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468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468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成了什么,外面会说咱家很失礼。
  可是,今儿跟回来一位,明儿跟回来两位。
  他们一会儿要借给书看,一会儿说把书借走看,过几日要看小红,大后个又笑呵呵说,要来府中亲自指点骑马,当本少爷傻,真不知晓你们是为哪般?
  干啥呀,怎的,来家能见到姐姐是咋的,他院子离姐远着呢,还害的他要上交那点可怜巴巴的零花钱当伙食费。
  瞧你们那点儿手段。
  小将军哥哥玩打马虎眼那一套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呢。
  和小将军哥哥的手段比起来,这也显得拙劣。要知道哥哥那阵,他就没看出来。
  唉,米寿心里摇头,这属于一般人无法理解的忧愁。
  和别人讲这种苦恼,别人都没法代入。
  毕竟,不是谁家都有一位这样风华绝代的姐姐的,真招风啊。
  米寿一边觉得稍稍有点对不起小将军哥哥,他在往家招贼,想盗心的贼,一边对来家中做客的同窗颜系涵露出不失真诚又礼貌的笑容,回答道:
  “恩,是,我家确实与别府不同,你们府中丫鬟奴仆较多,屋子都给他们住,我家是丫鬟没几个,全是自家人。也就没有分正屋不正屋,怎么方便怎么住。”
  颜系涵很稀奇,米寿竟住最后一排,这里一般都是奴仆住的。
  “那前排是?”
  “前排全是库房,存粮食什么的,你要是敢兴趣,我带你去看看。”
  “好。”
  米寿以主人姿态在前方引领着说:
  “可能外人不太理解。但我们家以前住山边,住过一阵破房屋。家中老人从那时就认为,最后一排的房子位置不好,野猪什么的可能随时会下山,危险。值钱的要放在妥帖的位置。”
  恩?
  颜系涵听笑了。
  也就是说,将钱同窗放在最后一排住,粮食和物什却存放到前排,是认为钱同窗还不如那些物什?
  米寿回之一笑:行啦,猜到就行啦,看破不说破,还是好朋友。他和金宝哥哥他们全住在最后一排。
  男娃子在家里最不值钱。
  两人又逛到了马厩。
  就在这时,烧鸡的爹听到门外的铃铛声,急忙放下草料赶去门口,将门大开。
  米寿急忙道:“走走走。”
  他姐咋回来了,不是说今日要去姑母那里一起回吗,赶紧撤,别见到。
  颜公子这人很不错。
  再者说,无论是冲颜老夫子还是颜家上下对他姐极其照顾,还是别见到姐姐坑了颜公子一生的好。
  没用的,唉,宋茯苓这天下只有一个,被那无敌超级的哥哥还预定了。
  可是,车马很快。
  宋茯苓今儿还没用烧鸡扶,车马没用完全停下时,她就跳下车。
  喝水喝多了,她憋着尿,穿着一身鹅黄色衣裙一抬头。
  颜系涵只觉衣袂飘飘,心跳加快。
  他终于见到日日去他家中,那个被祖父时常提起、被妹妹时常挂在嘴边这样好那样好的宋茯苓。
  谁来也不好使啊,宋茯苓匆匆胡乱一点头,走了。


第八百一十七章 还没咋样呢你就这样(两章合一)
  “颜兄?”米寿身高只到人家肩膀头,但范儿很足,背着两手,仰头提醒道。
  示意随他走吧,快别发愣了,瞅马有什么用。
  “啊?噢。”
  温文尔雅的颜系涵对米寿一点头。
  这天晚上,米寿给他打饭,他也不问你家咋吃的是自助餐?你家怎么与别府不同。
  脑中都是那个挥之不去的倩影。
  只有在离开时,要见宋福生了,颜系涵才正了正神儿。
  宋福生在家中书房正写材料,听米寿说,人家要过来拜别打声招呼,他忙中抽空分神看向门口。
  当爹的,要给儿这个面子的。
  这都是儿子的小朋友。
  宋福生对在门口向他鞠躬行礼的颜系涵点了点头,靠在椅子上,笑着摆摆手,让免礼:来啦?啊,要走哇,行,常来玩。
  大门关上。
  颜系涵牵着马,回眸看向知府家的门。
  门关上,里面的热闹顿时消失不见。
