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剑颂 >

第359章

剑颂-第359章

小说: 剑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仲尼开始呕血,这时候,桃林的深处,荀况,勾践出现了。
  “荀况……来,坐,坐……越王也请……老了,人之将死,不能周全礼数……”
  勾践一眼看破了仲尼的问题,惊悚道:“你……这是用道术在借命!”
  仲尼颤抖着抹掉嘴上的血:“因为我还想来见一个人……我还有一个梦没有验证……”
  “我是一个失败者,是一个腐朽的老木头,是一块又臭又硬的顽石……后世的人会怎么看我呢?”
  仲尼笑着,却很虚弱,他的性命犹如风中残烛,又像是太阳西坠前最后挣扎的光辉。
  “啊,他们大概会说,仲尼这老头的道理,不堪大用的啊!”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不生夫子(下)
  教之处,使知上下之则。
  教之乐,以疏其会合而镇其浮,使知废兴而戒惧焉。
  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
  仲尼不住的咳嗽,给他吊命的道术也将消失了,勾践看着这样老迈的仲尼,回想起当年他来越过见自己的时候,那时候勾践为了吓唬仲尼,故意弄得披头散发,并且两侧陈列剑士,衣冠不整的走到他面前,怒声斥问“夫子何以教我?”。
  转眼间,岁月已换,仲尼的寿命,终究是支撑不到天下一统的时候了。
  “这战国之世的名字才刚刚定下,你就要撒手而去。”
  勾践感慨不已。
  属于仲尼的时代,只有春秋,春秋之后,再无仲尼。
  “当年鲁哀公西狩获得一只麒麟,世人皆说此为祥瑞,唯独先生叹息,说这是灾厄,是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撰《春秋》。”
  “先生从来与他人不同。”
  叔仲会轻声开口。
  荀子对仲尼道:“后世的人必定会敬仰先生,没有先生,则没有春秋,没有先生,则没有这后来的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六十圣门,天下仁义,皆自先生始矣!”
  仲尼却并不喜欢荀况的称赞,他坚持称自己只是一块老石头,是一块腐朽的木。
  太阳已经垂下,最后的夕阳总是剧烈。
  仲尼的眼睛已经浑噩不清,他甚至开始看不清楚眼前的几个人,哪个是勾践,哪个是荀况,哪个是孟轲…只有叔仲会,因为搀扶着他,离得最近,所以还能勉强看清。
  “天黑了…”
  仲尼努力的看向高天。
  勾践道:“天还会亮的。”
  仲尼笑了起来。
  “明日的天,不再是我能看到的天,明日光芒照耀的大地与泥土,也不再是我能踩踏的大地与泥土。”
  “此世间,已不再是我的世间。”
  “天之将明,其黑犹烈,但这深沉的黑暗,遮蔽了我眼前的一切,幸儿,幸儿!还有那长明的星辰,它们犹如萤火之光,努力的,让这片夜幕不太黑暗。”
  “太黑了,看不清楚了…”
  仲尼的气息开始急剧衰弱,叔仲会的声音也越来越低,开始哭泣,而孟轲,荀况脸上都有悲伤之色,却还强制维持着不曾失态。
  唯有勾践,显得轻松,在这个时候,突然说起了一些故事。
  “老夫子!你还记得子祀、子舆、子犁、子来这四个人吗!”
  勾践向仲尼大声的呼喊,而仲尼也听得见,他点了点头:“我记得,我记得的。”
  子舆生了怪病,子祀前去探望他。子舆说:“伟大啊,造物者!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的样子!腰弯背驼,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弯曲的颈椎形如赘瘤朝天隆起!”
  阴阳二气的不和酿成如此灾害,可是子舆的心里却十分闲逸,就和没有生病一样。他甚至蹒跚地来到井边对着井水照看自己的样子,不断调侃自己。
  不久子来也生了病,气息急促将要死去,他的妻子儿女围在床前哭泣。子犁前往探望,却拨开他的妻子和儿女,告诉他们不要惊扰子来这“由生而死”的变化!
  他们认为从生到死,是天地自然的选择,只要这一世毫无悔恨,那便足够了。
  “命是天地给予,自己拼搏,最后天地再收回去,你可还记得最初的理想与梦?”
