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167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167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发生的种种,里挑外撅让村里人来要鸡钱,包括还有外面传的那些话,要说没有你个老东西和河对面那伙人从中瞎搅合,打死他也不信。
  一想到这,任公信更是攥起拳头,直捶胸口。
  “老爷,你快别捶自个啊,我瞧着心疼,呜呜呜,”小婆娘拿着帕子沾眼泪。
  沾着沾着,忽然眼前一亮道:
  “老爷,您要是实在气不过,依我看,就写纸片踩他们,缝小人扎他们。
  将他们踩在脚底下,你日日踩着,我也和你一起踩着,何愁他们不倒霉?
  不是有那么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霉运缠身,他们还能有个好?喝口凉水,都让他们塞了牙。”
  说完,小婆娘重新哭着抹起了泪:“总归是不能气坏了身子骨,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和肚里的可怎么办呀,指望谁呀。”
  听的任子玖牙疼,气哼哼出去了。
  他走了,没想到他爹竟真信了,要写纸片,指挥着小婆娘:“速速给我取纸笔。”
  ……
  到了此刻,全村人也算是看明白了。
  这回,任族长和任公信已经彻底撕破脸,且撕得很猛烈,什么里子面子也全不要了。
  村里人猜的没错,任尤金这次重新上位,确实表现的和以前判若两人。
  因为任族长彻底想开了。
  他想着:自个还能活几年?什么名声,什么顾忌。以前,他就是活得太束缚。从今日起,他要活着痛快一日是一日。
  这天晚上,村民大会。
  就在村民们,还没完全消化完“任里正”事件时,任族长又通知:
  打狼部队,要到了。
  且严肃地要求村民们,一定要展现出最好的精气神,一定要竭尽全力去款待将士们。
  款待需要用的银钱?不怕,他那里有,他掏。
  村民们立即齐齐地松了口气,心想:你早说啊,瞅给俺们吓的,以为你要收钱呢。
  任公信在下面跺脚,跺脚底板下踩的小人:那是我给的钱,我的钱!
  任族长坐在上面,眯眼望着下面的任公信:你的钱,那你倒是说啊?告诉告诉村民们,你是怎么贪帐上的钱。今日一听查账,又是怎么吐出来的。
  任公信:我不说。
  任族长:你不说,那就别怪我不客气,我也不告诉村民是帐上的钱,我就说是我自个掏的,让村民领我的情。
  任公信咬牙,心想:我踩,踩小人。


第三百二十章 好厉害(二更)
  今日,任家村村民,从早忙到下午。
  到了下午,更是将长长的挂鞭,挂到了村口最高的树杈上。
  可以想象,待会儿,只要打狼队进村,村里就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此时,村民们也已经换上了体面的衣裳,队形也站好了。
  大郎他们几个小子,非得过来瞧热闹。
  不让他们来,家里已经有推车的人选了,说不听,到底来了。
  大郎一来,就站在宋福生身边,极其唏嘘地小声道:“三叔,没想到任家村一晚上加一个头午,竟将该准备的都准备齐了。”
  宋阿爷的大重孙子也点头道:“三叔,说真的,在这个节骨眼换新里正可真不错,咱们管什么玩意也不用准备了。要还是原来那个,哼,他不难为咱们就不错了,是不三叔?”
  高铁头忽然神经兮兮凑近宋福生:“三叔,我懂你了。”
  “恩?”宋福生疑惑。
  高铁头振振有词:
  “难怪您说不用犯愁被褥,让福喜叔不用着急做木盆木碗,尽力就行。
  您是已经都算计好了吧?任家村会准备。
  三叔,真的,这回我真是看懂您的策略了。
  您和阿爷都不当里正,一是不耐烦,二是扶起和任公信最不对付的任族长上去,这样您就能借刀杀人,引友杀敌,不自出力。”
  大郎抢过话:
  “对,三叔,您看人看的可真准。
  看准了这个村的族长,和任公信很是不对付,一旦族长要是上去,就会压制住任公信,也会趁火打劫。
  您还看准了这个村的族长,很是恨狼,打狼队进村,他会比谁都出力。
  这样的话,咱们就不用准备太多东西了,咱们这叫:就势取利。”
  宋阿爷的大重孙子:“三叔,不止那些,您还用了一招,叫隔岸观火。”
  高铁头和大郎立即点头:“对对对。”
  对你们个头。
  就前段日子,日日去山边捡大石头,一路走着去,闲着也是闲着,他就瞎白话了几句孙子兵法,你瞅瞅,这几个小子竟疯魔了。
  竟以为他在用连环招呢。
  其实,他有那脑子吗?