  他看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
  “九少爷。”门房的仆人接过马绳。
  小厮赶过来道:“少爷,老太爷让您回府就去一趟。”
  “知晓了。”
  颜老夫子今日选拔集结家中子弟著书人选。
  他已经和宋茯苓商议过了,先出一套“算筹学基础”和一套“初级算筹实务”。
  先将这些已整理完大量资料的著书成册。
  编译人当然是他们颜家人了。
  宋茯苓自始至终就表示,她不愿意参与细致麻烦的编著工作。
  她能做的就是出一份大纲,连细纲都不提供,不要找她。
  而这份极其繁琐的工作,最后名字还不会出现在作品中,就有颜系涵和其父颜府四老爷。
  这些人却很高兴有资格能参与其中。
  此时,颜老夫子坐在上方给选拔上来的儿子孙子讲话。
  他老人家两手拄在讲台上,姿态和宋茯苓平日里一样。
  说到重点时,老爷子会拿起粉笔,站起身,唰唰唰在黑板上写下重点词。
  颜系涵坐在下面,坐的正是祖父平日里听课的位置。
  他听到祖父说:
  算筹,可不止是一门工具。
  如若能背普及更广,它会在建筑、制造、军事等等领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颜家,虽以退出政权中心,但凡是对朝廷有利的,哪怕能起到一点点的推动作用,颜家都义不容辞。
  上面祖父说的越多,颜系涵在心中想的也越多。
  慢慢开始冷静。
  他目光落在书桌上那厚厚的书籍上,似看到了宋姑娘在这里给祖父授课的一幕幕。
  很幸运,今日能见到宋姑娘。
  见之前,他其实没想太多。
  他和那些同窗一样,抱的心理更多是深深的好奇,就是想亲眼见见这位奇女子。
  知晓她算学很厉害。
  知晓她经常玩的是他们男子都不是很擅长的小发明。
  知晓她在其父任职会宁知县时,尝尝翻阅近年来的杀人案卷。
  且别的女子看书,看诗词歌赋,讲儿女情长,宋姑娘却是看律例,专找漏洞讲给钱同窗听。
  他大胆猜测,宋姑娘不会是将那些漏洞一条条都写下来了吧?
  有意思的女孩不多,宋姑娘是佼佼者。
  可是见到后,又能如何呢。
  提亲?
  有些时候,不得不说,门第之见。
  宋知府,正蒸蒸日上。
  颜家,已呈现日落西山。
  虽然他一向内心很骄傲,认为自己就是自己。
  但是事实上,他在外是颜家儿郎,如若皇上心中存有忌讳,他将来能不能参加科举都是未知数,如何博得一个明天。
  没有明天,如何能得到宋知府的认可。
  毕竟他知道前一阵日子传的宋小姐不被其父重视,那纯是无稽之谈。
  另外,即使熬不过自己的心,一定要试一试才不存在遗憾,也绝不是眼下。
  因为如若他得到祖父和父母同意登门提亲,到时,宋姑娘那里一旦要是不同意,那让宋姑娘还怎么登颜府门,那书还怎么著写?
  这不是他的初衷。
  他希望古灵精怪的姑娘,能像妹妹说的那样,能每日都欢欢喜喜的,不要由于他而心存负担。
  “系涵?”
  “啊?是,祖父。”
  颜老夫子最喜欢的这个孙儿。
  四房的系涵学问做的最好,却看起来平平常常好似不出彩。
  实际上,心知这个孙儿在这个年纪比他强,很懂中庸之道。
  ——
  “你咋才回来,闺女说你那里有客,谁呀。”宋福生放下毛笔,抬头问钱佩英。
  钱佩英将包挂在墙上的衣钩上,回头瞅了眼她家老宋:
  “柳夫人。茯苓去的时候,我俩正在里间说话。你猜柳夫人今天和我说啥。”
  “你别总让我猜。你口头禅,你猜啊,你知道吗?开头说话总带这两句。你不说,我能知道吗?”
  钱佩英瞪宋福生一眼。
  这才坐下身道:“我怎么觉得她是想和咱家提亲呢,今天去,是和我透话呢。”
  “谁呀,给二丫啊。”
  “你是不是傻,二丫再亲,毕竟是侄女,还不至于到我这里。有她的信,就会找老太太了。是你闺女。”
  宋福生当即拉下脸,敢提他闺女:“她提的是谁啊?”
  “自然是她们家那唯一的嫡子了。”
  “我看是你俩傻,她儿子才多大。都没长脑子说那话,她儿子比咱闺女小知不知道?”
