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262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262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别梦了。
  孩子蔫吧的,没精神头像被扒了层皮似的。
  也不可避免的,宋福生自然一边拍着米寿哄着,脑中一边回忆着陆畔的模样。
  从第一次遇见,那小伙子亮相,那家伙把他牛逼的,给闺女脸蛋从靴子上抖掉了,一看就不是善茬。
  跪一地人求,表情不变,一看就是经常有许多人常对他下跪,出身高。
  但是咱得说,那小伙子的气质,往那一站,一看就一身正气、奉法守职的样。
  会有第六感,只要能与他讲清楚来龙去脉,不是坏官。能听进去百姓的话。
  钱佩英坐在旁边,给米寿头上换了个帕子,打断了宋福生的思绪。
  用气息小小声说:“老宋,我一寻思那孩子死了,我满脑子就转悠他对我笑,帮我抬桌子,心不得劲。这回他来,笑容可多了,笑起来也可俊了。咱要想办法救救他啊。”
  隔着炕墙,宋茯苓脑中也不由自主地,重复播放,陆畔忽然出现在田间地头。
  最让宋茯苓心里不好受的是,那天,她笑话他穿的像山里汉阿畔似的,那天笑的有厉害,现在想想他要是就那么死了,心就有多酸。
  还有陆畔上马,彩虹出来了,扭身冲她挥手让回去吧。
  宋福生和宋茯苓比钱佩英思虑的要多得多。
  父女俩心里明白:要救,就面临着要豁出去自己(老爸)涉险。米寿还说的那么吓人,埋伏了很多敌军。
  为何要豁出去自己呢。
  因为米寿做梦预知不能告诉别人,就哪怕是告诉国公爷,哪个哪个关口,粮食要是运不上去,你孙子要饿死,人家一句:你咋知道的?
  当然了,估摸说,也没人信,还得以为疯了。
  甚至现在提出再送粮,上面也不能同意。
  宋福生才从那面回来,大军未到,粮草先行。
  那面已经存了很多粮食,问题在于陆畔跨海随身带到那面的口粮是有限的,是一定要打起来后,要有机动的队伍,移动着给补送上去。
  为别人,豁出去自己,是吧?
  自个是金刚不坏之身吗?让人一刀砍,会流血的,会死。
  立功,狗屁立功,啥也不如好好活着。脑袋别裤腰带上拼的功劳,他才不稀罕要。
  他是谁,现代来的啊,真要想当官,非要战场立功?农业机械方面,往后研究点啥慢慢的不能立功。
  那么,有非救不可的理由吗?
  在生命面前,没有。
  陆畔要是缺钱,都给。
  拿性命涉险,不行。
  感情没有深厚到要为人玩命的程度。
  又不是他儿子又不是他女婿的。
  “我决定了,救,真那样,我给他送粮。”
  宋福生一宿辗转反侧,心里吐槽的老多了。
  第二天开口说的,却是相反的决定。
  “就算咱自个攒大列巴,也要给他送。”
  米寿退烧了,一脸不高兴地问:“姑父,你们在说什么呀,为什么要背着我嘀咕,这样不好。”
  宋茯苓闭了下眼,第一次想揍弟弟。


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要找到你,不管南北东西(一更)
  那是人命啊。
  米寿没有神经兮兮的说那些没用的,咱没听见过也就算了。
  可咱明知道那话很有可能是真的,还坐视不管,心里又实在过意不去。
  钱佩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心里焦灼的不行。
  救,自家要冒险。谁又能舍得让自己男人去为别人冒险。自家爷们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是受伤也不行啊。
  不救,她脑中情不自禁就会想起,陆畔赤裸上身、腰悬敌军将领头颅,被发现死在沙滩上。
  只怪学的太详细了,脑中能联想的也很细致,那得多凄惨呀。
  感觉到孩子动,钱佩英急忙回过神拍了拍:“睡吧,啊?”
  米寿闭眼。
  “米寿啊,要不你别睡了,不困别硬睡。”
  米寿用手揉揉眼睛:“姑母,你是怎么啦?一会儿让我睡,一会儿又说别睡。”
  “我?”
  唉!
  她这不是想着,让孩子抓紧睡,最好再梦梦细节。细节越多,老宋帮陆畔的成算就越大。
  可是一想到孩子每次那样后,会没有精神头,她又舍不得让米寿做梦。
  钱佩英和米寿大眼瞪小眼,一脸欲哭无泪:
  倒霉孩子,这怎么做梦还拉饥荒,拉的还是人命饥荒。
  ……
  隔壁,四壮和牛掌柜的屋里。
  宋福生进屋就问道:“练习的咋样啦?”
