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颂-第3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儒生沉默无言。
程知远负手:“话说,你不认识我呢,你是儒家弟子……常年行走在外吗?”
儒生有些愕然:“你?你是谁,很有名吗?这种问题真的很奇怪。”
程知远点了点头。
儒生发出嘲笑,意思是程知远这真的有些人前显圣的味道,但说着说着,儒生忽然愣住了。
“你……不会姓程吧?”
程知远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长久的安静之后,儒生先是不可置信,随后就是发出惊天动地的嘲笑声。
笑着笑着,便笑不出来了。
“程夫子?”
程知远:“是我。”
儒生神色冷冽:“这让人怎么能够相信?当年死去的人活过来了?”
“你莫不是和黄泉有了交易?只有黄泉弟子才能死而复生!”
程知远:“我没死,也没和任何人做交易,我只是睡了五年,做了一个不算太漫长的梦。”
程知远的耳朵里,剑神童子跳出来。
“睡了五年而已!”
剑神童子趾高气昂,负手盯着这个儒生。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看来你两样都做到了,这样的人物居然没见过夫子的面,真是可惜了岁月。”
儒生愕然:“灵怪?”
他再看向程知远。
“我听过你的名字,也知道你的故事,但是随便就遇到的人,自称是程知远,我却是真的难以相信。”
“但现在你这么说,我却稍稍安心了些……姑且当你是真的吧。”
他的气息又弱了很多,显然是大限将至。
“没想到让龙素抛弃儒道至理,转而去人间游历……让龙素反抗自己老师,乃至于对抗师兄縯谞的人…”
“我是儒门的人,叫什么……名字……如果不能用儒家的礼仪下葬,那么名字也就不能镌刻在碑文上,也就没有意义了。”
“你姑且叫我束龙吧。”
儒生叹了口气:“还有你说我是儒门……现在可没有儒门了……”
“八脉已分,各自为家,不列门墙,只称儒家谁脉谁宗,不可再称儒门了。”
儒生挪开了身子,后面破碎的神像里,躺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程知远把孩子接走,而儒生得气息一下子就衰弱下去。
心愿一旦了却,那么维系浑身力量的一口先天之气,也就差不多要散了。
“我们萍水相逢,夫子也不欠谁的,但我仍旧希望,你能保护这个孩子,世上没有谁是该死的,孩子是一个希望……”
“能在这个年代辗转四次,依旧活着,本身就是奇迹……”
儒生闭目,喃喃吐出最后的话语,同时以双手,正衣冠。
“儒家八性,所以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安心在平,立身在正,静心得意……”
他的话没有说完,正衣冠的手便落了下去。
气息流转,复又散去。
但是下一刻,他的尸身消失,从那些饿极了的流民眼中,就这么化为云烟散去!
程知远踏出庙宇。
此时此刻,儒生的尸体应该已经跨越很远很远的山与水,回到了天尽头的白鹿宫。
“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朝游北海,暮栖苍梧,御六气之变,乘风于天地之间。”
孩子被程知远灌以自己的精气神明,于是程知远可以感觉到孩子那虚弱的状态,正在逐渐平稳下来。
“儒家八性,我还没有听完,你也没有说完,就这么结束了吗?”