  钱佩英也知道小。
  但听柳夫人那意思,女大三抱金砖,茯苓年纪大也干,只要她和老宋同意,瞧那意思,其他都不算事。
  而且还没有影子呢,就积极到,恨不得现在给她下保证决不让茯苓受委屈。
  “说看重咱家的氛围了,说是第一次见咱俩就羡慕。说正好咱俩想多留闺女几年,全都咱说的算,还夸咱家茯苓……”
  钱佩英还没有说完,宋福生就站起身挥手道:
  “得得得,别给你两句好话就当真话听。
  咱俩,有几个咱俩?
  他们觉得年纪不是事,我还觉得有问题呢。
  瞧那柳府后院吧,花花人花花事儿,有其父必有其子,让他们上一边去。”
  钱佩英望着宋福生气走的背影:
  “是,我没应,我说咱家没考虑过找岁数小的。
  这不就是透话阶段,我和你唠唠嗑嘛,最后也没弄僵。
  我估计柳夫人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理提几句的,你生啥气?我就是想告诉你,咱闺女有市场。”
  第二天,很凑巧,宋福生收到两封信都和结亲有关。
  一封是奉天的,大郎的婚事初步定下,就等着他们一家今年过年回去过礼了。
  本来挺高兴。
  可是看完第二封就不乐意了。
  他在外地当知县的进士朋友信中提及,知府私下有找谈话,想让中间做个媒人,帮忙给家中幼子提亲宋知府的千金。
  宋福生看着信吐槽,你都知道是千金了,还敢随便提亲?
  提笔回信:
  快让你那里的知府去给幼子寻别人吧,他这里,不可能。
  因为一生只得这一女,如珠如宝。
  从未考虑过让远嫁,倒盼着将来即便嫁人,还能常回家。
  本来挺气愤的,可宋福生写着写着忽然停下笔。
  秦主簿进来添茶,正好听到大人叹了一口气:“唉。”
  大人这是怎么了?
  ……
  宋茯苓从颜府出来,正要上车,一看从拐角出来一位高大挺拔的背影,一愣:“爹?”
  宋福生背着手笑呵呵的走了过来:“啊。”
  “你怎么来啦,啥时候到的,来了还不进去?”
  宋福生上前接过烧鸡手里女儿的背包,又帮茯苓拽了把到脚面的裙子给扶上车。
  进府干啥,他不过就是来接闺女“下班的”,没必要大张旗鼓。
  但宋福生没解释,只坐进车,嘱咐迟行迟宇赶到南大院接佩英。
  然后才道:“今儿咱不回家吃饭,我让米寿去墨莲居等着呐,去那里吃。吃完咱几口人逛逛街。”
  宋茯苓疑惑,“您不忙啦?”
  她爹最近很忙的。
  目前基本一个月就向外面运一趟货,有私货也有官衙出的一车车磨刀石送往京城兵部武器库。再由兵部派人运往前线。
  鹿场和养殖木耳的厂地也已经围上了,她爹前几日还说要去一趟。
  另外,今年水稻试验田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大量的荒地要开发,之所以以前荒着,就是地处偏远或是存在引水困难,就要想办法修水渠从山上溪流引水。
  更何况,又一年的春天即将来临。
  一茬茬的事儿,都在等着他爹,爹连会宁都没有时间去。
  每晚,父亲或在前衙或在后宅书房查资料写总结。
  宋福生说,“不咋忙,陪你和你娘咋是浪费时间,别操心了。”
  墨莲居里,桌上摆着六道大厨最拿手的菜。
  透过珠帘,隐隐约约能听到假山流水声和筝声。
  米寿再没了以前稚嫩的声音,一开口像个小大人似的:
  “嘿嘿,还是路边馄饨好吃。姑父,你还记得咱


第一回 进城吃馄饨吗?”
  钱佩英提醒宋福生:“就你被店小二看不起那次。”
  宋福生给女儿夹菜:“记得,是不是就那回米寿走丢了?跑去,拽着人家陆畔非要给蘑菇,那次我真想揍他了。”
  米寿说:“可我一次也没挨过打。”
  “啊,是,没打过你。看来你还挺眼馋,挺遗憾呗?”
  一家四口就笑了起来。
  宋福生一边笑,一边有特意观察女儿的笑脸。
  最近被闹的,他突然脆弱了。
  看到米寿,寻思:这小子指定是跟他一生的,男孩子,算是分家分不出去了,还能给领回个儿媳。
  看到茯苓,心理就变成: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