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263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263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拿走前,宋福生闭眼,用手用心感受书,古代书生的技能再次体现。
  他从左往右数,靠摸,心中记下这四本小册子是排在第几本书的旁边。以防还回来时,放错位置,让人察觉。
  记下这些,宋福生才将四本地图册往腋下一夹,迅速摸黑钻进黎大人的室内专用茅房。
  这茅房是个没窗的,四壮又在外面守门,中间隔着大间办公室,宋福生放心的掏出手机。
  先将手电筒功能打开,开翻。
  这、这个?不对。
  宋福生专挑哪里画海画河的看。
  正要拿第二本翻看,又将手重新放在第三本上,用嘴叼住手机照亮,捏了捏,这本比其他的薄。
  打开细致地一看,果然是有海的图,画的还挺有才华,烟波浩荡的,竟整那没用的。
  宋福生看到了几个坐标点,最大的标点上有改动,之前可能是写了个姓,又因临时换主将划掉,变成了“陆”,心里一动,陆畔,可找到你了。
  将手机手电筒功能关掉,打开照相功能。
  一打开,宋福生就哽住了,闪光灯功能在哪来着?又给忘了。
  闺女这手机,黑夜照相效果虽然比他和佩英的好,给他试验过,乌漆的天,闪光灯一开就能拍的页页清晰,但是他实在是整不明白哪是哪。
  当然了,换成他自己的手机,也不咋知道闪光灯在哪。
  从来也不用那功能啊。
  还算不笨,宋福生用胳膊抹了把头上的汗,瞎划拉划拉就找到了,对准,他就开始拍。
  没一会儿,宋福生就出了茅房,将地图册重新给黎大人原样摆好,给人家门也锁好。
  一个他们早就观察好的墙角,墙贼高。
  不怕。
  再高,四壮也能跟玩似的嗖嗖就上墙,背着包袱皮眨眼就跳到了外面。
  至于宋福生,他武艺不行,可脑子聪明啊。
  宋福生掏出以前给闺女定制上树吃榆钱的猫爪子,套脚上了。
  那铁爪挠能给墙和树扎出不大点的小圆窟窿,踩着借力就能蹿上去。
  更何况四壮在外面又将绳子扔了过来,再拽着绳子,稳得很。
  宋福生在墙头一秒都没敢停留,一跃而下,直扑四壮。
  才自由安全多大一会儿啊,宋福生就边走边扭头在心里操心上没用的了:
  这里管理存在问题,还是过于稀松。
  外围巡逻有死角,巡的不仔细。
  最大的问题是黎大人,地图在古代这么重要,他却能轻松找到。黎大人要是他的下属,哼,就得挨收拾。
  感觉到胳膊被四壮拽了拽,宋福生回过神:“干什么?”
  四壮比了比手,又抽了抽右嘴角。
  宋福生不用细看就能猜到四壮在问地图呢,在问拿出来没有。
  “那不能拿,拿了不就被发现了嘛?该彻查了。”
  四壮疑惑:不拿出来,那咱费这劲作甚。
  宋福生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不用拿,全记下来不就好了?你家小小姐过目不忘,随我。”
  说完,一派从容领先几步走,四壮在后面半张着嘴。
  这么一会儿,主子竟然全记下来了?
  他有幸见过上回的押运图,只押运不算太远的路,那线路东一条西一条就老多了。
  主子真的是……
  四壮吃惊到,肚里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词夸奖宋福生了。
  看来小小姐的聪慧确实是随了其父。


第五百章 守门员
  拿进空间,手机就会从手里消失。
  跑哪去了呢。
  自个就乖乖跑到沙发上,插上充电器,恢复成穿越前的页面、正被充了多少电量,然后就怎么解锁怎么按也没用,就像死机了似的。
  给充电器拔下来,马上拿到古代去行,要不然稍一耽搁,它自个又插上充电器了。
  倒是拿到外面去,手机的本身功能可以使用。
  照相、摄像、时间、计时、手机里本机存的歌都能听,电视剧也能看等等。
  只是电量是正常消耗的状态,使用没了,需要钱佩英拿进空间里,进去一趟。
  只是手机即使拿到古代本机功能可以使用,但是甭管在古代放了几天,上面显示的日期永远是穿越那一天的日期。
  类似的还有空间里的石英钟,几口人的手表,宋茯苓的笔记本等。
  凡是显示日期的地方,都是穿越那一天的日期。
  而且在外面怎么使用也都行,就是拿进空间马上就各归各位。石英钟唰的一下就从手里消失,自个就挂上了墙。
  以上这些,都是三口人边试验边总结出来的。
  所以由于以上特性,宋茯苓就必须要在古代、在外面,根据老爸拍回来的照片绘图。
  要不然进空间里绘图,手机自个就跑去充电了,该不让她看了。
  门口传来宋金宝问:“三婶,今日不念书了吗?”