“那还真是可惜啊。”
程知远想要看一看人间,但是现在的人间,已经只剩下一个乱字。
不过,还不够乱。
真正的大乱,很快就要来了。
程知远看向远方。
那一步踏出去,群山诸海都向着程知远走来。
…………
龙素在这五年间,走过了很多地方。
从赵国到魏国,从魏国到秦国。
但是至少有两年,她都在楚国境内行走。
她自己知道为什么,但又像是鬼使神差,有的时候会心情低落,浑浑噩噩。
时光会把一些瑕疵剔除,留下美好的故事。
而这五年间,武王钺也没有再说过一次话,就像是沉睡了一样。
她去了庐山,庐山依旧高大,得到了剑宗们的许可,她没有走试炼的道路,而是直接登上了庐山顶。
当时龙素还遇到了一个人,他叫做孟破。
“你找人?那个人早就死了吧,对我来说,其实是好事情。”
孟破的气息阴沉,显得有些不对劲,龙素和他交谈了一会,孟破说,是程知远间接让他失去了在云梦宫修行的机会。
因为北郭先生认为他不适合在云梦宫修行,并且把他丢到了庐山,这本身氏好事情,但是孟破却觉得,这是一种羞辱。
因为他这样就不算凭自己本事进的庐山了。
他认为源头是三宫合并,并且直白的告诉龙素,他和程知远有过节。
龙素失笑。
“我总是能遇到和他有关的人。”
后来,龙素离开庐山,离开楚国。
如今回来了,来了韩国。
但是秦伐韩,将韩国拦腰斩断,白起连下四地,兵锋正盛。
龙素曾经拒绝了赵国的挽留,并且完成了最后的教习之后,就离开了赵国。
倒是荆轲曾经在她走之前,和她喝了点送行酒,鲁仲连亦是一样。
好歹是租过一间屋子的老朋友,虽然荆轲的房子和猪圈一样,但是遇到就是缘分。
赵国留下了很多种子,龙素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不是对的,周游列国的目的,也不仅仅是重走仲尼走过的路。
因为现在已经不是春秋,而是战国。
但是龙素依旧教了很多人关于礼的知识。
礼不单单是一部分礼仪。
同样也是一种道德。
天下不能以礼,以德治国,但至少,不能没有礼与德。
礼是德,也是一种无形的,是自我约束的法。
零零寥落的韩国故土,民众已经没有剩下多少,龙素在山野,在破败的村子里帮人治伤,而又在村口已经被斩断的,刺柏树桩前讲述她所会的道理。
刺柏树,这是很多圣人讲道时喜欢挑选的地方。
所以,很多诸子百家,六十圣门的弟子们,也很喜欢在这里讲道。
他们喜欢的,是圣人讲道时那种伟大感。
所以他们讲得都是微言大义,讲得都是引经据典的古来之事。
但龙素和大家讲的,则是如何治伤,如何治病……
她说的都是生活琐事,微言大义不讲,礼与道德,夹杂在这些琐事之中。
譬如要互相帮助,这样才能活下去。
譬如要同心协力……
她很累,而破败的村子,再她的帮助下,逐渐恢复生机。
“女君子,可立圣人位……”
有人要给她立生牌,龙素吓了一跳,不敢接受,连忙推脱。
而村子里的,活下来的人们,有几个年轻人,看着她,眼神中混杂着憧憬。
但也仅仅是憧憬罢了。
士与野人,是两个不同的阶级,想要与士站在一起,那么至少要成为国人。
龙素说着说着,忽然声音渐渐小了下来。
因为她抬头,看到了不远处站着一个人。
那是让她寻找了很久的人。
她的声音从小变得大,随后有些沙哑,逐渐哽咽。
等到村民们发现不对劲,逐渐散去,并且以或了然,或失望的情绪离开后,程知远走到了龙素面前。
“君子无恙否?”
龙素已是泣不成声。
但她走到程知远身前,忽然神情恍惚,因为当年,程知远没有她高。
现在她要稍稍踮脚了。
龙素望向程知远,却是第一句话让程知远哭笑不得。
不过依旧言简意赅。
“这孩子,是谁的?”
第六百八十五章 十年之后,再背一次
龙素抱过那个孩子。
“束龙…那是我三师兄的名字,是陈良先生的亲传弟子…”
程知远并不认识束龙,原来是因为他当初在程知远前往白鹿宫的时候,并没有参与,而是依旧在人间游历,不过他的游历,与龙素的周游列国并不一样。
他是为了出仕,且积累名望,而龙素是舍弃名望,希望用儒家的教义,行墨家的事情。
“我认识你。”
剑神童子指着龙素:“没想到,上一次看到的小姑娘,现在都成了大姑娘了…不,是女君子。”
龙素笑了笑,她看着剑神童子,并没有太多的印象。
因为当时龙素出现前,剑神童子已经陷入程知远的心灵深处,所以童子知道龙素,龙素却不认识童子。
话转回来,说到束龙的身上。
“三师兄承了剑道的衣钵,等闲之人,即使是天下剑宗想要伤他入骨,断他经络江河,灭了生根,斩了精气神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秦军之中,难道还有比陈龙右,祁毋山他们还要强的人吗?”
