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382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382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实际上,外面的人不清楚,宋九族家看起来要负责管的地很多,其实有一大部分是朝廷的军需地,不在宋福生名下。
  他还能再买些良田。
  至于不熟悉的,他也不搭茬联系啊。
  那些邀请帖子,宋福生都有回:“科举期间太忙,没有好好陪妻女小儿,要利用这一阵好好陪陪家人,还要温书。”
  恩,给自己立了一个好男人的人设。
  是闺女出的主意,闺女给打样写的回帖样本,宋福生心甘情愿照办。
  这是杨明远。
  谢文宇是私下里与宋福生讲,从来也没寻到机会细致地去解释当初那一场误会。
  宋福生立马明白,就是关于任公信当初私扣他们宋九族救济粮引起的一系列事情。
  宋福生笑着表示,无需再提那件事,本来就不关侯府嘛。
  另外,他眼下和当事人(任公信)处的还可以,已经过去,无需旧事重提。
  谢文宇:“要提的。”
  宋福生为了转移话题:对了,府中的另一位谢公子下场了没有?
  噢,他那个庶出哥哥啊。
  谢文宇嗤笑一下:
  说来好笑。
  侯府上下随皇上迁都那阵,父亲口口声声要将他留在原籍,说他学问不行,不要在路上浪费精力,尽量多温书。
  让他那位庶出哥哥陪同迁京,自然那位哥哥也是回京参与科举呗。
  谢文宇也是刚知晓不久,昨日母亲才派人快马加鞭送到消息,那位,落榜了,举人榜上无名。
  给母亲看热闹高兴的,只顾笑话那位父亲当宝的庶出哥哥。
  母亲在信中表达,她要好好活着,喜乐事会随着亲儿日益茁壮高大越来越多。
  人啊,笑到最后才叫赢家。
  是啊,喜乐事。
  母亲,孩儿这次为您争气啦,是那种咱自己个都不知晓咋就那么争气呢。
  想必,这回他让奴仆将自己考中举人的消息送到京城,连母亲都会意想不到的喜极而泣吧,而父亲或许是:怎么可能做到?
  至于那位庶子哥哥,会不会马上向父亲哭诉:原籍占了便宜,京城人才济济,不可相谈并论。
  呵呵,谢文宇今早还将自己的猜测笑着和林守阳、丁坚说了。
  丁坚哥傲气道:“你不要将目光总放在那位身上,不过是一个庶子罢了。”
  林守阳也说:“他不过就是个屁。”
  在他们这些正儿八经公子哥的眼里,从来就没有正眼瞧过文宇的庶出哥哥。
  记得有一回,文宇被庶出哥哥挤兑到不行和他们说了,说白了,谁能嫉妒一小妾生的庶子,还是嫉妒侯爷偏心眼子呗,陆珉瑞那种不爱管闲事的都为文宇出过头。
  当那位庶出的,在某个场合笑着和珉瑞说话时,珉瑞当众问道:“你是?”
  当即,满桌人鸦雀无声。
  他们至今都怀疑陆珉瑞是故意的,但陆家大少过后说,他是真不熟识。
  宋福生听完:那个穿着狐狸毛,当初坐他家炕头拽的二五八万似的落榜啦?
  好哇,好,呵呵。
  宋福生情绪隐藏的很深,可是谢文宇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共情的点。
  然后是林守阳,私下和宋福生说,他们几人不会与大家一起进京赶考,路上做不了伴。
  因为他们要年前先行一步,回京过年。
  不过,会派小厮等待同年们进京,接应一下。
  最后,当宋福生去茶馆掌柜的那里算钱时,发现丁坚已经买完了单。
  “我是替珉瑞结账。”
  回过头,宋福生就对所有的举人们说了,今日,是解元陆畔请客。
  举人们:我们十分想念陆同年,陆孝廉。
  ……
  “宋兄,再会。”
  宋福生上车前摆手,“再会。”
  “宋兄,过段那个事吱一声。”
  “放心放心,一定知会。”
  宋福生都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晓得家里孩子们要成亲的,是媒婆四处说嘴说的?
  反正有几位举人私下对他表示,要去他家登门喝喜酒。


第七百章 你小嘴叭叭的还教别人呢(一更)
  “团长回来啦?”
  “嗳,还没睡呢,”宋福生坐车才进村就有村里人与他打招呼。
  “你们族长爷今儿怎么样?”