  只看四壮手里正一手拿锁,一手拿铁丝,闻言没含糊,当场就给表演上了。
  先给锁头锁好,都不用看,铁丝插进锁里放在耳边,轻微的嗒的一声,开了。
  宋福生激动地拍着四壮的肩膀:“你小子人才呀,溜门撬锁的,走,跟我走。”完全忘了他就是提供作案工具的人。
  钱佩英听到动静从大屋出来:“这就进城?”
  宋福生无奈的对妻子笑了笑。
  他家佩英,胆子太小。甭管咋劝解也一脸肝颤的样。
  这才哪到哪,要是真去前线炮火烽烟的,那还得不吃不喝完了呢。
  “放心吧,明早就回来。”
  钱佩英站在门外,听到宋福生和阿爷和大家伙打招呼,说要进城,还撒谎说,是黎大人找他。
  “这个时辰去?”
  “是,人家要求让这时候去的。阿爷,要是回来晚啦,我和四壮就去城里房子对付一宿。”
  对对对,去那住,福生在城里有房了,俺们这伙逃荒的,可再不是连个歇脚地都没有的人啦。
  奉天城,仓储衙。
  宋福生先扫了眼外面大量的巡逻兵,然后才走上前,对把门的官差点了下头。
  官差认识他。
  这个宋福生,别小看。
  虽然比照那些提供军需的来头小、来的晚,但挡不住只几个月就成了“名人。”
  里面的大人就没有不知晓宋福生名字的。
  官差在宋福生要掏证明身份的牌子时,闪身到一边,直接放行。
  别费那个事查看了。
  但是四壮?瞅了眼四壮。
  “呵,我侄子,我这手押货受了点小伤,要是写个字,让我这侄子?”
  “进去吧。”
  宋福生进了仓储衙就和四壮对视,用眼神示意,对照在家里我给你画的图,看明白了没?过了这片办公区域,顺着墙根走往右拐,再向左,那面有一个大冰窖是存奶砖的,到时咱俩就藏在冰窖里。
  四壮面无表情。
  宋福生:“……”这臭小子,看不懂才会有表情,看懂了倒是僵尸脸。
  眼下难题是,离大人们下班以及守门官换班,估计还要有一盏茶的时间。
  他撒谎说黎大人找他,其实没找啊。
  那守门官竟隔着大院子正在看他。
  宋福生让四壮在办公室门口等,他自己是硬着头皮推开了门。
  推开门那一瞬,也没想好见到黎大人能说些啥。
  “宋福生,你怎么来了?来的好,来来来,”黎大人示意进来。
  舆图送走了。
  这小子真是个人才。
  毛大人评价已经不是极高的事了,是在听说押运者是宋福生,舆图也是出自宋福生之手时,说了句:“难怪。”
  你品品这俩字。
  就差明说,难怪能将任务完成的好,速度很快到达、返回,路上无岔头。难怪能极为有心的制实地图,原来是宋福生啊。
  侍郎大人都对宋福生如此满意了,就更不用说下属黎大人了。那可真是有种看宋福生是“宝”的感觉。
  “完成的极好,下回……”
  宋福生第一反应:还有下回啊?
  他也没仔细听,眼神总是装作不经意的瞟黎大人的书架。
  古代这里的地图就放在那。
  黎大人的级别,虽然还没到能有大地图的程度。
  但是从奉天城仓储衙向战区运出的各分线路图,黎大人手里的应会很详细。
  他不管别的战区,他就想知道陆畔那条战线的送粮路线图。
  通过米寿的梦,现在已经确定,陆畔带领的就是那只九死一生的跨海突击队。
  突击队,顾名思义,要快,那陆畔他们吃啥?
  大列巴、奶砖、肉松,扛饿还好背。
  大列巴奶砖肉松是谁制的?他宋福生呀。别的城池,哪有像他这么有才华的人会制作。
  像大量的奶砖,少量的列巴,他这不是还运去海边一趟,才回来?
  而在他之前,也有几只队伍往那里运过列巴。
  总之,这些说明啥呢?
