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467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467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原谅她们太好奇了。
  最近关于宋茯苓的传言太多。
  听说,颜老夫人在前几日的聚会上,当着一众人的面前大夸特夸宋茯苓的祖母。
  听说,连巡疆归来的柳将军都过问此事,因为柳夫人在夫人聚会中表示,柳将军夸奖宋小姐,有其父必有其女。她们母亲回到家中讲,那份羡慕就甭提了,说知府夫人当时听的眉开眼笑。
  所以说,所有的人只知道宋茯苓日日来颜府与颜老先生沟通学问,却无人能讲清楚到底是哪方面的学问,竟引得颜老夫子还要听一个闺阁小姐的。
  这怎么听怎么透着股难以置信。
  甚至,颜姑娘今日对她们讲,别看宋小姐常来家中,可是她却从没见过,都是祖父在前院安排,一直也没给机会啊。
  无法理解,无法想象,像男子一般行走在前院啦?
  而以前对于这些小姐们来讲,女工刺绣,琴棋书画,会男子的六艺,且有其一出众,就已会被受到广泛赞赏。
  这种想法,也是她们所有大家闺秀女子眼中有才无才的评判标准。
  可是,如今,冒出一位宋小姐,稀奇到勾着她们到了听墙角的程度。
  算了,就不感慨那些了,没空。
  “听明白里面在讲什么吗?”
  罗茉瑜摇头,又看向周同知家的周盈盈,周姐姐是最有才华的。
  周盈盈不得不承认,也没听懂,且一点儿也听不明白。
  颜府自家人颜姑娘正拄着窗沿,双手捧着脸,透过那窗纸的窟窿眼,情不自禁地:“哇”。
  她在满眼惊艳、羡慕地望着在黑板前讲解的宋茯苓。
  她看到宋姑娘,一会儿拍拍黑板左面,让她祖父看过去。
  一会儿讲激动了,用手比划着圈,两步到黑板的右侧,示意祖父看那些她完全看不懂的鬼画符。
  在颜姑娘眼中,宋小姐最让她惊艳的是,边对下面坐着的祖父摇头,边折断手中的白色笔,然后攥着半根白色笔,两手呈八字型拄在高高的书桌上,对她祖父说:“您想的不对,您刚才一定是没有仔细听讲。”
  哇,颜姑娘不知道现代有个词叫减压,但此时此刻就觉得心中好爽。
  她一个旁听者听到祖父挨说,平日里,谁敢呀,心中莫名觉得像吃了块凉西瓜。


第八百一十五章 青春少女是样样红,你是主人翁
  宋茯苓走下讲台,给颜老夫子再次讲了两遍,将曾经老师教过的一些心得和口诀告诉完了,让记下,这才手上带着粉笔灰,抬眼看向有窟窿眼的窗纸。
  颜老夫子抬头正要与宋茯苓说话,一看宋茯苓在看向他身后,也跟着扭头看过去。
  “谁在那里?”
  他居然没发现窗根下有人。
  要不说还得是年轻人呐,耳聪目明。
  没一会儿,颜姑娘带着各府的小姐们,惴惴不安低头走了进来,羞臊的呦,脸通红通红的,给颜老夫子和宋茯苓行礼。
  这一次,很出乎颜姑娘的意料。
  颜老夫子在问过你们是什么时候来的,不但没追究,而且还板不住脸对宋茯苓建议道,“瞧见她才想起来一事。往后晌午,去我这小孙女的院落休息可好?”
  宋茯苓笑呵呵一点头,“您老不知,之前就和胜娚有一面之缘。”
  说完对颜胜娚一点头:“往后要麻烦颜姑娘了。”
  颜胜娚很高兴,更感觉到很荣幸。
  这是头一次祖父这么给她面子,她猜大房二房三房的姐姐们一定会很羡慕她。
  有了这个插曲,颜老夫子又觉得宋茯苓已连续月余没放松,年轻孩子嘛,哪有不贪玩的,今日就提前结束课程,让宋茯苓随小孙女去后宅转转。
  宋茯苓过垂花门和诸位小姐们齐齐松了口气。
  其他人是觉得前院不是她们该去了,偷偷溜过去,心理有压力,终于回来了。
  虽被丢脸逮住,但有惊无险,没挨训斥。
  而宋茯苓的心理是,我去,她终于进后院了,来别的府溜达溜达。
  共同松口气,都听见彼此那大松口气的声音,几个姑娘对视一眼,噗嗤一下就笑出声。
  颜胜娚十分好奇,“宋姐姐,你是什么时候发现我们的?”