  勾践如此询问。
  仲尼道:“我记得啊…他们的话,大地把我的形体托载,用生存来劳苦我,用衰老来闲适我,用死亡来安息我……于是安闲熟睡似的离开人世,又好像惊喜地醒过来而回到这里。”
  勾践笑了:“仲尼依旧是那个仲尼,你将悟得大破灭!”
  但其他人还刚刚处于惊喜的状态,仲尼却自己笑了。
  “我已经放下生死,我将化为道理与仁义,大破灭,真正的大破灭之后,真的有不务生这最后一重变化吗?还是南华真君,编撰出来,用来欺骗世人不要轻易去死的谎言呢?”
  在这一瞬间,天地间,忽然有轻雷打过。
  所有的圣人都惊讶了,他们仰头看着天空,那道雷光已经渐行渐远,声音也由高变得低微。
  “天在害怕,或许大破灭,不务生真的是只存在于三代时期的传说境界,也或许,真的是天所编造出来,让世人不要轻易言死的谎言吧。”
  “不过,这是善意的谎言。”
  星河浮现出来,万里的银辉洒在人间。
  这天地间真正的君子将要逝去了。
  断了一只手臂的曾子来到了这里。
  他看到了仲尼,仲尼也在最后的浑噩之中,感觉到了他。
  “曾参啊……”
  曾子抬头,却没有跪坐下来,而是向边上走了两步。
  仲尼笑了。
  这是曾子以前的举动,世称之为曾子避席。
  “老师要讲述真正的道理了,身为学生,不敢失去礼数。”
  “我不够聪明,不能知道老师的知识,还请老师教我。”
  这一句话,时间仿佛在这一瞬间,倒退了千年。
  仲尼看着他:“曾参啊……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如果一个人立志于仁,就不会作恶了。
  曾子豁然抬首,也是第一次,在自己的老师面前,用不服气的态度来开口争辩。
  “老师,我没有!他,那是他的道理…那不是礼与爱人的道理啊!”
  “他使天下昏乱,前后无序,比起三代时的理想更为荒唐,我不服他,难道我就为恶了吗!”
  仲尼摇了摇头,他向曾参招手,曾参过来,跪坐于地,仲尼干瘦的手掌紧紧握着曾参的手,他的声音很轻,很虚弱,他的命,在这一刻,已经即将耗尽了: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应当喜爱的人,厌恶应当厌恶的人。
  你没有错,你只是还不够“仁”。
  曾子听到这句话,眼泪不受控制的夺眶而出。
  “我给了那个孩子一个东西…”
  仲尼的声音很轻。
  曾参不能明白。
  而在此时,在诸圣的注视中,在后面众多圣人后知后觉的赶来时候,仲尼说出了最后的话:
  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也腐朽将要折断,哲人也如草木般枯萎腐烂。
  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
  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
  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把我送回泗上…”
  老人的声音久久回荡在这里。
  而最后的关头,孔子并没选择参悟大破灭,而是如四贤一般,就此随风逝去。
  黑夜之中,钟鼓震响,九天九野的圣人们都能听见,这道声音一直传到天穹的顶端,在穷天道尊的耳中久久不能停歇。
  天哭地泣,钟鼓鸣响,万物百兽都福至心灵一般,向孔子逝去的地方遥遥拜下,这一瞬间,天下尽揖周礼矣!
  曾参痛哭起来,以头抢地:
  “天不生夫子!”
  “万古如长夜!”


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渐离
  “仲尼…死了?”
  盗跖感觉到天地间的异常变化,浩大的钟鼓之声几乎让他的耳朵都要聋掉,而这种天哭地恸的可怕情景,依旧天下尽揖周礼的情况,毫无疑问,是孔子逝去了。
  颜回先于仲尼一步逝去,而盗跖也没想到世事居然如此的巧合,当然,还有一个更加可怕的事情。
  子路也死了。
  一日之间,三位圣人都没有见到第二日的光明,子路死在岁月停止的卫国,颜回病逝在床榻之间口不能言,而仲尼死前则有诸圣为他送行,天地也来哀悼他,他睡于桃林之内,比起子路颜回来说,要好得多了。
  “春秋终究是不会再回来了,古人们再是奋力的维系,到头来也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大空而已。”
  “大成至圣的位置再一次空了出来,儒家的正统继承者,有没有确定呢?”
