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剑颂 >

第14章

剑颂-第14章

小说: 剑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本座千年不曾修行,被磨灭了大半法力,否则你这区区蛇皮怎么可能把本座牙给崩掉,本座也知道你是异种,今天本座就大发慈悲饶你一命……此仇来日再报…”
  他骂骂咧咧,此时那满口尖牙利齿已经碎了个七八,他抹了抹,把那些尖牙消去,显然是幻化了一下,方才那个模样才是他的真身。
  随后,目光便狠狠盯在程知远身上!
  “吃不了蛇肉解恨,那就吃个人肉解气好了!”


第二十二章 本蛇是有担当的蛇(修)
  黑气滚滚盘踞,大风难以吹开,程知远都没有反应过来,身躯立刻便被巨大的鬼神黑云包裹在内。
  狞笑声不断响起,白光纷飞,化作无数双眼眸,同时又变化成无数张嘴口,程知远只觉得浑身上下如遭雷电麻痹,颤抖却不能抬剑,唯那剑鸣嗡颤,越发高亢,由此表达此时程知远的怒意。
  “一千年了!终于又有供奉上门,本座岂有不收之理?”
  厉长生高兴极了,虽然吃不得黄蛇,但这个年轻的身体内流淌着无比滚烫的血液,那些肉中充斥着澎湃的阳气,四象的脉络构筑有序,在厉长生眼中,不亚于一个饿了七八天的人突然看见一只肥美烧鸡。
  他的法力下降的太多,甚至到了啃蛇都会崩牙,这几乎让他崩溃,也瞬间回过神来,当务之急是大量吞吃血食,让自己恢复到当年的状态。
  哼,刚刚那什么昆仑门的娃娃,那什么火门的青贤,放在他一千年前鼎盛的时候,挥挥手就能打杀了,但可怜的是,如果现在的他冲上去,必然会被那圣火焚的一干二净。
  这种实力的落差,让他感到极其憋屈。
  程知远在这种压制之下,浑身大汗淋漓,仿佛那黑云之中不是厉长生这个鬼神,而是直接在自己身上压了一座小山。
  “跪下,蝼蚁,臣服于本座!”
  厉长生的声音带着不可言喻的畅快,他憋屈到现在,可算是有了发泄的地方。
  连一条长虫都能调戏自己,但厉长生也不是傻子,那蛇不凡,不好搞,那么就拿程知远开刀。
  送到嘴边的肉岂有不吃之理?
  黑云凝聚,更重数分。
  凡人之身自然会被镇死,但程知远已经入了修行之户,虽然尚不知道何重境界,但好歹四象已全,暴仁牧云,这是气息运转的方式,真正的名字,则是“太阳太阴,少阳少阴”。
  四象全了,再差一步,正便入了“此户人家”。
  ——
  有圣人言,人间众生修行,如走街串巷,一个户字指的是半扇门,说的是不入圣门的修行人。
  户乃出入之口,半扇之门,住人之家,故而到了“此户人家”,这就是修行第一境。
  人身四百扇门,但只有一户,这四百窍穴齐全了,全都叩开了,才抵得上这一户。
  这一户之后,就是紫府天宫。
  此第一境称“户枢”。
  户枢者,门之闩,关键之位,配心之玉锁,缠意之金绳!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程知远的身躯剧烈颤抖,它山剑的嗡鸣声越发微小,厉长生所化的黑气向着程知远的眉心涌去,那脑袋上顿时出现一枚黑色的印记,看上去似是一朵桃花模样。
  但这世上哪里来的黑桃花?
  神智又开始模糊浑噩,一股怒气从心中深处爆发,程知远感觉到自己的无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个镇压了千年,法力几乎耗尽的鬼神,也可以轻易弄死自己。
  猛地,一股血气从某个角落开始窜出,重新流动于身躯之内。
  四肢百骸,百窍八脉。
  呼——!
  大风吹起,剑气肆虐,然而黑云被撕开又会瞬间聚合,厉长生哈哈大笑:
  “小子居然还能反抗,了不起,果然是上乘的供奉物,若是千年之前,本座说不定会收你当个看门走犬,好好调教一番,但如今你还乖乖认命吧!”
  他加重了法力,程知远顿时感觉又有一座大山压顶,那股刚刚升起的血气瞬间就消失不见,而厉长生狞笑,他为鬼神,此时直入心神之内,来到了户枢之前。