  “听他三儿子说还成。”
  宋福生一点头,太晚,就不过去看望了,放下帘子让四壮接着往家里赶车。
  目前,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三十多岁的男人保养的像古代二十多岁青年,长的精神还很有魅力的宋福生,走起路来脚底轻便。
  但没人认为他变了,家里人觉得福生还是那个福生。
  宋福生跳下车,推开家里大门进来。
  阿爷放下烟袋,立马从屋檐下站起身问道:“福生啊,回来啦,吃饭没?”
  “阿爷,您少抽点儿吧,我吃完饭了,你早些睡。”
  马老太端着面条碗掀开门帘。
  她也是才回来没到一个时辰。
  就这,还算特意早回家的,惦记那些亲事。
  问她儿:“三儿呀,今儿学政大人叫你们干么?”
  “说些话,让下回进京好好考。告诉我们每年春秋两季,最好去各地府衙县衙参与提些建议。对啦,娘,和秀才不一样,举人是每月中旬取粮,帮我记着些,到时候提醒提醒胖丫她娘。她要是没空,您去取。”
  举人嘛,只要考下来就算头顶知县、脚踏教官。
  这里的教官,是指有资格到学院里任教的人。
  正经享受国家俸禄,相当于端上了铁饭碗,朝廷每月给发足够宋福生一人能吃吐的粮油。
  马老太眼下已经不缺吃饭钱,可是这种朝廷白白给发的粮油,她每每听到仍旧激动不已,既觉得骄傲,又觉得像捡了大便宜似的。
  “中啦,你放心,我哪月都不会给它落下。”
  宋福生回了自家,才换完拖鞋,就看到外甥女桃花,从闺女屋里跪着擦完地,正向外倒退着走。
  “又让你姐给你擦地。”
  宋茯苓手上沾着白面从厨房探出头,她在帮娘烙饼呢。
  只是在钱佩英眼中闺女那是帮倒忙,你能不能出去坐着别玩面粉?
  宋茯苓一脸冤枉道:“爹,我没有,我早就说了,姐,我求求你了,别帮我干活。”
  米寿举着两只白面手,从旁点头:恩恩,他作证,他姐求过。
  桃花急忙拎着抹布站起身,跪地上埋头擦地,脸微微有些红,插言道:“三舅,您别总说胖丫,是我乐意的。”
  天天埋怨,天天数落胖丫。
  桃花不乐意了,三舅和三舅母真是的,弄的她每回来干活就差偷偷摸摸的,心里压力比干活还累。
  宋福生一噎。
  他压根不清楚桃花和陆畔之间一诺千金的插曲,就知道这外甥女可实在了。
  从重阳节过后,桃花要么早上烤蛋糕前跑来他家,非要帮佩英干活。
  收拾客厅、墩地,换洗被罩,打水,帮她三舅母烧炕做饭,凡是见着的就伸手干。
  要么着急的话就晚上过来,白天烤蛋糕烤列巴忙的话,桃花就晚上来帮他家懒闺女擦地、擦炕。
  这样的外甥女,你看,不让干活还不乐意,这也太?
  宋福生和大姐宋银凤特意聊过这事,结果大姐不当一回事说,让她干去呗,桃花是想和胖丫当玩似的唠嗑,又没帮外人干活。
  唉,太够意思。
  宋福生将棉帽子挂客厅衣挂上。
  心想:等桃花你过些日成亲的,你看三舅给你表示表示,指定多随礼。
  三舅不多随,你三舅母都不会同意。
  嗳,这话还真说对了。
  这不嘛,人家桃花不吃饭,是吃完来的,钱佩英非得让吃两张饼再走,“小姑娘家怕什么的,多吃又不会长肉。”
  钱佩英又问老宋:“你吃不吃点儿?”
  宋福生坐在客厅壁炉前烤火,烤的暖烘烘的:“一肚子茶点,不吃。”
  那娘几个就开饭了。
  坐在客厅餐桌前,当着宋福生的面儿,用猪肉馅饼蘸酱油蘸醋的吃。
  宋福生听到他闺女问桃花:“姐,你快成亲啦,那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桃花那孩子说:“就是衣裳被褥呗,早就准备完了,再没啥。”
  他闺女:“姐,这样就对了。你可不要听她们买一堆没用的,你和她们那些家情况不同。你又不外嫁,连袜子都做那么多双太夸张了。你也不会一年到头回不了娘家,这就住旁边隔栋房子,缺什么少什么,不方便和他们高家说的,你就和我姑母说呗,或是和我奶我娘说。”
  钱佩英一边舀汤,一边:“对。”早上和她说完,晚上就能给买回来。
  宋茯苓继续道:“桃花姐,手里有银钱随时都能买,还能买时兴的。对了,你有给自己买首饰吗?”