  钱佩英坐在门口小板凳上,一边摘菜一边道:“不念了。”
  她要负责在门口守着,别错眼间跑进去人,再给拿手机绘图的闺女吓到。
  米寿歪头瞅了瞅钱佩英,瞅完就要往里面冲,被钱佩英眼急手快给逮住:“你听话,你姐画画呢,和哥哥们玩去吧,啊?”
  米寿背着小筐,手里拿着挖菜的小铲子,闷闷不乐的在大地里用小脚踢着草。
  金宝问他:“你咋啦?”
  “我感觉姐姐他们好像有事瞒着我。”
  金宝闻言脸上露出了嫌弃:“不是我说你米寿,你那心思怎跟个娘们似的,一天总多想。”
  “你才娘们,娘们!”米寿最反感别人说他没有男子汉气概像个老太太,背着小筐就开始追打金宝。
  蒜苗子他们立马加油起来:“噢内讧了内讧喽。”
  家里,马老太瞪眼瞅着三儿媳:“你说啥?”
  刚才她过来说,钱氏啊,今儿我们几个要给村里结算奶豆腐钱,你晌午过后,去后园子给那草拔一拔,又长挺高。
  结果钱氏告诉她,拔不了。
  马老太的二儿媳朱氏,端着一盆脏衣服恰好路过听见,心想:三弟妹是真牛啊,拔草那么轻巧的活,都敢直接拒绝怼在婆婆脸上。
  “我说我真拔不了,看看谁有空让别人干吧。”
  她要当守门员。
  马老太:“……”
  动了动嘴,被噎的一个音也发不出。但是得往回找补面子,这么多老姐妹都看着哪,“你是不是哪不得劲儿啊?”
  “对,是,从早起就头疼。”
  田婆子她们一听,别是中暑了,立马劝:“那你快进屋躺着吧,别摘菜了。”
  马老太扭头看向二儿媳:“朱氏,那你洗完这些衣裳就去拔草。”
  朱氏:我只是来看看热闹,这怎么就成我拔草了呢,我洗完还要煮饭去山上送饭:“娘,我也有点……”
  没有人听朱氏解释,马老太已经出了院子。
  倒是钱佩英搭理了朱氏:
  “二嫂?”
  “干啥。”
  “麻烦你,帮我跑趟腿,去村里二牙子家问问,他家今儿网没网到鱼,网到了让他挑最大的给我送一条,我给银钱的那种。”
  村里二牙子家有名的特困户,人口最多,存粮最少,基本上天天起早下河捞鱼吃,不像村里有的人家,忙起来有时会放过河里的鱼,去大地直接干活。
  那家人不行,全靠这时节用鱼当粮食,那天天吃,一天几顿也够难咽的,听说都不咋舍得放盐,就寻思吧,那能好吃吗?
  但就二牙子这样的人家,去和外村的中下等户也比得起。可以说,任家村的日子和外面比较,日子还是很好过的。现在这时节,守着山,守着河,还守着熬奶豆腐能挣到银钱的活。
  村里人觉得幸福感很浓,幸福感一上来,心态都变得很平和,也很知足。
  钱佩英寻思买条鱼,给闺女熬个鱼汤补补脑。
  朱氏再次无语,合着接过你拔草的活,还得给你跑趟腿是吧?