  古剑悬于湖水上,隐隐有些血色,而湖水周围,有无数长河奔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还差了半步啊。”
  厉长生见到那些大河,倒是被吓了一跳,随后是大为称奇:“以前也看过不少年轻人的流水,却没有见过这般壮阔的景色!”
  他心中主意立马就变化了。
  这个人死了当真太可惜了,不如自己做了他心中神灵,盘踞于此,日夜汲取其身神精华,这必然比吞吃血肉要来的快,如此岂不美哉?
  纵然是天才人物,见到的这些“流水”也不过是小溪小江,这个年轻人居然上来便是数条大河,如果此时吃了他,自己也就是吃了一片血肉而已,因为大河虽出,这个年轻人还没有彻底踏入“此户人家”之中。
  厉长生很快就有了想法,自己如果不做心中神灵,那么即使到了外部,频繁吞吃血肉也只会落得被人斩灭的情况,而且还要时刻保持理智不化为妖,而现在有一具上好身躯摆在面前,此时不占,更待何时?
  等取了这孩子的肉身,得了他的心神镇物,再去杀了那昆仑门和火门的两个年轻人,驾天子骏出,得一道天子气运,来日说不得就扶摇直上九万里去了。
  厉长生飞入湖泊之上,见到那血色长剑,阴冷一笑,化作黑云瞬间将那长剑包裹。
  心中镇物瞬间被蒙蔽下去,灵光晦暗。
  程知远的神识被镇压,见到神剑近似寂灭,顿时双拳紧握,死死咬牙!
  “你……要夺舍!”
  所有的愤怒剑鸣都被锁在乌云之中。
  厉长生畅快的大笑!
  “少反抗,不就少了些痛苦吗?诶,何苦来哉?”
  “小子,暂且不抹了你的灵光,让本座来帮帮你,让你先行进入修行中的“此户人家”之内。”
  “你可要感谢本座啊!”
  ——
  黑云滚滚被吸入身躯之内,“程知远”睁开眼睛,但已然不是黑白分明,而是纯黑一片。
  眉心中一朵黑色桃花印记已然成型。
  “真是棒极了,这种感觉,千年之后,在这鸟不拉屎的黄厉之原,没想到居然会遇到这么棒的身躯……当真是否极泰来了!”
  厉长生舒服的伸展“自己”的躯体,而后目光望向那座峡谷,阴冷一笑,拔起它山剑便飞遁过去。
  他的足下带着黑云,但隐隐又有白色的烟霞诞出,黑云与白烟交错,证明他的鬼神身份。
  先是鬼,再是神,恶占据大头,他厉长生可不是什么善人,更不是那楚国东皇太一手下的国祀之神。
  但他自然是无比羡慕那些国祀之神的,因为人间的香火源源不断向那处涌去。
  “但有了这具身体,本座日后未必不能达到他的高度,这个孩子身躯内的流水之广袤浩大,居然汇聚成大河,这是我千年以来所见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对程知远的身躯信心满满。
  黄蛇愣愣的看着“性情大变”的程知远向峡谷飞去,它的眼中闪烁着一种思考的光辉,在大约两三个呼吸之后,黄蛇忽然用尾巴拍了一下地面。
  咚——
  沉闷的,几乎无人听见的鼓声响了一下。
  大地微微颤抖,尘埃扬起大约半寸。
  但这道鼓声不传于天,而是传于大地深处,广袤广袤,不知道传入了谁的耳中。
  黄蛇忽然有些愧疚,它不是傻子,知道程知远性格大变肯定和刚才那个长得丑不拉几的家伙有关系,再晃晃脑袋,觉得自己吃了程知远的金子,兼为了长期饭票,自己应该有些表示。
  嗯,本蛇是有担当的蛇,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了。
  狗大户你等着,本蛇来救你了!
  于是黄蛇游动起来,看了一眼外面破烂空荡荡的金刀,尾巴一卷把那刀给盘起,随后飞快的顺着厉长生离去的方位窜去。
  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
  ——————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


