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剑颂 >

第172章

剑颂-第172章

小说: 剑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莲花已出淤泥而不染,岂能再回淤泥中去?”
  荀操以这个故事告诉越王,礼教之中,同等阶级的人,对于同位者的言行举止也看的极重,如果越王甘愿俯首,那么诸圣就会极其不愉,甚至会影响到太学未来的招生。
  到时候,不仅是太学,其实越王也会受到影响,会被认为是一个污浊的圣人,不该再存于圣人列位之中,纵然诸圣内也有亲近平民的,譬如孔丘曾经也讨过饭,但是大部分的圣人,都是在至圣开道之后,陆陆续续崛起的。
  对于他们来说,圣人是一种阶层。
  如果是孔丘这么做,那么就是美谈,会被说为不耻下问。
  因为孔丘的地位太高,已经高到不可再高。
  如果是墨翟这么做,不会有人说什么。
  因为墨翟本身就代表贫困阶层,在一些人眼里,墨家根本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干什么都不足为奇。
  如果是李悝这么做,于是会有人开始抨击他,说他为了制定虎狼苛政,恐怕又要卖首求荣华。
  因为李悝作为法家的极圣,触动了很多贵族阶层的利益。
  因为这三个的地位与阶层不同,所以得到的评价也不同。
  勾践虽然贵为剑圣,但他毕竟是东越人。
  东越人,蛮夷也,虽然越国已经是被真正承认的诸侯国,但是楚国这么多年过来,还不是天天被人骂“沐猴而冠”。
  某些人天生就有优越感,而当这种优越感固定到代表阶级的时候,性质就会变得很严重。
  勾践也听明白了,同时深深的皱眉,随后突然哼了一声:
  “这也怕那也怕,那便不要活在世上了。”
  他负起手来,大步踏入太学西门,荀操不敢妄离,连忙跟上,只听到剑圣再度唾骂,狠狠呵斥道:
  “天下某些人,自视甚高!总感大河滔滔,浊浪八九,唯他一清!世人皆醉,唯他独醒!狂士沽名,大贤钓誉!百姓蜉蝣,万家蝼蚁!人皆小人,术皆卑贱!非我学途,必为邪术!独我正宗,奉礼听乐,晓法知攻,非我大道,末枝细途!张扬刻薄,损遍诸子百家,自己却毫无半点建树,只知道操舆论之剑,障天下之眼,如黑雾阴霾,实为天下最大的祸害!”
  “自周一世,七千九百年,此等劣虫层出不穷,蛀天下栋梁,腐上品良才,攀婪美玉,开口社稷,闭口天子,却不见这等人去过洛阳半步,怕不是惧洛阳城隍之力,恐一去不回!”
  “洛阳之下,十圣尸骸虽已成尘,然警告犹在,此等劣虫,儒门有之,如子夏(卜商);墨门有之,如随巢子;法门有之,如卫鞅!”
  “亦如孟轲,禽滑厘,管黔滶,杨朱,公孙龙!”
  “心中思量过多,计较如海,天下天下,天下有道,人人有道,自作自计,何管旁人!”
  “我就欣赏那张阴阳,骂了一句儒家大伪!”