  “去去去,都给我闭嘴,让村里人听去了会怎么想。”
  仨小子立马做封嘴的动作,眼里还带着了然,意思是:三叔,我们如此懂你,又怎会乱说。
  仨小子骚扰完宋福生,跑到了自家爹跟前。
  高屠户他们,此时正站在推车后面,已经接手任家村给的东西了。
  只是眼下还不能推走,得摆在这,迎接“打狼队”,让人瞅瞅后,才能跟在队伍后面推走。
  只看,推车上,那可真是摆什么的都有。
  一眼望过去,确实是老震人了。
  百十条棉被、褥子。
  全是新鲜的,各家凑的,啥花型都有。
  不白凑,给银钱。
  给钱就不怕凑不齐。
  凑不齐那就是钱还没给到位。
  新杀的猪肉,一整头猪,猪头都给熏好了。
  二十只大肉鸡,早就杀好去了毛,鸡爪子用红绳绑起。
  两车的细面,精米。
  再加上你家倒点芝麻油,他家倒点玉米油,全村走完,竟无需去童谣镇采买油了,愣是凑了一大瓮。
  另外,另几台车上,堆着新木盆,新木桶,马槽子。
  可见,整个任家村,会木匠活的全部伸手了。
  不止这些,还有宋福生为将士们专门设计的新木盘,会用到的筷子。
  马草、马粮。
  任族长是特意派人去外村买回的精马粮。
  半车的大葱,半车的大酱。
  一车的酸菜,一车的冻豆腐,冻豆腐都是论车推。
  白菜萝卜倭瓜也用麻袋装了好几袋子。
  以上,就是任家村全体都有,用一宿加一上午的时间,能置办得起,竭尽全力劳军的所有东西。
  每台推车上,上面都有用红纸叠的大红花。
  高铁头望着这些东西说:“咱们刚才忘说了一点。”
  “啥?”
  “三叔还有一招叫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就没有办不到的事。别说一天一宿凑这些了,哪怕给一个时辰也能凑出来,只要人多力量大。咱们当初逃荒是,如今也是。”
  大郎:“恩恩,我三叔团结这方面是顶厉害的。”
  就在这时,前方忽然传来动静,几个小子终于将崇拜的眼神从宋福生背影上移走,和村民们一起望向村口。
  慢慢地,慢慢地,前方出现了队伍。
  打狼队,终于来了,来了。
  任族长的大儿子立刻打手势,让树下等着放鞭炮的准备就位,只要他一挥手就点燃。
  也有人对夹道欢迎的村民们喊话道:“来啦,人来啦,都站直溜的。”
  宋福生心想:谁说古代劳动人民不会整景?
  任族长做出请的手势,示意宋福生打头去前面迎。
  宋福生也作出邀请手势,示意任族长,您老先来,他在后面跟着就成。
  俩人你让让我,我让让你,互相比划了好几个来回,任族长才率先向前走,宋福生在后面跟着。
  就这一幕,可给任公信看的直咬牙。
  寻思你俩互相装啥呀,一对虚伪人。
  没错,任公信也在队伍里。
  先头,他本来说病了,不来了。就不配合,不能给踩自个的人捧场,有能耐就给他抬村口去。
  没想到任族长竟不难为他,且还像松了口气的样子。
  任公信就觉得这里头有坑。
  不让他去,他倒要去。
  所以就来了,在夹道欢迎的队伍里,瞪着任族长和宋福生的背影咬牙切齿。
  给你俩特殊的,还单独站在中间,就好像不站出来,显不出你俩似的。又让他瞧见了互相推让恶心的一幕。
  不甘心,犹如猫爪挠。
  任公信:理应他去迎。
  “快看快看,全骑马。”
  “穿的衣裳也一样,怎跟我以往见的兵士不同呢。我见过,不这样,穿的没这么好,来的不会全是军爷吧?”
  “不能吧,不就打个狼?”
