推动岁月行进,使得这片青史“活”了过来。
  从“道”之中。
  永恒的静态成为永恒的动态,短短的一句文字,里面蕴藏的,便是巍巍千古,无尽黎民悲欢离合的一生。
  “巍巍千古…”
  壶子大为感慨,往世雷书就是浑沌的模样,故而程知远才能看到天上人能看到的景色,而这一切的加持来源于郑庄公,从一开始,雷书研究出来,重大的意义,就是在于“察道”!
  “没想到啊,巍巍千古以来,最了解道的,反而是离经叛道的郑庄公!”
  “不是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