第二十三章 天下之物,何物不争(修)
  黄蛇的一尾巴只是在大地上轻轻扬起了些尘埃。
  但是在黄厉原之外……却是引起了一些不为世人所知的变化。
  坐镇在世上的圣人很多,同样,圣人们铸造出来,为了维护人间的地域,同样有很多。
  比如那“亭”、“台”、“楼”、“阁”,或是那“宫”“城”“池”“观”。
  这八座建筑,对应着天下八荒,人间八极。
  黄厉之原在八极之外,但具体的位置不为人所知,至今为止也没有圣人寻到这处在人间的入口,只知道,此地乃历代周天子葬陵,只有穆王八骏,或者青铜伪天驹才能出入。
  这便要提到两位很久以前的圣人了。
  铸门的造父为穆王打造了金铜之车,虞门的桂伯为穆王找到了八匹骏马,这就是穆王天子骏的由来。
  青铜的伪天驹,是仿造穆王之乘所制作的,但是有大缺憾,不能长时间停留在黄厉之原,否则会被腐蚀,最后成为铜渣而散去。
  天子骏的车乘,乃是世上以首山之铜而打造,铸门的圣人将整座首山炼化,做成天子之车,前不可效仿,后已无来者,因首山不存,首山之铜自然也没有了。
  尘埃扬起,不拘泥于黄厉,慢慢滚到人间之前,踌躇着不敢进来。
  这里是一座亭,牌匾上写着十里常亭。
  何为常而不是长?
  因为此十里之处,此亭无处不在,能观人间万事。
  这十里,就是整个人间,此亭常驻在此,故常而非长。
  这是人间世中,最远也最近的亭子。
  两位圣人坐在亭中,他们的目光交汇,身前放着一碗水。
  黄色的烟霞从上升起,无数的长蛇咆哮厮杀,黑色的云海盘踞而来,但最后,水波涟漪剧烈震颤,木碗摇晃,有一只虚幻龙头从水中缓缓抬起。
  龙抬头,这种事情意味着有天子信物出现,同样在危险之中寓意着大机缘。
  原本厮杀的气运开始转动,扭曲,有些消散了,有些则壮大了,但是上下风一直在变化,没有规律与秩序。
  等了许久,终于不用再见到文王卦辞了,除去穆王八骏之外,其他的天子信物似乎一直在躲着人间的众生,唯独文王一直不辞辛劳为人间留下谶言。
  其中多是警戒,似乎已经有所暗示。
  但正如儒门龙素所言,这天下六十圣门,哪个没有反心?
  但这个反,也不是一定要反了周王室,毕竟天下六十圣门,都是在为人间开万世太平。
  两位圣人露出笑意,但其中一人看了看那水,又轻咦一声。
  他想了想,伸出手来,在水上轻轻一抹。
  于是黄厉之原中,有驾驭青铜伪天驹的少年突然改道,向着那座山峡的方位行去。
  另外一座坐在亭子中的,是火门圣人。
  衡圣廖灵。
  衡,乃衡量之意,火门之旨,意在规范人间众生,光融天下。
  另外一位,则是吕门圣人,尸圣刘烈。
  刘烈的手掌拂过水面,廖灵见到这一幕,皱眉言道:
  “当真是吕门上下两张口,天地万物的精粹都被你们所拿去了,贪得无厌。天子骏动,地龙吞天,你们已经拿到了文王卦,却还要再和张羊、苏逢雪争夺一下新的天子信物吗?”
  刘烈微笑:“天下之物,何物不争!不去争,如何得之?有缘者即争者,不争便是无缘,廖兄不也想取下一辆天子骏吗,所以你才会出现在十里常亭。”
  “天下动乱,征战攻伐已有千年,但哪怕是从文王开始,这浩荡七千年岁月,天下也不曾真正一统。”
  “鬼方,犬戎,东皇太一,天齐渊圣,白帝少昊……说是尊奉,事实上,从不曾臣。”
  “万年殷商也成朽土,至如今,周天室日益衰微,当尽快确立一尊圣门为国圣,以此重整大周气数。”
  “正是黄厉之原三甲子一开,历代周王皆留有信物在其内,得周天子信物者……”
  “我等圣门,当可立教,如此,诸圣独尊,辅佐王室,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廖灵没有说话,那目光望向水中,此时景色改变,出现了苏逢雪与中年汉子的身影。
  “贪乃祸之根源,如今黄厉之原内气运产生变化,你因贪婪而迈步,最后的结果或许不甚美好。”
  他喃喃说着,而后眼角余光忽然一愣。
  有一个浑身缠绕黑气白烟的人影进入了他的眼中。
  那是鬼神?拥有了肉身的鬼神?
  在水中的倒影很清晰,但下一瞬间,忽然有一只晦暗的眼眸睁开。
  日月星辰都寂灭了,所有的景象也都同时消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