  桃花摇头:“戴那些做什么,不当吃不当喝。我娘倒是说要用聘礼钱给我买两样,我不想要。妹妹,你说是不是没用?”
  然后旁听的宋福生就很侧目,瞟他闺女一眼,又瞟他闺女一眼。
  只听茯苓劝桃花道:
  “怎么没用?你怎么开头就想着不当吃不当喝,傻不傻啊。
  你这么会过日子,铁头哥往后该觉得应当应分的。
  到时候你稍微花钱,他就会觉得你不会过日子。
  你才多大,你得花钱,这样他才能想办法去挣钱。
  再说了,姐,就结亲这一回,咱又不嫁二次,买几样自己喜欢的首饰当一辈子的念想,这事儿并不过分。”
  钱佩英接过话,怕闺女现代思想说错话,“你看谁是结两次亲,都是结一次,竟胡说八道。”
  米寿摆手道:“姑母,此言差矣,周地主就两次。”
  旁听的宋福生,“……”揉揉额头。
  桃花迟疑道:“那我买?可是样式要进城选。”这就面临着要请一天假,不能烤蛋糕烤列巴,少挣一日钱。
  “选,明儿我陪你去,姐,我赶车,你信得着我吧?”
  桃花连连点头,自然是信的。
  妹妹骑马都能那样马蹄子朝前飞过去,更不用说赶车了。她觉得妹子赶车骑马估摸比三舅都靠谱。
  米寿着急道:“带我一个,我是男的,与人说话便宜,只你俩不行。”
  “我俩怎么就不行?”
  “你俩太好看啦。”
  宋茯苓和桃花噗嗤就笑出声。
  宋福生再次扶额,你看这些孩子就这点不好,稍微大一大就像没有爹娘似的,只顾自己玩,不带他们爹娘。


第七百零一章 稀里糊涂猜到真相(二更)
  当晚,宋福生拿着刮痧板给他媳妇刮痧时,说了这么句话:“咱闺女叭叭的可会说别人了,你听她说话,心里好像挺有数。”
  钱佩英最近有些上火。
  闻言,赶紧和宋福生学嘴,说一说白天听来的结亲要准备的物件,娘家要陪送几十样。
  宋福生有点不乐意听这些,给媳妇刮完痧,躺在旁边打个哈欠道:
  “一堆破烂加起来不过三头二百,你就跟着看看热闹得了,没必要入心。咱闺女早着呢。”
  在宋福生心里,所谓正经陪送礼单,那上面不是写陪送多少件马桶多少袜子衣裳,真有本事的父亲,给的陪嫁应是:玛瑙多少件,玉石多少件,翡翠……
  恩,他还需要努力。
  钱佩英问:“那木材呢。”
  “准备什么木材,哪有地方存放。”
  钱佩英无语,你当这里是现代呢,到时候结婚去家具城一买就完事了“这都已经晚了,人家那媒婆说,正经大户人家为了寻好木材,恨不得闺女前脚出生后脚就准备起来。好木头不是咱想买就能买的。”
  宋福生嘀咕道,“古代人竟整没用的。”
  他知晓这些事,不用佩英提醒也知道。
  他还清楚讲究人家连棺材也是很早就准备的。
  但是他才不,女儿出嫁的木材早早准备起来,他怕自个天天瞧着心堵。
  第二日上午,宋茯苓和桃花、老妈、米寿就进城了,是四壮赶的车。
  茯苓、桃花、米寿自然是为购物,帮桃花选首饰。
  而钱佩英进城,是要带着四壮去点心店找宝珠的哥哥谈婚事。
  “大德子。”
  “东家夫人。”
  “你坐,不用叫我夫人,咱们又不是外人。”
  钱佩英又推了下四壮,你也坐下,站在面前挺高的个头挡光。
  当大德子和四壮都在桌前坐好后,钱佩英才对着大德子说道:
  “你应该知晓我为何找你吧?
  对,就是四壮和宝珠的事。
  说句实在的,我直接来找你谈是唐突的,我们家理应先找一个媒婆来探话。
  但是我想着,咱们情况与旁人家不同,有些话还不如我来直接和你讲,能说的更清楚。
  等咱们讲好后,你放心,我再去寻合适的媒婆走该走的步骤,绝不会让宝珠受委屈。”
  大德子瞅眼四壮,妹妹早先向他透过话,说是收了这四壮的铜镜。
  他让妹妹退回去,收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