  宋茯苓实话实说:“早就发现了,你们扒窗沿悄悄站起身的时候。”
  刘守备家的刘文雅疑惑:“那你怎么后头才看向我们?”
  “什么都讲个节奏,像你们弹琴不能弹一半吧,被打断了,还要从头再来不是?”
  周同知家的四小姐周盈盈明显在与宋茯苓示好,笑意盈盈夸奖道:“那你反应可真灵敏,我们可是很放轻动作,以为不会被发现呢。”
  在去给颜老夫人请安的路上,宋茯苓告知,说以前家就住在大山附近。
  山啊,那上面什么动物都有,比方说蛇。
  反应不快的话,上山找榛子吃,找野果子吃,哪怕是想摘朵花,都有可能被蛇咬。
  她就讲,她们家的小姐妹多多少少都会点儿啥,自身有点儿本事,实在很弱的比如家里的桃花姐,也会在上山时戴着自家配好的防蛇药。
  几位姑娘觉得都不敢想象,“那你会点儿啥呀?”
  “我,以前是练斧头出身的,后来有次差些失手扔我弟头上,那个斧头和把身忽然活动了。
  给我弟吓的连做两宿噩梦。
  那两日吃早饭,他就盯着我,说是在梦里被我害了,我爹就私下找我谈话,劝我,让别练了,我弟能长大不容易。
  后来,我家盖了一幢非常漂亮的院子,更没有地方练呀。
  家里人太多,不知道从哪里会冒出人。
  出门想竖靶子练习吧?家里老人们还不让,说我要是在外面扔斧头会不好说亲。”
  “嘿嘿,”罗通判家的罗茉瑜先憋不住听笑了。
  笑完,发现大家都瞅她,包括宋茯苓。
  完了,她又失态了吗?她真不是笑话宋小姐,就是听起来太丰富多彩。
  “那什么,我不是……”
  “哈哈哈哈哈。”几位姑娘像后反劲儿似的,这才笑起来。
  罗茉瑜:“……”
  而此时正院里的颜老夫人,早就收到消息宋茯苓要来请安。
  厅堂里的奴仆来回穿梭,端着各式点心果盘,女孩子喜爱喝的花茶果茶。
  颜老夫人离远就听见这些姑娘家的笑声,她也跟着未见其人先露了笑。
  “茯苓给老夫人请安。”
  颜家如今虽尴尬,瞧皇上这意思恐是不会再启用。
  但人家退下来的时候官阶很高啊。
  你不能说退休的干部他就不是干部,一些待遇啊什么的都很好。皇上算厚待。
  在黄龙这一片,就连目前品阶最高的柳将军也要给颜家几分颜面。
  所以,宋茯苓来到后院,第一件事就是像颜老夫人和大方长媳颜夫人请安。在古代,一般都是长子长媳继承家业。
  “好,好,好,快请起,近处来,让我瞧瞧。”
  颜老夫人拉着宋茯苓的手,与长媳稀奇道,“没想到,不仅内里蕙质兰心,长的也是玲珑剔透,明眸皓齿。”
  恩,颜家的长媳笑着一点头,这姑娘真白净,且在心中想:真会长,取宋知府和宋夫人的长处。
  说着话的空档,长辈赐,碧绿的手镯就戴到了宋茯苓的手上。
  宋茯苓与颜老夫人和颜大夫人笑着聊天,说她祖母有在家中讲过,不常见颜老夫人。
  老夫人表示,确实只和你祖母见过两面,并不像别府经常小聚。
  那是因为腿啊,老寒腿,老毛病,出入不便。
  不过,你一定要转告你祖母和母亲,我不便于出门,让她们一定要常来。
  在厅堂里聊家常的时候,颜府二房和三房夫人分别带着家中待字闺中的女儿匆匆赶来。
  心中存的念头,不一定是要让女儿们和宋茯苓处的如何好。
  颜家即使再落魄,也没必要让女儿们去讨好奉承知府家的小姐。
  二房三房夫人存的想法是,想讨好老爷子。
  因为刨除宋茯苓是知府家小姐这层身份,她还是老爷子眼前的红人。
  女儿家啊,要想日子过的好,什么都和当家人的态度有关,下面的仆从也是看着这些。
  更何况她们本就不是大房。
  其实就算是大房又如何,孙子都那么多,老爷子眼中哪有孙女?