  荀操听着勾践痛骂天下人,把这八方天地众生都数落了个干净,他倒是听明白,勾践不是否定他们的道理与成就,只是在针对他们个人对于天下学者,百姓,众生,王侯,乃至于天子的,等等的各种态度而已。
  他绝不认同这些人的态度,认为是多管闲事。
  他说的确实是有道理,即使是荀操也不得不承认。
  诸子在宣扬自己学说的时候,一般都会对其他学说进行抨击与打压,这也是正常操作,但是荀操本身也是儒门的学士,听到勾践大骂儒门总是心里不痛快,不过好在他把其余几家都骂了个遍,这倒是也舒服了不少。
  而且张阴阳…张阴阳就是张仪啊,勾践是故意这么说的…
  张仪骂儒,这件事上属于他在齐国的口嗨,当时孟轲也在,这么说亚圣就没有对张仪表达过什么不满,在他看来纵横派的学说也是有可取之处。
  所以后来有人说张仪骂孟,孟轲吐血,这都是杜撰的东西,如果真的有这个事情,孟轲早就在自己的学术论文里把张仪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就像是荀卿一样,把百家抨击个遍,骂完了还要著书立传使这竹简永垂不朽,简直狂到了天上。
  但他本身确实是有这种狂妄的资本,精通天下数家教义,担任稷下学宫大祭酒,这等于是此时天下的第一学士加上名牌大学第一的校长,他是有足够资本去骂人的。
  勾践本身和这些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他出身东越,而且是三千年前的人,对于中原大地更多的感觉是一个看客,他看着诸子百家在这片土地上络绎往来,一家兴盛一家落寞,然而却从没有任何一家掌握过绝对的主导权。
  列国的王也不是傻子,用一家,压一家,但不把话说死,下一个国君即位,谁能对我有用,就用谁,谁已经没用,就罢免。
  平衡之道玩的一套一套,而诸圣不知道吗,当然也知道,所以就演变成了东周列国从圣门之中选取人才,而各个圣门的人才也会择主而事,试图以长期的这种辅佐关系,来潜移默化的让国君选择用他们的方法来治国。
  但勾践不然,他已经不管国家了,孑然一身,作为一个纯粹的剑客而已。
  虽然他重开剑门,但天下剑士并不像是其他圣门一样,一般都聚集在一起,这一点上,即使是墨家也有一个“流动根据地”。
  但是剑门没有。
  几个圣人都满天下的乱窜,更不要说那些弟子了,就是一纸诏令传出去,通过列国的驿站都能够传达到各地剑士的耳中,随后一二个月,基本上就能聚集很多人,到哪里哪里,去听剑圣讲学。
  剑者本来就是该如此,如果硬是要束缚在一个地方,那就会失去锋芒。
  剑老无芒,人老无刚。
  勾践很不高兴,他此时是铁了心要进去,荀操苦着脸,也不敢劝,就听着勾践边走边骂,一路从西门骂到了西校区。
  然后太学祭酒大人就出现在这里。
  勾践瞥了他一眼。
  祭酒大人脸色铁青。
  “你想进来?好好好,你等着,给你一个入学考试,过了就让你入学!”
  祭酒大人呸了一声:“解不出来就给老夫滚!”
  荀操顿时吓了一跳,连忙跳过去,一把拽住他:“祭酒大人,你疯了吧!便是圣人解不出来,你赶他走干什么,之前不是你说的,他咱们这里更好,别因一时之气葬送太学百年学运啊!”
  祭酒大人吹胡子瞪眼:“你知道这老匹夫怎么羞辱我的!”
  荀操连忙拍打祭酒大人的胡子:“莫动气,莫动气,你反正也打不过他,境界也没他高,学识也比不过,你说你动气做什么…”
  祭酒大人听了这一番话差点没当场爆炸。
  倒是勾践冷笑:“有什么错,断云烂土,剩沼残山,鼠过不折,百虫不入!就你太学的学问,两周三易,四转五经,剑部十九,农兵工科,便是我也能解出来,不难,不难。”
  “姬…姬什么来着你叫?算了,我听说你都没有取得过稷下学宫的讲师位置。”
  祭酒大人面色顿时涨红,气得半死,随后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卷竹简。
  “我让你解!一个圣人,连个剑阵都解不出来,还想通过考试,吃粪去吧!”
  那正是今年交给其他学宫进行解题的招生题目。


第三百零八章 九卦前,止应天
  藏书殿内又过去一天,程知远心中估量,且有不解,暗道:昨天越王杀到了门口,可后面怎么就没有动静了?
  西门口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自己也只是远远看了一下,对于荀师来说,应该不用担心性命安全的问题,圣人不会在太学内部动剑…应该门口也不行…
  颜如玉捧着一本书,此时缓缓下拉半点,对程知远道:“你要是不放心,自己去看看便是了,勾践进了太学,他也不是洪水猛兽,吃不得你。”
  程知远手指摸了摸下巴,呜嗯呜嗯的应着,但是就不见脚步挪动。
  颜如玉露出一个讶异的眼神:“当初面对相虺那种上古妖神,你都怡然不惧,面对徐无鬼那种大仙人,你都敢拔剑相向,怎么今天,却对勾践怂了?”