  “你们快瞅,那后头拉的什么。”
  大白胖娘们唏嘘:“不愧是从奉天城来的,真俊呐。”她的发现点永远和旁人不一样,又被婆婆剜了一眼。
  大白胖娘们紧忙闭嘴,怎么嘴一秃噜说出心里话啦。
  她再虎也晓得,作为一个女人家,不能随意评价男人,该显得她不庄重了。
  总之,打狼队,好厉害的样子。


第三百二十一章 咋才来嘞(一更)
  别说村民们觉得好厉害呀。
  请原谅村民们词语匮乏,没见过什么世面,夸人就会说好厉害。
  就是任族长和宋福生也意外极了。
  任族长和宋福生对视一眼。
  后者冲他微摇了头,似是回答:并不清楚。
  大白胖娘们有句话说得没错,这些骑兵可真俊啊。
  人靠衣服马靠鞍,啥东西就怕整齐划一。
  穿得忒整齐。
  骑的战马也一样。
  在黑马上猜不准身高,但是怎么瞧都觉得,这些兵士们似乎连个头都差不多。
  长相更是配得上相貌堂堂四个字。
  一个个看起来,差不多也就是二十岁出头的模样。
  任族长心里直打鼓。
  给他们派来打狼队,还是从奉天城派来的,就够他们任家村吹嘘一阵,够抬举他们的。
  没想到,来的竟是这样的队伍。
  正规军,绝对正规军。
  离很远,就能感受到铁血严明,凛然有序。
  坐在马上,腰板都是直直的,和那些被征上去的兵不一样。
  这不会是在战场上淬炼过的队伍吧?
  宋福生也在心里告诉自个:
  从容一些,甭管来的是啥军,也要不紧张。
  有啥可紧张的?
  咱现代不是有那么首歌嘛,咋唱来着?
  “咱当兵的人,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也长。”
  听听,词多硬。
  结论就是,你甭管现代古代,你是兵就一样,一样的使命,为国争光。
  宋福生如此安抚完自己,就面带微笑,清隽之姿很是扎眼。
  尤其是站在岁数大的任族长跟前,和任族长脸上的慌乱对比,就显得他太从容了。心态很是平和,相由心生,也体现在气质上,想不注意都难。
  带队副尉耿良:恩,看来那位,应该就是参将提起的宋福生。
  “头儿,这村里的人,是来迎咱们的吗?”
  “应是。”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骤然响起。
  一百人的队伍,也终于停下。
  到了近处一瞧,不止夹道欢迎的百姓,就连推车也有两排。
  上面摆着大口肥猪,米面粮油,一看就是给他们特意准备的。
  耿良本想原计划,进村叫上宋福生,让领道,然后就走。
  不耐烦和像乡绅里正废话。
  要知道,他可是陆畔的手下。
  陆畔的性格就是不乐意多讲话,极为厌恶虚头八脑的客套,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有那时间,打铁也比听人啰嗦强。
  耿良又岂会是话多之人?
  但是看到这些东西,看到那一双双眼睛在望着他,不得已就下了马。
  耿良下了马,身后的一众士兵也训练有素跟着下了马。
  任族长立即小跑上前,深吸一口气,才要张嘴。
  耿良看了眼百姓,挥手打断。
  村民们应是等他们至少有半个时辰了。尽快说完,赶紧让他们回去,别冻到。
  “挑有用的说。”
  任族长急忙换气,刚才提起的那口气差些噎到他。
  重新组织语言,之前的腹稿不能用了。
  也重新调动起感情,一脸真城道:
  “好,大人,我长话短说。
  我村村民,苦狼患久矣。
  今王师,远征于此。
  所到之处,必所向披靡。
  皇恩浩荡,黎民感怀。
  小可代表本村百姓,略备薄礼,请大人笑纳。”
  在任族长讲这些的时候。
  百姓队伍里的高屠户心想:
  人家让你简略,你这也没简略啊?话还是忒多。
  你就说呗,这些都是给你们的,大人快些拿着,赶紧家去吧,有啥事你吱声。
  百姓队伍里的宋阿爷心想:
  几步道啊,还远征?
  小耗子啃尿盆,词还挺多。
  要照这么说,他们家烤炉房的那些婆子们,那就是日日远征。
  难道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