  要是各房女儿能和宋茯苓常走动,宋小姐要是能无意中在老爷子面前提起女儿一二句的好,那好处总是有的。
  颜胜娚的母亲是四房夫人,冲二房三房夫人带女儿匆匆赶来的心理,就可想而知,她看到小女儿和宋茯苓交好有多开心。
  这天,宋茯苓好一顿逛颜府,身边有一堆姐姐妹妹们奉陪。
  她们甭管逛到哪处,亭子里总是零嘴不断,一群姑娘叽叽喳喳的说笑。
  宋茯苓离开颜府,发现罗姑娘的轿子在拐角处等待。
  罗茉瑜有些不好意思道,“宋姐姐,我能和您进一步说说话吗?”
  烧鸡就扶着她家小姐下了马车。
  恩,烧鸡在外面,被茯苓小姐唤作,小烧。
  她谢谢小姐啦,可感谢,终于混上了一个好名,那些大家小姐还都以为她叫:小芍,芍药的芍呢。岂不知在府里,老太太们和老太爷都叫她烧鸡。
  扯远了。
  此时,烧鸡就看到那位罗姑娘在远处,脸通红对她家小姐郑重行礼。
  听不清说什么。
  只能看见小姐一脸受了那礼后就笑着扶起罗姑娘,然后这回声大她听见了,听到小姐对那罗姑娘说:
  “那以后别人再讲我,你可要第一个跳出来给我证明,我最有才。”
  那位罗姑娘就笑得眼睛里似带着星星点点。
  下午那阵,烧鸡还觉得罗姑娘属于那些小姐中长相最普通的,眼下这么一笑,别说,还挺好看。
  “走啦,”宋茯苓对罗茉瑜挥了挥手,上马车回家。
  而关于她的话题却没断。
  各府小姐回到家中,提起宋茯苓一句话总结就是,今日见闻发现,她性情很好,她本人还老牛气了,以前真是想左了。
  刘守备那位粗拉啦的汉子听二女儿刘文雅说完,当爹的没有参与话题却也在心中吐槽,估计是随她爹了。
  那时候宋知府刚任会宁知县时,哼,就敢和他梗脖子对着干。
  最服气的是,外面百姓都赞一句宋知府是好官,可宋知府还没少得实惠这一点,真特娘的让人佩服。
  搂钱的方式都和他们不一样。
  那些商户被扒掉层皮也跟着老百姓瞎夸赞,是傻吗?陶府尹那阵可没有这位手段狠啊,却没得过一句好,这真是纳闷至极,更是让他开了眼,
  就那样的爹,养出的女儿,她能是善茬?
  颜府四房,颜胜娚高兴地与母亲和哥哥分享和宋茯苓都聊了些什么。
  比如,她有问,祖父叫你小友,你为何还要叫祖父先生。
  宋姑娘说祖父是真正的大家,学问了得,从心里佩服。每一日和先生相处,也是在学习,得到了许多启发。
  要向先生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只盼望多些相处的日子,就能多得到一些提点,各个方面。
  比如,颜胜娚还告诉母亲和哥哥:“宋姐姐不止算学了得,你们知道吗?她还会别的呢,一个你们绝对想不到的。”
  她哥哥颜系涵眼神闪了闪,笑道“她还擅律例。”
  “恩?哥,你又是怎么知晓的?我可是今日聊天,透过宋姐姐提起的会宁案情察觉的。”
  颜系涵没再接话,对母亲施了一礼,说先回院落了,今日学的还没有吃透。
  他母亲摆摆手,望着已长成翩翩公子模样的儿子,又骄傲又略显舍不得。
  儿子自打迁到前院,很难得来后院,这是给他妹妹送吃的来了。
  ……
  最近,宋知府发现,他家米寿朋友是不是有点太多啦?
  比他应酬还多。
  总这么带朋友来家吃饭,交一下伙食费吧。


第八百一十六章 风姐
  米寿的这些同窗,都曾驻足在街边,见过宋茯苓的车架。
  那纱帘飘啊飘,却终是未见过其人。
  而这些读书人、年轻男子,越是听过知府小姐的传说,越是控制不住的想见一见。
  就这,在米寿那里,都已经刷掉一批同窗了。
  有些自身靠才气入得颜家书院的学子,像是家境富足的地主子弟,像是殷实的庄户子弟,这些人压根就和米寿说不上话。
  从米寿第一日入学堂开始,就属于不是一路人。
  别看都在甲子班。
  人家贵为知府家的公子。
  平日里,他们和米寿只能算是泛泛之交。
  所以说,能被米寿带回家的同窗,他们的爹啊、祖父啊,宋福生基本上也都熟识。
  这也就造成让米寿很犯难。
  咱说,你别去,我家不欢迎,无论是姑父那里还是他这里,面子都不好看,非君子所为。
  那成了什么,外面会说咱家很失礼。
  可是,今儿跟回来一位,明儿跟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