  程知远瞥了她一眼:“徐无鬼是徐无鬼,勾践是勾践,这是道义与性命的问题,很严肃,况且勾践的手段,未必不如徐无鬼。”
  “而且我不想见他,徐无鬼是要杀我,越王是要收我为徒,但事实上,或许仅仅是对于我前代说剑人的报复而已。”
  他说着,身上逐渐有些阴影浮动,似乎在反应这位仙人的心绪。
  程知远心中,徐无鬼可谓是一处伤疤,不可以过分提及,颜如玉也是知道的,所以说了这么一句便没有继续举这个例子。
  徐无鬼放出上古妖神,任凭对方作乱,只是为了让自己感悟生死之变的更高境界,这种行为…对于程知远来说,已经不是不死不休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若是有能力,他真的是想要把徐无鬼给挫骨扬灰。
  这种大恨,让程知远掌握了一种死气剑意,这种剑意与剑气没有名字,单纯是因为怨恨所催生出来的,如果程知远不是仙人的身体,在当初陷入死气剑意的那一瞬间,他就会化妖。
  程知远这段时间钻研连山,其实也有化解这种气息,分散自己的怨恨的意义在内,而效果是显著的,这种死气剑意几乎没有再出现过,似乎成为了程知远剑道的“阴极”反面。
  万物都有阴阳,仙人则是最注重阴阳之变。
  程知远沉默了一会,终究还是没有出去。
  ……
  勾践此时瞪着眼睛,又是一昼夜的无眠。
  他看出来了,这个卷宗试题,就是那个剑阵的升级改版,里面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而这一次没有办法暴力破解,必须要按部就班的解出答案来。
  勾践以为太学祭酒,也就是姬弈那个鸟人在耍自己。
  但是荀操做出了担保,表示这确实是今年太学发放出去的试题,如果剑圣不相信,可以去稷下学宫或者云梦宫调查一下,一查便知。
  于是勾践就“姑且”的相信了他。
  但同时,他基本上就是头皮在发炸,这种鬼玩意,让他怎么解?
  “放你的…胡扯!这绝不是你能做出来的东西!”
  勾践抓住荀操,表示太学这是作弊,他不相信荀操和姬弈,甚至是那个东校区的伊篱,他不相信这三个鸟人能解出这道题目来。
  荀操很光棍:“我是解不出来,这也不是我出的,是谁出的我估计您心里也有数,但是我虽然解不出来,可我有答案…”
  勾践:“给我看看!”
  荀操:“???”
  我的剑圣大人,作弊有你这么明目张胆的吗,还揪着监考老师的脖子,一副你不给我我就砍死你的架势?!
  侬这是来考试的啊!
  侬这是来杀人的吧!
  荀操自认为是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操守的,所以即使面对着勾践那猩红充血,四五天没睡觉的眼眸,他也没有进行妥协。
  所以在太学的地盘上,勾践最终还是没有要到答案。
  祭酒大人听说了这事情之后,便很不地道的又呸了一声。
  …………
  此时已经是太学发放卷宗的第十天。
  不提正在太学西门口当看门老大爷的越王勾践,那云梦宫中,苏秦已经解出了九个阵列。
  天下剑宗第四十,在剑道之上,苏秦确实是无法与勾践相比,但是在易与阴阳之变上…呵,六国宰相岂是浪得虚名?
  当年能把齐王燕王耍的团团乱转,玩了一手无间道的猛人,智商有多高就不必多言了,而原本历史中,苏秦玩过这手无间道之后本人就被车裂上西天了,但是在这片世间,苏秦还玩了一手金蝉脱壳的把戏,那智商自然比起原本历史,只高不低。
  正如甘棠所说,智慧,是时间的沉淀与积累。
  天赋异秉的人加上时间的沉淀,最后出来的人,便是天才。
  苏秦发现第十列后,和前面十个产生了不同,更加复杂了一些,而依照他所解出来的答案,第一个是山天大蓄卦,刚而尚贤,止健大正,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牛犊的角上抵着一根横木。
  从字面意思来看,是一个一字。
  这也符合大蓄卦的卦辞。
  坚守正道,当以天下为己任,所以按照苏秦的看法,世间最正之字,莫过于“一”,最上之字,莫过于“白”,最终之字,莫过于“我”。
  所以这第一个阵列所写之字,是“一”或者说“白”、“我”。
  一者最正,白者无暇,为天下众生计较之人,必然正直无暇。
  而大蓄卦还有积蓄的意思。
  苏秦暂且不去看更深层的意思,先用浅显的来解。
  童者,无暇也。
  这个最开始还有待商榷,但很快,苏秦就知道了第一个究竟是什么。
  第二个是涣卦。
  风行水上,涣,洪水突来,通篇在说一个大水祸患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