  说明陆畔他们的专用口粮,是奉天城仓储衙在负责。
  也可以说,是户部直接在负责。
  海运先不提,备用方案陆运这里,在哪几个地方交货,黎大人这里一定是有具体交货地点的。
  因为即使是户部甚至是皇上宰相定的线路图,具体执行人也一定是黎大人,毕竟要从奉天城仓储衙向外运列巴等口粮的嘛。
  而交货地点,应是和主将陆畔早在出发前就商定好的。
  比方说,一旦海运出问题,主将陆畔,你要带兵去哪几个地方寻人吃马嚼的供给。
  所以宋福生今日像贼一样的来仓场衙,就是为搞路线图的。
  不搞到这个,到时漫山遍野,他押着粮食去哪找陆畔?
  不会有人向他透漏这种军事机密的,也不可能有大臣会告诉他。
  那就偷。
  不敢偷户部,还不敢偷这里吗?
  另外,也顺便看看,特娘滴,到底是哪两个地方叫葛津地和黄烨,他就不信了,提前预知这俩地方,到时谁埋伏谁还不一定呢。


第四百九十九章 直觉会给我指引(二更)
  宋福生从黎大人的办公室出来时,四壮终于有了表情。
  四壮向左抽动下嘴角,这是在家就说好的暗号。暗示守门的已经换班,目送他们进来的那几位官差,已经走了。
  宋福生心下了然,回头看了眼办公室,黎大人在里面收拾收拾也快锁门下班了。
  刚才他有装作不经意的问过。
  宋福生冲四壮一扬下巴。
  俩人就假装像是得到了黎大人什么口令似的,离开了办公区域,从从容容向存货厂房的方向走。
  厂房存货这里的几位值班巡逻领头,一看宋福生和四壮是从办公区域方向来的,也以为是得到了上级什么命令,是要来这面办事的。
  因为平日里,押运官和送货的,都是从办公区域和几位分管大人谈完,再来这里,也就没多瞅。
  再说,外面重重把关,里面自然就没必要查的严,厂房这里都是干活的人,主要是监督这些干活的别乱走。
  只看,宋福生和四壮东拐西绕,到了冰窖入口这里,俩人一个向左看,一个向右看,确定没人注意到他们,一个闪身,他俩就原地消失了,下了冰窖。
  宋福生押运之前,来过这里,所以了如指掌往哪藏。
  他领着四壮在冰窖里摸黑就找到了地方,躲了起来,躲在奶砖炕和奶砖炕中间的过道。
  宋福生搓了搓手,在冰窖里待时间久了,指定挺冷。他俩要在这里等到天彻底黑透呢。
  别担心,早有准备。
  宋福生解开一直系在胸前的包袱皮,他都想好了在进门时,守门官要是问他背这包袱该怎么撒谎,可惜对方没问他。
  掏出一件棉袄就给了四壮。
  还有两双棉鞋,脚不冷,身上就不冷。
  俩人给草鞋脱下,换上了棉鞋,草鞋垫在屁股下面,当屁股垫坐。
  宋福生没给自个带棉袄。
  将包袱皮全部摊开,从肩膀开始给自个裹了起来,像裹着小毯子似的依赖在四壮身边。
  别小瞧他这包袱皮,内有乾坤。
  佩英在皮里面夹着层防潮垫,飘轻的,摸起来薄,还老暖和了。
  最后,俩人又拽了拽扇在奶砖上的草席子,给草席子搭在脑袋上隐藏。
  在等待天黑的时间里,有兵士进冰窖里例行巡视过。
  宋福生和四壮心理素质极好,摒心静气、一动不动。
  宋福生早就想好了,要是倒霉真被发现:大不了就说自己迷路了。
  他就是做奶砖的,还能跑这里为偷吃一块是咋的?家里有的是。不行就亮亮身份。
  还好,巡逻的只是晃动晃动手里的火把,瞅了几眼就走了。
  一个半时辰后。
  偌大的仓场衙,只看两个鬼鬼祟祟的身影,一路与夜色融为一体,东躲西闪极快地在向办公区域移动。
  “嗒”的一声,黎大人办公室的门锁就开了。
  四壮放慢动作,将门在里面不出声响慢慢关好时,宋福生早就不管他了。
  黑夜里作案,宋福生连个凳子都没碰倒,也没撞过桌角,白天来的时候就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叫踩点。
  翻啊翻啊,大致他是知道在哪的。
  找到了四本,也不管哪个是陆畔的,打算全拿走。
  不过,在拿走前,宋福生闭眼,用手用心感受书,古代书生的技能再次体现。
  他从左往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