龙素道:“总不会是白起将军吧。”
程知远:“不是白起,伤人的剑气与白起的不同,我以前也是见过他动手的…”
不是白起,不是秦王。
伤束龙者,乃至于让他垂死而不能救,这等于是让他自己看着自己死,这种杀人法子,有点凶残与无礼。
陈龙右等人做不出来这种事情,秦国的几位剑宗都不是做这种事情的人。
但程知远其实有一个猜测,但是不敢确认,这般凶狠残忍的剑法…
就像是当初赵国染坊中的那个老人所使的一般…
很像,但是不敢确认,所以程知远什么也没有说。
秦军攻下韩国的野王,把韩国从中直接拦腰斩断,实际的目地,是要攻击上党,而上党受到韩王命令降秦,但上党的郡守却不愿意降秦。
束龙正是这次战争中的牺牲品之一,秦积之势不可以一人之力,乃至十人百人之力去撼动,而这次的战争,包括龙素师兄的死,同时反映出另外一些事情。
秦国出现了新的强横人物,并且手段,不是那么的“温和”。
但这到底是战国,不是江湖。
不是说杀了我家师兄,我就要为他报仇,同一先生门下,在战国时期的师兄弟,常常都有互相厮杀的事情发生,这一点屡见不鲜,譬如庞涓孙膑,譬如李斯韩非…
这个时代,是一个讲政治的时代,战国是战国,不是江湖,没有快意恩仇,今日是师兄弟,明日便各为其主,今日是师兄弟,明日可能就要为自己的一些言行与选择付出代价,既然选择了出仕,那么早就应该做好死去的准备了。
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
战国没有江湖,只有为道而死,乃至不惜反目成仇的种种故事。
程知远告诉龙素,他已经把她的师兄,把那具尸体送回了白鹿宫,而龙素对此,她的情绪逐渐平稳,最后只是淡淡的表示了一下,并没有多说什么。
也没有必要了。
这个时代,本就是人与人争斗厮杀的岁月,能留个全尸,那已经很好,还奢望什么呢?子路圣人何其勇猛,曾经把后来的天帝级恶鬼按在地上暴打,但如这般人杰,也会老去,在仲尼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死在了卫国的动乱中,被乱刀砍成肉酱。
圣人尚不能留全尸,为道而死,既然选择了,那就要面对。
“君子去了秦国?”
程知远这样问:“君子游历了几方?”
龙素:“从赵到魏,从魏到秦…然后…在楚…现在来到了韩。”
她如此说着,刺柏树下,龙素没有发现,自己似乎变得有些…想要倾诉。
就像是沉闷了很久,压抑了很久,在如今,终于遇到一个能够完全把自己那些积累的话,全部吐露出来的朋友…
“赵国的平原君想要举荐我,公子迁于嘉都是这么想的,但是我没有留下…”
“我本来在赵国,住的是破烂的房子,在给那些孩子讲课的时候,我被人骂过,还饿了肚子…真的,说起来也有意思了,这是仲尼当初的感觉吗…”
程知远:“仲尼当初差点就饿死了。”
龙素笑了:“是啊,我还是不能和仲尼比,我饿了几天就撑不住了…”
“我住的那个房子,那个人你认识啊,他叫荆轲…现在在赵地当了平原君的门客吧…还有一个叫鱼伯婴的,我总觉得他有些面熟…”
程知远:“鱼伯婴?是鲁仲连吧!”
程知远点破鲁仲连的伪装,而龙素有些愕然:“他穷的身无分文,真的是鲁仲连吗?”
“他被我扫地出门了。”
程知远说到这里,想笑,可惜依旧不能笑,只能尽量用调侃的语气来讲述当时的故事。
鲁仲连被程知远击败,然后离开了四象学宫。
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他确实是去了赵国,又很巧的遇到了周游列国的龙素。
龙素从齐国来,当然不知道四象宫发生的事情。
“那位好歹也是有名的贤哲…你就这么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