  ————
  雁门关外,颛孙师忽然抱头痛哭,仲尼之死,他心有感应,只是子路颜回的名字,也同时在万民录上消失,他既惊愕,亦悲痛欲绝。
  周礼,亡了!
  匈奴人退却了,赵国扛住了这一次的攻击,在上一次与秦国的交手中,赵奢大放异彩,大破秦军,使秦军一战而熄,数年不敢东望,赵国得以抽出全力来打击匈奴人,而被秦国买通的匈奴人,也再难以承受恒山武士的压力,不得不选择退回长生之地。
  这一次率领匈奴人前来攻击的,是大漠龙神,然而贵为龙神,也必须要后撤。
  秦国买匈奴人为援军,与当年赵国买义渠人为援军,性质是一样的。
  现在,早就不是春秋了!
  道义?
  战国,谁讲道义!。
  ————
  仲尼死了,对于整个天下来说,有些人痛哭流涕,有些人则是高声欢呼,因为那座压在他们的头上的大山,终于走了!
  这是天大的好事情,尤其是对于下位圣门来说,尊崇礼制的那个最强的老人与世长辞,儒家也陷入分裂不可挽回的窘境,那么这个时候,圣门的动作,便真正可以放开手脚,到处行走了!
  燕国平远山。
  吕不韦在这里遇到了两个剑宗,经过他们的引导推荐,成功混入了燕国的朝堂,被公孙操关注了一下,而吕不韦在燕国的身份,是苏昌麾下某个商队的大商人,这个名号在商界也是可以查到的,因为苏昌和吕不韦,经常互相伪造身份,一来二去,那些虚假的身份证明,因为资料的越来越多,也弄得就和真的没有区别了。
  “仲尼死了,难怪,在这里我居然能看到几家圣门的游说,辽东的圣门开始有了动作么,我看看,是羽野的圣门…”
  童门的诡异人物,号称有接近赤子之心的说客,但那笑容怎么看怎么和木偶一样;无生门的神棍们,手里拿着竹杖,在吕不韦看来那应该是便宜货;乘丘门的守墓人,这帮人也会出现就着实离谱;将巨门的厉害人物,这个圣门是做什么的,吕不韦表示已经记不得了。
  这帮人居住在羽野,而羽野地在辽东东海之外。
  “下位圣门不入流的家伙们,我哪里有空记得这帮人…我宗家圣人好歹也是尸子,这些人都是什么狸犬之辈…”
  吕不韦混入了燕国高层,作为大商贾和朝堂中的一些人接洽,而这些人,吕不韦能够感觉到他们身上的那些道术痕迹。
  “公孙操可真是在燕国一手遮天了,燕国的好处就在于王者放权,但是坏处也在于权臣弄权,这天底下没有哪个大臣拿到权利还想着尊敬王者的,老燕王愚蠢,新燕王就是傀儡而已,这满朝文武不都是他的人吗,我这下想要花点钱解决的问题,还解决不了了。”
  吕不韦的意思,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那都不算事情,多少钱你开个价就行了,放心,咱们这里钱绝对到位,穷的就剩下钱了。
  但这个招数,在燕国已经不好使了。
  “公孙操现在没有来见我,是因为我不在燕国高层,所以他也就无所谓了,但如果我稍稍展现才华,进入燕国高层,那他肯定要来主动接触我,他的道术是什么玩意…”
  无终道人也算是挺有名的了,只是天下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但恰好吕不韦知道,但是对于他的道术究竟是什么能力,吕不韦也只是猜测和蛊惑,操纵有关系,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名称,吕不韦对此是一筹莫展。
  虽然说舍不得孩子套不找狼,但是吕不韦并不想以身犯险。
  他思索了几天,计上心来。
  燕国的街头,有一个年轻人来此求职,但却不能被选中,他身无分文,饿得不行,而吕不韦在街头逛了一圈,发现了他。
  店铺中,这个年轻人狼吞虎咽的吃着粟饭,蘸点鱼肉酱汁,吕不韦排出点钱货,老板便喜笑颜开,也不介意这个人有多脏了,而且战国时期,人均的模样也都是灰头土脸,这也不是啥高大上的地方。
  “只是这人过于狼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