  “晓得啦。”
  而屋里的宋茯苓,坐在炕桌前,始终一边看手机对照着,一边手不停的在绘图。
  她很放心。
  知道老妈懂,不能让人随便进来打扰她思路。
  老妈也一定会在外面守好门的。
  宋茯苓捶了捶腿,盘时间久了腿麻,站在炕上又活动活动,掰了掰腿。
  其实在炕下支桌子,像写字台似的坐着写是最舒服的,但是地上堆的全是粮食,只留有走路的一条过道,支不了桌子。
  他们这些家,家家各屋都是这种情况。
  有时候也觉得,还帮别人呢,帮这个帮那个,自己家过的这日子还在对付,是有很多事需要忙的。
  但是……
  宋茯苓只活动几分钟又重新坐在炕桌前,接着对照手机绘图。
  要先将老爸拍下的这些照片全部画到纸上,总不能让老爸时不时拿出手机看图吧。
  她干的是户部至少三名工作人员加在一起的工作量。
  从早上一直到中午,钱佩英进来过两次。
  一次是给闺女送砸好的核桃仁。
  一次是给闺女送一碗冰沙。
  地窖里取出一小块存的冰,用榨汁器给打碎,钱佩英往冰沙上放点红豆,掺点牛奶,浇两勺闺女自制的果子酱,舀一小勺蜂蜜。
  钱佩英两次进来放下就走,连声都没敢出,怕打扰到闺女。
  出去了,她又接着熬鱼汤,蒸米饭,切肉沫,用肉沫炒个小油菜。
  宋茯苓和米寿吃过饭,米寿都已经睡着了,宋福生给米寿抱到四壮那屋后,回来问女儿:“画的咋样了?”
  “才画了一半。”
  “别累着,睡个午觉吧,歇歇脑子。”
  宋茯苓点点头。


第五百零一章 点亮万家灯火
  躺在炕上,宋茯苓以为自个能秒睡,可是闭上眼睛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脑子里全是她上午看的那些照片图。
  上面写的很清晰,发现海运运输出了问题,哪月哪日,陆畔在搜刮不到当地粮草的情况下,可以去一号指定地点取粮。那里会有自己人带着货物等待。
  如若,一号地点没有见到自己人,停留两天,还是没等到,带兵去二号地点,依次三号、四号、五号。
  可以说,设定整个供给线路的大臣也好,甚至皇上也罢,能看出用心了,是不希望这支队伍有一丝闪失的,也很详细。
  但是谁让这里是古代,连个电话也没有。
  不能及时的告诉陆畔,粮食根本就送不上去。
  所有的兵力都在破了云崖关后吃力的直扑京城方向,并没有多余的兵力护送粮队里那些普通民夫。
  而且一批批送粮队伍被毁,没有返回交差,又因路程远,只靠人行马跑回去送信告知又被毁了,其中也会耽搁很长时间。
  所以七号供给地点,也就是最后一个粮草指定供给地点,是一个叫“兴庄”靠海的地方。
  根据米寿的梦,援军后来终于到了,一路追打着齐王派出的队伍,护送又一批送粮队赶到时已经晚了,他们在海滩上找到了陆畔的尸首。
  因为当时鲁王派出的队伍,早已经寻到了没什么吃喝陆畔的队伍。
  陆畔与鲁王派出的将领同归于尽。
  死前,光着身子,很有可能是在正面迎战打响前已经顾不上防守,他在下海捞些吃的。
  宋茯苓心想:
  一个又一个供给地点都没有见到自己人,要有多绝望才会死守最后一个地点,相信一定会有人送来。
  并且当时的局面,应该是往前攻,面对鲁王大军,攻不下。
  往后撤,竟还惦记给云崖关那面争取时间破关,都不知道那面已经破了,只不过为了大局并没有及时过来救他,粮队也一次次被断,路上压根就没有给送粮的人。
  或许,当时的陆畔,每天都会望着晨曦觉得,今日一定会有自己人来。抱着这个信念,直到死。
  宋茯苓腾的一下睁开眼睛,还睡什么啊睡,接着画。
  日出日落,又一天日出日落。
  钱佩英端着碗,冰淇淋放在碗里,她闺女两天没出过屋了,这矮趴趴的屋很闷,也要给她闺女热死了,每天午觉停了,晚上拢共也睡不上几个小时,当年高考都没这样努力过。
  而且在钱佩英看来,空间里那本历史地图册,闺女将山东那一片的几页纸快翻烂了。
  据说现在已经进行到第二步。
  对照老宋偷拍回的古代舆图,再对照那本历史地图册,重新整理,汇成一副更详细的地图。
  “娘,不止是为陆畔,还有他带的那些兵。顺子、耿副尉,很多人。”宋茯苓像头顶长了眼睛,头也没抬道。
  钱佩英急忙点头:“晓得了,还有那些送粮的,唉。”死一个,好几家不幸。
  第三天,宋福生举着闺女连桐油都帮忙给封层好的地图,激动不已。
  主要激动于闺女太有才了。
  你瞅瞅这画的写的,他一看就懂了。
  啊,原来最后一个送货地点“兴庄”是在这里。
  握草,葛津地和黄烨原来就是现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